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山!随某去看看。”一招手,百夫长率先跑下山坡。

百余名兵士紧随其后,手持盾牌长槊,向炊烟升起的方向冲去。

第136章 打的不尽兴

马义与五十名袁军分别围在七个炉灶旁。

他们烹煮的是随身干粮,用不着耗费太多时间。

水沸了,干粮也就热了。

掺了狼粪的烟气很重,袁军环坐一圈,下意识的离炉灶远了些。

升腾的浓烟熏不到他们,却将饭食弄的带着很重烟气。

“真难吃!”一个兵士咽下煮热的干粮,嘀咕着说道:“不如不热,吃冷的还爽口些……”

“哪这许多废话?”军官瞪了他一眼。

兵士没再吭声,低下头默默吃着碗中热饭。

马义倒没觉着饭有多难吃。

连粉笔他都吃了小半根,只要是食物,还有什么东西难以下咽?

端着饭碗,他的心思并不在吃饭上。

已经过去好一会还没人前来查问,他真怀疑袁旭交代的事是不是哪里出了纰漏。

正焦躁着,一群人从山上的林子冲了出来。

“将他们围住!”距离尚远,百夫长吼了一嗓子。

百余名张燕军立刻上前,将马义等人团团围住。

看了看张燕军,马义装出一副害怕的模样,陪着笑站了起来。

“各位,各位!这是怎了?”

“怎了?”百夫长走到近前,绕着他转了两圈,阴阳怪气地说道:“某看你等并非善类!”

“可不敢冤枉我等!”苦着脸,马义说道:“我等乃是行商,皆为良善之辈,听闻太行山中颇有草药。江东孙策与刘表厮杀日紧,军中将士伤者众多。身为商贾应有匡济天下之心,因此前来采购药材……”

“我呸你个匡济天下!”百夫长啐了口唾沫:“好个奸商!两军厮杀伤亡无算,尔等却贩卖草药谋取暴利!尚敢在此巧舌如簧,说什么匡济天下!”

“阁下说的是……说的是……”马义始终陪着笑。

“药材呢?”见并无装载药材的车辆,百夫长冷冷的问道。

“还没买呢……”马义陪着笑:“到了地界方可采办……”

“少跟老子打哈哈!”马义举止拘谨,百夫长信了几分他是商贾:“既是置办药材,所带金珠、铜钱必是不少,拿出些给某看看。”

“这……”面露为难,马义说道:“商贾行路,哪有财帛露白……”

“拿是不拿?”百夫长不无威胁的一瞪眼。

“阁下……这……着实不妥……”马义的表情十分凄苦。

“娘的,给脸不要!”马义如此不上道,百夫长一招手:“抢!”

百余名张燕军奉命上前,马义向袁军使了个眼色。

两个张燕军纵步冲上,扭住马义,却被他一手一个擒住臂膀反拧了过去。

“胆敢反抗!”百夫长吃了一惊,朝马义一指:“宰了他!”

两个兵士使足浑身力气想要挣脱,却好似被铁箍箍住,动也动弹不得。

突然将其中一人松开,马义抬脚朝他腰窝踹了过去。

被踹开的兵士踉跄着冲出数步,一头栽倒在地。

另一人见状,正要趁他发力转身,马义已将他松开,手臂顺势一兜勒住他的脖子。

只听“嘎吧”一声,被他搂住脖子的兵士止住了挣扎,软软瘫了下去。

马义居然下死手杀人,百夫长和在场的张燕军都吃了一惊。

眼睁睁看着兵士瘫倒在地,百夫长竟没反应过来下令将他诛杀!

五十名袁军却早做好了杀人的准备。

趁着张燕军还在发愣,他们抽出长剑纵步上前,一人勒住一个,将剑锋戳进对方的腰窝。

长剑拔出,一个个张燕军瘫软在地。

百夫长即使再蠢,也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们围住的根本不是商贾!

