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家农女-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肯定要上去他们的小脸上‘揉’拧一番。

又去街上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一家人就回去了,一回到家里,二宝三宝下意识的就往外跑,嘴里还嚷嚷着,“二哥,快走,让狗子瞧瞧我们的泥人,这次的可是大将军。”“来了,来了,……”

老孙氏眉头一皱,立马叫道,“去啥,找啥狗子,明儿就得开学了,你们还不赶紧看书去,明天李夫子问你们,你们要是答不上来,岂不是丢脸,进屋子看书去。”

二宝三宝脸上的笑容还灿烂着,听到奶奶嘴里的话,两个人似模似样的对视着叹口气,二宝一副大人的口气,“三宝,回屋子看书去吧,明日要去学堂的!”

三宝也似模似样的叹了一口气,叉着小腰说道,“好吧,谁叫我们明日要上学堂哩,哎,狗子就看不到我们的大将军了!”

逗得老孙氏都嘿嘿大笑,说了句,“这两个小家伙,说起话来还一套一套的,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

第二天,大丫就是被二宝三宝翻身起来的声音吵醒的,难得孩子气的‘揉’了‘揉’眼睛,睁开眼看着两个正在折腾的小家伙,“二宝,三宝,起这么早干啥哩?”

正在套衣服的二宝,头还没有从衣服领子出来,‘蒙’在衣服闷闷的声音传出来,“大姐,我和二宝要去学堂了,当然要早起了。”

大丫帮二宝把衣服穿好,又转去一边给三宝穿衣服,冬天衣服是穿的一层又一层的,也难怪两个小家伙被衣服给难到了。

“现在还早着哩,夫子都没有起来,你们起这么早干啥,二宝,穿好鞋子再下床!”

二宝三宝穿好了衣服,就快速的往厨房走去,没一会儿,大丫还没穿好衣服,两个人又跑了回来,坐在了特地给他们做的小桌子面前,乖乖的一人拿了一本书,大声的朗朗读起书来。

好吧,两个弟弟都这么刻苦,大丫实在是不好意思再赖床了,就连厨房里的老孙氏听到那熟悉又陌生的读书声,都不免‘露’出怀念又欣慰的脸色。有多久没有听到这好听的读书声了?

第一次去学堂,老孙头本来打算送二宝三宝去学堂,没想到两个人拍着胸脯说道,“爷爷,不用了,我和三宝自己去,我们现在是大人了,要去学堂怎么可以要大人送哩,别人看见了会笑话我们的!三宝,你说是不是?”

三宝严肃的点头,“对,爷爷,我们自己去,我们知道去学堂的路,爷爷奶奶大姐都不用去了。我们自己去。”

说着,两个人就背着小书袋,书袋里大丫一人给放了一瓶热水,还有两本书,大丫自制的用针线缝好的一本本子,笔墨纸砚更是少不了的,还是很重的,也难怪家里人不放心。

二宝三宝既然这么交代了,老孙头想了一下,还是没有带他们去,当然了,在后面跟着那是必须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二宝三宝背着小书袋蹦蹦跳跳雀跃的往学堂走去,没一会儿后面就跟着老孙头,接着心里难耐的老孙氏也跟着上去,最后,好吧,大丫承认她自己也很关心,于是垫后。

看到二宝三宝进了学堂,其实也不远,从老孙家走路大概不到二十分钟,是第一次,家里人难免担心一些。

老孙头老孙氏还有大丫三个人俱都趴在窗口,望着李夫子温和着给下面坐着的其他学生介绍二宝三宝,然后二宝三宝坐下来,接下来李夫子才开始教学。

老孙头老孙氏大丫这才放心的回家去了。

可是等到快放学的时候,老孙氏又坐不住了,不管这天气冷的很,一哈气就是一团白雾的,硬是站在门口盼着二宝三宝回来,看的大丫忍不住不住的劝道。

“奶奶,二宝三宝知道回来的,又不远,这天气这么冷,你还是回屋子里歇着吧。要不,我在这里等着,你先回屋子去!”大丫被冷的忍不住的跺起脚来。

老孙氏笑着摇头,推着大丫,“没事,你快回屋子去,免得冻坏了,快回去,女娃娃可得注意保暖,听话,我在这里等着,没事!”

