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间之丑颜农女-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题外话------

大年初六小莲给亲戚过寿,因为不在一个省,今天坐了七八个小时的汽车才赶到的,明天晚上回去,所以真的不能保证字数,尽量多更的同时,保证质量,么么哒

☆、第010章 劝导

族会上,族人对春耕新粮种很是期待,尤其是看到青璃提供的粮种之后,立刻放了心。交头接耳,纷纷说种地这么多年,没有看到过这么饱满的粮种,现在万事俱备,只欠缺一个风调雨顺,今年必然是个丰收年。

一些开始犹豫的媳妇们,也有了自己的心思。其中族里一个伯娘拉着青璃问道,“璃丫头,上次你说这粮种,娘家人也可以跟着借光种,是不是真的?还作数不?”

“作数,粮种也够用,不过之前我说过条件。”

青璃点点头,目前家里有两个小庄子,她倒是想多买几块田地。由于是第一年试验,就算得知会有个好收成,对多久能成熟,亩产多少这些心里没谱,试验一年,规模不会太大,目的就是总结经验。

粮种可不能白提供,若是丰收,把普通粮种的产量和青璃空间粮种产量做个差值,青璃这边用正常稻米的价钱收购这个差值,算起来还是自家赚。

族里现在在小凤县上有一个大铺子,预备开粮店,以后新粮种出产的稻麦都要作为特等品,价钱翻几番,专供给一些大户人家。

“这咱们晓得。”

族中的妇人们被改造的不错,现在很明事理。日子过的好了,家里也不是原来那样,吃一片肉都要算计几天,买上一斤肉,也舍不得一次吃完,切得薄薄的细片,每次炒菜数着放。

莫家族有银子,族人得到最大层面的照顾,逢年过节都要发东西。连妇人们回娘家,那腰杆都挺得直直的,每次回娘家,娘家村里都有很多村人,大姑娘小媳妇的围观,看着那满满一车的东西,羡慕的不行,说她是上辈子做善事积德才能嫁到莫家村去。

大部分嫁到莫家族来的妇人媳妇都表示回娘家说项,也有胆子小的,准备观望一年。毕竟在族里,只要肯下力气,最后粮种失败,也不会短了吃食,娘家不同,全家人就指望那两亩地,万一没有出产,可是要挨饿了,赌不起。

这年头,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青璃对这种观望态度觉得无所谓。现在有的村子已经开始的春种,莫家村里的地已经施肥,精细整地,族人比往年还要细心,那些草根,石头子儿,全部翻出去。

三月是莫家村里最忙碌的季节,汉子们不单单要春种,还要修建族里房屋,刚建造三间正屋,方便族人聚会休闲的屋子没有盖好。

族会结束之后,青璃和堂姐莫青菊打了招呼,这次回来,路过家里还没进门,赶了一宿的夜路,上眼皮和下眼皮打架,很是疲倦。许久没和堂姐见面,有很多话说,二人约好,晚上青璃一家去大伯娘家用晚膳,正好来个小团圆,人多热闹。

青璃回家,最高兴是就是娘亲刘氏,拉着她嘘寒问暖,以前北地和京都遥远,青璃和娘亲四年多没见面,现在回来,同样在北地,又分开了两个月。

“你这丫头,娘知道你能干,可也别熬坏了身子啊。”

赶夜路归来,青璃脸色不太好,有些恹恹的,刘氏有一肚子话说,见闺女这样又觉得心疼,用指头点点青璃的脑门,“家里的事交给我和你爹,生意上让富顺看着,你啊也不用事事过问,才多大点的小丫头,比那大户人家的当家主母还操心!”

