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是不错的公子,有了心上人还不忘老娘和妹妹,难得,难得啊!”华安没走多远,身后就传来了小贩的感慨声。

华安闻言,一笑置之,继续向乌衣巷行去。

京城皇宫之中,满朝文武齐聚一堂,自从得知石虎大军南下的消息,他们就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消息是昨日半夜送到的,今日一早得知消息的大臣,都急匆匆的赶往大殿,讨论了整整一个上午,也没有任何头绪。

此时,虚岁十七的小皇帝司马衍正在午休,他听了满朝大臣争论了一个上午,脑袋实在疼的厉害。

而朝中的大臣却没有离开,他们还聚在大殿上,正三五成群的讨论该如何御敌。

像韩潜这样领兵在外的将领,接到皇命正在风尘仆仆的向京城赶来,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一位将领迈进大殿。

进入大殿的韩潜,没有参与任何争论,他一直呆呆的站在一幅军用地图前,蹙眉细细的思索如何抵挡石虎的进攻。

而司徒王导,司空郗鉴,征西将军庾亮,则聚在一起商议出兵策略,但毕竟敌众我寡,石虎来势汹汹,尽管他们都是朝廷重臣,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

“什么时辰了。”在殿后午休的司马衍揉了揉眼睛,轻声问道。

身旁的小太监忙答道:“回皇上,未时已经过半了。”

“哦,都未时了。”司马衍说着站起了身子,随即又蹙起了眉头。

“大殿怎么还是这么吵,文武大臣都还没走。”司马衍很不高兴的斥了一句。

小太监忙回道:“都在呢?皇上睡着的功夫,又来了十几位将军。”

司马衍一听,叹了口气,揉着额头,无奈道:“真是烦死了,这群没用的大臣,主意一个都想不出来,只会在大殿上乱嚷嚷,朕要他们有何用,有何用。”

他越说声音越大,一怒之下将眼前的桌子给踢翻了,顺带将桌子上的碗碟和一些可口的点心也一并打翻在地。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身旁的小太监连忙安慰道:“皇上,下午刚来的几位将军,兴许有好的主意,他们常年征战沙场,对打仗的事一定很清楚。”

“哦!”司马衍情绪稍缓,低头思索片刻,右手一挥,轻声道:“起驾。”

“胡人战力强悍,分兵万万不行。”

“没错,应该集中主力,先灭其一路,而后携胜利之势,一鼓作气灭掉剩下几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可以直捣邺城,灭了赵国。”

“真是白日做梦,若是主力集中攻击敌军一路,剩下的几路敌军将势如破竹,直捣我大晋腹地,京城一旦被围,我大晋有亡国之危。”

“一派胡言,以你之见就是分兵阻敌了,我大晋荆、扬二州只能各抽调五、六万大军,而敌军十五万,而且战力比我军强悍,分兵拒敌将被个个击破。”

大殿之中,几位脾气暴躁的大臣,大声的吵了起来。

“皇上驾到……”

随着小太监的一声吆喝,司马衍从后殿走了进来。

“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朝中文武大臣见司马衍走进来,都跪着参拜。

“众卿平身。”司马衍双手轻轻一挥,示意众大臣起身。

“谢皇上。”众大臣谢恩后,依次起身,按官位站在两旁。

司马衍看着众大臣,正色问道:“诸位爱卿商议了这么久,可有御敌良策。”

众大臣闻言,顿时面面相觑,他们都没有想出什么太好的主意,争论半日的几种策略也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哼,既然想不出主意,你们还呆在这里干嘛!”司马衍大怒着斥了一句。

“皇上息怒,石虎南下兵力甚重,确实比较棘手,办法还得慢慢商议。”庾亮见司马衍动怒,上前一步,小声劝道。

“国舅有何良策,不妨直言。”司马衍见发言的是自己的亲舅舅,怒气顿时缓和了许多。

庾亮闻言,抱拳应道:“臣还是觉得应该集中主力,先歼灭敌军一路,威慑敌胆,而后再携胜利之势,进攻敌军其余几路人马。”

