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偏偏击破袁军的,只有六百曹军。

敌军不仅人数不多,冲锋之前根本没有任何突袭的打算,反倒等候着他排兵布阵。

无论从哪个角度,他都找不到溃败的理由!

张郃不吭声,曹纯却越发得意。

嘴角勾起讥诮的笑容,曹纯说道:“某未领军突袭,只因你等太弱!某要的,是将你等战意摧毁!”

怒目瞪向曹纯,张郃依旧没有吭声。

“带下去!”曹纯一摆手。

两名虎豹骑押着张郃,进入许都。

濮阳城外,曹军围城三日随即后撤。

曹军突然后退,袁旭得知连忙登上城头。

前一天还将濮阳城围到水泄不通,此时却已撤的连半个兵士不剩,曹军举动让袁旭也感到诧异。

“公子,曹军撤了。”崔琰说道:“其中必有缘由。”

“只怕并非好缘由。”袁旭说道:“濮阳被围数日,我等与外界不通消息,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

“可派出探马前去探查。”崔琰提醒。

“探马探查,不知须要何日。”袁旭说道:“派出一队人手,寻找曹军探马,将之擒获问话!”

身后卫士应了,没过多会,濮阳城内走出一队骑兵。

在城内又等了半日,眼见天色已暗,出城的骑兵折了回来。

进入濮阳,几名骑兵押着三个用麻绳捆起的曹军来到袁旭近前。

被俘曹军路上显然吃了不少苦头。

他们脸颊通红、发髻凌乱,红肿的脸上依稀残留着指印。

“你等乃是曹操斥候?”袁旭冷声问道。

曹军俘虏低着头,没敢应声。

“公子问话,因何不答?”一个袁军抬脚朝一名俘虏腰上踹了过去。

大力一踹之下,俘虏腰一闪,一屁股坐在地上。

另一个俘虏连忙说道:“回公子话,我等正是斥候!”

“可知曹操因何撤兵?”

“张郃率军进攻许都,曹公回援!”

得知张郃率军讨伐许都,袁旭顿感不好!

大军虽已进入河北,许都乃是曹操根基,他又怎会不留兵马镇守?

官渡一战河北损失惨重。

将士溃散,许多人不知逃到何处。

袁绍虽在积极招募兵马,短期之内又怎可聚集一支能与曹操抗衡的大军?

张郃率军讨伐许多,顶多不过数千之众!

以数千人进攻城高池深的许都,袁旭并不认为张郃有任何胜算。

令兵士将俘虏押下去,袁旭向卫士吩咐:“某稍候修书一封,你即刻赶往邺城交到四公子袁康手中。”

卫士是随赵艺离开蓬莱之人,也是袁旭心腹。

他当即应了,跟随袁旭走下城墙。

修了书信由卫士送出,袁旭并未下令派出兵马追击曹军!

他可看出张郃率军无法击破许都,曹操身边幕僚众多,又怎可能看不出端倪?

曹操后撤,并非意在许都,而是欲擒故纵,引他出兵追击!

“公子!”门外传来卫士声音:“刘将军、龚将军求见!”

刘辟、龚都自从投靠袁旭,并未立下多少功绩。

俩人进门之后,向袁旭行礼,刘辟说道:“听闻曹军后撤,不知公子有何打算?”

“二位将军有何打算?”袁旭反问。

“我二人以为理应趁势追击。”刘辟说道:“曹操撤兵必有缘由,若是抓住战机,当可一战破之!”

“某也如此认为。”袁旭说道:“只是曹操退兵颇为蹊跷。”

“有何蹊跷?”龚都问道。

“曹操退兵,只因张儁乂将军领兵讨伐许都。”

“许都乃曹操根基,张将军前往讨伐,他怎可不发兵回援?”刘辟说道。

“刘将军所言,正是某想不通之处。”袁旭说道:“许都乃是曹操根基,大军虽出,曹操又怎肯无人守家?既有兵马镇守,他因何全军回援?”

“公子何意?”与龚都对视一眼,刘辟问道。

“某觉着曹操后撤,或许非是驰援许都,而是意在濮阳!”