刘氏在家里,可也不是太闭塞,时常有镇上,凤阳城过来的大户人家上门攀关系送礼,有时候碍于面子,她就接待一下,反正无论别人提什么要求,她都不会应承,就是表面上敷衍一下。

凤阳知府季大人被自家闺女扔进大牢,刘氏知晓,这件事算是震惊了北地,季知府草菅人命,狗官一个,得到报应也活该,虽然做娘的担忧闺女被报复,不过还是支持她的决定。

想不到,这是一个开始,紧接着一连串的事情发生。那个季家也真够乱套,庶女被大秦人收买,是个奸细,嫡女不错,可惜命苦,嫁到细作人家,也没得到好,落得个流放的下场。

“娘,你别担心,阿悠不怪我的。”

青璃知道娘亲性格软又心善,开导了几句,当初若不是季知府不分青红皂白非要沈老爷的命,也不会把她激怒,从而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只能说,自作虐,不可活。

“我也没怎么操心,最近新开了几个铺子,所以耽搁了几天。”

家里的生意还好,目前没有赔钱的买卖,青璃所担忧之事,多半是城北大营的将士们。见过两军对垒血流成河的场面,她被深深地震撼,只想对这些保家卫国,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士兵们好一些。

刘氏轻轻叹了一口气,也想不明白怎么就和这样的人家结亲了,她和孩子爹从来没想过高攀,小闺女儿时因为脸上的疤痕,受的苦楚太多,多灾多难,好不容易养大,就想着多留在身边一些时日,等以后家里有了更多的铺子和钱财,多给一些陪嫁,嫁到家风正的人家去。

习武的人粗鲁,对方还是个赫赫有名的将军,在京都,刘氏的心里一直悬着,直到见到人之后,淳于谙话不多,比较沉默,这种人多半不会沾花惹草,护国将军夫人文氏仪态大方,一再承诺家里不兴小妾姨娘,她这才愿意。

就算是有那两个银子的庄户人家,都想找年轻漂亮的姑娘,买个婢女做小妾,这样的多的很,堂堂一个位高权重的将军,承诺不纳姨娘小妾,刘氏觉得极为难得,当时也没细想,就同意了。

之后不久,大周和大秦的边境开战,淳于谙作为统帅城北大军的主将上了战场,刘氏开始跟着忧心,莫如湖经常宽慰她,她就是后悔当时亲事答应的太早,万一有了什么变故,自家闺女不是成了望门寡?还得被谣言攻击为不祥之人,还不如当初选择白家那个书生。

母女二人聊了几句,青璃捡好的说,淳于谙被形容成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人物,而大秦宇文鲲则是缩头乌龟,上不得台面,只要淳于魔头抖抖手,乌龟壳子马上破碎成渣。

“你这小丫头,做娘的还不知道你?人还没嫁过去,就开始为那小子说话了!”

刘氏明明知道都是玩笑话,依然听得很开心,脸上带着笑,打趣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还没嫁出去,水都泼光了!”

“娘,哪有啊!”

青璃装作无辜地眨眨眼,依偎在刘氏怀里撒娇,有娘疼的感觉真好,她觉得被一种力量包裹的,就如冬日里的一束阳光,暖暖的。

于嬷嬷和麦芽已经把屋子拾掇妥当,青璃现在讲究舒服,她进了自己的卧房一看,纱帐,被褥都被换了新,床前摆放着两盆花草,梳妆台的桌面被擦得纤尘不染,窗明几净。

天色明亮,青璃不太适应,她把窗户边上的窗纱拉好,又关上房门,进入到空间里。

空间里四季如春,青璃进去之之后,快速地脱下外衣,除了耕种和收获之外,外面空地上的发霉药材得抓紧时间扔进灵泉里改造,万一以后有需要的时候,怕来不及。

灵泉这项功能被小白狐狸知道之后,经常跟在青璃身边看热闹,它研究了一下,灵泉水对生命体和生命体都有进化的作用,不过只是进化而已,没有特别神奇,也不能当做灵丹妙药。

空间里的蔬果太多,尤其是水果,小山坡上堆得满满,青璃放进去库房一些,这些苹果也能长出来彩色的,根本拿不出去,她每次进入到空间里,都会吃几个外面没有的彩色苹果。

多余的蔬果,一部分酿酒,一部分做成了果脯果干,剩下的一些,用在糕饼里,味道自然是不错的。

青璃用苹果酿造出一种苹果醋,酸甜可口,她喝了一大杯,跳到温泉池子里面。水温很舒服,比丫鬟婆子抬着的浴桶好多了,要是心情好,可以在里面游两圈。

空间真是个好地方,山珍海味,古玩奇珍,应有尽有,上次淳于谙送的一对小松鼠,青璃也扔到了空间里养着,没准现在这个时候,子孙后代都出来了。

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也快到了晚膳时辰,家里只有麦芽一个人,正要进门叫人,青璃睡眼惺忪,推门而出。

