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间之丑颜农女-第3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姐,您醒了,灶间给您留了红枣小米粥。”

麦芽听见屋子里有动静,抢在于嬷嬷前面,小跑进了院子,她打来一盆热水,服侍着自家小姐洗漱。

“恩,没胃口,喝点热粥也舒服着。”

青璃打了一个呵欠,总觉得没有睡醒,却又睡不着,她换好新衣裳,问麦芽,“隔壁院子的事,你都知道了?”

“奴婢晓得,都是奴婢睡的太死。”

麦芽讪讪地,面色尴尬,“小姐,隔壁狗蛋媳妇被您给救活了,早上还起身出门走一圈,您真是神医!”

“行了,少拍马屁了。”

青璃对着模糊的铜镜照了照,昨夜一晚上没睡,睡眠质量不太好,脸上也带着疲惫,她打了个呵欠,又伸了伸懒腰,“既然昨日你没醒,一会儿你带上鸡蛋,红糖,细白面条,拎上两条子肉,去隔壁走一遭吧。”

用勺子舀着小米粥,青璃喝了一小碗。用过早膳之后,她到外面透气,昨夜下雪之后,空气非常好,在院中走了一圈,今儿隔壁没有什么大动静,在院子里,能看到村里人上门探望。

莫家村里有外姓人,大家不是同一个宗族,但是和睦相处这么多年,彼此间也非常熟络,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得知王家的情况之后,也有不少姑娘媳妇过来送东西。

前院停着一辆马车,是青璃回来坐那辆,车夫不在莫家村,在镇上的宅院,冬日里,马车的轮子最容易坏,她想检查一下,预备这两天出发,赶往平阳。

刘小花回村的消息,惊动了莫青菊,用过早膳之后,她收拾妥当,带着家里留下的一个保存完好的甜瓜,上了门,见到青璃站在院子里,招呼着,“小妹,你看看我拿来啥了?家里不多了,留着过年吃,这次是带过来让小花尝尝的。”

“堂姐,那你快进来,站在我家院子喊一声,小花姐就过来了。”

青璃如多年之前一样,站在院子里吼了一声,很快听到隔壁清脆的应答声。

“小花姐,这是我家种的甜瓜,特地拿过来的。”

莫青菊美滋滋地,让于嬷嬷上了茶水瓜果,甜瓜切盘端上,青璃自家也留下几个甜瓜,空间里有,难得的是堂姐的心意。

“以前在京都的时候吃过,原来北地也有啊,这么甜。”

刘小花用竹签扎了一块放在嘴里,姐妹围坐在一起闲聊。

“堂姐,今儿你来了,晚膳就在这边用吧,还有小花姐。”

青璃打开装干果的大匣子,用小钳子夹着椒盐核桃,笑道,“一会儿让于嬷嬷做那个麻辣猪蹄,正好小花姐留下来尝尝。”

“那敢情好,我就赖着不走了!”

莫青菊很高兴,这两天就盘算着呢,吃过一次之后,唇齿留香,心里就惦记上那种滋味,自家没有猪蹄,也怕做不出来那种味道。

过两天就是腊八节,又是族里惯例族会的日子,族里支起大灶,要统一熬制腊八粥。为了应景,每个族人家里都要出一部分,剩下的莲子桂圆等由族里统一添加,爹莫如湖还和族人商议,等到大年初六,全族人好好聚聚。

“小花姐,你在村里呆到过年之后吗?”

刘二牛在平阳为城北大军服务,应该过不到正月十五去,不知道刘小花会不会随着一起走。

“恩。过了大年初五就回去。”

一提起过年,三人来了兴致,说现在与往年的不同,青璃说最近要去平阳,莫青菊理解,她和刘小花约定,等腊月初七,镇上有集市的时候,二人一起去溜达溜达。

刘小花自然同意,她二嫂有了身孕,雪天路滑,也不敢让二嫂出门,就她一个人,赶集也失去乐趣,现在有个伴当然好。

三人在一起,一直聊天,于嬷嬷认命地和崔奶奶在院子里用热水剃猪毛,又做了满满一大盆。这猪蹄其实肉不多,全是骨头,就这些看着多,还不一定够吃。

晚膳,刘小花跟着借光,吃了一顿非常地道的红烧猪蹄,家里人都在喊着不怕辣,于是,于嬷嬷多加了一勺豆瓣酱,麻辣猪蹄上沾着一层红油,看着颜色鲜艳,就让人很有食欲。

有了猪蹄,剩下做了几个清淡的小菜,家里把腊肠切成片,放在白饭里一起蒸,连着白米饭都有了肉香。腊肠不辣,是南边沐阳的口味,偏甜。

“这猪蹄真好吃,以前咋就没想到还能这么做呢。”

