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家农女-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家里是难得的安静。

民间的习俗是不到过了元宵是不让出去干活的,大丫闲的无聊没事就开始拿着账本算账,她是七月份的时候穿越到这里的,说起来都快半年了,挣钱也挣了四个月,还没有好好地理理账本。

现在总共从陆海哪里收了四个月的分红,加起来,有两千七百多两,还有那糖炒栗子,以前摆摊挣的,家里有三千多两的银子。

至于花销,额。住在这里,吃的都是自家的,至于穿的也用不了多少,总之,现在家里存了至少三千两。

大丫越看着账本,心里越是乐开了花一样,现在家里总不会愁着吃穿了吧,还有二宝三宝读书的钱也有了,嗯,她还得想想,过了元宵之后,她要做些什么,总不能在家里歇着吧,虽然每个月都有进账,可是身体都要发霉了。

没等大丫想到要做啥的时候,家里有一件事情已经迫在眉睫了,那就是二宝三宝读书的事。

“奶奶,明儿就是元宵节了,我想着过了元宵村子里的学堂也该开学了,二宝三宝是不是也应该去开‘蒙’了?”大丫拖着老孙氏的手小声的问道。

老孙氏瞥了她一眼,“你这丫头,这几天都在惦记这事儿,怎么,怕我不让二宝三宝去上学?这么来探我的口气。”

大丫嘿嘿一笑,“奶奶,我这不是来问问你吗,前段时间你不是说不让二宝三宝读书,我这不是心里担心,奶奶”

老孙氏叹了一口气,“那个时候正是你爹小叔他们出事的时候,要不是因为要上京赶考,就是读书惹的祸,我怎么可能答应让二宝三宝也去上学,如今半年都过去了,我还有啥想不开的,就是让二宝三宝去吧识几个字也好,至于考秀才考举人什么的,那就算了。”

只要奶奶松口了,大丫就高兴,至于以后的事情,那谁说得准哩,“成,奶奶,那等过了元宵节我就带二宝三宝去李夫子那里去拜访,还有那个笔墨纸砚什么的都被备好,过年这段时间,二宝三宝都懈怠了,得好好地让他们复习复习……”

老孙氏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以前小二还有阿铭上学的时候,家里可是死咬着牙来供着,可是大家伙心里都是打心眼里高兴,尤其是两个孩子都听话聪慧,都中了秀才,举人,就指望他们能够上京去再有一步的前程,哪里料得到,世事无常,竟然发生了那样的事情。

如今家里宽裕了,读书什么的也不用担忧,人却是不见了。老孙氏的眼眶顿时充盈了泪水,老泪浑浊,用袖子掩了掩眼角,低声说道,“大丫,我进屋子去了!”

正说得尽兴,大丫这才惊觉奶奶的异样,可是老孙氏已经慢慢的往屋子去了,大丫张了张嘴巴,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说啥,只是希望爹娘小叔大哥他们真的能够回来。

进屋子去,跟二宝三宝说了这个消息,“二宝三宝,我打算过了元宵节就送你们去学堂,去拜访李夫子,你们到时候可要好好地表现,知道不?”

二宝三宝顿时欢呼起来,搁下手里的笔,蹭的一下围在大丫的身边,“大姐,我和三宝也要去学堂了吗?”“大姐,李夫子看起来好凶呀,会不会打人哩?”

大丫抚着他们的头,笑着说道,“李夫子看起来凶,不过不打人的,你们好好听夫子的话,你们今儿看了多少书?以前学的字现在记得吗?快点儿看书,不然的话夫子可就不喜欢你们了!吃了晚饭,我再来听写,你们可要好好表现哟!”