大丫见劝不住老孙氏,就在一边陪她,可是这也不许,没办法,只好进屋子里烤火去了。屋子里老孙头正烤着火优哉游哉的,见着大丫进来,笑着招手。

“快坐下,可冷着哩,这老天指不定还得下雪哩,大丫,快暖暖身子。”见着大丫坐了下来,老孙头笑了笑,没一会儿却是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大丫,不要去叫你奶奶,她就是这样,从你小叔读书,再到你大哥,这次到二宝三宝,她都是守在门口,盼着他们回来,这一晃都几十年过去了……”

听着爷爷越来越低沉的声音,大丫心里难受的很,嘴巴张开,很想把陆淮告诉她的消息透‘露’给爷爷,可是又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要是再一次受到伤害可怎么办,想着心里难受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老孙头颓废感伤了一阵子,看见大丫难受的样子,苦笑了一句,“好了,不说这个了,我看来也是老了,老了老了就喜欢想着以前的事儿,不说这事儿了,免得你奶奶听见了,又得大哭好一阵子!”

大丫低着头也不知道说什么,想安慰又说不出什么话。屋子里顿时只听得到炭火燃烧的声音,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那么脆,又那么低沉。

“二宝,三宝,快进屋子,外面冷不冷?今儿在学堂咋样?那夫子严不?”老孙氏一手牵着一个走进屋子,不停关心的问道。

二宝蹦蹦跳跳的,一脸欢喜,“奶奶,夫子可好了,不骂人也不打人,而且讲的好听,和大姐讲的差不多,上学好玩,夫子上课还夸我来着!”

三宝一边走着一边踮着脚尖,也欢呼的嚷嚷道,“奶奶,也夸我了,也夸我了!”老孙氏一张脸笑的跟花儿一样,不断的点头,“好,好,都是乖孩子,把书袋子放下来,去你们大姐那里,对了,大丫,快拿双新鞋子过来,给二宝三宝换上,刚刚从外面回来,还下着大雪哩,脚上的鞋子定是湿了!”

好一阵折腾,给二宝三宝把衣服换了,又换了鞋子,这才安安心心的坐在火炉旁咋咋呼呼的说着今儿学堂上的事儿。

“大姐,夫子刚刚讲了卧冰求鲤的故事,我和三宝都听过了,还让我们说说这故事讲了啥,我和三宝都说了,然后夫子就夸我们。”

“对呀对呀,说我们两个悟‘性’不错,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三宝抢着话笑嘻嘻的说道,“大姐,夫子的意思是不是说我和二哥以后会有大出息呀!”

大丫摸了摸他的头笑着点头,“夫子这是夸你们,现在聪明着哩,不过呀,这读书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你们也不能骄傲,要虚心像夫子学习,这样以后才会有大出息!”

二宝三宝俱都乖乖的点头,“大姐,我和三宝一定听夫子的话,以后有大出息!”三宝附和着点头。

自打二宝三宝上了学堂之后,平日家里面就冷清多了,这寒冬也干不了啥,大丫整日窝在家里没事练练女红,那个,虽然不说能够绣出多‘精’致的花儿,至少以后缝缝补补还是应该会的,所以也耐着‘性’子慢慢来。

一晃一个星期又过去了,冬日的天气变暖起来也迅速,下了两三天的雪,慢慢就回暖了,孙家村的村民也开始慢慢地活动,去地里的去地里,田里也开始活动起来,还有的县里找事儿做,给家里填补家用。

老孙头毕竟年纪大了,用句大丫的话来说,现在家里又不差钱,老孙头闲的无聊了,本来以前教两个孙子练练手脚功夫,还是‘挺’带劲儿的,现在二宝三宝上学堂去了,只能吃了晚饭这段时间来教,这不,闲的整日在村子里转悠,找人唠嗑。可惜村子里的其他人忙的脚打后脚跟了,也没多少空搭理他。

这不,大丫从阿芳家里回来,就又看见自家爷爷正坐在院子里长吁短叹的,忍不住笑了起来,“爷爷,你可真是劳碌命,闲下来就浑身难受,好好地歇着不就行了!”

老孙头叹了口气,“丫头,你爷爷我劳累了一辈子,这忽的叫我不要做事了,我这老头子浑身的骨头都不得劲儿。哎,真是劳碌命!”

