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游禅侠-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昨晚菩提梦授法无佛法,说禅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由凡入圣,第二重是由圣入凡,最高境界却是圣凡俱不立,并要他点拨悟空,如此这般。如果悟空当时拂袖而去,当是悟了三重境界,立地成佛也;如果回到榻前,必是未悟。

    悟空到榻前三叫师父,看来只悟了第二重,法无只得按菩提吩咐,让他到人间游方,领悟佛法了。

    只是,这一去,机缘如何,却是难以预料了。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九回 卅载求真佛 一语悟禅机】………

    却说悟空和悟通出得山门,悟空闷闷不乐,边走边想:“师父说心中有佛,万物皆禅。收藏*顶点~小说~网I。cOM那么,在哪里修禅都是一样,为什么又说不入尘世,不能得到真正的佛法呢。前一句说出了禅的不执著,后一句却又分佛门尘世,究竟什么道理呢?”

    一路走,一路想,不提防被人推了一把。

    “忒,那秃驴,好大胆,挡大人官轿!”

    悟空抬头,原来自己已经走上了官道。眼前正有一顶官轿,前面儿公差举着回避的牌子。

    悟空一见回避二字,当真醍醐灌顶。原来,自己的佛法俱来自菩提梦受,虽似纯洁,却回避了尘世,到底不是真经啊。

    心下高兴,合十道:“阿弥陀佛。”

    那推他的衙役见悟空合十作欢喜状,莫名其妙,便道:“好一个傻和尚!”

    悟空:“傻为悟之本,聪明对和尚有什么用呢?”

    轿子里那人听得这句话,觉得有禅机,于是掀开帘子——却是洪恩县县令尹承继。

    衙役:“和尚,还不见过大人!”

    悟通常日在寺庙,没见过大官,惶恐欲行礼。悟空却拉住他,向尹县令一合十:“施主,出家人不行在家礼,见谅。”

    那衙役欲呵斥,尹县令止住他:“不得对大师无礼。”亲自下轿,向悟空陪不是。

    尹县令:“大师,请恕门下无礼。”

    悟空:“施主,小僧并非什么大师,不过是焦山寺里一沙弥耳。”

    那尹县令一喜:“难道大师就是焦山寺悟空禅师么?”

    原来,因悟空禅机敏锐,在洪恩县竟小小的有了名气。

    悟空:“不敢当,小僧法号悟空。”

    尹县令喜出望外:“大师,弟子有一事相求,不知大师能否赐教?”

    悟空:“出家人慈悲为怀,小僧尽力吧。”

    尹县令:“那可好。”

    原来,尹县令的母亲是一个诚心向佛的,整日在家里烧香拜佛,吃斋念经,已有三十余年。这几日贵体欠安,知道不久于人士,弥留之际,心有不甘,说自己念佛卅载,却未得见真佛。这尹县令是个有孝心的,听说辖区焦山寺出了个小活佛,于是亲自来请。

    悟通听说,失笑:“就是我们常日在佛祖身边供奉的,也未曾见过佛祖真容,且让我们那里去给她找来?”

    尹县令听说,失望之极。

    却听悟空道:“既是向佛之人,少不得小僧也去看看。”

    尹县令大喜,就请悟空上轿。悟空毫不客气,坐上轿子就叫启程。

    一行人来到县衙,悟空下轿:“进去之前,小僧请问施主一个问题。

    请问令堂在娘家叫什么名。“

    尹县令见问,因避讳,却不好直呼母亲名讳,但大师见问,踌躇一下,却只好告诉:“母亲娘家姓高,小名红玉。”

    悟空点点头:“很好。”

    一行人径往后堂。

    那高红玉见悟空等来到,振作精神,问道:“大师啊,我求佛卅载而未得,请你告诉我,怎样才能得见佛祖真容呢?”

    悟空:“施主,就是小僧,也未得见佛祖真容啊。”

    尹县令一听,大惊。本以为这小禅师有什么办法呢,谁知却也是个无能的。母亲听到这一答案,却要伤心了。

    就是悟通,在一旁也颇不屑:“这不跟我的答案一样吗?”

