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方海盗王-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争结束,开始正常经营。

首先渔业和养殖业全面恢复。

军工厂一直在正常生产。

海上航运全面恢复。

大都的生意没有全面恢复,但是“敕建海鲜市场”恢复营业了。

商业方面,晓阳此次下南洋带回的货物都是中土紧缺的,香料宝石玉石象牙什么的,大多是上品极品,立即就得到各路商人的追捧,银子和紧缺物资都是一船船运来,换取这些稀罕玩意。

这些奢侈品的最大买主就是那些蒙古王公,这些家伙多年盘剥下来,一个个富得不是一般流油,富裕程度超过后世的石油大亨!只要有好东西,几乎都不讲价的;至于讨厌崔晓阳…人家能弄来好东西,别人可不能!

“找到矿了?太好了,立即安排采矿、搞铁厂!”听说派去的人在高丽找到了大铁矿和铜矿,晓阳大喜。

虽然矿藏在山里,交通不便,可是那地方山高皇帝远。高丽人也乐得够呛,全力配合,因为多少都能受益,最低好多人都能找到矿工工作了。

高丽女王和一干王公立即就跑了来,送礼、高喊效忠,接着就是请求入股。他们送的礼也没什么好的,除了高丽参就是高丽美女,一番搜刮之下,把高丽稍好点的美女帅哥都搞光了,大大影响了日后高丽人的相貌。

凡此种种,各路财富再次滚滚而来。



听说晓阳这边条件不错,再加蒙古人的凶狠压榨,华北大批流民纷纷来到东北,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山东莱州码头上,许多衣衫褴褛的人聚集在附近,眼巴巴望着两艘大船;大人叫、孩子哭、呼儿唤女,一片混乱。

那两艘来自辽东的货船卸下一些货物,又装上一些货物。然后船上有人高叫:“船上还能装四百人,前面的过来排队…不许拥挤!”

大批小民蜂拥向前,都想赶上这班船,却在手持刀枪护卫的逼迫下排起长队,逐个交出几枚铜钱,登上货船,在船员的引导下找地方呆着。

不多时船已上满了人,解缆起航。上了船的人如蒙大赦,没上船的丧魂落魄—因为下一班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除了各地爆满的到三山城的客船,晓阳府往返于渤海各地的船队只要有空位,就会载会一些流民、只收很少一点钱;因为有这样的市场,有些船东也做起了这样的生意。

来自山东的王二柱、李成两家人正在一艘货船上,驶往东北,因为他们听说那里有工作,有地种。

在山东,阿里不花也实在盘剥得太厉害了,原本粮食就不够吃,后来又增加了“平叛税”说是用来收拾叛军的。蒙古人和汉奸狗贼闯入民宅,抢光了他们最后的一点粮食和稍微值点钱的东西,甚至抢女人说是抵税。

没法活了!于是他们要逃。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八章 去东北

第一百四十八章第148章去东北

“二柱子,听说辽东现在是汉人说了算,是真的吗?”李成挪过来问。他两家虽不是同村,却是同县,勉强也算是老乡,也就凑到一起了。

“都这么说的,说是有个崔老板打跑了蒙古人,占了辽东…还有说东北都占了的。”

“汉人能好些?也不好说…现在这有钱人,心都黑透了。”旁边有人插话。

“那你还去?”有人笑话他。

“那边不是活计好找吗?我表哥捎信来说,他在码头上当苦力,能吃饱饭,每月还有二两银子富余!”