元宵节当天,大丫煮了满满的一锅饺子,汤圆,还叫上了大伯父大伯娘还有阿明大哥,热热闹闹的吃了整个团圆饭,老孙氏虽然心里悲伤,但是总算不会是太伤心。

过了元宵节,又在家里歇了一天,这几天二宝三宝两个人说是奋笔疾书也不过头,两个小家伙现在可有劲儿了,一听说要去上学堂,拿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连吃饭都是吃上几口,就跑进屋子里看书去了。

老孙氏看了心里又是欣慰又是伤感的,索‘性’也就不再多说啥,反正这事儿都是大丫在管着。

到了要去拜访李夫子的那日,二宝三宝更是早早的就起来了,自己起来了还不算,硬是要把大丫也拉起来,两个人蹦在床上,闹得大丫一个头两个大,只好爬起来,打了个哈欠。往外瞧了一眼,我的神呀,这大概还不到六点吧,天刚刚‘蒙’‘蒙’亮。

“二宝三宝,这么早起来干啥?你要去拜访夫子,夫子都没有起来哩。你瞧这天气多冷呀,乖,多休息一会儿!”大丫边打哈欠边说道。

没想到二宝一本正经的说道,“大姐,要去拜访是要有诚意的,我和三宝现在起来不算早啦,要先复习一下大姐教的三字经,还要换一身衣服,吃了饭就可以去了!大姐,你快帮我和三宝复习一下啦!”

大丫的瞌睡一下子就全没了,目瞪口呆的望着两个站在她面前一本正经的小家伙,顿时都不知道说啥了,嘴巴张了一会儿才说道,“二宝三宝真是勤快的孩子,好吧,既然我们二宝三宝这么努力,大姐来帮你们复习,快把书拿过来!”

经过一个早上的奋斗,大丫对二宝三宝十分满意,说实话,不是大丫夸,在她看来二宝三宝对于读书确实有天分,至少领悟力和记忆力是很强悍的,大丫这几个月陆陆续续的教了他们三字经和百家姓,这些都是古代启‘蒙’的书,两个小家伙记得都**不离十,连很多字都会写了,这让大丫真的很惊奇。

大丫在心里也想过,是不是有那么‘露’水的效用,毕竟她用过之后,神清气爽的很,不过也就是想想,没去琢磨,管他呢,二宝三宝聪明就行。

吃了早饭之后,老孙头和大丫带着二宝三宝出门去了,出门的时候两个小家伙还特地专门的去照了一下镜子,看着比往常更可爱一些,这才随着高高兴兴的出门去了,看的老孙头和老孙氏哈哈大笑。

“请问,李夫子在家吗?”老孙头敲着大门,没一会儿就出来一个小童子。打开门一脸疑‘惑’的敲着他们,“孙大爷,你咋来了?”

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大家都认识,老孙头笑着说道,“小笔,李夫子在家吗?我有事儿跟他商量一下。”

小笔笑着打开门,领着他们往屋子里走,一边不停的说道,“孙大爷,你也是来找夫子的?这段时间找夫子的人可多了,里正叔叔也来了,……”大概是因为李夫子一家来这里的时候,受到孙家很多照顾,所以小笔对老孙头很热情。

☆、第九十二章 进学

李夫子看到老孙头也很客气,“孙大爷,你怎么亲自来了?快坐,快坐!”亲自迎了老孙头坐下来。李夫子亲自教过孙家二郎和大孙子,对于他们发生的惨剧也很心痛,所以对于老孙头也很关心。

老孙头呵呵呵的笑着,忙不及的招手,“李夫子,老头子我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呀,今儿是为了两个小孙子的开‘蒙’来的,您给看看,这两个小子够不够资格去书院读书,我瞅着两个小家伙都喜爱读书哩!”

李夫子连连点头,“二宝三宝两个人也有六岁了吧,六岁也该到了启‘蒙’的年纪,我先来问问。”

“二宝,三宝,你们有大名吗?”二宝瞧了一眼大丫,大丫暗暗地点头,二宝这才有礼的说道,“回夫子的话,我有大名,名叫孙浩。”三宝也朗朗的说道,“我小名叫三宝,大名叫孙然。”

李夫子点头,两个孩子不错,至少不怯场,看到他这个夫子能朗朗大方的对的上话,这就不错,又循循善‘诱’的问道,“孙浩,孙然,你们知道去学院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二宝点头,“回夫子的话,我知道,到了学院就该好好奋发的读书,不应该做别的事情。”说完三宝揪着小指头补充道,“去学堂还可以学做人,大姐说了,学堂教的东西可多了,我们要好好学!”