袁旭显然没有出兵的意思。

投到他麾下,眼看袁军连连获胜,虽被曹军逼到濮阳城内,却始终没有败过一场,刘辟、龚都也比早先多了不少信心。

虽说投到袁旭麾下时日不多,俩人对他却有了些了解。

袁旭决定不出兵,纵然他们说破嘴皮,也不可能改变半分。

向袁旭告辞退出,刘辟对龚都说道:“龚将军可还信某?”

“追随将军多年,某何曾敢有不信?”

“既是如此,将军可敢与某共行一事?”

“将军莫非要背着公子,领军追击曹操?”

“正是!”刘辟说道:“张郃率军进攻许都,曹操根基乃在彼处,他如何不会回援?公子行事太过稳重,战机就在眼前,若不抓住转瞬即逝!”

龚都想了想说道:“我等来投,所率六千兵马多已编入袁军,末将麾下不过区区五百人……”

“某麾下尚有两千兵马。”刘辟说道:“两千五百将士,虽说不可击破曹军,却也可使曹军晓得我等厉害。若是公子见了好处,率大军驰援,击破曹操只在当下!”

“将军所虑甚是!”龚都说道:“只是如此一来,公子若要知晓,或有怪罪!”

“我等领兵来此,尚未得到好处。”刘辟说道:“出城追击也是为了袁家,公子即便知晓,又怎会怪罪?”

刘辟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龚都想了下说道:“既是如此,某愿追随将军。”

俩人商议妥当,只等到了晚间出城。

夜幕笼罩濮阳,城内一片宁静。

袁旭已经睡下,一支大军开到城门前。

“来着何人?”守城兵士见有人要出城,连忙上前盘问。

“我等奉公子军令出城追击曹军。”率军来此的刘辟高声回应。

“既是公子军令,可有手谕?”

“公子下令,何须口谕?”刘辟怒目瞪向兵士。

第333章 刘辟渡河

刘辟深夜率军出城,守城门袁军当然不肯放行。

怒目瞪向拦住去路的袁军,刘辟说道:“军务紧要,若是耽搁要事,汝担待不起!”

“深夜出城,均有公子手令。”袁军毫不相让:“将军若要离去,还请出示!”

“曹军眼见撤走,公子匆忙间未及下达。”刘辟说道。

兵士还要再说,龚都向身后使了个眼色。

几名兵士跨步上前,将拦住去路的袁军往边上一架。

“你等要做什么?”

城门口的袁军纷纷提起兵刃。

也不答话,龚都身后兵士上前将他们逼退,另一拨人飞跑过去将城门打开。

守城门的袁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军出城。

刘辟率军离开濮阳,值守袁军不敢轻视,连忙报知袁旭。

已经睡下,得到消息袁旭当即下令,派人将他们追回。

出城之后,刘辟领军一路向南。

没走多远,他听见身后传来喊声:“刘将军、龚将军留步!”

听见喊声,刘辟并未驻马,反倒是加快了速度。

不过片刻,一骑快马到了他的身旁。

“公子有令,请二位将军速速领军回城?”

前来传令的是个袁旭卫士。

知他身旁卫士都是亲信,刘辟也不敢得罪,拱手说道:“烦劳阁下回禀公子,曹操撤离,某认为他必是疏于戒备,正可领军追击!”

“在下不知将军如何思虑,只知公子有令,请将军速速回城。”卫士寸步不让,毫无返回的意思。

刘辟眉头皱了皱,龚都上前说道:“阁下若是不走,某便下令将汝捆了,送回濮阳城。”

“二位将军莫非要悖逆公子?”

“阁下言重。”刘辟说道:“我二人只是觉着战机稍纵即逝,背弃公子,决然不敢!”

不再多说,刘辟下令:“大军向前,务必追上曹操!”

刘辟、龚都执意不遵军令,卫士独自一人又无力阻拦,只能看着他们领军离去。

驰回濮阳,他不敢有片刻耽搁,连夜将此事报知袁旭。

得知二人不肯回返,袁旭将崔琰、陈琳、赵艺召至议事厅。

诺大议事厅,只坐了四人。

袁旭向崔琰等人说道:“我等进驻濮阳,只须死守便可阻挡曹军前往邺城。先是孟达、蒋奇二人无故离城,刘辟、龚都又率军追击曹操,你等以为此事应如何处置?”

