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初唐-第5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了?”

李靖看着郭业,轻轻问道:“莫非你看着长孙无忌悲呛落寞的离去,心中不忍,觉得心里愧对他?”

郭业摇摇头,苦笑道:“当日党争,不是他死便是我亡,若非当初我先胜一筹,恐怕今日离去的便是我了。所以,对他我并没有丝毫的愧疚。古往今来的党争,都是看不见硝烟战火却充满着血腥杀戮的战争。胜者王侯败则寇,谁也没有对错,只有输赢!”

李靖捋须点头,欣慰道:“你能想到这些,说明你还小子心智尚算成熟,可担当大任。此时此刻,妇人之仁不可有啊!不过老夫很好奇,昨夜你为何会突然替长孙无忌求起情来。你拿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话说给陛下听听倒可以,在老夫面前再说这些话可就站不住脚了。说吧,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你最后改了主意,竟然为昔日仇人求起情来?”

郭业莞尔一笑,也不点透长孙羽默穿插在这件事情中,于是风轻云淡地回了一句:“保他一命,算是我对一位兄弟的承诺。况且他已经一败到底,那再赶尽杀绝也没多大意义了。”

“呵呵,懂了!”

李靖爽朗一笑,道:“长孙无忌得势之时党羽众多,门生更是不计其数,最后却是树倒猢狲散。临了临了,嘿……长孙无忌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咦?

李靖的话云山雾绕,但郭业还是听懂了,敢情儿李靖已经猜到了自己为长孙无忌求情保命,是出于长孙羽默之故呀。

厉害,姜还是老的辣,不愧是老人精儿。

既然李靖没有点破,郭业也乐得含糊其辞地一笑而过。有些事情,点得太透了反倒就没劲了。

随后,李靖收起了笑意,一脸严肃地看着郭业,用长辈的口吻说教道:“郭小子,党争之事暂时告一段落,但你切忌不可骄傲自满。长孙无忌之所以会落得今天这般下场,归根究底就是两个字,你知道是哪两个字吗?”

郭业不假思索道:“权欲!”

“没错!”

李靖欣慰地看着郭业,说道:“结党并未错,只有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方能在朝堂之上争得一席话语,只有在朝堂上有自己的声音,方能实现心中的抱负。因此,老夫这才同意加入你们的士林清流一系中,因为结党本身就没错。错就错在结党之后去营私,去谋私。为小家的利益而罔顾大家的利益,这才是长孙无忌一错到底的根子所在。权欲就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替你迅速达成你想做之事,同样,它也能无限膨胀,让你彻底迷失了自己。当有一日,你的权欲凌驾于皇权之上,那你就要小心了,因为——

皇上终究是皇上,如果等你到了他驾驭不了你的那一天,他便不会再容你!”

李靖言辞犀利却不失恳切,宛若在耳边敲醒了边鼓,撞响了警钟,让郭业因为一场胜利而带来的志得意满顿时消散,整个人也清醒了些许。

随后,郭业冲李靖躬身一鞠,长揖拜道:“老帅,受教了!”

“孺子可教也!”

李靖甚是满意郭业的从善如流,也很满意郭业的心态,稍稍赞许了一句之后,继续道:“老夫之所以要告诫于你,并非是要在你面前仗着资历摆姿态,而是老夫遍观满朝文武中,你小子不仅是年轻最轻的,也是最可堪早就的。如今侯君集已死,唐俭等人也被罢免逐出朝堂。至于孔颖达、虞世南、房玄龄、还有老夫等人,终究有老的一天。所以,不出十年,你将会在这庙堂之上领袖群臣。今日这番话,当是警醒你也好,当是督促你也罢。总之,你越往上走便会越感到如履薄冰,越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更要谨小慎微。记住了吗?”

郭业一听“我等终究有老的一天”这话,顿时鼻头一阵酸楚,诚心实意地又向李靖做起长揖道:“老帅,小子时刻谨记今日之言。”

“如此甚好!”

李靖一捋须,面色微微一怔,下意识问道:“咦,快马乱践马蹄之声,马蹄雄浑有力应为宫中御马,莫非又有圣旨出城?”