大丫灵机一转,忽的拍着手说道,“对了,爷爷,种在地里的洋芋还没有收回来哩,那段时日总不停的下雪,现在也不知道在咋样了。要不,我们现在去瞅瞅去?”

老孙头刚刚还一脸愁容现在就乐呵的站了起来,“可不是,要不是你提起,都都快忘了这事儿了,哎,也不知道咋样了,虽然这洋芋上盖了茅草,可下了这久的大雪,也不知道坏了没有,走走,大丫,一起去瞧瞧。”

还在说话的时候就大步的走到了杂物房,那副急切的样子,外人还以为有啥好事哩,大丫笑着跟了上去,奶奶去地里了,家里没人,把门锁上。

☆、第九十四章 大丰收

到了地里,哟,满满的都盖上了茅草,因为下了雪的缘故,茅草上面都腐坏了,不过盖的厚实,翻下去底下倒也没有浸湿,就是不知道土里的洋芋到底咋样了。

那边老孙头早就忍不住,一把扒拉一撮茅草,‘露’出泥土之后,用着锄头小心翼翼的挖着就近的洋芋,洋芋苗已经少的可怜,大丫看见都有些担心,不过她种的时候往每一个坑里都滴了一两滴的‘露’水,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在快挖到的时候,老孙头也是一直吊着心,这洋芋可都是好东西,这万一种出来啥也没有,那可是亏大发了,两个人屏气凝神,老孙头最后一下锄头。

“呀!”大丫惊呼了一声,两只手迅速的扒拉出已经看到头的洋芋,“爷爷,你瞧,有洋芋哩,洋芋没有坏。”兴奋的从地里挖出来,抱着大洋芋都不舍得放手了。

“爷爷,你快看呀,好大的洋芋,爷爷,快看!”大丫抱着就像是抱着快宝贝一样,笑的那叫一个开心。

这洋芋的意义可不一样,这可是大丫亲自从头到尾,选种,发芽,埋土,到除草,再到现在的收获,每一步大丫都亲自参与,虽然空间里的东西也都是她种出来的,可是空间里太没有成就感,哪像现在抱着洋芋心里就欢喜的不得了。

老孙头看见大丫怀里的,比那时候大丫买来的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洋芋,两只眼睛都放光了,灼灼的很,握着锄头的手惊喜的都颤抖着。

“好,这洋芋好呀!荏大个,大丫,这洋芋真是太好了!”说着手脚又开始麻利的动起来,想着这地里的洋芋要是真的都有那么大个,那可真是,太好了!

大丫放下怀里的洋芋,开始扒拉着盖在上面的茅草,老孙头浑身充满了劲儿一样,不停的挥着锄头,即使脸上汗如雨下,也是越干越有劲儿,尤其是看见土地里圆鼓鼓,胖乎乎,黄彤彤的大洋芋,嘴巴更是笑的都裂到嘴角后面去了。

其实洋芋种的不是很多,还不到一亩地,主要是当时从阿荣那里买过来的时候就没有多少,大丫还偷偷地偷渡了一些进空间,就剩下那么多,全种在这里了。

不过就算是不到一亩地的,那收成也是吓了老孙头一跳哩,瞧着,那土地上现在看见的除了洋芋再也没有啥了,大大小小的洋芋全都铺满了土面,黄橙橙的,那叫一个好看,那可是大丰收呀,老孙头从刚开始的笑声就没有停过。

老孙头根本就没有料到这洋芋会有这么大的收成,只带了一个篓子,这不,老孙头颠颠地跑回去,说是要把板车给推过来,让老婆子也来瞧瞧,大丫就守在土里。

大丫蹲在地里,望着那一小堆又一小队的洋芋,这心里的欢喜劲儿真是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第一次下地就有这么大的成果,嘿嘿,难道是她太冰雪聪明了吗。

蹲在平坦的地上,感受着温暖的阳光,晒得整个人暖洋洋的,到现在大丫也不知道孙家村是处于南方还是北方,不过看这气候倒是应该是南北的交界处,不过种的还是稻谷,这个让大丫很满意。

孙家村的景色还是不错的,虽然刚刚开春,但是有的小树已经冒出了小嫩芽,四周也长出了小草,虽然是黄土上的一抹绿色,看上去却是尤为亮眼,像是给天地增色了一番。

大丫揪着一根小茅草,晃悠来晃悠去的,正高兴着哩,就听见了老远传来的奶奶的声音。“老头子,你该不会是哄人的吧,哪有你说的那么大的洋芋,还非要拖个板车过来,要是等会儿洋芋就那么一些,岂不是要被村子里的人笑话!”