来到袁旭麾下,陈琳从未提出建议。

袁旭问起,他才说道:“公子太过宽仁,方有今日。”

“陈公请讲。”陈琳话虽不太好听,袁旭却为恼怒,反倒让他讲下去。

“孟达、蒋奇二人只遵袁公号令,审轩前来搦战,他二人顾虑河北安危离开濮阳。”陈琳说道:“其心可容,其心却是当诛。公子应修书袁公,请袁公治罪二人。”

袁旭点头说道:“此事交由陈公处置。”

“刘辟、龚都二人乃是黄巾出身。”陈琳接着说道:“当初投效曹操又行叛离之事,来到公子麾下寸功未建,怎不心焦?”

“官渡一战,河北折损甚巨。”袁旭说道:“父亲虽征召兵马,一时半会却难筹措。张将军前往许都,兵马必是不足,又怎可破城而入。某可看出,曹操莫非看不出?”

“公子智虑深远,岂是刘辟等人可及?”崔琰说道:“此二人新投公子麾下,轻也不得重也不得,贸然出城或为曹军所围,我军尚须前往驰援。”

“崔公所言,正是某心中所想。”

“安虎。”看向赵艺,袁旭吩咐道:“汝随某领军五千,前往救援!”

“城内仅八千将士,出城五千,曹军若至如何是好?”崔琰说道:“公子不可亲自领军前往,只须派出一支兵马虚张声势。至于刘辟、龚都,若可杀出重围那是造化,若遭曹军围困,也是他们命数!”

“彼既来投,某又何忍放之任之?”袁旭说道:“濮阳烦劳崔公、陈公镇守,此次出城应有一场恶战,若某无力回返,二位切不可前往驰援。”

“公子……”崔琰、陈琳都想劝阻。

袁旭止住他们说道:“二位心意某已尽知,濮阳紧要,断然不可有失。还望崔公、陈公以大局为重!”

崔琰、陈琳没再吭声。

濮阳一旦沦陷,邺城再无屏障。

刘辟、龚都率军出了濮阳城,一路往南。

曹操早于黄河南岸布防,数万将士列阵于南岸数十里,严阵以待只等袁军追至!

两千五百将士,人数上远远少于曹军。

刘辟认定曹操驰援许都,必将无心恋战。

率军过了黄河,虽得斥候传报,他依旧下令向前挺近。

袁军渡河,曹军当即迎上。

两支人数完全不对等的大军,彼此向着对方推进。

刘辟、龚都并不知道,他们渡过黄河之后不久,一支曹军在袁军背后出现。

他们并没有立即杀上,而是一路尾随,阻断袁军退路。

远远望见袁军,刘辟止住队伍。

两千多名袁军当即列阵,长槊指着正向他们推进的曹军。

黑压压的曹军铺天盖地而来,龚都小声说道:“曹操好似并无撤往许都之意。”

“许都乃曹操根基,他怎肯轻易舍弃?”刘辟说道:“全军压上,无非为一战击破我军。我等只须后撤,待曹军追上再行反击,当可破之!”

龚都并未反对,刘辟当即下令大军后撤。

渡过黄河,并未见到曹军匆忙溃退的袁军将士已感觉到哪里不妥。

后撤命令下达,袁军当即执行!

望见袁军后撤,曹操对郭嘉说道:“奉孝所料不差,我军后撤,袁军果然来追!”

“刘辟、龚都新投袁家,寸功未建,俩人心中必定焦躁。”郭嘉说道:“袁显歆虽有手段,终究相处时日无多。他二人又是黄巾出身,向来不听调令,自认我军后撤乃是绝佳时机,怎肯轻易舍弃追击?”

“不知袁显歆可会前来驰援。”

“他必定会来!”郭嘉说道:“俩人虽是不听调令,若放任不管,来日还有何人敢于投效袁家?”

曹操没再应声。

他对刘辟、龚都二人并不上心,却时刻想着如何击破濮阳,擒获袁旭!

第334章 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

遭遇曹军主力,刘辟不敢迎战,率军往黄河岸边退去。

正后退时,迎面出现一对曹军。

拦阻袁军退路的曹军,见他们正在后退,没有半点迟疑便冲杀上来。

身后有曹军主力,迎面杀来的曹军人数也是不少。

避无可避之下,刘辟只得下令迎战!

