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手生春-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仔细琢磨一番这提议,姚海棠心说也行,这时候正是下各类水果的时候,东朝的水果非一般的多,去皮去籽儿拿冰糖炖化了然后扔瓮里,瓮中放上冰块儿,因为铜瓮较厚放在阴凉一些的地方,再在里边围一圈儿保温层,估摸着能撑挺久。

“那行,我去试试。”冰镇绿豆汤、莲子汤、酸梅汤,加上各类水果糖水,姚海棠觉得自个儿掉口水了。下了厨房各炖了一大锅,新灶就是好,没烟还干净。

在东朝,绿豆叫青皮豆,莲子叫水香果,酸梅汤里的各种材料也是名字各有不同。

青豆和水香果要久煮,酸梅汤则是第一个做得的,撤火前洒了几把干桂花进去,香气儿和味道就一下子出来了,做酸梅汤这一类的消暑甜汤自然也是有窍门的。

“甜汤加盐更甜,咸汤加糖更鲜,煮甜汤不要只加一种糖,黄糖、白糖、冰糖、红糖都可以放一些,如果是清汤的甜糖就不用加红糖了。”她这是在跟杜和说来着,因为杜和要写食谱,她写民话食谱成,官话食谱还是杀了她吧。

“这些甜汤除了消暑解乏之外,像绿豆汤还能排毒养颜,酸梅汤可以消脂解腻,怕胖的姑娘最适合喝了,只是不能放太甜了,再说水香果甜汤和胃安神,要是夜晚多梦不踏实,就可以用些水香果。”姚海棠说完才觉得,原来老祖宗安排好什么时候吃什么都是有原由的,食物除了饱腹外还用以养生这时杜和忽然问了一句:“要是不记得从前的事应该吃什么?”

望了杜和一眼,姚海棠迎着脸儿近前去说:“什么也不用吃,我以为你不困惑自己的身世,原来你还是在意的。要不我们找太平院的人问问,外边不是都说太平院能耐嘛,说不定能帮你找着呐。”

“不好,太平院很复杂,你不了解它。不要仅仅凭着他们说要关照你,你就真把事儿托付给他们,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杜和说完就把绿豆汤的锅盖搁起来一点,免得锅里的沫子喷得到处都是,这也是姚海棠告诉他的。

和姚海棠在一块儿,杜和有种感觉,那就是自己越来越世俗,越来越有烟火气儿,越来越像一个人……一个普通人,有血有肉会饿会累,他感觉自己似乎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会。

而且姚海棠有趣的地方在于,她总是热衷于在厨房里鼓捣吃的,每每做了什么她认为美味的、新鲜的,就非得把左邻右舍都招来一块儿尝不可。这直接导致了最近他一出门,左邻右舍毫无压力地上前来问他:“杜公子,姚姑娘最近有没有做啥新鲜的吃食?”

这对杜和来说是一段很美好的经历,美好得让他忍不住认真思索,难道从前从来没这般美好过。

姚海棠爱笑,而且笑得很真,她高兴的时候跟正午的阳光一样,她就是不高兴了转个身也照样阳光灿烂。这样的姚海棠让杜和觉得很新奇,不爱胭脂水粉,不爱金玉珍珠,也不爱绫罗绸缎,偏偏就爱钻厨房里。

“海棠。”

“嗯,干什么?”姚海棠正在看水香果汤,听得杜和叫她头也不回地应了一声这么问道。

“小心烫。”杜和说完这三个字,只觉得内心无比柔和,柔和得几乎满溢了出来。

这时姚海棠见酸梅汤凉了就扔了两块冰进去,然后跟杜和一人一小盏在那儿尝味,安丰进来也要了一碗,三个人就毫无不妥地蹲在厨房外头的廊上喝酸梅汤。

一个是光风霁月,一个是舒适惬意,另一个是牛饮完涮了完就走。杜和起身时看了这场面一眼,昏黄的阳光落在小院儿里,整个场景都显得极其温暖醉人。尤其是当姚海棠抬眼看着他暖融融地笑时,杜和觉得这一辈子就没有这么宁静安稳过。