刘小花是第一次吃,根本停不下嘴,虽然辣,也舍不得喝茶,她说喝茶过后,嘴里就没滋味,吃不出猪蹄的香味。

麻辣猪蹄不够吃,莫青菊一问,家里一个也没有了,这次算是做个干净,她着急道,“正好腊月初七有大集,我和小花姐要去看看,到时候肯定有卖猪肉的,猪蹄也不值啥银子,一定多买回来。”

“恩,记得买前蹄,骨头少,肉多。”

对于这个,青璃有经验,和堂姐莫青菊,刘小花讲解了一下如何分别前蹄和后蹄,看堂姐那意思,只要有猪蹄,她要全部收购回来,对这道菜,十分偏爱。

晚膳之后,莫六婶上门做客,找自家娘亲闲聊。昨日王大娘家里出的事,她也听说了,对她心里触动很大。莫子山也是独子,所以在选儿媳上面,她很谨慎。

钱财,条件都不重要,莫六婶很看重女方的人品,她性子软和,做不出欺负儿媳的事,她是怕被人欺负了去,所以定要找一个脾气好的,这次上门就找刘氏打听一下秀才闺女的品行,要是个厉害的,她怕相处不来。

“安心吧,六婶,我山子哥好着呢,有多少姑娘动了芳心啊。”

青璃感叹,其实那个养鸭大户闺女王小翠也可以,对山子哥一片痴心,就是女扮男装那件事,让山子哥很不爽,其实以前他也不会反应那么强烈,都是李氏女闹的。

“就是这样,我们才着急啊,都拖到现在,也没见他点头。”

莫六婶一感叹,又勾起自家娘心中的担忧来,提起亲事,刘氏也跟着哀声叹气,她忧愁地道,“好歹你家山子听话啊,知道相看,我们家老大,为了拒绝亲事,家都不回了。”

“三嫂,你家大小子有出息,马上就要考进士,不想分心啊,读书人,立业成家,不必着急。”

莫六婶跟着劝慰,两个人一说就没头,青璃满脸黑线,默默从偏厅中退出,寻思京都那边形势暂时安定,用不用给大哥写上一封信,关心一下未来大嫂的问题,也让爹娘安心。

------题外话------

亲们,二更到了,大家有票送票,没票送抱喽…

☆、第047章 淳于被围观

已经到了休息的时候,莫家村呈现在一片黑暗之中。

冬日里风大,天又冷,村民们不愿意出门,早早歇下,青璃在外面转悠一圈,这才回到院里,厢房里亮着油灯,于嬷嬷还没有入睡。

“小姐,您可算回来了,刚才有信鸽飞来,送了一封信,老奴把信取下又喂了点吃的。”

于嬷嬷穿戴整齐,把门开了一个小缝,“小姐,天晚了,您也早点歇息吧。”

“恩,在村里不用那么多讲究,不用伺候了。”

青璃点点头,接过信,在屋檐下跺跺脚上的雪,进到屋内,她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坐在油灯下,默默地看着信。

京都一切都好,自从四叔被升官为二品之后,新皇耶律楚阳又赐下一座府邸,仅次于护国将军府的地段,距离内城很近,最近四婶正忙着迁府,想在新府过年。

新赐下的府邸位置好,府内假山流水,布置奢华,有几处风景极佳的院落,四婶来信说给她留了一座小院,在青璃的家居铺子订购了沙发,外海的壁画等装饰品,尽量保持与忠于将军府青璃闺房的布置一致。

京都慢慢恢复,自家的生意有了很大起色。新皇耶律楚阳和皇后阮冉冉很喜欢吃家里点心铺子里面做的蛋挞,曾经派宫女太监采买过几次,被百姓们看到,这成了大噱头,皇上和皇后娘娘都喜欢吃的点心,大多数百姓买的起,都会乐此不疲地排队争相购买,让家里生意又恢复红火状态。