老孙头嘿嘿笑着,“老婆子,嘿嘿,等会儿你就张开眼吧,今儿定是让你长长见识,啥叫洋芋,大丫整治的那洋芋可了不得了,大个的有小南瓜那大哩,走走,快走,大丫一个人在地里该等急了!”

远远看见爷爷奶奶过来的身影,忙不及的招手呼唤道,“爷爷奶奶……………”

老孙头拖着板车飞快的往大丫那儿去,还一个劲儿的催促道,“老婆子,快些快些!”

老孙氏白了他一眼,“走这么快干啥?又不是去抢东西,那玩意儿都在地里哩,你走这么快又不会多长出来。”话虽然如此,她走的也飞快,心里嘀咕着,也不知道这洋芋有多大,老头子那高兴劲儿真是好久都没有见到了。

老孙氏长大着嘴巴久久都不能合着,这,这地上真的都是洋芋吗,太,太不敢相信了,她蹲下身子拖了一个洋芋,在手里摸来摸去的,好久才敢相信,真的是洋芋,顿时笑的灿烂,“老头子,这大个的洋芋,比那时候的买的可大多了,这可有的吃了!”

“大丫那时候往地里种洋芋的时候,我还担心能不能长出来,毕竟这玩意儿谁都没有碰过,大丫虽然在书上看到过,但是还是怕糟蹋了东西,没想到,现在能收到这么多洋芋,还这么大,呵呵呵……”

老孙氏一边不断地往篓子里放洋芋,一边不停的高声笑道,脸上的笑容笑的像朵儿花一样。

三个人忙忙碌碌了好一阵子,终于把地里的洋芋都放在了篓子里,又一起把篓子扛在了板车上,累的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不过脸上的笑容都溢出来了。

三个人推着满车的洋芋,高高兴兴的往家里走去,一路上可真是欢声笑语的,大丫走起来都带着蹦蹦跳跳,真是难得的孩子气。

“爷爷奶奶,你们说这么多的洋芋,我们吃的完不?该怎么处理?”

老孙氏一边推着板车一边笑道,“哪吃得了这么多,这洋芋虽然饱肚子,但是毕竟不是米,不能总吃,没事的时候做着吃吃还成,荏多,要留一些做种,还得给阿伟慧娘留一些,指不定他们也想种哩,这可是好玩意儿,还有阿荣那里也得送一些,毕竟这还是从阿荣那买来的,还有还有……”

听着老孙氏叨叨絮絮的说着洋芋的安排,大丫的笑容又是灿烂了几分。

老孙头也不忘来凑热闹,“嘿,要我说这洋芋可都是好东西,整个黄县还没有见过洋芋,要是把洋芋卖到县里去,指不定能得一番大的进账哩,嗯,要是卖的话,直接卖给陆二公子是大好的,就是不知道人家要不要。”

老孙氏听着眉眼完全都舒展开了,泛成一个小小的花儿,“可不,要是陆二公子要的话真是省心省力,陆二公子一直帮着咱家,上次还让阿忠阿诚来了,我们也没啥报答人家的,趁着这洋芋还是个稀罕货,倒是可以补着人情!”

大丫忍不住的撅了撅嘴巴,没一会儿又笑开了,好吧,虽然她自己不觉得欠了陆淮啥,但是止不住家里人这么想呀,这洋芋虽然是她辛苦种出来的,但是爷爷奶奶要拿去做人情,也不是不可以,只要陆淮记着就行。

回村子的一路上,见到不少的村民,望着那一板车的玩意儿都很好奇,“孙大爷,你这装的啥哩?这大冬天的,还能从地里挖出啥来?我咋瞅着这玩意儿都没有见过哩?”

老孙头倒也不藏‘私’,放下板车就哈哈大笑道,“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