“杀!”反应过来的百夫长一声暴喝,率先冲向马飞。

还可一战的张燕军,人数与袁军相当,虽倒下不少同伴却并未丧失斗志。

发了声喊,他们各自寻个袁军扑了上去。

袁军都是百战之士,张燕军虽是黄巾出身却也多年历经杀伐。

双方战在一处竟是陷入胶着,一时难分胜负。

兵士们杀的难解难分,百夫长却不是马义对手,连续上前数次,都被马义撂倒在地。

奇怪的是马义并不杀他,每次将他撂倒都会退后两步,给他起身的机会。

“此处非缠斗之地,走!”厮杀片刻,双方各有损伤,马义招呼了一声跑向战马。

翻身上马,他正要策马离去,百夫长又不知死活的冲了上来。

长剑猛的刺向他的腰窝,马义挥剑荡开,抬脚朝百夫长胸口踹了过去:“滚开!”

被踹了个结实,百夫长只觉着胸口一闷,连着后退数步一屁股摔倒在地。

两名兵士上前将他扶起,提着长剑,他还想前去厮杀,马义等人已策马扬鞭飞快的走了。

望着他们的背影,百夫长懊恼的将长剑往地上一插。

一个兵士从马义上马的地方捡了件东西递给百夫长:“此物乃贼人所遗。”

兵士递上来的是封书信。

黄巾出身的百夫长并不识字,接过书信,他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招呼兵士道:“将死了的埋掉,跟某回去!”

“敌方也死了两个……”一个兵士提醒道:“要不要……?”

“丢在此处,野狼自会拖走!”甩下一句,百夫长转身就走。

带人厮杀一场,马义策马奔出十多里才渐渐放缓速度。

“死了几个?”回头看了一眼,他向袁军问道。

“两个!”胸口衣甲染着血渍,军官回道:“伤了六七个!”

“找处所在先歇下,伤者包扎伤口,我等便可折返。”交代了一句,马义向军官问道:“你也受伤了?”

“杀敌沾染!”军官一笑。

放心的点了下头,马义没再多说。

诛杀了五十多名张燕军,他们折损俩人,受伤的也都伤势不重。

继续拼斗下去,必可尽歼敌方。

可袁旭要他们做的并非全胜,而是打上一场丢件东西就走!

马义始终觉着打的不尽兴。

祝公道和马义各自完成任务,袁旭此时却悠哉的坐在营房门口晒着太阳。

晚春的阳光很暖,晒在身上让人懒洋洋的。

袁旭正舒服的昏昏欲睡,念儿端着盆从屋里走了出来。

第137章 真相竟然在这里

“一天到晚没个闲,又要去哪?”袁旭叫住念儿。

念儿端着盆欠了欠身:“公子今日换下的衣衫尚未清洗……”

“每日换下都洗,岂不累死。某以后十天半月换一次。”

“天气渐暖,难保不出汗。”念儿低着头:“许久才换,味儿不是够够的?别个儿闻见,不说公子脸上不好看,奴婢也被人说是懒奴儿。”

“让他们打些水,在此处洗。”朝营房门口的兵士招了下手,袁旭对念儿说道:“你陪某说说话儿。”

兵士返身进屋,提出个木桶,往军营外的小溪跑去。

端着盆站在袁旭身后,念儿脸颊差点贴到胸口,很是局促不安。

“又不是跟某第一天,怎还是这样。”袁旭说道:“把盆放下,坐一边儿。”

“诺!”轻声应了,她把盆放在地上,诚惶诚恐的在一旁坐下。

“征伐不决,某不应带你来此。”看着念儿,袁旭说道:“当日应先回邺城,将你交托于母亲……”

“公子在哪,奴婢便在哪……”袁旭说不该带他来到太行,念儿顿时大急,下意识的脱口冒出一句。

话已说出,她顿时察觉打断袁旭僭越了主仆本分,连忙闭嘴,把头垂了下去。

袁旭根本没在意,微微一笑:“你如此拘谨,话还怎么说?”