    高红玉一听这个答案,果然失望之极,神色黯然:“原来这样。”

    悟空却问:“请问夫人向佛是为何?”

    悟通撇撇嘴,心想:这还用问吗?

    高红玉:“当然是为了领悟佛法宏旨啊。”

    悟空微笑,招招手:“既然这样,你附耳过来,我告诉你怎样见到佛的真容。”

    高红玉转悲为喜,果然下床,附耳过来。

    悟空待她走近,却不意大喊:“高红玉!”

    高红玉吓了一跳。尹县令也颇为不悦:“原来进来前问我母亲名讳,就是为了消遣我啊!”

    正要叫衙役把悟空赶出去,却见母亲突然欢喜异常,手舞足蹈:“我见到佛了,我见到佛了!”

    尹县令上前扶住母亲:“娘亲,你没事吧?”

    高红玉却疾病全消,欢喜地朝悟空一合十:“谢谢大师,让弟子在最后一刻终于见到真佛。”

    说毕,转身来到蒲团前,面对佛像,盘腿合十坐下。

    尹县令也欢喜异常,握住悟空的手,连声说:“谢谢大师。”

    悟空却合十道:“施主,你娘亲已成佛,断不能按在家礼土葬,你把她火化了吧。”

    尹县令皱皱眉,心想:“这个和尚好没道理,明明我娘亲病体全愈,却怎么说我娘亲去世了!”

    回过头,扶着娘亲,轻声喊了声:“娘亲。”

    却见高红玉面含微笑,已经坐化了。

    尹县令回头再看悟空,两人却已悄然而去。

    后来,尹县令果然依照吩咐,将母亲火化,得舍利子数十颗。这是后话,不提。

    却说悟空和悟通走在路上,悟通依然不明白,问悟空:“怎么你一叫她的名字,她就说见着真佛了呢?”

    悟空笑而不答。

    其实,悟空叫高红玉的名字,就是说佛的真身无处不在,只要领会了佛法宏旨,自己就是佛了啊。

    高红玉念佛卅载,得悟空一句话而醍醐灌顶,立地成佛。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十回 搬罾老汉本为僧 野渡尼姑不是人】………

    悟空和悟通出得衙门,往官道而去。收藏*顶点~小说~网

    悟通:“师弟,咱们且往何处去?”

    悟空:“佛法随缘,问什么来处去处?”

    二僧无言,却随官道来到一渡口。野渡无人,一舟自横。那悟空与悟通俱不识浆橹,四下看去,远远的柳树下,一老汉正在搬罾。

    那老汉搬起罾,几条鱼儿在网中跳跃。

    悟通见状,闭目合十:“罪过,罪过。”

    那老汉见和尚迂腐,笑道:“什么罪过,我不过是成全鱼儿的慈悲心罢。”

    悟通:“此话怎讲?”

    老汉:“老汉上有老母,下有妻小,全靠这江中过活。佛祖以身饲虎,这鱼儿以身饲人,不是同等的境界么?如我不吃这鱼儿,且问这鱼儿的慈悲心往何处搁去?”

    明明是狡辩,却说得甚有道理。

    悟通一时语塞,强辩道:“鱼有佛性否?”

    那老汉却不直接回答,反对鱼儿说:“释迦牟尼,你弟子问你有否佛性?”

    那鱼在网里跳跃。

    老汉:“瞧,它回答你了。”

    把鱼儿比做佛祖,虽粗俗,却与佛的无分别心吻合了。

    悟通面红耳赤,却无言以对。悟空一旁微笑不语。

    正巧柳树上一知了“吱吱”地聒噪起来。那老汉便指着柳树上一只蝉壳问道:“那只蝉(禅)哪里去了?”

    其实蝉壳和蝉,就自性来说,是没有分别的。老汉此问,一显示自己的禅机,二却讥讽了和尚不解禅意。

    悟通此时知道了这老汉是有禅机的,不敢回答。

    那老汉洋洋得意。

    悟空却突然指着罾喊道:“鱼儿漏网了!”

