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無花魄-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间自古就有仙、凡的区别。凡人,外吃五谷杂粮、内拥七情六欲、必遭生老病死;仙人,饮精华甘露、控帝皇之魂、修天齐之身。仙和凡虽然有天壤之别,但相互之间并非无法转化。凡人如果潜心修炼,心中只为天下之事,待去肉身,终将得道。仙人如果松弛懈怠,心中充斥凡俗,虽然依旧可以长生,却已经失去灵性。

    女娲造人之初是仿照自己的身体亲手捏做,所做的泥人皆通灵性。其中有一泥人美艳惊绝且灵力异常充沛,又与女娲颇为相像,因此女娲十分喜欢。这泥人也时常自觉非凡,很少与他人为伍却喜陪伴女娲左右。时间日久,女娲察觉其秉性非常,有至纯之心,因此特赐天池圣宫作其修炼之所,并与之约定非能通天地不得出宫。

    圣宫位于长白山天池之畔,是至纯之气集结之地。其以巴掌大小的方形白玉堆砌成墙,使用的白玉棱角分明、大小均一且洁白无瑕;又以拳头大小的圆形赤玉连串绕梁闭合成顶,这些赤玉温润通透、颜色相当且赤红如血。圣宫以水作门将内外分隔,作门之水为世间至纯之水,所作之门非至纯之人不得入。圣宫宫体被神力护庇,纵使外界山崩地裂,圣宫之内亦是稳如磐石。

    一队南飞大雁因迷失方向以致偶然飞经长白天池。头雁透过赤玉看见圣宫之内有一女子美丽异常,一时看痴竟忘了扑打翅膀以致失去动力直坠而下。其身后之雁竟也随其跌落,消失于山坳之中,只留下一串哀鸣声。这情景恰好被圣宫泥人撞见,不禁哑然失笑,自此便以落雁自称。

 ;。。。 ; ;
楔子 彼岸花 二
    落雁隐匿于圣宫之中潜心修炼,不经意间人世已过万年。

    落雁历经万年终觉通透,暗想自己已达成与女娲的约定,便决定出宫欲与女娲相见。谁想落雁睁开眼却发现圣宫宫体已经不知被何力移至西方灵河河底,落雁只能破水而出以轻盈之姿落立于灵河岸边。

    灵河岸上有九座八角亭绕连成环,称白宇环亭。环亭之内有假山数座、清溪数条。这些假山约半亭高,蜿蜒曲折、十分险峻。溪流则从假山之上的浮云之中流出,落到山脚随即消失,不知去了何处。

    这时,西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正在此处举行。天宫一众仙人正在环亭之中把酒欢畅却被突然出现在灵河岸边的落雁惊扰。只见落雁身段轻盈、水衣避体;又见其一缕青丝及腰,发丝随风飘扬且散发幽香,香气竟飘至百丈之外。

    西王母遥感此人灵力充沛、法力无边,又难以判断此人来自何处、是敌或友,竟正襟危坐,施以保护之术环绕白宇亭。

    众仙人均惊诧落雁的惊世之美,又被落雁通天彻地的灵力所震撼,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应对。

    仙何尊者手持一袭红衣长裙走出白宇亭,在距离落雁百尺之处将长裙抛至空中。这长裙在高处消失随即便已着于落雁之身。落雁身上的水衣则化作清水从红裙底流出,回到灵河之中。

    落雁本有意提防仙何尊者,神力早已经在手心凝聚,却见其并非恶意,这才有所放松。落雁暗想,这人有如此灵力,看来也非等闲之辈。落雁又见仙何尊者俊美非常、一袭白衣加身,纯净之气在其四周萦绕,倒对其产生了些许好感。