李夫子没说什么,不过看他脸上满意的笑容,老孙头和大丫才不觉得很紧张,李夫子这才继续的问道,“你们在家里识过字?读了书吗?”

二宝点头,三宝回道,“回夫子的话,我和二哥在家里读了三字经还有百家姓,大姐教的,现在都会背了,还会写上面的字。夫子,这样我们可以进学堂了吗?”

二宝三宝眼巴巴的望着李夫子。

李夫子没有当场表态反倒是对三宝的话颇为好奇,对着一直跟在老孙头身后的大丫问道,“想来这应该是大丫姑娘了,没想到大丫姑娘还能在家里教孙浩孙然识字,真是令人惊奇。”

可不就是惊奇吗,在村子里,能识字的人本来就少的可怜,至于女人那更是只是孙家出了两个(一个老孙氏,一个大丫的娘),没想到大丫这丫头竟然还能教人,怎么不令人惊奇。

大丫微微站了出来,行了个礼,大方的说道,“见过李夫子,我是大丫,其实我也是跟着我家人学了几个字,在家里无聊就教二宝三宝一些字,夫子真是夸赞我了,我担待不起。”

李夫子微微笑着也不多说什么,只是点头示意,转头对着二宝三宝说道,“这样,孙浩你给我背一遍三字经,孙然背一遍百家姓,没关系,不要紧张,能背多少就背多少。”

二宝先信心勃勃的背了起来,老孙头和大丫都期望的看着他,直到二宝把三字经一字不漏的背了出来,李夫子捋着短短的小胡须这才‘露’出了笑容。三宝见状也背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有些磕磕碰碰,不过接到大丫鼓励的眼神,也一鼓作气的把百家姓都背了出来。

李夫子满意的点头,笑着说道,“孙大爷,你家的孩子都是读书的好料子,孙浩孙然年纪虽小,不过悟‘性’却大,这才六岁的虚岁,就能把三字经和百家姓都背出来,不错不错,这样,过两天就是学堂正式开学的日子,那天,孙浩孙然两个人都来学堂吧!”

老孙头喜出望外,高兴得不得了,不过还是谦虚的说道,“农家的孩子哪是读书的料子,这两个孩子都是他大姐教的,我呀也奢望二宝三宝能够有什么大的前程,只望他们能够跟着李夫子学些字,懂得做人的道理就心满意足了。”

李夫子哈哈哈朗声大笑,“孙大爷真是过谦了,像孙浩孙然小小年纪就能下心思来读书的孩子,在这里可没有几个,大丫放心,我一定好生教导孙浩孙然,不说保证他们出人头地,但是识文断字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老孙头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从李夫子家里出来,二宝三宝刚刚一直紧绷着小身子现在立刻松懈了下来,蹦蹦跳跳的走在了老孙头和大丫前面。

老孙头显然很高兴,跟在后头还哼起了小调,大丫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心里也是极为高兴,二宝三宝能够得到李夫子这么高的评价,她能不高兴吗,二宝三宝可是她手把手的教出来的,夸二宝三宝比夸她还令人高兴。

“二宝三宝,慢慢走,咋蹦蹦跳跳的哩,往后上学了,可不能这么冒失,要稳重!”大丫眯着眼睛跟在后头叮嘱。

一回到家里,老孙氏就迎了出来,虽然她嘴上说不赞同两个孩子去读书,其实心里也是关心的紧,这不,嘴巴张张合合的看着老孙头又看着大丫,一时之间还想不到问什么好。

大丫走到她身边,挽着她的手笑眯眯的说道,“奶奶,二宝三宝过两天就可以去上学堂了。奶奶,你可不知道,李夫子可喜欢他们哩,还说他们是读书的好苗子。二宝三宝争气的很,在李夫子面前都不‘露’怯,把百家姓和三字经都背了出来,可了不得了!”