郭业闻言探头往城外一看,竟然是数十匹快马出城,所有马背之上都插着一杆明黄旌旗,每面旗上隐约还绣着一条张牙舞爪的金龙。

而且,策马之人看铠甲制式,应该是宫中的千牛卫。

绣龙明黄旌旗……千牛卫……数十快马……

郭业再看几匹快马之上还绑缚着几坛子泥封未启的御酒,顿时恍然大悟过来,看着李靖说道:“应该是陛下派往吐谷浑道送御酒传圣旨的,呃……河间郡王李孝恭……老帅,你懂得。”

李靖顿时想起昨夜李二陛下在望北阁放下的狠话,立马明白了过来,摇头叹息一声:“河间郡王李孝恭也是一个人才啊,尤其是皇族中人鲜有的领军人才,可惜了!所以说啊,郭小子,人就怕走错路,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啊!”

郭业应道:“我懂!对了老帅,我想跟你商量商量我那几个驻扎在吐谷浑城池的兄弟,想办法让他们动一动,挪挪窝。如今您执掌兵部,应该不算大问题吧?”

李靖笑道:“动动是没问题,关键是要动哪里去?如今边境无战事,而吐蕃那边又有英国公的十万大军,足矣!有时候身为军人,就是这点悲哀。既祈求国家承平,天下太平,又恨不得天下烽火狼烟起,因为只有战争才是军人荣获功勋获得升迁的唯一途径啊!”

郭业面色颇些失望,说道:“那这么说,英国公那边暂时不需要援军了?”

“嘿,你个贪得无厌的小子!”

李靖打趣道:“你在西川都护府那边的一众手下不都被李绩征用了吗?至于你在吐谷浑道那几位弟兄,暂且先忍耐忍耐吧。回头看看哪里有机会,再让他们去挣点军功回来。”

郭业嗯了一声,道:“那也只能这样了!”

“哎哟喂!”

突然,一道不阴不阳的声音从城楼的楼梯拐角处传来,只见顺公公腰里插着拂尘,满头大汗地冲两人匆匆跑来。

跑近跟前,顺公公从袖子里掏出帕子擦着汗,急急喊道:“两位大人,可算是找到你们了,真让奴婢一顿好找。没想到两位大人如此闲情逸致,竟然在城头上望风呢。”

望风?

这在后世可不是什么好词,郭业顿时翻了翻白眼,没好气地打趣笑道:“顺公公,敢情儿是你们家老母猪要生了不成?可我跟李卫公也不懂的接生啊!”

现在郭业跟顺公公的关系,小小玩笑不值一晒。

谁知顺公公急赤白脸地跺脚生气道:“都什么时候了,郭郡公您还有心思在这开玩笑呢?皇上要奴婢赶紧找二位进宫,商议大事呢。听说是出了大事儿哩……”

出大事儿?

郭业与李靖四目相对,彼此都是一脸茫然状,愣是想不出眼下还能出什么大事儿来。

第1032章南方,南方

藏着心里头的疑惑和茫然,郭业与李靖还是随顺公公下了城楼,匆匆赶往了皇宫面圣。

进宫之后,顺公公并未将他们带往李二陛下平日下朝后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的望北阁,而是径直将他们带进了甘露殿中。

进了甘露殿后,郭业却未发现长孙皇后的身影,只有李二陛下一人手里攥着一本奏折坐那儿发呆,面沉如水看不出悲喜。

长孙皇后不在这儿,郭业也很好理解,她的亲生儿子再次闯下祸事被圈禁,亲哥哥参与谋反被夺爵革职贬为庶民,永不叙用,驱除出长安。如果这个时候长孙皇后还能淡定从容地坐在李二陛下身边,那郭业还真是觉得这女人冷静到了一个完美的境界。

皇后也是女人,素有贤后的长孙无垢亦不例外,至少郭业认为她的内心还没强大到如此恐怖的地步。

“郭卿、李卿来了?”

李二陛下从静坐中醒过神来,冲董顺挥挥手,示意他出去,然后扬了扬手中紧攥的奏折,神情肃然说道:“虞世南从南边派人送来八百里加急奏折,你们都看看吧!”