“那敌军其余两路人马该如何应对。”一名大臣反问道。

庾亮微微一笑,指着殿中的巨幅军用地图,解释道:“本将率荆州军团主力五万人,渡江支援庐江郡,与庐江本地守军合力,歼灭赵国右路军统帅麻秋的二万人马。而扬州军团的五万主力,分出三万支援淮南郡,剩下二万支援广陵郡。韩将军的北伐军三万人负责拱卫京师,并策应各方,待我荆州军团主力歼灭了敌人的右路军,便会立刻向敌人的中路军发起进攻。”

庾亮说完得意的笑了笑,满朝文武支持和反对皆占一半。

司马衍点了点头,刚要下决定,大臣之中,司空郗鉴立刻出列,反对道:“国舅爷可真会算计,为何你荆州军团集中主力灭敌一部,而我扬州军团却要分兵两处。”

“郗爱卿有何意见,不妨直言。”司马衍见郗鉴情绪激动,开口问道。

郗鉴瞥了庾亮一眼,抱拳建议道:“皇上,以臣之见,我扬州军团主力五万人马,渡江支援广陵郡,与广陵守军合力,击破赵国左路军统帅支雄的二万人马,而荆州军团则分兵两处,分别支援淮南郡和庐江郡,待我破了敌人的左路军,便会向敌人的其它几路发起进攻。”

郗鉴说完,一脸不满的看向庾亮。

他所说的策略,和庾亮所说的完全一样,只是在各自军团的任务分配上意见相反。

敌军除了后军统帅夔安的五万人马,前军十万人马分成三路进犯,他们都想集中自己军团的主力灭敌一部,从而获得破敌的功劳,而让对方军团面对两路敌人的进攻。

二人在大殿上始终争执不下,他们各自的部下也跟着乱嚷嚷。

第一百一十一章领粮风波

“混帐,谁让你进来的。”被打搅了好事,殷剑不由得勃然大怒,他指着殷九的鼻子,大声斥道:“北伐军不过来了两个校尉,就把你吓成这样,出去。”

殷九被斥,低头暗叹一声,硬着头皮劝道:“二公子,皇上亲自下令,京城物资优先配给北伐军,我们如此为难他们,恐怕不妥啊!”

“放屁,是他们不识相在前,本公子有何过错,我大晋又不是只有他北伐军一支军队,为何别人懂得孝敬,唯独他们北伐军例外。”殷剑说完一脸的不以为然。

殷九摇了摇头,抱拳叹息道:“既然二公子这么说,属下让他们先行回去。”“去吧!去吧!”殷剑挥了挥手,示意殷九赶紧离开。

殷九会意,轻轻抱拳一揖,转身离开。

京城粮仓外,北伐军辎重营和韩潜亲兵营共两千多将士,正在焦急的等待,他们奉命前来接粮,大家都盼望着能早些将军粮运到大营。

尤其是亲兵营的将士,对军粮是最为渴望的,他们最近一直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体力消耗比较大,但都没有吃饱,每位将士都有一种强烈的饥饿感。

看着粮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将士们的眼中都充满了渴望,但两名校尉却焦急的在粮仓大门外,来回的踱着步子。

尤其是辎重营校尉,他这已经是第三次前来催粮了,前两次因为没有准备孝敬仓部郎的礼物,直接被哄了回去。

这一次,也许是被自己锲而不舍的‘三顾粮仓’感动了,也许是带着亲兵营校尉秦勇的缘故,负责守卫粮仓大门的仓部都尉居然前去通报了,但仓部郎能否答应拨粮,他的心里却没有底。

辎重营校尉在粮仓门口踱了一阵,抬头一看,仓部都尉殷九正缓缓走来,于是,他立刻迎上前去,抱拳恭敬道:“殷将军,仓部郎殷大人怎么说。”

殷九微微抬头,翻眼看向天空,漫不经心的说道:“殷大人今日身体不适,正在官署休息,你们改日再来吧!”