这一刻他在想,或许忘记了从前的事,就这么在云泾河过一辈子也是好的。

只是人生多变,很多事不是预想了就能达成的……

13.失窃记

冰镇甜汤很成功,安丰现在一天就吃一顿饭,饿了就从八仙瓮里端几盅出来喝。姚海棠、杜和也一样吃得少,实在是盛夏里酷暑难耐,甜汤又鲜爽易入口,加之姚海棠放得不是很甜,喝起来就更舒服了。

左邻右舍们也跟着沾了光儿,知道姚海棠这姑娘随便,就时不时地上门来讨冰镇糖水喝,自然邻居们做了好吃的也会惦记着给她送来,这从很大程度上也帮了姚海棠一个忙,让她对东的饮食有更深的了解。

不仅是邻居们常来常往,就连齐家老太太也经常来蹭饭,老太太最近身体越来越好,老太太坚定地认为是吃了姚海棠做的东西,所以老太太是越来越喜欢姚海棠了。

这天齐慎来接老太太,这齐家的三个儿子经常来接老太太,所以姚海棠和杜和也都习惯了:“杜公子,家母叨扰了。”

就算不合规矩,齐慎也拿自家老太太没办法,谁让这是亲娘老子,只好腆着脸天天让人送来,又天天亲自来接来道谢。

“齐东家,明天你差人过来把铜瓮抬一个回去,食谱也已经备全了。”杜和是琢磨着铜瓮和陶盅、铜勺都没收半分银钱,正好这铜瓮有俩,他就和姚海棠商量了,送一个铜瓮给齐家。

当然杜和不止这一点儿考虑,他想得还很多,只是姚海棠想得直接,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堆东西光成本就是个事儿了,冰块也是齐府的人见天来送,这些个她总不能白拿。

“这怎么合适”齐慎当然想都没想过这事儿,齐慎是想自家老娘在这儿吃喝,总不能白吃白喝。

但是杜和这人说话办事儿,一是一、二是二,说定了的事儿到最后齐慎再推辞也只能定好了时间明天来抬。齐慎接了齐老太太回家一想,既然送了他一个,那他就把这个好好弄出花儿来,让姚海棠手上的那个卖个高价儿。

正好,夏季里正逢出新布料了,云泾河向来就是棉麻之乡,出的上好细绵细麻价儿和真丝差不多,这产业也是齐家人做出来的。夏里一撒出信息去说齐府要宴客,而且有司珍坊那位姚姑娘做的新食器,大家伙儿一听撒着欢地来了。

这天姚海棠与杜和也在受邀之列,就连安丰都有小厮专程来请了,三人一想正好,去看看呗。

到齐府外边儿时,是齐恩在外边迎客,远远的见了司珍坊的马车来了,就赶紧迎上前来:“是杜公子和姚姑娘到了,快快里边儿请,今儿大家伙儿听得你们会来,早就引颈以盼了。”

今天杜和穿了身细麻衣,这盛夏天里穿云泾河的细麻衣最舒服,本色的麻袍子穿在他身上自是一番行云流水的气度。只见杜和下车后转身去扶了姚海棠下来,一袭海棠红的长袍,深蓝色的海水纹下裙,移步下车间自有几分豆蔻少女的俏丽天真之态。

这俩往一块儿站,倒真是一副画儿似的,灯烛再柔柔一衬,仿如画里来的一对儿。

齐恩领着他们进去了后,大家伙儿就瞧着了这画面,夜里还有些热气夹着风吹开,满院树影摇曳,这俩人一路走来向齐慎问候过了,就被安排到了稍安静一些的地方。

“那就是姚西城?”

“呸,人家姑娘叫姚海棠,西城是器号,又不是姑娘家的名字。”

有人萌姚海棠,也有人萌杜和,便听人说:“噢,我说一姑娘家怎么取这么个名儿,听说姚姑娘旁边的是写《石头记》的杜公子?这位可真是大大的有才,怎么连名儿都没听说过。”

有知情人便得意地说道:“那位杜公子身份不一般,你们最好还是别打听了。”

就在众人八卦着的时候,忽然外头报了一声:“太平院陈大人到。”

……

顿时间整个院子里鸦雀无声,连风吹叶子的“呼啦”声都清晰可辩,大家伙儿没敢相信,向来啥也不理会的太平院还会来人赴地方商人的宴请。

这……这齐慎的面子得多大,才能把太平院那些个油盐不进的人请来啊?