“啧啧啧…”围观人群一阵艳羡声。别说还有银子,就是能吃饱饭这一条,就足够让人趋之若鹜了。

“爹爹我饿!”王二柱最小的小女儿四丫抹着眼泪。

“我也饿!”好几个小的齐声喊饿,只有两个大的没有吭声。

王二柱从怀里掏出最后一个杂合面的馍,掰成几块给孩子们,又到外面的大桶打了一碗水给孩子们………这条船上不管饭,却有水喝。

旁边的婆娘在唠唠叨叨,埋怨二柱没有赶上晓阳府的船,因为听说那船上每人都给个馍,不要钱的。

本来肚子就饿,又听了一路的唠叨,二柱不禁心头火起,顺手就给了婆娘一撇子。

婆娘虽不敢还手,却敢哭号!顿时嗷嗷呜呜,带着孩子也哭…

“干什么呢,闭嘴!再闹就下船去!”船员骂道。

登时没人敢吱声了。

“他婶子,再坚持半天,到了地方就有吃的了!听说那崔老板在海边开了粥棚,刚下船的都能喝两碗,不要钱!”李成劝道。

“咕唧咕唧~”一提这个,周围顿时一片口水落肚声。

好容易,远远地望见了朦胧的海岸线,所有人都死盯着那里,眼中充满了希望。

“呜呜~”号角吹响,船靠码头。

“来!都往这边来!免费喝粥了!”码头上有人引导,引着刚下船的流民走向附近的空地。

真的有粥喝!虽然只是玉米粥和高粱米粥,可的确是粥!而且足够稠!众位流民眼睛放光,纷纷加快脚步,排在长长的队伍后。

虽然要排好久,眼下仍然是饿得眼冒金星、肚子咕咕叫,可到底是有了希望!就连几个小的都不吭声了,只是盯着远处的粥锅。

历尽千辛万苦,总算吃过了两碗粥,一群流民跟着指引走向空地另一端的人群,那里有大牌子:“找活”。

一个个老板或工头模样的在扒拉着挑,挑选着他们需要的人,被挑中的自然欢天喜地,因为有了饭吃;没被挑中的愁眉苦脸,因为还得饿几天。

王二柱木匠手艺不错,本是容易找活计的,可是人家一看他这一大家子就闹了………因为这一大家子肯定是要跟着的。

有人指点他:“你先申请种地,然后再出来打工也行!”于是他带着一大家子人到了另一个更拥挤的人群。好在有人维持秩序,要不他这一大家子人还真挤不上去。

“附近没有地了,松锦去不去?离这里两百里。大人每人十亩地,小孩子每人五亩地,一年免租、第二年半租。”接待人员给办了登记,和气问道。

“成!就是…我会木匠,想再出来打工方便不?”老王大着胆子问。

“可以!在所在村登记就可以,不过你打工的话就分不了那么多地了,只有一半。”

“成!”老王带着一家人笑呵呵的随着指引走了。

“等等…”接待人员叫住了他。“晓阳府招护卫呢,你这两个大孩子年龄符合,可以去试试!女孩也行!当兵之后家里有十亩地!”

当然要去,冲着多五亩地也得去,再说少个人吃饭呢。

检查结果,大儿子大女儿都没选上,反倒是十岁的三女儿选上了预备女护卫!听说是有练武资质什么的,可把老王乐得够呛。

因为女儿一般被认为是赔钱货(要嫁出去),干活又不如男子力气大,有地方管饭、教认字更好。

李成一家人口少、要方便些,李成在城里工地找到了活,就连他家婆娘也找到了洗洗涮涮做饭打杂的活,顺便可以带着一个孩子。

各路流民大多如此,不是打工就是种地,或者打工且种地。若是好几天都找不到地方,晓阳府的人就会出来问,半强制的给安排出去。

干呆着白喝粥是不成的,晓阳府不养懒汉。



大批流民的到来,让晓阳府可以精选士兵,不是精壮的小伙子,不是有一定练武资质的都不要。

半年以后,晓阳已经又训练出一万兵,手中已经有了两万多正规军,对抗鄂穆图等小丑已经不成问题。而且更多的军队正在训练中。

既然已经经历了战争,那么也就不用太多藏着掖着了。

一腾出手来,晓阳立即就派了几艘大船送了一千士兵和两千高丽护卫过去吕宋,不过他过虑了,吕宋人根本就不敢造反,给钱都不敢。

高丽人一去高兴了:“原来还有比我们还窝囊的!不欺负白不欺负!”于是吕宋人开始了更多的苦难。

晓阳府军队再次登陆东瀛,吓坏了东瀛小矮子们,内战立即停止。不过晓阳给了他们个好消息:晓阳府需要雇佣一些‘帮手’到南洋工作,需要武艺不错,还要勤劳肯干的。

就是雇佣兵+帮工。

这种“工作”立即就得到了东瀛人的追捧……虽然给的钱并不多,不过此时东瀛很穷,失业者到处都是,许多人在挨饿,这已经很好了。

于是这种“好事”立即就被大家族垄断,关系一般的都不让去!