    那老汉慌忙看时,却见鱼儿还好好的在罾中,才明白着了悟空的道儿。只怪自己道行不深,罾也不要,兀自走了。

    原来,这搬罾的老汉,实乃金山寺高僧发梦禅师,惯以俗家打扮,在此搬罾,以禅机试人。悟空今日一语,却令他回寺中悟禅,不再在这渡口考人了。

    悟通唬得挥袖抹了抹汗:“好险,如果不是师弟,出家人禅机输给在家人,岂不让人笑话?”

    “好一个出家人、在家人,枉自批了这身僧袍!”

    这时,一个女声突然响起,吓了悟通一跳。看时,却是一年轻尼姑。

    虽出家人打扮,却美艳不可方物。悟通何曾见过这样的尤物,竟看得呆了。

    那尼姑眉毛一挑:“也是个蠢物!”

    悟通才发现自己的失态,收回眼光。

    那尼姑上船,操起船橹,道:“且让小尼来渡二位师兄吧。”

    这话可有大大的不敬。悟通踌躇,欲上船,又不甘,却想不出什么反击的话,见悟空坦然进到船里,也只好不情不愿地上了。

    那尼姑边摇橹边问:“二位师兄哪里去?”

    悟通想起先前悟空的回答,于是依样画葫芦,抢先答了:“佛法随缘,问什么来处去处?”

    答毕,得意地望着尼姑。

    那尼姑“扑哧”一声笑了:“真是个迂和尚!”

    悟空答到:“去江州。”

    老老实实的问题,就该老老实实地答。

    那尼姑含笑点头,又问:“二位师兄识水性否?”

    悟空:“不识。”

    尼姑:“那如何渡人?”

    却又由实到虚了。悟通暗想,幸好我刚才没回答,不然就着了这尼姑的道儿。

    却听悟空反问:“此时我们在做什么?”

    那尼姑一愣,却立刻明白过来,微笑。

    渡人渡已被人渡,就其自性来,确实没有分别啊。被人渡,也即渡人,这和刚才搬罾老汉关于鱼的禅机出于一理,悟空现悟现用了。

    那尼姑又问:“二位师兄不识水性,如果此时掉下水去,如何自救?”

    这次,悟通明白了老实问题老实答的道理:“那只好高喊救命——想来师妹是识水性的,不会见死不救吧?”

    悟通答毕,见尼姑微含讥笑之色,知道这一句却是有禅机的了,懊恼不已,后悔自己多嘴。

    却见悟空答道:“且问师姐,和尚是怎样入水的?”

    一句反问,却把尼姑的禅机破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没有的事,却不必执著回答了。

    那尼姑不禁和悟空相视一笑。

    船到对岸,悟空和悟通下船。那尼姑却在船上道:“适才摇橹,力气怠尽,哪位师兄却抱我下船?”

    悟通本有意,但刚才几处出丑,知道这个尼姑机锋敏锐,说不定又在考和尚的定力呢。不前,只合十默念阿弥陀佛。

    那悟空却毫不犹豫,上前抱起尼姑,轻轻地放到河岸上。

    那尼姑落地,款款东去,须臾不见。

    各位看官明鉴:此尼原不是凡人,实乃菩提化身,前来点拨悟空。

    悟通往那尼姑去的方向望去良久,怅然。

    二僧依然向西默默赶路。

    悟通心里翻来覆去一个念头,看看悟空,却一脸坦然,又咽下去。

    晚上,寄住一寺。睡下,悟通终于忍不住,问:“师弟啊,咱们出家人不近女色,你却何故要抱师妹——明明她是能自己下船的!”

    悟空:“啊?你是说刚才那师妹吗?我早已放下了!你还抱着?”