好在陈荣没有穿太平院的袍服,只着一身便衣,笑容满面的进来,大家伙儿那紧张的心情也稍稍放松了点。只见陈荣跟齐慎招呼过后,又朝大家一笑说:“大家可别沿着墙根儿溜走了,太平院的人也是人嘛,总得有朋友有交情,我是来赴私宴的,可不是为公事。”

人群里有人干笑了两声,大家伙儿心想:“你倒是私宴了,我们差点儿就公事了”

陈荣也知道自己可能不太受欢迎,找了个角落就猫着了,等坐下来一看,杜和正冷眼瞪着他呐。他没来由地就一摸后脑勺觉得有寒气儿渗了出来,这大热天的寒什么寒:“杜公子,姚姑娘,赶巧了。”

这俩看着他没紧张的模样,所以陈荣就安安稳稳地坐了下来,虽然杜和的眼光挺渗人。

“杜公子,我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我总觉得杜公子面善。”其实倒不是面善就是感觉特熟,但就是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其实这话杜和都差点想问了,可是他还是摇了摇头:“倒是不太记得了。”

这话说得很委婉,陈荣就当是没见过了,于是又扯着笑脸和姚海棠说了几句话,这时院中忽然传来一阵声响,开宴了。先上正宴,正宴时大家伙儿都挺失望,不是说要“西城食器”吗,怎么全是普通的吃食。

大家伙儿忍着没问,一片和谐地吃了,吃过后上戏,听了场戏后大家伙儿就见有青衣小婢从两侧鱼贯而入,最后上场被推到中间儿来的自然就是那大铜瓮。

铜瓮边儿上围了一圈蜡烛,照得铜瓮上的八仙归位图分外细致出尘,那真是个个都带仙气儿。尤其是当衣着清凉的青衣小婢们动作漂亮地从瓮中取了冰镇甜汤出来,再一一呈给各宾客们后,宾客们捧着冒着凉气的甜汤就觉得更仙儿了。

等拿起勺一看,这个说:“唉呀,这是林妹妹。”

“我这儿是湘云。”

“……这就是脸若银盆,眼如杏核,面若桃花啊”

于是众人各自比划着,到最后一看,哟,竟然没一个是完全相同的。到宴会散场各自回时,小婢们去收汤盅和汤勺,发现不少汤勺都莫明其妙地……失踪了。

当然有些是宾客要去了,齐慎没好意思说不给,好在一个瓮配了百多勺儿,于要就给吧。只是齐慎没想到,这群啥也不缺的人,这时候会做了雅贼。

让齐慎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太平院就来了人把勺全送回来了,除了要走的,其他的全回来了。这让齐慎不由得摇头,太平院的人也太闲了,这丢了个勺也管,而且还管得这么细。

齐慎家的勺儿倒是全回来了,可那些窃“宝妹妹”“林妹妹”的雅贼们又失窃了呀,又不好声张,只好四下里乱找,寻找无果后又听说姚海棠那儿还有一套,一个个就鼓足了劲儿盯着姚海棠那儿,备足了银票就等着姚海棠摆摊卖瓮了。

看来以后,姚海棠真要开个铺面卖大家伙儿还得不习惯又过了三天,杜和说:“差不多了,就今儿吧,还到原地儿去。”

还是那茶馆下边儿,还是那个小摊儿,旁边还是那卖菜的大婶儿,杜和还站身后,安丰还在那儿忙进忙出,姚海棠么自然还坐那儿笑眯眯地既不叫卖,也不说什么。

总有吃螃蟹的人上前来,有人谨慎地派了小厮来出价儿:“二百两?”

围观群众啐他一脸,二百两就想买铜瓮外带一百来个石头记里的人物錾花铜久,做梦去吧。

“五百?”又有人加了三百两,群众们继续不干。

“六百两”

加来加去群众们一直“嘘”声一片,最后人群里走出个人来,姚海棠一看脸上的笑僵了僵:“一千两。”

“言公子”

与此同时杜和在姚海棠后边儿轻声嘀咕了一句:“小言?”

