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长白山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娴一觉醒来,已经到了姥娘家了,娘亲给把了泼尿,然后就抱着她在炕上坐着。小玉娴眼睛不住的看着屋里的一切,姥娘家里家具不多却简单大方又不失温馨之感,窗明几净,一看就知道姥娘是个干净利索的。房子开间很大,正房五间,这可不是普通百姓能住的屋子。再想起母亲识文断字,猜想自己那个已经去世的姥爷可能是有功名在身的。其实玉娴猜得也没错,方氏的父亲原本在京城做官的,因为当年直言进谏弹劾皇后亲族把持朝政而得罪了人,后来被罢官回到家乡。这房子是他中了举人时所建,进京后便闲置起来,后来被罢官又回来了。回乡之后,方老爷一直郁郁,不到一年竟去世了。留下吴氏领着两个女儿和一个刚两岁的儿子。丈夫去世,吴氏伤心不已,也缠绵病榻,好好的一个家就没落了。要不是大女儿碧芸撑起了这个家,吴氏可能也就不在了。方碧芸一肩挑起家庭重担,家里洗衣做饭,外面种地养猪养鸡,还要煎汤熬药侍候母亲,带大弟妹,从一个官宦千金成了农家女,一直到了十九岁还没说亲。

沿江村和西江村隔着一条江,佟云松又经常捕鱼打猎的来往于两个村子之间。有一次看见一个女子进山砍柴,重重的木头压得女子走不动路,佟云松就帮着送回了家。后来知道了方家的情况就常常砍好了柴偷偷的放到方家门口,农忙的时候会早早的起来偷偷的去方家地里产地除草。碧芸一直奇怪是谁在帮自己,有天特意早起,看见了云松在自家地里忙活,心里感动万分。那时佟云松已经二十二岁了,佟老太太还没给他说亲,佟云松悄悄的找了大伯娘,让大伯娘帮着说和。佟老太太一听是方家的闺女死活不同意,嫌人家穷,姑娘又岁数大了。这时偏巧有人给佟家老2云柏说亲,说的是刘氏,是镇上的人家,家里有些家底。佟老太太当然乐不得,为了不乱了长幼顺序,这才不得不同意了老大和方氏的婚事。把两人的婚事定在了三月,也是为了农忙时能多个人干活。秋天又给老2和刘氏成了亲,佟老太太不待见方氏,对刘氏偏疼,可妯娌两个同年成亲,方氏第二年正月就生了大郎,刘氏一直到第三年年底才生了孩子。刘氏表面上和和气气的,可背地里也没少坏。后来佟家老三佟云枫娶了佟老太太娘家堂妹的女儿,刘氏也没那么吃香了,可方氏就更不得佟老太太待见了。方氏性子好,你说啥也俺也不吱声,更不顶撞你,干活又好从来不偷奸摸滑的,儿子生了五个,比老太太生的还多,佟老太太越是抓不着什么把柄就越是生气不待见方氏,慢慢的成了习惯。

紫萱推门进来,“老太太,饭都已经好了,摆在哪屋?”“就摆到东屋来吧,把那个大炕桌放上,一家人亲亲热热的在炕上吃。”吴氏今天高兴,“厨房里有坛子去年酿的大黄米酒,我去找出来,今天高兴,咱们娘们喝上两杯。”说着下地去找酒去了。

“你看咱娘乐得,也是啊,咱俩都嫁出去了,一年也回不来几次。昕弟又在外念书,家里就娘一个人,能不孤单么?”方氏看着娘的背影有些难过。“我虽说是离的近,可我婆婆你也是知道的,哪会让我没事就回娘家,家里一堆活等着我呢。”

“姐,你就是性子太绵软了,就和她硬气来对着干,看那个老妖婆能怎么地?”碧莲一提起佟家就来气。“你有五个儿子呢,腰板硬得很,怕她干什么?”