    落雁铺开血红长裙席地而坐,侧头微垂,发丝垂顺直下。她犹如一枝绝美之花绽放于大地之上,散发着惊世的芬芳。

    落雁用纯净而通透的眼睛看着仙何尊者。说道,天池圣宫本在长白山脉,为何会遗落到这西方灵河河底。

    仙何尊者时常站在这里看灵河河水奔流不息,却未曾想到这河底竟藏有天池圣宫,里面还有如此惊艳的女子。不过提到天池圣宫,仙何尊者倒突然想起一事,心中好似明白了几分但并不十分确定。便反问道,你是否为女娲所做泥人,如果是,我和你倒有一些缘分。原来仙何尊者乃是女娲伏羲之后,曾听女娲母神提起有做一泥人美丽异常,特赐其天池圣宫以作居所并让其潜心修炼,与之约定非能通天地不得出宫。

    落雁随即说“是”。

    仙何尊者便说道,那就是了,你入天池圣宫已过万年,这世间已是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在你入宫修行千年之后,世间尽被泥人占据。泥人不知感谢天地造物之恩,反倒对大地之母肆意践踏。苍天便以人恶为名大发洪水以惩下界,洪水所到之处泥人尽毁、世界颠覆。这样说来天池圣宫便应该是那时被洪水冲至这里。灵河本也被汪洋大海覆盖,只因后来天地孕育出这八角连环九亭,所以此处地势上升,最后灵河才又重现于世,并保有汪洋之力。

    落雁心想天池圣宫本是神物,纵使外界山崩地裂内部也能保持稳定,自己又是闭目静修,不知世间之变也属正常。

    落雁唯独对苍天惩罚下界一事特别关心,问道,女娲母神如何?

    仙何尊者说道,女娲、伏羲乘龙飞升至昆仑山顶,他们虽然恨泥人可恶,但见泥人尽毁,世间破败荒凉,又心生悲悯。想到再造泥人恐怕苍天会再次震怒,但二人本是兄妹羞于相交成为夫妻以作人种。所以两人便于昆仑山顶祈问苍天,倘若准他二人结为夫妻繁衍后人便使这山顶风云闭合,很快昆仑山顶风云闭合。于是他们二人便结为夫妻,随后生育了这天下之人。不久之后天有破损,女娲母神将肉身化为晶石作补天之用。随后与伏羲共同修成日月之神与苍天同在。

    落雁仰望天空,心想女娲母神已化为无形之物与苍天同在,此生已经再无可能与之相见,竟生出了许多悲凉之情。

    落雁遥望白宇亭中的一众仙人,又看过仙何尊者,低头说道,你等竟全是女娲、伏羲的后人?

    说到这里落雁更觉得伤悲,不等仙何尊者有所表示就接着说道,我曾经看不上那些藤绳之人,虽然我和他们都出自女娲母神之手,但他们却不能通灵。如今这世上只剩下我是泥做之人,我反倒对他们颇为念想。对你们而言我属于异类,何况女娲母神已经弃我而去,在这世间我也再没有牵挂,留下既没必要也是无趣。我还是离开这里,回到圣宫之中。说着落雁便起身准备踏入灵河。

    仙何尊者见状急忙上前挡住落雁的去路。落雁转头看着仙何尊者,并未说话,似在等待解释。

    仙何尊者见落雁止步,知道她有心听自己之言。说道,你虽然以泥为身,但已经修炼成仙,身与天齐,于我们而言怎么会属于异类。女娲、伏羲已修成日月之神,他们的灵力世间无所不在,怎么能说已经弃你而去。你当初是因为女娲之命入圣宫修行并定下誓约,如今耐万年寂寞誓言已成,依照约定出宫又何必回去,若女娲母神在此,也不会允准你再圣宫。因为修行只为造化世人而非隐匿于无人之处独自消遣,所以她一定会要你多为世人之事并借此提高修为。你如果不嫌弃,我愿意陪在你左侧助你。

    落雁本想自己在这世间没有依靠甚至是熟悉的人,觉得凄凉寂寞,与独在圣宫没有区别,所以才有意回去。如今见眼前这人自荐相伴,落雁倒是心中欢喜,便决定接受。但又不愿明说,所以只是嫣然一笑、手缕青丝,算作同意。

    仙何尊者见眼前这人一颦一笑之间均显得高贵空灵,但呼吸之间又极容易让人觉得亲近,仿似一束柔和的光亮照亮人心灵的暗处。心中不由得感叹,都说倾国倾城是对女子的最高赞誉,如今眼前女子一笑便叫自己心如蜜饯,更觉此生都是枉过,看来这话还远未能贴切的表达出女子的惊世之美。

    落雁转头看着仙何尊者问道,不知道如何称谓?