当然,自家对宫内的太监宫女很是客气,也不敢收银子,这大周天下都是皇族的,家里人胆子再大也不敢让皇上买单。

信中还提到了护国将军夫人文氏,青璃未来的婆婆,她到了北地之后只和文氏通信一次,没多久京都动乱,弘德帝驾崩,现在刚刚恢复宁静,四婶信上说,文氏很担心她不能适应北地的气候,也担心忧心平阳战事。

四婶的意思是,做娘的不容易,淳于谙一向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家书从来都只有四个字,“平安,勿念”,让她多写点,就算是慰问一下未来的婆婆。

眼瞅着到到了年关,今年大年三十,只得文氏自己一个人,青璃眼睛暗了暗,突然觉得自家算好的,至少有爹娘陪在她身边,往年身边也有四叔四婶,从来没那么孤单过。

青璃托着腮,紧盯着桌子上的油灯芯,上面的火苗忽明忽暗,隔壁王大娘家今日没有动静,昨天救人之后,成了族人眼中能起死回生的神医,现在族人见到她之后,那眼神里带着崇敬,却少了一分亲切。

或许,早晚会是这样,青璃心里明白,因为她未来注定会不同,嫁给淳于谙,做了护国将军府少夫人,还能是这些人眼中的璃丫头吗?只要血浓于水的亲人,对待她没有什么变化就好。

腊月初五,如往常一样,青璃起了个大早。今日娘亲刘氏和莫六婶约好到镇上给莫子山相看,对方就是那个秀才家的闺女。因为对方家里离得也不近,这冰天雪地,马车进村也不太容易,最后众人约定在镇上见面。

“璃丫头,你说我戴这根玉簪怎么样?”

刘氏坐在梳妆台前,于嬷嬷刚帮着梳好发髻,上面光溜溜的,什么也没佩戴。娘刘氏正在低头看着满满的首饰匣子,犹豫着,以前家里没银子,每天戴木簪子,现在一大匣子首饰,却又不知道选哪件好。

“娘,你随便戴个就好,今儿是山子哥相看。”

青璃吐了吐舌头,心里寻思,是不是大哥迟迟不成亲给娘造成了心里阴影,对于山子哥这事上心的很,非要跟着一起去镇上凑热闹,说要给莫六婶撑腰。

对方就是个平头百姓,还想在自家面前作怪?青璃始终想不通,娘曾经可是见过现任太后娘娘的人,还被皇后阮冉冉亲自接待,用得着这么小心谨慎吗?

要是对方表现出一点高傲,青璃觉得这门亲事可以不用再谈了,因为她觉得,在整个北地,能对自家人表现出优越感的,现在还没有,区区一个秀才闺女就这么清高,因为她识文断字,还是家里有几个小铺子?

“你这丫头,是说娘在喧宾夺主吗?”

刘氏穿着一身狐狸皮拼接的袄子,快到四十的人了,皮肤白皙细嫩,常年被灵泉水滋养,白里透红,乍一看去,就像是二十五六,她嗔了青璃一眼,笑道,“等解决了你山子哥的亲事,咱们族里就你大哥一个及冠还不成亲的,到时候看他有什么理由推脱!”

以前刘氏催婚的时候,大哥莫子归总是有借口搪塞,有时候会推出莫子山做挡箭牌,对于此,刘氏一直很无奈,现在连莫子山自己也着急相看,想在近期成亲,自家就更没有拖着的理由。

刘氏寻思,等到明年三月三,自家大小子考过进士之后,不管考中与否,这亲事都不能拖拉,要是他自己不想选,自家就找个合适的人,直接成亲,只要她和孩子爹认可就行。

做爹娘的,也并非不通情达理,刘氏觉得自己是个开明的人,以前大小子莫子归说暂时不想成亲,她也没有逼迫,一心想让他找个谈得来的,能琴瑟和鸣的人过日子,但是拖到现在,那个人也没出现,她就明白了,私下也没少和莫如湖嘀咕,莫子归根本没有心思。