大丫故意夸大着语气,老孙氏紧张了一下午的情绪这才放松了下来,脸上虽然笑的不明显,不过语气却是实打实的高兴。

“既然已经通过了李夫子的考核,那两之后二宝三宝就去吧!”转头喃喃的说道。“明儿该去县里买笔墨纸砚了,对了,还得给二宝三宝买书袋子,还得买啥哩,……”

老孙头和大丫相视而笑,都知道老孙氏就是嘴硬心软,其实她比谁都在乎二宝三宝以后的前途。

第二天一大清早,大丫就被老孙氏叫了起来,大丫‘迷’‘迷’糊糊的爬起床,打开门,结果发现,好吧,一大家人都起来了,原来她是最后一个。

二宝三宝难得去一趟县城,昨儿听奶奶说今儿要带他们买笔墨纸砚去,两个小家伙兴奋了一个晚上,这不,看见大丫起来,还不住的催促道。

“大姐,快点快点,就你最慢了,我们还得坐大伯父的牛车去县城哩,大姐,快一些!”

大丫一刷了牙洗了脸,二宝三宝就抓住她的手往外跑,正好看见大伯父赶着牛车往他家而来,牛车上坐着大伯娘和阿明哥。

阿明正伸出手打算抱着两个小家伙,没想到二宝三宝一骨碌快速的爬到牛车上去了,等到老孙头和老孙氏也坐好了,一牛车的人就浩浩‘荡’‘荡’的往县城去。

“阿明大哥,你现在跟着大伯娘学会了水煮和拉面吗?现在生意好不?”说起来大丫自从大年初一见过阿明哥,这还是第二次见,也不晓得他到底如何。

阿明还是一如既往的内向,微微点头,说道,“还成,水煮‘挺’容易,拉面现在还掌握不了火候,现在生意‘挺’好的,人很多!”多余的话那是一句都没有。

不过大家都知道他的‘性’子,老孙氏笑着说道,“阿明呀,不要着急,慢慢来,那个水煮和拉面可挣钱哩,这可是一门好手艺,陆家开了好几个酒楼买这玩意儿,听说赚了不少钱,我们比不了陆家,不过每日的进账对我们来讲,也是不错的!好好干!”

孙大伯娘笑着说道,“可不是,这要搁在以前,我可是想都不敢想每日能挣这么多哩,现在,呵呵呵……就等着给阿明找一个媳妇,抱个孙子,然后把摊子交给他两,我和孩子他爹就在家里带孙子咯!”

大丫忍俊不禁,这阿明哥媳妇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哩,大伯娘就想到了往后带孙子,真是太强大了。看来阿明哥亚历山大呀。

老孙氏也一脸笑容,“慧娘,你也别急,这儿媳妇,孙子,立马就有了,现在相看,相看好了直接就可以成亲,那过不了多久,孙子不就有了!”

大丫见她们越说越高兴,阿明大哥那张脸红的都快成黑色了,一个劲儿的低着头,不由的好笑。

“这到了冬日,水煮的生意倒是更好了,就是我们这儿没有菜了,只有大白菜,要是运气好一点,还能在街上买到一些别的,不过通常都是没有,大多客人也只能点一些荤的,少了不少的进账。”孙大伯娘话题一转。

老孙氏点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有大白菜就不错了,对了,最近阿荣这孩子的铺子的生意咋样?自从我们没‘弄’水煮之后,也没咋去看他。”

“可好着哩,生意比以前还红火。现在阿荣可是鼓足了劲儿挣钱哩,说是要给孩子挣家当!婶子,你说好笑不好笑。阿荣媳妇的肚子才不到五个月哩!”孙大伯娘哈哈打趣道。

到了县城,老孙氏一手拉着二宝三宝就往书斋走去,书斋的掌柜的到没有用眼色来瞧人,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指不定现在的穷秀才,就成了以后的大官。掌柜的很圆滑,给人介绍的一般也都是客人喜好的,适合客人的。

☆、第九十三章 第一天上学

这次也不例外,老孙氏大手笔的给二宝三宝一人买了一全套的读书的用具,还特地挑了一个据说是卖的最好的书袋。

从书斋出来,二宝三宝笑的大大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两个人相似的离谱的‘露’出一模一样的两个小米牙,看起来真是可爱爆了。看的大丫都心痒痒了,这里要不是大街上,她肯定要上去他们的小脸上‘揉’拧一番。

又去街上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一家人就回去了,一回到家里,二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