    仙何尊者一时看痴竟不知落雁正与自己问话。突然察觉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话,只能痴痴看着落雁。

    落雁看见眼前这人眼中孕有迷离之感,察觉此事之后,竟双腮绯红浑身不自在,不愿再与仙何尊者正面相对,只能再次转过头去并以青丝遮面。

    仙何尊者发觉失礼,知道自己此时不应该再与落雁独处,又看见众仙仍在白宇亭中等候。便说道,我们移步至白宇亭中可好,想必众仙也想与你相交。

    落雁同意。途中仙何尊者自报名讳,名萧意、号仙何、尊者位。落雁听后只说道,唤我落雁便好。

    两人说着便已经来到白宇亭前。落雁竟能自由穿越西王母所作的保护屏障,让西王母大为吃惊。

    仙何尊者将落雁之事与西王母及众仙说明。众仙听后亦觉有幸得见上古之仙,甚是欢欣。一众仙人便又饮酒欢畅起来。西王母得知落雁身世,这才有所放松。又得知落雁无位无号,便特赐嫣然一号,及仙子位,与真人同尊。众仙之中有未及落雁之尊者皆心生羡慕,只落雁自觉无趣,独坐一旁。

    仙何尊者注意落雁孤独便过去询问。落雁只说自己不喜烦杂。仙何亦觉落雁于圣宫之中静修已久,自是喜静,如此热闹的情景定会让她心生烦闷,便说要与落雁离席而去。落雁便也听从。

    于是二人未向众仙说明便悄然离去。

 ;。。。 ; ;
楔子 彼岸花 三
    二人腾云驾雾看世间百态,不知不觉已至黄昏,正商议着应去何处栖身却被云下之景吸引。只见云层之下有一府邸,里面正灯火交辉。众人依年龄辈分坐着,唯为首的那个老太身边坐着一男一女两个约摸十四五岁的青年,这老太则七十有余。只见那男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眉梢多生风韵,眼角万种情思。又见那女子一双含情之目似喜非喜,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

    落雁竟不由得感叹如此般配的一对。

    仙何尊者岂能不知道这二人的来历。说道,这男子本是西方灵河岸赤瑕宫神瑛侍者,这女子原只是降珠仙草,因神瑛侍者浇灌甘露之故修得女身。神瑛侍者转世下凡,降珠仙草便也跟了去,并许诺用尽一生泪水还尽甘露之恩。

    落雁不解。说道,凡人皆想修仙,这仙人弃去仙身倒是难得,降珠仙草为报恩情尚有可恕,这神瑛侍者又是为了什么。

    仙何尊者只淡然一笑。说道,因暗动凡心。

    落雁知悟性有别,又知天道深远,却唯独不知这凡心是什么,竟能使人舍弃天齐之身。

    仙何尊者见日落西山,不愿在此停留。便说,你不要多想,我也未曾仔细考量,说起来也不是十分理解,天机之事待时机一到自会知晓。如今随我去无忧山吧。

    落雁问道,无忧山在何处,可是你修行的地方?

    仙何尊者言笑着“是,是,你快随我去吧”,又伸手拉住落雁手腕往无忧山去。

    落雁有一颗纯净通透之心,彷如一阵清风;仙何尊者文雅稳重,道行高深。二人一同修行,谁知时间日久,竟互生情愫,后来更是逾越雷池,私定终身。但修仙者怎么能有凡俗之心,若有则会导致灵性尽失,法力全无。

 ;。。。 ; ;
楔子 彼岸花 四
    天宫很快察觉无忧山灵力尽失。玉帝查明此事之后,念想二人皆为上仙之尊,不愿加罪,只劝说二人自此割断情丝,重新入道,还安慰说终有一日可以灵性再通。