“小姐,正要叫您起身呢。”

麦芽打了一盆水,她也睡了一觉,现在精神的很。在莫家村很安逸,出门也没人当她是下人,莫家族人很友善,彼此见面都要打个招呼,偶尔不忙,还能闲聊几句家长里短。

刚才打水的工夫,看到邻居狗蛋家的媳妇,自从闹出自杀一事之后,王大娘就对儿媳好了很多,彼此也体谅难处,现在王大伯和狗蛋赋闲在家,帮着莫家族里盖房,得到一笔银钱,比赶车赚的多,不愁吃喝。

住在莫家村的外族人,已经没有了田地,有些人田地被换到了外村,来回种地麻烦,索性就请人帮着种,他们在村里找点活计干,也能赚点养家糊口的银子。

“于嬷嬷哪去了?”

青璃四下张望,家里静悄悄的,崔奶奶不在,院子里也没有人,这个时候青黄不接,前院只有两颗光溜溜的果树。

“于嬷嬷您大伯家了,帮着准备晚膳,说奴婢帮不上忙,让奴婢在家里等着小姐。”

麦芽撇嘴,她做菜的手艺差点,但是她手脚麻利,捡碗筷什么的还是可以的,因为厨艺经常被取笑,每次想苦练一下,总是被打击。

“于嬷嬷那是心疼你。”

青璃点点头,上次二堂嫂家小娃的满月宴她没回来,不过托人送回来银七样,这次再送点首饰给家里人,每人一个小匣子,堂姐莫青菊要多一些,青菊堂姐要及笄了,就是大姑娘,过不了两年就得嫁人,有点首饰,将来也能带过去作为陪嫁。

大伯家很是热闹,青璃回来,家里有人去镇上通知,忙着族里铺子的大堂哥莫子冬,二堂哥莫子华都回来了,就等着晚膳吃个小团圆饭。

今天不是年节,可却比年节还热闹,大伯刚从地里回来,抖了抖身上的浮土,黝黑的脸上带着憨厚的笑,青璃很喜欢这样的大伯,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子,踏实,本分,朴实无华。

家里已经不是曾经的模样,可是大伯还是一身粗布衣衫,用他的话说,有几套绸缎衣衫撑门面就可以了,平日里得做活儿,还是粗布穿着舒心,不像细棉布和绸缎,用洗衣棒打几下就破了。

大伯家里只有一对老夫妻,无依无靠,被家里人捡回来的,老头子做门房,老婆子平日帮着洗涮,和自家的崔奶奶一样,没有当做下人看。

“璃丫头,你可回来了,你再晚两天,你大伯惦记去平阳找你呢!”

大伯娘大刘氏正在切白菜,她用手在围裙上面蹭了蹭,笑道,“你这丫头,新粮种瞒着族人,自家人也不透露,你看你大伯挠心抓肺的,整天唠叨。”

大伯和大伯娘老夫老妻,经常互相逗趣,大伯娘每次说起大伯莫如江都是一脸无奈的模样,这么多年,就对种地的事上心,和小娃期盼过年一样。

“是啊,可不着急咋的,这不是想为族人做点贡献,要是收成好,咱也能支援城北大军!”

大伯抓抓头,呵呵笑了两声,没有反驳。家里二小子莫子华加入了凤阳城里的送温暖小分队,回到家里总提那些士兵们的家人,其中太多或心酸,或感动的事。

城北大军也曾经招人服兵役,那年大雪封山,莫家村闭塞,所以就躲过去,这几年,村里也不见谁去参军。

简单聊了几句,青璃立刻去找最有共同语言的堂姐莫青菊,许久没回村里,正好打听点小道消息,平日堂姐经常在族里开会的院子,接触的族人多,啥家长里短都能进到耳朵里。

“小妹,这是我二哥在凤阳老字号家带回来的酸梅,你吃点,我看味道还行。”