几个月后,一千东瀛护卫登陆吕宋,吕宋人雪上加霜,几乎成了脚下的蚂蚁,谁都能来踩死。

至于东方城那边则比较复杂:那是个谁都不管又谁都想管的地方,周围的势力很复杂,要是谁想独占这地方,肯定是群起而攻之,所以要想独占,只能要以压倒性的态势到那里,见谁灭谁的那种。不但需要大量的士兵、高手,还需要强大的武装船队,这个需要更多的积累。

眼下的状态,只能是徐徐图之。

不过此时又有两艘5000料大船投用,倒是可以送一些好手过去,还有,那些海盗,倒是可以用一下…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夷州梦想

第一百四十九章第149章夷州梦想

德川康南亲自把长子的脑袋送到了“晓阳府东瀛特派员”孔乐手中。“这小子私自制造火器,触犯了晓阳君的规矩,我杀了他!”趴地上把头磕了又磕。

孔乐暗骂:“这老家伙动作倒快!”其实早有人报信了,只是暂时倒不出人手罢了。



“兄弟,我们就回去了!”战争已经过去几个月,蓝玉和胡大海提出回去,因为此时也不是非用他们不可了。

蓝玉两人高兴得很,因为他们知道了他们的家眷在辽东过得不错,有房有地有买卖,在晓阳府照顾下过上了太平日子。特别,蓝玉的独养儿子还给送到了高级学堂上学。“这小子挺聪明,学成以后留我这里重用了!”晓阳如是说。

蓝玉当然乐意,笑得合不拢嘴。虽然他可以拼命,但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如此,要知道那可是千顷地一棵苗!

一番挽留未果之后,晓阳也只得送他们离去,不过临走,送给他们二十门小铜炮和许多配套的弹药。

这下子可把两人乐得直喷屁!因为这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哈喇子早流一地了。

火炮,是攻城守城和对付骑兵的大杀器,有了它,就可以和官军正面作战了!

除此之外,朱元璋军此次伤亡的士兵全部予以丰厚抚恤,甚至有的残疾士兵晓阳府都给收留了下来,承诺给安排吃饭、养老,这可是博得了朱元璋军内的一致好评。

蓝玉等上了大船,与船队一起南下,返回他们的地盘。他们这一顿折腾,虽然没有亮明旗号,不过也瞒不过有心人,于是外界包括朝廷又对晓阳府增加了几分忌惮,因为他能调动得了红巾军!



看他迅速站住了脚,甚至实际控制了大半个辽省,许多人纷纷来访。

首先是沃勒泰和丁香,竟然是他们上门来拜访晓阳了!

晓阳和娜木钟还是热情接待了他们,不过此时已经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算是朋友。

沃勒泰望着自信的晓阳,心中颇多感慨:只是几年前,这位还是一个小海匪,还要在自己面前祈求原谅,可突然冒起成了地方枭雄、商业大亨,势力比他还要强!真是世事无常,不过这小子也的确有能耐。

沃勒泰离去后给“发配”到了夷州,日子过得并不如意,欲要再寻良地,却无从下口。

“那破地方又潮又湿,蚊虫又多得不得了,没多久身上就出了好多疙瘩!除了树林子和山没啥玩意,也就能打打猎种种地,想种地还没那么多人。那帮土人!没事就放冷箭。”兄妹俩一顿吐槽,尤其是丁香,撅着红润小嘴拉着娜木钟叽喳个不停,只是眼睛老是飘向晓阳。

“宝岛…”晓阳听了一阵子,冒出一句:“你家要是肯把夷州交给我经营,日后收益不会少。”

“好啊!”丁香脱口而出,随后却发现自己嘴太快,低头不语,稍稍有些羞涩。

沃勒泰看了看妹子,心中想道:“丁香的年龄不小,早该找男人了。看她对晓阳挺感兴趣,不如…”于是笑着开口说道:“若是晓阳你娶了丁香,大家成了一家人,都好商量!”