说完手一挥,示意关上大门。

几名看门的士兵会意,缓缓将大门关上。

辎重营校尉心中顿时一凉,虽然这是他预料到的结果,但预料的结果得到证实的那一刻,他的心里仍然非常难受。

亲兵营校尉秦勇更是怒不可遏,他带着亲兵营千余将士,辛辛苦苦的将辎重车从北伐军大营推到京城,付出了不少汗水。

如今,因为仓部郎的一句话,他就要把空的辎重车再推回去,这让他感到一种难以忍受的耻辱。

况且,作为领兵军官,他该如何跟将士们解释,难道要说,这是北伐军特有的训练,让大家练习推辎重车,将士们都不傻,自然不会相信这么荒诞的理由。

正在秦勇愁眉苦脸的时刻,辎重营校尉拍着他的肩膀,叹息道:“秦将军,仓部郎不拨粮,我等根本无可奈何,不如将军先回大营,将此事汇报给韩将军,我带着将士们在此等候,如何。”

秦勇闻言,点了点头,大声道:“好,看来也只有如此了,告辞了。”

说完跨上战马,马鞭一挥向北伐军大营的方向奔去。

粮仓大门外的两千多将士顿时傻眼了,他们看了看缓缓关闭的粮仓大门,又看了看策马远去的亲兵营校尉秦勇,不禁面面相觑起来。

“怎么回事,不是接粮吗?为何粮仓大门紧闭。”

“秦将军为何匆匆离去,出了什么事。”

“莫不是朝廷不拨粮了吧!真是岂有此理。”

“老子这几天,没吃过一顿饱饭,朝廷要是再不拨粮,老子就不干了。”

北伐军的众士兵在粮仓外大声的抱怨起来,其中,以韩潜的亲兵营怨气最大,而辎重营的将士显然习惯了,大多比较沉默。

“我说,怎么回事,为何要我们在此干等着。”亲兵营一名队正,对着辎重营校尉大吼道。

虽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队正,官职比校尉低了许多,但他是亲兵营的队正,是北伐军主将韩潜的近卫军,因此,他有这个胆量对辎重营的校尉大呼小叫。

辎重营校尉没有顺利领到军粮,本身就一肚子气,此时被一个队正呵斥,顿时心里更不是滋味。

但为了安抚众将士的情绪,他只得强忍着怒气,大声喊道:“诸位将士,不要心急,秦将军已经前往大营通知韩将军了,待韩将军入宫面圣之后,自然会拨给我们军粮的,大家只管耐心等待便可。”

“居然需要韩将军亲自出马,而且还要入宫面圣。”

“大营往返就需要几个时辰,如果再入宫面圣,就更耽误时间了,只怕天黑以后,我们才能领到军粮啊!”

“岂有此理,我看这狗官是诚心刁难。”

辎重营校尉本是要安抚众将士,但他的话刚一说出口,众将士都大怒了起来,一个个气的脸红脖子粗。

愤怒的众将士就像一盆盆火油,此刻,哪怕只有一点点小火星,都可以将他们彻底点燃。

“闪开,闪开,都闪开。”就在众将士愤怒异常的时候,京城乌衣营的一名校尉领着三百多禁军,和一百多辆四轮马车来到了粮仓的大门外。

显然他们也是前来领军粮的,只是北伐军的一千多辆辎重车堵在了粮仓的大门口,他们一时进不去。

乌衣营校尉瞪着北伐军辎重营校尉,大吼道:“让你的人把车子都挪开,让本将军领粮,动作快点。”

辎重营校尉闻言,心中很是窝火,但他可得罪不起京城的禁军校尉,于是,强忍着怒火,大声吼道:“将士们,把车子挪开,给禁军的将士让开一条路。”

“什么,我军来了这么久,还没领到一粒粮食,他们刚来却要我们让道,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不让,老子领不到粮食,别人也休想领到。”

虽然辎重营校尉发话了,但将士们并不服从,尤其是亲兵营的将士反抗最大,他们的上司秦勇已经离开,对于眼前的辎重营校尉,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

乌衣营校尉并不知道,这些骄悍的将士是韩潜的亲兵,他还以为是普通的辎重兵。

他不屑的瞟了北伐军的众将士一眼,轻蔑的说道:“就凭你们,也配跟本将争,一个个土里土气的,活像个土匪。”