莫青菊正在偏厅坐着,见青璃在门口,赶紧招手,平时这个时候也要帮着家里做饭的,现在家里人都住在二进院子,晚上二哥家的小女娃经常哭嚎,她一宿一宿地睡不好。

梅子是黑色的,看着晶莹,青璃拈了一颗,含在嘴里,立刻被这种酸意弄得皱眉,胃里都在冒酸水,比红果子还要味道还重,她觉得除非是有身孕的妇人,不然没人喜欢吃。

“二嫂喜欢吃,在怀孕的时候二哥经常买回来。”

莫青菊托着腮,语气淡淡的,她的脸颊已经长开,有了少女的细致与多愁善感。民间都说酸儿辣女,二嫂喜欢吃酸梅,每次能吃很多,爹娘就上了心,加上请来的稳婆说肚子尖,一准儿是个大胖小子,谁知道生下来之后是个丫头。

家里不是重男轻女,二哥二嫂也还年轻,只不过大家一致认为是胖小子,衣物等都准备妥当了,生出来换了性别,一时间难以接受,娘不是很愿意。

青璃大伯娘一时间接受不了,不过没有短了小娃,该有的手镯脚环银锁片等全部准备齐全,洗三给了稳婆包了红包,满月宴宴请了族人们,还是挺上心的。

“女娃也好啊,当个姐姐,以后能带弟弟。”

自家还算挺开通,二伯娘没有儿子,这么多年爷奶也没有说什么,奶总是说,子女缘也是一种缘分,有缘分注定会等到,家人在京都给太后哭灵,回来捡到了小娃莫子添。

一女,一子,凑成一个“好”字,二堂哥刚到及冠之年,二人也才没成亲多久,不需要因为没儿子继承香火着急。

“反正无论怎么样,咱们女子总是不如男子的。”

如今的世道就是这样,是男子的天下,男主外女主内,男子参加科考做官,经商样样都行,丫头就不值钱了,在家里就是小透明,以后嫁人后,等于泼出去的水,万一有点什么事情想依靠娘家,还得看兄弟得不得力。

男子可以娶妻纳妾,女子当寡妇二嫁,也会被风言风语,以前莫青菊的见识有限,自从读书识字又会算账之后,心也高了,总觉得自己可以和男子比肩,她也能做生意,赚银子,而不是做男子的附庸。

青璃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抿了一口茶水。一段时间没回来,堂姐的偏厅又变了一个模样,沙发上加了一排靠垫,每个靠垫绣上了精致的菊花,四面流苏,窗口挂着贝壳做的风铃,看起来很是温馨。

京都的官家千金们,每一个都能顶半边天,从小学习管家,嫁人有丰厚的陪嫁,就算夫君有小妾姨娘,她们也不上心,因为经济独立,有银子,也会给自己找乐子。

堂姐的思维,类似现代的女性,在这个时代来说,就有些异样了,青璃不知道怎么劝说,因为她也是这样想,不过男子该依靠还是要依靠,不然成亲做什么?她有什么事,也会推给淳于谙解决。

二人没有闲聊多久,就到了晚膳时辰,家里人在待客的偏厅,摆了两大桌子,人多,男女分桌子,青璃一边坐着大堂嫂付彩云,一边坐着堂姐莫青菊。

“今儿璃丫头回来,来尝尝燕窝鸡丝汤。”

大伯娘指着其中的一个汤碗招呼着。这次回来,发现青璃比正月十五灯会见到的时候清瘦一些,想了半天,家里有别人送礼得来的燕窝,可惜家里人都不是富贵身,对燕窝吃不惯,正好于嬷嬷来帮忙,就让于嬷嬷帮忙做了一道补品。

“就知道你回来,你大堂哥在镇上买了几个猪蹄,这不,做了麻辣口的。”

付彩云怀里抱着女娃穗穗,用筷子夹了一块猪蹄放到青璃的碗里,招呼她快点吃菜。麻辣猪蹄青璃很久没吃,开始用筷子夹,后来觉得不过瘾,直接上手,这道菜很入味,蹄筋有嚼劲,麻辣香,回味无穷。

莫青菊也很喜欢,年后家里很久没吃到像样的菜,前段日子因为二嫂生了女娃,家里被乌云笼罩,爹娘没说什么,可她总是敏感的觉得家里气氛有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