与姚海棠不一样的是,杜和的心里充满了各种疑惑,而姚海棠仅令是觉得各种事情会摊到自己脑门儿上来。想想这位言司任在司珍坊可是个大大的忙人,一时一刻都离不开,怎么会不远千里跑到云泾河这样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她开始觉得自己应该连夜包袱款款地跑路。

南方自然不缺少大富之家,更不缺少为了吃可以花大价钱的,更何况这物件看着好,若个运回乡里去那也是头一份儿,这世上最值钱的就是稀罕这俩字儿:“二千两”

言公子没在再往上加价儿,也没人再往上加价儿,这出价的是南陇上某位大大有名的财主,更关键是这家就是做吃起的家,至今酒楼饭馆儿还遍东朝开花儿,所以这位怎么也比旁人要更舍得一些。

最后二千两成交,其实二千两并不多,这一单买卖要除了成本,能挣下的实在没几个钱,不过耐不住齐家没要,这二千两倒是实打实地挣着了。再加上《石头记》挣的银子,这一单买卖也算是直接脱贫致富奔小康了。

都说口袋里有粮心不慌,可她反倒是慌了,不为旁的,只为那言公子一路找到了她住的地儿

14.言行云

如果在京里,你拦着人问太平院,十个人会有九个指了方向后赶紧闪开。可要拦着人问言公子,十个人有十一个会拉着你热情地送你到宰相府,告诉你今天守值当班儿的侍卫叫什么,然后再明明白白地说清楚言公子什么时候在府里,什么时候在司珍坊。

这么说吧,如果太平院是一个高高在上,受老百姓敬畏的部门,那么司珍坊就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受老百姓欢迎的部门,而言公子就是那部门的司任。

加之言公子为人随和,宰相府上上下下都平易近人,按现代话儿说这位叫“平民宰相”,以草根致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大家对宰相府有着天生的亲近,宰相府对下人又约束得很好,所以言行云是自然而然地受尽了欢迎。

当看到言行云站在院门口时,开门的安丰倒是没什么,在院儿里遥遥看着的姚海棠和杜和都有点儿出神。一个出神的是似曾相识,一个出神的是最好不相识。

“冒昧登门,还请海棠姑娘见谅。”言行云进来后先说了这么一句,接着就看到了杜和,他是知道姚海棠没有亲人的,所以看到杜和言行云甚感奇怪。

而杜和或是从前惯见了人情世故,对言行云这眼神只一沾就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但是这时候不宜解释什么,只需要摆出个态度来就是了:“坐吧,小言。”

只这一句让言行云怔愣当场,这世上没有几个人会叫他小言,宰相府出来的公子,除了宫里一干王候家的公子,谁能叫他小言。而杜和明显叫得很顺嘴,而且叫得很从容,就像他从前一直这么叫似的:“这位公子,我们从前莫不是相识?”

“只是觉得言公子像一位故友,失礼了,安丰沏得茶来。”说话间杜和又招呼着一块儿坐下了,在这院儿里,他显示出的是一派主家风范。

倒不是他想显出这范儿来,关键是姚海棠一直没声儿,他只好先支应着。其实杜和想过再置间屋子,可又觉得和姚海棠在一块挺好,也就打消了这念头。

既然是好,那就不要多生枝节,杜和就是这么个人。

直到安丰把茶沏了来,姚海棠才从乱纷纷的各种念头里回过神来:“请问言公子,你这一趟是为何而来。”

对她这直来直到的性子,言行云是了解的,所以也直来直去地答了:“自是为了请姚姑娘帮忙而来的。”

帮忙,好吧,她就知道,这得叫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言公子应当知道,若是京里的贵人都帮不上您的忙,我就更难得帮上您什么了。”姚海棠是个很怕死的人,尤其是死过一次的,更想好好的活着,哪怕是活在这个莫明的时空里,她也想把自己这一辈子过得安稳顺心。

人生最难的事儿,不是权利财富地位,恰恰是平静安稳顺心。

对于姚海棠的回答,言行云也如在意料之中一般点头说道:“我知道,司珍坊里放还了,本不当要求海棠姑娘再帮什么忙,可这事儿实在是关系颇大,如果不是这样,我也不敢来烦劳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