“你说谁是土匪,嘴巴放干净一点。”乌衣营校尉刚说完,几名亲兵营的军官便蹦了出来。

“说的就是你,怎样。”

“你放肆,我看是找打。”

“你有种,打本将试试。”

乌衣营校尉和韩潜亲兵营的几名军官,大吵了起来,形势顿时剑拔弩张起来,此时,只有一方克制不住,双方便会大打出手。

持续的大声争吵引来了不少围观的百姓,同时也让正在官署内快活的殷剑大为不爽。

他和夫人周云慧正在兴头上,耳边传来的争吵声,大大破坏了他们的甜蜜的氛围。

心烦不已的殷剑只好草草收场,他穿好官服,撇下周云慧,气势汹汹的向粮仓大门外走去。

正午时分,在京城的大街上,华安与王三、铁牛、雷暴,赵武四人并排走在大街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欣赏着玲琅满目的商品,五人的心情顿时都是大好。

突然,人群中出现了几个仓促的身影,紧接着便有大批的百姓,顺着这个仓促身影所指的方向疾步奔去。

华安一行五人,对眼前的景象颇为好奇,便信步向人群中那仓促的身影走去。

“大家快去看看吧!东边的粮仓门口,就要打起来了。”那名行动仓促的百姓,一脸八卦的说道。

“咦,是什么人打起来了啊!打死人了没有。”周围的百姓更是八卦。

“还没打起来呢?听说是大晋的北伐军和京城的禁军,因为军粮的事闹翻了,还有掌管粮仓的新任仓部郎,好像也牵扯其中。”行动仓促的百姓,一脸神秘的说道。

周围百姓一听,感觉事情还挺大,一个个神秘兮兮的小声嘀咕道:“说不定已经打起来了,这么热闹的事,得去看看。”

说完便一哄而散,向粮仓的方向涌去。

一听到‘北伐军’三个字,华安一行五人,心里顿时一紧,当他们得知北伐军和禁军因为军粮的事情闹翻,心中更是大惊。

华安与四人对视一眼,大声道:“北伐军有事,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走,去看看。”

“嗯。”四人异口同声。

华安一行五人,跟在百姓的身后向京城粮仓的方向疾步行去。

第一百一十八章历阳城下

“按律当斩。”庾亮故意加重了语气,回头看向华安,却见华安面色自若,丝毫没有惧怕的神色,心中一时暗暗称奇。

一般人犯了死罪,要么跪地求饶,乞求恕罪,要么胆战心惊,面露恐惧。而眼前的华安不但丝毫没有跪地求饶的意思,反而一脸的不屑,甚至有些正气凌然。

庾亮心下对华安突然有了一丝钦佩,其实,他此次前来,并没有打算治任何人的罪,大敌当前,他只想把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团结一切力量抗击赵国的入侵才是他的首要任务。

此刻按照大晋律例,先给擅闯粮仓的华安等人定个死罪,然后再特意赦免,给予戴罪立功的机会,必定可以安抚北伐军的将士,同时还可激发其在沙场浴血杀敌,可谓一箭双雕。

对于庾亮心里的小算盘,韩潜是一点也不了解,他见华安被定死罪,连忙求情道:“大人,都是末将教导无妨,末将愿代部下领罪。”

韩潜大义凌然,主动要求承担所有责任,这让华安和一众北伐军将士大为感动,诸将士都颇为惭愧的看向韩潜。

庾亮在官场混迹多年,自然明白韩潜这是极力护短,甚至有威胁自己之意,但赵国大兵压境,也就顾不了这么多了。

他看向韩潜,淡然笑道:“韩将军说笑了,如今北伐军乃是我大晋的中流砥柱,在赵国大兵压境这个节骨眼上,就算本官要治将军的罪,皇上和满朝大臣也不会答应。”

说完见韩潜惊讶的看向自己,接着道:“至于此事的来龙去脉,本官早已心知肚明,虽然将军部下犯有大错,但本官会奏请皇上,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殷剑一听‘戴罪立功’,猜到庾亮是要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