率军拦截的,正是曹操麾下猛将许褚。

刘辟、龚都领军杀来,许褚挥舞大刀,迎着杀上。

到了近前,许褚抡起大刀朝着龚都劈下。

龚都连忙举刀格挡。

他虽勇武,又怎抵敌许褚?

只听“咔擦”一声脆响,龚都手中大刀被劈成两开。

握着断成两截的大刀,龚都正在发愣,许褚暴喝一声,将刀戳入他的小腹。

许褚挑了龚都,刘辟大吃一惊。

他兜转战马,领着数名袁军向袁熙许褚的地方奔去。

刘辟无心恋战,两千余名袁军又怎肯效死厮杀。

不过顷刻间,袁军便被曹军击破。

许褚刷军到达黄河岸边,刘辟无路可退,只得转身厮杀。

就在此时,河岸北面传来阵阵号角。

无数袁军出现在刘辟视野之中。

望见河岸对面的袁军,刘辟精神顿时一振,向麾下袁军喊道:“公子前来驰援,阻截敌军便可退回河北!”

已到死地,袁军将士无路可退,跟随刘辟发起反扑。

追击的曹军反倒被他们打退!

率军来到黄河北岸,见刘辟击退曹军,袁旭当即下令放出船只,将他们接回河北。

领军乘上渡船,见曹军并无追击之意,刘辟松了口气。

登上河岸见了袁旭,他顿觉满心羞愧。

半跪在地,刘辟说道:“末将未遵公子将令,擅自领军出城,还请公子降罪!”

此一战,袁军战死数百又折了龚都。

袁旭冷声说道:“将军不遵将令,某若不惩难以服众!”

“左右,将刘辟捆了!”

没想到袁旭真有降罪之意,刘辟愕然一愣。

两名袁军上前,扭住刘辟将他按倒在地,另有一名袁军取来麻绳,将他紧紧捆缚。

“公子真欲治某之罪?”刘辟问道。

“刘将军不顾军令,擅自领军来此,某若不治,如何服众?”

因违抗军令受罚,刘辟虽心生愕然,却知袁旭并无道理,只得任由袁军将他捆上。

望了一眼河岸对面的曹军,袁旭下令退回濮阳城。

“袁显歆出城,竟是只在河岸以北等候,并未渡河厮杀,实是出乎意料。”曹操说道:“如此一来,要击破濮阳怕是不易。”

“我军阵斩龚都,刘辟逃回河岸以北,恰是破敌绝佳时机!”郭嘉说道。

“奉孝何出此言?”

“投效袁家,刘辟只为得些好处。”郭嘉说道:“兵马已被削夺,又遭袁显歆斥责,他怎肯心服?曹公莫急,不过半月,我军当可击破濮阳城!”

曹操半信半疑,下令大军渡河。

袁军并未在黄河一线布防,曹军渡河没有遭到任何阻截。

领军过了黄河,曹操再度围困濮阳城。

袁旭回到濮阳,崔琰、陈琳松了口气。

迎接袁旭,崔琰问道:“刘辟不遵将令,以致有此一败,公子将如何处置?”

“轻也不得重也不得。”袁旭说道:“某也犯难!”

“违抗军令乃是重罪,公子决然不可轻饶。”陈琳说道:“某以为,此人当可枭首示众!”

陈琳建议杀了刘辟,被兵士扭住的他虽为回应,却恶狠狠的冲陈琳一瞪。

看了眼刘辟,袁旭吩咐道:“将此人看押监牢,待某来日发落!”

“某为袁家着想,趁曹军驰援许都,领军前往追击。”刘辟喊道:“所犯何罪,陈公劝公子斩某?”

“将军擅自出城,以致将士折损,莫非尚不知罪?”袁旭问道。

“公子明鉴,某所行之事均为袁家!”

“带走!”不肯与他多说,向扭着刘辟的兵士下令。

被兵士押走,刘辟还在高声嚷嚷着:“公子若要杀我,某心不服!”

并未回应,袁旭目送兵士将他押走。

崔琰再次问道:“敢问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