说着,李靖赶忙上前从李二陛下手中接过奏折来,自顾摊开看了起来。

一看之下,李靖也不禁面呈滞色,颤抖着双手半天愣是没有镇定下来,双手颤颤之下,连带着整个双肩都在抖索。

站在李靖身后不远处的郭业非常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李靖这个南征北战数十载的英雄人物,也有如此大失方寸的时候。

这也太不可学了吧?即便天塌下来,也不见得李靖会有如此失态的时候吧?

随即,他赶忙上前凑到李靖身边,将目光落在了李靖手中尚未合拢的奏折之上。

一看之下,郭业顿时色变,脱口喊道:“这群杀千刀的王八蛋,当初就该率兵剿了他们,不然哪里会有今天这等祸事?”

出事儿了,

真的出大事儿了!

虞世南在奏折中讲到,一个月前岭南有邪教作祟在民间妖言惑众,最终导致邪教信徒和教民暴乱。短短一夜的功夫,岭南府在邪教教民的暴动之下,一千余府兵全部死在疯狂的教民手中,偌大一个岭南府宣告失守,彻底被邪教所占据。

所谓的邪教由摩尼教、太平道还有白莲社等三宗所组成,统称白莲教。白莲教不尊王法,不尊朝廷和官府,不仅煽动教民和信徒叛乱暴动,还吸引信徒和教众中的壮丁组建了护法军。

白莲教在占领岭南府之后,同一时间对岭南府四周几个州府也煽动暴乱,依样画葫芦的占领下了这几个州府。

而护法军也由最初的几万人一下子扩建到了足足二十万人。

这还不止,虞世南在奏折中追加了最新情况,这些白莲教的护法大军以岭南一带地区作为大本营,接着一路南下叛乱,见城就攻,就东西就打砸抢,而见到人的话就吸引他入白莲教,对方若是不从,便格杀勿论。

在白莲教的数十万护法大军一路长驱南下,福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等地相继陷入白莲教的叛乱中,有许多城池在一夜之间便被白莲教哄抢殆尽,至于城中百姓凡不加入白莲教者,皆被屠戮殆尽,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鬼城。

……

……

“畜生!这些祸乱民心的邪教匪首都是畜生啊,当诛他们九族啊,陛下!”

此时,李靖的泪水已经打湿了衣襟,双眼哭得浑浊,哽咽冲李二陛下吼道。

郭业亦是咬牙切齿地将李靖手中的奏折呈回给了李二陛下,然后恨声道:“陛下,不能坐视他们再滋生蔓延了,必须尽快平定白莲教叛乱,剿灭这些邪教匪首。不然,国将不国,甚至危及到大唐的根基啊。”

不过李二陛下却没有郭业和李靖表现得那般激动,相反,他非常地沉静,将那份奏折轻轻压在手底下,淡淡说道:“区区邪教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实力?你们想过没有?”

李靖平复了一会儿心情之后,讶异道:“莫非这白莲邪教幕后还有人在指使?”

“然也!”

李二陛下点头说道:“他们幕后的指使之人正是关陇世族在南方的几个世家大族,呵呵,这一次,朕绝对不会容他们了!”

李靖狠狠一拂袖,骂道:“竟然是他们?可恶,可恶啊!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很简单!”

李二陛下道:“他们不单单是想要岭南和广南一带陷入大乱,他们是想要整个南方大乱。这样,他们才有资本跟朕坐下来谈判。你真以为当初太上皇他们敢凭借李孝恭和侯君集那点人马,就趁朕下江南之际发动政变吗?他们这是想南北相呼应,让朕没有了活路啊!”

郭业猛地想起有一次李二陛下深夜召他进宫之事,好像说起过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一盘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博弈,难道李二陛下很早就预料到南方的关陇世家会暗地里支持白莲教暴动?

对,也不对!

突然,一个想法在郭业的脑海中一闪而过,莫非李二陛下早早便在白莲邪教中安插进了人,然后坐视不管任由他们与南方的关陇世家勾结坐大,最后想借着这次师出有名,彻底将关陇世族这个纵横三百余年的特殊阶层一举除名?