    谁知二人竟不依不舍不愿意分离。玉帝劝说不得,想到二人已经失去灵性,欲除去二人仙籍,打去阴曹地府,让其转世为人。

    警幻仙子一知此事便立即赶来。她对玉帝说道,嫣然仙子乃女娲所做泥人,出世后在人间未久便入圣宫修行,对情之事一无所知,其所修炼皆为天地之道,均为无情之物。因此一旦有情,定会痴情不已。如今她身陷情中不能自持也情有可原,修仙不易、仙籍难求,只望玉帝留其仙籍,让其自思。

    玉帝念女娲之情又觉得警幻仙子有理。便问道仙何尊者又应当如何。

    警幻仙子说道,女娲伏羲二位大神在世间尽毁又再造生灵之后,世间虽有生灵活泼,却乱象恒生,仙何尊者以一己之力修整天下,若非他心为天下之事,何来盛世。他如今虽然有错,但错不至掩功。我有一法,保他二人可静思反省重悟天道,不知玉帝意下如何。

    玉帝已知除去仙籍确实惩罚太重,又听警幻仙子有法,便有心听取。

    警幻仙子说道,如今二人有情,皆因有心,故取一心,毁之,二人共用一心,一心只为一者所有,待此心亡方彼心生。再将二人贬至忘川河奈何桥,有心之人贬入河底,无心之人只得站立于奈何桥上,待二人彻通此悟方可重回天宫。另外可再派二位灵河侍者追随二人以防不测。

    玉帝觉此法甚好便将此事交与警幻仙子处理。

    警幻仙子带二人至忘川河西岸,只见西岸尚有诸多织女织布洗纱。随后行至奈何桥上,只见河面平静安详,河水清澈却未能见底,想必深至千尺。

    奈何桥上,警幻仙子大施幻术,一股烟云笼罩萧意、落雁二人,随后便听见一声声悲鸣,又有一段段哭泣之声与之相和。幻术已毕,只见萧意大汗淋漓表情狰狞,双手紧捂胸口,因为疼痛剧烈以致身体僵硬,但很快便有所好转,却变得面无情绪,仿若与世隔绝一般再无感觉。而落雁则瘫坐在地亦紧捂胸口,表情痛苦,汗滴伴随发丝轻轻滴下。

    原来警幻仙子并未毁心,只是将萧意之心慢慢消融,随后移至落雁心口,使二心合一。于是一人无心,便也无情无欲;一人承受二心,情深加倍。警幻仙子欲让二人明白情之重乃生命不可承受,情之轻亦生命难以支撑。此等玄机妙学,不可言出,只能意会。

    警幻又派灵河侍者汀溪追随落雁踏入忘川河中,派灵河侍者秋池追随萧意立于奈何桥上,并立下法旨,心在何处,则此人入河,如此反复,直至二人重归天道。

 ;。。。 ; ;

    落雁与汀溪行至奈何桥东岸。一婆婆坐于桥头,只见她双眼紧闭,对四周之事皆不在意。婆婆面前有一石凳,石凳之上有一小碗,碗中有清澈之水浸湿碗底。有行人路过此地拾起此碗,石凳之上便再生一碗。行人将碗中之水饮下便似找到归路一般消失于前方花野之中。

    有人好似知道此为何物不愿饮下,遂无视此处继续前行,却在前方山野行走颇久却找不到出口,最终只得归来。这人对着婆婆说道,我不想饮下这水,能不能就此转世。

    只听婆婆说道,可以,你如果愿意在这忘川河水之中孤守千年,我便允准你不用饮下此汤。

    这人怔了怔,似有不舍,纠缠良久还是只得拿起一碗饮下,很快便消失于花野之中。

    落雁想这应该就是孟婆。

    孟婆身后有一硕石直插云霄。这石头生有两条神纹,将石身隔成三段,又有一道竖线连贯三段石身。落雁察觉此石神力无边却又似被某种力量强力束缚,更觉得此石与自己颇为有缘。

    落雁正疑惑,却听见有一声音从石内传出,看到身旁之人并无应答,便知道只自己能够听到此声。

    原来是这石头说道,想当初一别,如今已过万年,我从未想过还能有缘再见。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