“小妹,姐不是怕她,她是你姐夫的娘,我要是和她吵起来,你姐夫在中间作难。成亲这些年,你姐夫一直带我极好的。佟家再不好,看在你姐夫的面子上,我也不能和他们撕破脸啊,不能让你姐夫出去让人背后戳脊梁骨啊!”方氏对佟云松的感情是深厚的,为了丈夫,她能忍。

紫萱放好了桌子,不一会儿摆上了饭菜,大郎几个都脱了鞋上炕,围在桌边。吴氏也打了一壶米酒来,给两个女儿都倒上了酒。

“娘,怎么能让您给我们倒酒呢?”方氏急忙要抢过酒壶。

“不碍的,都是一家人,娘高兴,来,咱都把酒端起来,喝一个。”吴氏端起了酒杯。

“娘,玉娴还吃奶呢,我不能喝酒。”方氏连忙推让。

“没事,这是自家的米酒,最是活血养人的,尤其是对女人极好。再者你以为月子里的补品有那一样是不放酒的?南边月子里女人都是要喝米酒水的。”吴氏的娘家是南方的,后来搬到京城,吴氏和方老爷是在京城里成的亲,这也是为何刚到北方来的时候总生病的原因,这些年慢慢地才适应了过来。母女三人一起举杯把酒喝了。

小三很是调皮,看见母亲杯里还有几滴酒,就把酒杯拿来倒进了嘴里。咂咂嘴,感觉甜丝丝的。吴氏看见了,不禁笑道:“你个猴孩子,倒是敢偷酒了,紫萱再拿几个杯子来,给他们也尝尝。”

方氏觉得米酒度数不高也就没拦着,反正大郎他们也不是那没数的孩子。果然,每人喝了一杯后,大郎就不让他们喝了:“好了,喝点尝尝滋味就行了,咋说也是酒呢,别醉了下午就不能玩去了。”几个弟弟非常听大郎的话,再也没有要喝第二杯的。

桌上六个菜,红烧肉,小鸡炖蘑菇,炖江鲤鱼,蜜汁核桃,炒土豆丝,肉炒白菜片。做的都很精致,香味飘的老远。小玉娴躺在炕上,问着满屋的菜香,馋的口水直流,一个劲儿的手舞足蹈想吸引娘亲的注意力,嘴里也“依依呀呀”的。方氏终于意识到了女儿的反常,抱起玉娴:“乖闺女,你是怎么了?想嘘嘘?”

玉娴这个无语啊,心说:“娘啊,我就那么没出息啊?刚尿完好不好?我是馋了啊,不知道小婴儿能不能吃饭啊?不是说有的孩子没奶吃几个月就喂饭的么?我不吃饭,你让我尝点菜汤也行啊!”心里想着可有口不能言,只好小手朝桌子上指去,可她的手太短,又不听使唤,楞是没指过去,心里这个郁闷,一着急哭了出来。方氏着急了,女儿平日里都很乖巧的,今天这是怎么了?刚刚喂过奶了啊,没办法掀起衣服想再喂奶,玉娴却哭的更厉害了,怎么哄也不行。

“娘,妹妹要吃菜。”一直不太说话的小五开口了。方氏一愣,“小五,你妹妹还小呢,不能吃菜啊?”吴氏也说:“弄点菜汤喂她试试吧。”话还没说完,玉娴就不哭了。方氏用筷子蘸了点肉汤放进女儿嘴里,小玉娴嘴吧嗒吧嗒嘴,然后笑了。“这个小人精,原来是想吃东西了呢。”碧莲一看不由失笑,“谁见过这么点的孩子就知道要吃饭的?我这个外甥女还真是了不得呢!”

“人家都是没奶吃的孩子才只能喂饭的,你可倒好,这么早就想尝味道了。”方氏也有点无奈的笑了,“等你过百天以后,娘就给你添点饭吃。别着急啊。”方氏只好抱着女儿吃饭,只要玉娴一喊,就给她弄点菜汤尝尝。好在玉娴这个伪小孩还算识相,知道不能吃太多咸的,只尝了三下也就作罢。

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吃完了中午饭,小玉娴也闹累了,又沉沉的睡了。吴氏和碧莲也是睡惯了午觉的,于是吴氏和碧莲在东屋,方氏领着儿子去了西屋。几个小子中午都喝了杯酒,当时觉得甜甜的,没一会儿后劲上来,也有些困了,都上炕呼呼睡着了。

第九章 团聚

“娘,我想领弟弟们去放爬犁坡行吗不跳字。大郎跑到方氏身边问。

方氏看着自己的大儿子因为开心而通红的小脸,儿子们这几天都活泼的很,应该是来了姥娘家没有拘束的缘故吧。看着平日里乖巧的儿子有点忐忑的的表情,方氏点点头:“去玩吧。注意看着弟弟,别碰着了。不能到江上,冰还没冻结实呢。”玩乐本就是孩子的权利,可是在佟家这权利却是少的可怜,方氏也是无奈的,自然不会连到了娘家还抹杀孩子玩乐的权利。