念儿低着头,紧紧抿着嘴唇,没敢言语。

朝她的小手瞟了一眼,袁旭眉头不经意的微微一皱。

论样貌,念儿生的真不差。

小小的嘴儿什么时候都是红润润的,光线照在唇上,泛着薄薄的浅光。

温润如玉,娇艳欲滴。

无论小鼻子还是脸蛋儿,都精致且又饱满。

常年劳作,皮肤倒不是十分白皙,比大多闺秀的肤色稍显黄些,却像是雪白墙壁漆刷了一层象牙白,更显精致、自然。

只是那双手……

手背泛红,皮肤很是粗糙,指关节也略微粗大,半点美感也无。

阳春三月万木复苏,桃花朵朵开,温暖时节小手浸泡在冷水中清洗衣衫倒也罢了。

想到寒冬腊月她还须揉搓一件件的厚衣,袁旭就觉着不是滋味。

东汉末年的冬天,与他曾经生活的时代不同。

没有大工业生产,也没有环境污染,天空湛蓝的像是被水洗过。

到了冬天,漫天大雪纷飞,即使晴日也是干冷干冷。

要是有个洗衣机或者手套就好了……

洗衣机构造复杂不是一时片刻能造出来,手套……

袁旭眼睛一亮,他想到了一样东西。

鱼肚!

印象中他看过一个资料,西方某个皇室,曾用鱼肚做过阻碍传宗接代的工具。

那样的力道都能承受,鱼肚的韧性应该不差。

多弄些拼接起来,说不准也是能用。

正琢磨着怎么做手套,打水的兵士折了回来。

将盛满水的桶放在念儿身前,兵士向袁旭躬身躬身一礼。

他正要退下,袁旭问道:“军中多久杀一次鱼?”

“回公子,营外便有山溪流过,鱼是不缺。几乎每日都会杀鱼。”

“鱼肚如何处置?”

“多是扔掉。”

“向伙房讨要些鱼肚,拣大的,越大越好。另外给某找些草木灰。”袁旭吩咐道。

“诺!”虽不明白他为何突然想起要鱼肚,兵士还是应了。

念儿此时也起身向袁旭行了一礼,倒了些水在放着脏衣服的盆里,用力的搓洗。

军营附近没有皂荚,她只能凭着娇小身板中的力气,尽力把衣衫搓的干净些。

小丫头跟了袁旭日子不久,只要在身边,每日都会尽心尽力的伺候。

衣服洗的当然比粗手粗脚的卫士干净,洗漱用水,甚至早起穿衣,晚上铺展被褥为他宽衣,都是一应做了。

有了念儿在,袁旭真怀疑,再过几年他甚至连穿衣都会忘记……

粮草险些被烧,贾诩提出放火之人很可能另有所图,张燕也是深以为然。

正想不明白对方究竟为何只是放了把火就走,根本不将粮草焚烧殆尽,一封书信送到他的手中。

展开书信,张燕起初并未背着贾诩,甚至还有看完让他也看一看的念头。

然而只是看了两行,他的手就微微哆嗦了起来。

书信来自许都,收信人竟是贾诩。

匆匆看完,张燕将书信往怀中一揣,送信的军官凑上前来,贴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句什么。

点了点头,张燕屏退军官,向贾诩问道:“贾公,敢问曹公麾下可是豪杰辈出?”

不知他因何如此发问,贾诩却觉着一定与那封书信有关。

并未回答,他反问道:“将军何出此言?”

“无他!”咧嘴一笑,张燕说道:“只是有感曹公英雄,天下豪杰自当咸服罢了。”

深知他并非此意,贾诩也不好多问。

要知道事情的关键,他必须看到那封书信。

然而张燕根本没有给他看的意思,也只能容后徐图……

张燕带着笑意,心里却早是咬牙切齿,恨不能把贾诩生吞活剥。

书信内容清清楚楚,要贾诩力阻他夺取城池,寻找机会一举将兵权拿下!

仔细想想,张燕豁然开朗!

难怪这场火放的蹊跷,连一颗粮草也未焚毁。

既是决意夺他兵权,将来必定要养大军。

粮草若是烧了,还须另外调拨或再行筹措……

也难为贾诩,明明做出这种事来,偏偏还装着好心,提醒这场火烧的古怪……

差点上了他的当!

回想下来,袁军离开绵蔓水,一路后撤没有片刻停顿。

若他们有心放火烧粮,又岂会等到返回军营之后再动手?

袁旭不蠢,画蛇添足的事情他会干?能一举破敌他却不做?