京都是一个大染缸,有钱人家纨绔子弟吃喝玩乐,好男风也是追赶潮流,刘氏不在身边看着,就怕大小子也跟着学坏,这么多年,莫子归都没有让她操心过,单单亲事这上,所有的都找补回来了。

青璃揉着额角,娘的意思是绝对不耽搁了,这才对山子哥的事无比热情。她也不好说什么话打击,但是心里认为,大哥的亲事,爹娘绝对做不得主。

“夫人,您还是带这根祖母绿的宝石钗吧。”

于嬷嬷见状,满脸堆笑接过话头,“您到镇上,为了显示富贵,那玉簪珍贵,可不是明眼人看不出来。”

对方就是个殷实人家,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这种上好的玉簪他们也不认识,不说这玉器成色,就是这手艺,满大周也只有京都多宝阁的匠人才能打制出来。

刘氏折腾半个时辰,一直到莫六婶上门,青璃看莫六婶满头珠翠,头上戴了好几根金簪,她抽了抽嘴角,就为到镇上见个人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拜见皇后娘娘呢。

通过莫六婶的装束,青璃认识到一个问题,四叔现在是二品将军,也是新贵,莫家渐渐地发迹,但是族人还是那么朴实,总觉得自己是普通的庄户,怕被别人看不上。

虽然,低调点有好处,目前来说,族人老实本分会给莫家带来好名声,但是过分的低调就是自卑,这点让青璃很心酸,大部分族人以前都很穷,现在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节约是好事,但是太过分的抠省,就会有一种小家子气,族人多半没出过村子,村里有些老人家,一辈子连凤阳城里都没去过。

振兴莫家家族并不是族里有多少人做官,也不是赚更多的银子,这些都是最浅显的,再深刻一点,就是要慢慢改变族人的思想观念,多出去走走,见见世面,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青璃一路从京都回到北地,对此深有感触。

相比于自家娘和莫六婶的紧张,莫子山还好,他和平时装束差不多,没有变化,上马车之前,莫六婶还在念叨他为什么不穿过年新做的那身棉袄。

望着远去的马车,青璃无奈地叹口气。隔壁的门打开,刘小花探出一个脑袋,好奇地问道,“小璃,山子哥去镇上相看了?”

“恩,我娘也跟着去了。”

青璃摊摊手,娘刘氏一大早起来光顾着梳洗打扮,还没来得急吃饭,她让于嬷嬷端了一碗燕窝粥,又在马车上准备了一些充饥的干果点心,这一来一回,最快也要下晌。

“这次回来,怎么没见到小子喜呢?”

刘小花侧了身子,从院子里出来,伸了伸胳膊,“学堂现在不是已经休沐了吗?”

“子喜在凤阳,这两天我去平阳,回来顺路把他接回来。”

村里的学堂进了腊月休沐,周围大雪封山,来求学的不单单是莫家族人,为了方便,先生布置了课业,要到正月十五之后才恢复,东娃整日里念书,还能抽时间帮崔奶奶干杂活,懂事的很。

两人在门口闲聊,有族人手里拎着鸡蛋往这边赶来,见到青璃二人,停下身来打招呼。王大娘的儿媳妇因为喝了老鼠药差点一命呜呼,惊动了整个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派人过来探望,每个人或多或少的带了礼物。

看到那一篮子有二十个鸡蛋,青璃点头,还是莫家族人淳朴,冬日里鸡根本就不爱下蛋,那些鸡蛋应该是家里攒着留着过年吃用的,现在送过来,就等于自家没的吃。

王大娘打开院门,抹着眼泪,这次的事让她反省了两天,觉得自己是个黑心的婆婆,这两天见到村民上门还有些愧疚和尴尬,好在村里人没多计较,更多的宽慰,这才让她好过不少。

狗蛋媳妇醒来之后,先和王大娘认错,给王大娘找了个台阶下,这下婆媳两人关系转好,迅速升温。为了让狗蛋媳妇好好调养,王大娘变着戏法做好吃的,早上的时候觉得整日萝卜白菜没有滋味,厚着脸皮和崔奶奶要了一个金丝瓜。

青璃救人不过是举手之劳,让狗蛋放在心里,他一合计,在村里青璃家也没什么需要的,就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