大郎高兴的喊着弟弟们,拉着两个薛平刚刚帮着做好的爬犁走了。放爬犁坡是北方孩子冬天的一大乐趣,一大群人呼啸着,拉着爬犁找一个斜坡上去,然后都坐上爬犁,一使劲爬犁就自己往下滑了,通常一个爬犁上能坐两三个人。爬犁往下滑不用控制方向,任它自己跑,有时候几个爬犁撞到了一起,有的人会被撞到沟里去,大家都哈哈大笑,谁也不会恼,从雪里爬出来,继续往下滑。滑到底之后再拉着爬犁往坡上走,走到上边在把爬犁放下来,就这样来回的反复着。简单的游戏却是冬日里孩子们最爱玩的有戏了。

薛平仓促间做的爬犁算不得精致,用两块宽两寸多,厚一寸的木方作为滑道,两块木方分开大概一尺半多的距离,上面横着并排钉上几块木板,行成一个长方形的爬犁板面,在把木方的两头磨一下,弄成略带些弧形的样子便于在雪地行走。然后再栓上条绳子,简单的爬犁也就弄好了。其实爬犁是北方人冬季出行的上好选择,北方冬天雪大,马车不易出行,可爬犁却能在雪上自由行走。爬犁有很多种,有大型的专门拉人载物以牛马在前面拉着,还有小一些的前面栓条绳子,一个人拉着放上些东西比抗着省劲多了,还有一种就是给孩子们在冰上玩的,在爬犁的前面安着一个用两手握住控制方向的舵。大郎他们玩的无疑是最简单的了,可这也足以让他们兴奋了。不一会儿,村子里其他的孩子也都凑上来了,大家都拉着爬犁,。村子里多是山路,上下坡的地方很多,他们找了一个坡最陡最长的,只见众多的爬犁排成一条长龙,然后呼啸而下,还没等放到底呢,阵型就全乱了,后面的把前面的撞歪了,一下子冲进了路边的雪堆里。几个人从雪里挣扎着出来,满头满身的都是雪,也顾不上冷,拽出爬犁继续往下滑。

方氏和母亲吴氏还有碧莲在东屋炕上做针线呢,吴氏找出好些布料来。碧莲也知道把料子直接给姐姐就可能会被秦氏给相方设法的抠走,所以娘几个就把衣裳都裁好,能做几件就先做出来,剩下的都裁好了,总不会有人还要吧?“娘,你不用拿出这么多来,那用的上这些。”方氏一个劲的劝着吴氏。

“这些有碧莲捎来的,我嫌颜色太嫩,给你做倒是正好的。还有给昕儿的,那孩子喜欢些浅的,这几匹深的就留着了,给云松做也不错,给孩子们穿也行,小孩子淘气颜色深点也耐脏。”吴氏恨不得把所有的都拿出来给大女儿才好。“碧莲嫁了瑾瑜,家里本就开着铺子,不用我费心,倒是你最让我放心不下。你这身上的衣裳是哪年做的?趁着这冬天闲着,咱们娘们也在一块儿,说说笑笑的就把活做了,也不觉得累。不挺好的吗不跳字。

“是啊,大姐,孩子们穿衣裳费,咱给他们多做几件,也别让二郎三郎他们总是捡大郎穿旧的。多做就是,不够让薛平他们回去取就是了。”碧莲毫不在意的说道。

“娘,你听,就小妹这样的还当家主母呢,不把瑾瑜的家底给败光了就不错了。”方氏笑着调笑碧莲。

“才不会呢,这也就是对姐姐,要是别人,休想在我这拿走半根布丝儿。”娘几个一边说话,手上也没停着,一会就做好了一件孩子的衣裳。“待会让二郎试试,这件单的留着明年开村穿应该能行。”

住娘家的日子过得太快,一转眼,已经五天了,方氏就有些呆不住了。她在娘家住的时间越长,秦氏就会越生气,到时候就会挤兑佟云松。方氏心念丈夫就想跟母亲和妹妹说要回去。碧莲说啥也不让,“姐,我难得回来,你再陪我几天吧,冬天里哪有什么活?回去不也是呆着,好姐姐,再住两天,就两天。”方氏看妹妹那个样子也舍不得,“好,依你,再住两天,反正也没啥事。”于是又安心住下,没想到第二天上午,娘几个正在屋里做针线呢,紫萱推门进来,“老太太,佟家大爷来了。”