如果真是这样,郭业彻底对李二陛下感到害怕了。

虞世南在奏折中不是说过吗?

白莲邪教的护法大军每攻下一个城池,就打砸哄抢财物,对不入教者格杀勿论,甚至屠城。

这么下来,得死多少人啊?

五万?十万?

甚至几十万?

我草!

如果真是这样,李二陛下便是视天下万民为刍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家和刽子手了。

不!

郭业宁可相信这是假的!

“郭卿,李卿!”

李二陛下一声呼唤叫醒了郭业,沉声说道:“朕封李卿为岭南路行军大总管,封李卿为广南路行军大总管,由你们二人提兵南下平叛,如何?朕要发兵剿灭白莲邪教,将南方的关陇世族连根拔起,让水深火热的暴乱之地尽快恢复生机,让南方百姓早些过上安生日子。”

郭业还未表态,李靖这边就率先表态了:“陛下,老臣没问题,不过老臣希望起复征用卢国公程咬金和翼国公秦叔宝二人。”

郭业微微一愣,李二陛下也是诧异万分,不解问道:“李卿这是何故?朕还想将咬金与叔宝二人归到郭卿帐下呢。”

“不,陛下。”李靖摇头道,“卢国公与翼国公二人都是沙场老将,无论是军中资历和经验都较之郭郡公何止一点?如果将他们两人归到郭郡公帐下,恐怕难以服众啊?”

说到这儿,李靖饱含深意地看了一眼郭业,然后继续对李二陛下说道:“郭郡公既然要出任广南路行军大总管一职,那手底下总要几个能够如臂指使的先锋和参将吧?老资格的将领,不适宜郭郡公调用啊!”

李靖此言一出,李二陛下懂了,郭业也懂了。

李二陛下哑然失笑,摇头叹道:“是朕疏忽犯糊涂了,没有想到这个关节,也忽略了咬金和叔宝他们二人的感受。”

郭业感激地看了一眼李靖,李二陛下只是懂了一层李靖的意思,而郭业则是懂了第二层,李靖将程咬金、秦叔宝等人调到他自己的麾下,除了是担心郭业年纪轻不能服众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那就是给郭业手底下腾地儿,让他赶紧张罗当初的那一帮心腹将领赶紧回来任用。

庞飞虎……康宝……阮老三……还有那个专管钱粮的朱胖子。

随即,郭业拱手称道:“陛下,卫公所言极是,微臣资历浅薄,如果将卢国公、翼国公等人调到我帐下,那未免委屈这些前辈了。所以,臣有个不情之请,还望陛下恩准!”

李二陛下挥手道:“说吧,只要是关于此次提兵南下平叛之事,朕都一一恩准!”

“谢主隆恩!臣想从各地调遣几个使唤的比较得心应手的昔日部曲,以保证此次南下平叛大捷!”

“嗯,小事而已,郭卿罗列名单交由李卿,让他以兵部的名义火速发出公文,调遣这些人速速回长安来。”

“喏!”

“老臣遵旨!”

第1033章旧部重聚

兵部一纸公文的调令火急火燎以日行八百里的速度,日夜兼程发往了吐谷浑。

不出十天的光景,庞飞虎、康宝、阮老三,还有朱胖子等人陆续返回长安,齐聚太平坊的平阳郡公府中。

时隔年余,老友旧部再重聚,自然是别样滋味在心头。

郭府,后花园中。

午后的阳光妩媚,照耀在众人身上格外暖意融融,让人饭后更觉慵懒。

郭业让下人沏了一壶李二陛下御赐的贡茶,与庞飞虎等人分饮之。

几轮茶过,众人这才又捡起话头,兴致勃勃地聊了起来,聊着他们这些日子在吐谷浑统兵守城的那些八卦和点点滴滴的小趣事儿。

此时的郭业懒洋洋地靠在躺椅上,眯着眼睛脸带微笑,一言不发地倾听着,绝对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听众。

阮老三刚刚讲完了他守城之时的一个段子后,突然猛听朱胖子狠狠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肥腿,惊喊了一声:“瞧我这记性,差点忘了跟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