“哥哥…”丁香登时红了脸,娇嗔着跑了出去,不过看了晓阳一眼,眼中颇有情义;娜木钟跟了出去,临走对着晓阳猛挤鬼脸。

“丁香这丫头,虽然虚荣心比较重,可是心眼还不算坏,而且也算得上个美女…”晓阳想着,笑道:“若是我真的娶了丁香,把夷州算嫁妆如何?”

“你可真黑,我们全家都指望它养老呢!”沃勒泰也笑道,不过对这个妹夫也算很满意。

于是双方商定,沃勒泰把夷州交给晓阳经营,包括一些属下的蒙古人,名义上晓阳是沃勒泰的商业总管。

夷州(台湾)虽然资源不算丰厚,土地也不是很多,不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接晓阳现在的势力范围(东北及中土沿海)、向南直达南洋、西面与大陆隔海相望易守难攻、向东就是东瀛和大洋。

在日后晓阳的海洋战略中,夷州的位置很重要。东北…夷州…南洋,就是晓阳数年内惦记的目标了。

这个时代交通不算发达,所以选个位置适当的治所是很重要的事,特别是对晓阳这样胸怀大志的人。

不过近期的目标,就是把夷州建设为一个海贸集散地,和三山城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当下两人商量了一番,基本敲定了一些事,不过丁香也算是金枝玉叶,也不能就这么定下来,还得报老夫人同意。

不过丁香本人看来是很乐意的,望着晓阳那个娇羞可爱,灿烂如香花灿烂、美不胜收。



这天管仲平来了,好似有些踌躇,说燕山派(自立门户的那派)两个长老来找他,希望见见晓阳。

“他们什么事?”晓阳问道。

其实事情说来很简单,这个燕山派想到晓阳的势力范围内落脚、开山门,就是成为一个正式的门派。

原燕山派的许多资源都掌握在管子洪手里,自从燕山派分裂,自立门户的这派自然日子就不大好过,虽然参加个保镖什么的吃饭没问题,可是没有个适当的地方落脚招收弟子、扩充势力,门派的长远发展可就成了问题。

以他们当前的实力,在中原包括华北想找个地方长期落脚是比较难的,北方蒙古人就不能同意,稍南一些,那些义军又都各有背景,也得排斥他们。

更别说各地的武林门派个个排外得很厉害,外人去肯定挨咬。

于是他们就把目光投向了东北。这里没什么大派,虽然人口不多,但是以后当有发展;那鄂穆图是蒙古人,他们信不过,那他们只有相信晓阳了,特别是晓阳已经用行动证实了他们的实力。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晓阳念叨。管仲平的脸色稍稍一变,不过也没说什么。

晓阳的意思是说:“原来都躲得远远的,看有便宜占就跑来了!”

不过晓阳也要给管仲平面子,也就见了那派的代表,只是随意谈了谈,了解了一些事情,就请他们先住下。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章 不就是杀徐寿辉?

第一百五十章第150章不就是杀徐寿辉?

一名隐居大高手管见子,二十几名高手,小高手若干,普通武师若干,这就是他们此时的实力。应该讲,还算可以,可是…

回头问了风清,风清说:“这些人是有些功利、势利眼,不过要是能为我所用,也算是一支不错的力量。不过…未必很忠实。”

晓阳也就暂时没决定。



另一来访者让人有点意外,是陈友谅。

“习之老弟,老没见你,想死你了!今天咱们得喝个几百大碗!”陈友谅上来就拉扯,表现得极为热络。

名义上,陈友谅是代表徐寿辉来的,想要求购一批武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