一听是姑爷来了,吴氏赶紧下炕,领着女儿就出了屋。“云松啊,你咋来了?这大冷天的。”

“娘,我来看看玉娴,想她了。”佟云松自然不好意思说想媳妇了,只好拿女儿说事儿。

“你哪是想玉娴了,你是想我姐了吧?”碧莲才不管那些,直接说了出来,弄得佟云松满脸通红。

“好了,都别在外面说话,进屋。”吴氏瞪了碧莲一眼,连忙把云松让进了屋里。

进了屋,吴氏坐在了炕头,让云松也上炕,云松推辞不过,就脱鞋上了炕坐在炕梢,方氏把玉娴放到云松跟前,玉娴依依呀呀的跟父亲说话。云松看着女儿的小样子,喜欢的眉眼都是笑。碧莲和方氏就坐到了木榻上,一家人亲热的唠着磕。大郎他们在外面玩,自然看到了父亲,都跑进屋里爬上炕,围在父亲身边。云松把玉娴往炕头推了推,“也不暖和一下再上炕,就不怕凉风扑了妹妹?”说着倒是拽住了小四小五冰凉的小手,用自己的手给二人暖着。“又出去疯玩了是吧?”几个小子都嘿嘿的笑了。

碧莲正要起身去吩咐紫菱准备中午饭,却听到外面一阵马嘶鸣,接着就听薛安说:“爷,您怎么来了?”急忙走出去一看,是自己的丈夫薛瑾瑜来了,两人也有一个月多月没见了,碧莲站在房门口一动不动,饶是平日里再泼辣厉害,此时眼泪也在眼圈里转悠。二人本是少年夫妻,平日里也是爱黏在一块的,分离这么久,此时相见倒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薛瑾瑜上前一步,也不管还有人在看着,直接把碧莲抱住。“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得两个多月吗不跳字。碧莲在他怀中问道。“想你了,事情办得差不多就快马加鞭的赶回来了。薛宁、薛远在后面跟着大队一起呢。回家才知道你来娘这了,又急忙赶来。”薛瑾瑜低低的诉说着思念,吧碧莲搂的更紧。

“咳咳”有人在一边咳嗽了一声,两人满脸通红的连忙分开。

“刚刚还说你大姐呢,这回轮到你了吧,还不进屋。”吴氏好笑的看着俩人,“你们连襟俩倒像是商量好似的,一前一后的都来接媳妇了,都进屋吧,今晚在这住一晚,明天各自回家去吧。”

吴氏扯着瑾瑜和云松一起坐到了炕上,看着这俩姑爷,心里是满意的不行。薛瑾瑜自是不用提,英俊挺拔,温文尔雅的。大女婿面貌也是极出色的,在这十里八乡的也是有名儿,人长得又壮实。虽说现在日子过得紧了些,也是一大家人在一起的原因,吴氏相信要是分了家,就凭大女婿肯干又灵巧,不会把日子过差的。

碧莲和方氏都进了厨房帮忙弄饭菜,北方农家到了冬季一天吃两顿饭,早晨辰时末吃完早饭,下午申时末吃晚饭。碧莲怕瑾瑜赶路没顾上吃早饭,就端了些点心进屋放到连襟两个跟前,又沏了壶茶。“姐夫,你们先吃些点心垫垫,我和姐姐去做饭,今晚让瑾瑜陪你好好喝点。”

北方冬季并没有太多的蔬菜,不过是白菜,萝卜,土豆之类的。好在肉到现成,碧莲回娘家的时候带回来半撇猪肉,都切成一条条在外面冻着呢。北方的冬天肉放到外面冻得很硬,根本不会坏。姐妹俩领着紫萱紫菱两个婢女一起在厨房里忙活,用了半个多时辰把菜都弄好了,这时已是未时末申时初了。

“菜好了就开饭吧,天也短了,一会儿就黑了,早点吃,吃完让瑾瑜好好歇着。”吴氏发话了,“摆两桌吧,炕上一桌,地上一桌。让紫萱紫菱、薛平薛安领着孩子在地上那桌吃,今天一家团圆,咱也不论那些虚礼,热热闹闹的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北地本就民风开放,吴氏又是个是分外开明的人,自然没有男女不同桌的规矩。“把碧莲拿来的好酒给云松和瑾瑜倒上,让他们好好喝点,咱们娘们喝米酒。”一家人亲亲热热的吃饭自是不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