真相竟然在这里……

张燕嘴角挂着古怪笑容,目光从贾诩脸上挪开。

胸中怒火熊熊,他却只能极力压制。

正与袁军作战,再得罪曹操……

待到解决此次危机,再与贾诩计较!

看出他神色古怪,贾诩也明白缘由必是起自那封书信。

可他又看不到书信内容,不知如何辩解,只能日后行事多加谨慎!

“敌军烧我粮草,此仇必报!”张燕向一旁喊道:“整备兵马,夺取平山!”

第138章 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张燕下令夺取平山,贾诩吃了一惊:“将军打算做甚?”

“袁军焚烧我军粮草,此仇焉能不报?贾公莫要多问,某自有分寸!”

他的原计划是夺取井陉,以之为根据地蚕食周边。

更改计划进攻平山,贾诩并不确定他下一步究竟会怎样。

只要不占领城池,袁绍虽想剿他,却不会轻易发起大军全面进攻。

张燕与袁绍小范围争斗将会旷日持久,曹操恰可趁这段时间积蓄力量。

一旦揭了袁绍逆鳞……

太行山上的十万兵马,与十万袁军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平山被进攻的消息传到袁旭耳中已是两天之后。

听着斥候的回报,他显得很是漫不经心。

把用草木灰吸干水分的鱼鳔拼接在一起,待到斥候说完,袁旭摆了摆手。

斥候退下,他拿起拼接的手套,满意的点了点头。

鱼鳔偏酸性,以低碱性的草木灰吸取水分,不仅可中和腥味,还能避免碱性过强造成损伤。

手套除了没什么腥味,还更有韧性。

当然,它不可能与后世的橡胶、塑料制品相提并论……

袁旭正满意的端详着成果,一个兵士站在门外说道:“启禀公子,将军有请!”

“知道了!”他很随意的应了。

张郃应是得到平山被进攻的消息,特意派人前来请他。

把手套放在矮桌上,细心的平平展开,他才走出营房。

他离去后不久,念儿走了进来。

把房间洒扫了一遍,擦桌子时,她发现桌上放了一对外形奇怪的东西。

拿起来凑在鼻尖上闻了闻。

鱼鳔用草木灰吸干了水分,袁旭还曾浸泡了几次力求把腥味减到最小。

虽然如此,毕竟是鱼的内脏,没有经过长期使用,腥味多少有点留存。

想给她一个惊喜,袁旭并没提前告知……

闻着味儿,念儿心里犯起嘀咕。

公子把像手掌似得鱼鳔放在桌上作甚?

想了片刻,她眼睛陡然一亮,像是明白了什么,拿起手套出了房间。

袁旭到了主将营帐,发现张郃已召集营中校尉,只等他前来议事。

与张郃见了礼,又招呼了诸人,袁旭落座。

“公子可知张燕率军攻打平山?”张郃问道。

“已是听闻。”袁旭说道:“平山守军不过百余,此时应已破城……”

一个校尉站了起来,拱手说道:“敌军攻城,平山虽是必破,其余城池却在我军之手。在下以为,应即刻发兵驰援,趁张燕再伐他城,于背后击之!”

袁旭露出一抹笑意向张郃问道:“将军有何打算?”

“敌军势大,我军仅有三千……”张郃并不赞同校尉的说法:“某觉着贸然击敌,必有风险!”

“风险大了!”袁旭说道:“张燕麾下号称十万,我军虽于绵蔓水击破公孙续,敌军可战兵力依旧在三万以上。常年厮杀,他们早不是当年的黄巾余孽,凭着三千兵马意图击破,近乎妄想。”

张郃与诸人纷纷点头,提出自背后袭击的校尉也沉默了。

另一个校尉出声问道:“我军不去驰援,莫非坐视诸城陷落?”

袁旭淡然说道:“太行八陉,某都打算送给张燕,只怕他不敢取。”

知道他早有部署,张郃在一旁只是点头并没说透。

其他人都是面露愕然,想不明白袁旭怎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太行八陉位置紧要,坐落于战略要冲。

失去八地,袁军将在太行战事中陷入不利。

以后再想夺回就没那么容易!

面面相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