    悟通闻言,臊得面红耳赤,幸好是黑夜,师弟不曾看着。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十一回 锄草说佛意 枯荣看禅机】………

    翌日,悟空悟通向寺庙住持辞行。那住持昭日禅师却早听说昨晚庙里有两僧人挂单,听执事僧描绘形貌举止,知道是焦山寺有名的小禅师悟空。

    昭日禅师便想试试悟空,看他小小年纪,有如何的禅机。

    悟空、悟通来到方丈室,却空无一人。

    执事僧道:“方丈或在后院。

    悟空和悟通来到后院,见昭日禅师高卷僧袍,在菜地里兀自锄草。

    悟空上前道:“方丈大师,打搅一宿,小僧前来辞行。”

    那昭日禅师似乎耳背,不回答,还锄他的草。

    悟通走近,在他耳边大声说:“方丈,小僧告辞了!”

    昭日禅师回头用锄头把在悟通身上敲了一下:“这么大声干什么?

    老衲听得见。两位既来到我寺,却帮老衲把这片菜地锄了再走。“

    既然方丈这样说,悟空和悟通只好放下行李,替他锄草。

    等悟空和悟通把草锄掉,昭日禅师却问:“同样是地里生长的生命,缘何草与菜的命运会如此不同呢?世人为何有这样的分别心?”

    悟空才知道原来方丈是要考自己禅机。

    悟通嘟囔:“吃它就是菜,不吃它就是草。和尚哪来这么些讲究。”

    这虽是实话,却不见草与菜的自性了。

    悟空举起手中的锄头:“大师叫它什么?”

    昭日禅师:“锄头。”

    悟空:“我却不叫它锄头。”埋头依然锄草。

    悟空话中禅机:草与菜不过是个虚无的概念吧,分别由心而起。分别心一去,就无所谓草与菜,更无所谓它们的不同了。

    昭日禅师暗暗点头。

    菜地旁有棵高大的榕树,一半开得枝繁叶茂,另一半却早已干枯。

    昭日禅师:“两位是焦山寺的高僧,老衲有个疑问,这棵树究竟是枯是荣呢。”

    悟通:“亦枯亦荣,枯荣皆自性尔。”

    见到自性,已属不错,却没有道出其中真正的禅机。

    昭日禅师看悟空,却见悟空笑而不答,以为他一定是赞同悟通的意见了,便道:“依老衲看来,却非枯非荣啊。”

    这一句却比悟通高一筹了,但毕竟还有枯荣的概念,也算不得真正的悟禅了。

    悟空不置可否,却问昭日禅师:“寺里有禅门否?”

    寺庙当然有禅门,悟空这一问,也明明透着禅机。

    昭日毕竟是老禅师,答道:“门在悟者。”

    悟空:“我却未见啊!”

    昭日禅师以为自己的回答也算高了:“看来焦山寺高僧也不过尔尔。”

    悟空:“门本虚空,因框而见。大师眼中有门,实因心中有框啊。”

    昭日禅师语塞。自己问枯荣,实乃心中先有了枯荣这个概念,因框而设门啊。

    昭日禅师不禁对悟空佩服了:“好一个‘眼中有门,实因心中有框’,果然好悟道。”

    此时,榕树上却闻一声鸦叫。

    昭日禅师有感而问:“禅师闻鸦叫否?”

    看似随口一问,却颇含机锋。如答没听见,明明是瞎话;如答听见了,却因存了鸦叫这个概念,是以闻声而知鸦叫了。

    悟空微微一笑:“听到了。”

    昭日禅师一愣。此时,乌鸦已从树上飞走。昭日又问:“禅师闻鸦叫否?”

    悟空还是答:“听到了。”

    昭日禅师一笑:鸦去无声,悟空的听到与鸦叫均为虚空。既不是真实的听到,就无所谓生灭,无所谓来去啊。当真已入寂静了。

    昭日禅师这才整顿衣冠,亲自送悟空二人出山门。

    正出山门,一阵风吹来,山门前的旗幡“呼呼”作响。

    悟通一下变得机敏起来,也问出一句禅机:“风动?幡动?”

    昭日禅师和悟空相视一笑:“心动。”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