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色大陆-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赞同姬丞相的提议!”诸葛龙飞很快就出列表示支持。

“臣等附议!”见得文武两大重臣意见一致,其他大臣也纷纷表示支持。

太子皱了皱眉头,涩声说道:“既然众位大臣都意见统一,那就这么办吧。只是这调动附近所属军队进行救灾,须得委派一名钦差大臣前往灾区统一部署。诸位大臣可有适合人选。”

“臣推举忠勇王诸葛大将军数次救灾经验丰富,特别是去年的水灾,治理的井井有条,且在军中威望甚重,必能使附近驻军齐心协力,快速救援灾区!”姬丞相赶忙恭声道,他现在真的很想将诸葛龙飞弄出京城,当然,他的目的还是好的,因为这样最利于诸葛龙飞的生存。

在场的聪明官员们自然也知道宰相推举诸葛龙飞本意是让诸葛龙飞暂离京都,缓冲一下与太子的紧张关系,特别是姬语嫣所引起的关系。

“忠勇王兼任禁军事务,不可轻易离京!”御史大夫出列说道。“臣保举武威王锦衣雄将军担任救灾钦差。”

御史大夫的提议暗合太子殿下心意,颇为赞许地看了御史大夫一眼。其他官员也纷纷表态,支持两人的官员势均力敌。诸葛龙飞是依靠威望获得大臣们的认可,而锦衣雄则因为是太子殿下面前的红人而受到追捧。

平心而论,此次雹灾影响巨大,实在需要一大魄力,大能力的人前往前线统一指挥,协调部署。此时整个乾隆国唯有诸葛龙飞一人方能担此重任。太子毕竟当政时间太短,处理国事还是极为稚嫩的。为了私人的恩怨而屡屡坏了国之大事,太子已经显露出其昏庸无能的一面。这让姬丞相颇为失望。而其他大臣却为了讨好太子而罔顾百姓生死,整个乾隆国朝廷除了自己和诸葛龙飞以外几乎呈现的是腐败和颓废的气息。这让姬丞相第一次生出了心灰意冷,退隐朝堂的想法。

“忠勇王,肩负京都安危,此次救灾钦差还是由武威王担任吧!”太子淡淡地说道,“忠勇王,你还有什么意见吗?”

诸葛龙飞心心事重重,这救灾钦差如若让自己去则是一桩苦差事,若让锦衣雄这老狐狸去的话,可就是一番好事了。可怜的还是那些受灾的老百姓。因为救灾钦差手中掌握了巨量的银两,粮食,军队,以及临时地方官的任免大权,可谓是权力极大。

为了灾区的百姓,本已经决意暂时不和太子冲突的诸葛龙飞还是站了出来:“太子殿下,臣以为锦衣雄大人年事已高,北方此时天气寒冷,路况险恶,锦衣雄大人乃是国家重臣,这要是有个万一……所以这救灾钦差一职,还是让微臣去吧!”

诸葛龙飞这话让锦衣雄心中十分恼怒!“好你个诸葛小子,居然要拦住本王的财路,真是可恶。”他是太监出身,此生与美女注定是无福享用,因此格外喜爱黄白之物。

当下锦衣雄也应声出列:“太子殿下,臣深受历代皇恩,此时垂垂老矣,却无时不想如何报效朝廷。望太子殿下怜臣忠心一片,心中牵挂数万黎庶,就让臣这把老骨头尽最后一把力吧。”好一个老狐狸,这说道最后居然是声泪俱下,一派忧国忧民的做派。

“武威王锦衣雄忠心为国,依本宫看,还是让锦衣雄担任这救灾钦差吧!”太子一锤定音,诸葛龙飞亦只能黯然退回朝臣队列。

锦衣雄心中窃喜,当下跪下地上叩谢太子恩典,领了这钦差任命。

“这百姓如若安顿一处,数十万人都要穿衣吃饭,这太良仓中的粮食不知可够百姓过完这个冬天!”内阁大学士担忧地说道。

这雹灾一来,北方受灾地区今年的粮食可谓是颗粒无收。这些受灾百姓就要等到明年春暖花开之际方能重新开始播种。

“户部尚书,这天下钱粮皆归你户部所管,这太粮仓中此时还有多少粮食。”太子急忙问道。太粮仓是朝廷储备每年余量而设的官仓,乾隆国向来产粮年年都有大量余量,按理此时北方太粮仓的粮食应是全满的。

户部尚书脸色大变,应声说道:“这太粮仓此时还有余粮,还有余粮……”言语之间尽然支支吾吾,说不出确切数字。

原来这乾隆国太粮仓粮食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很久没有大灾,这户部尚书就打起了太粮仓的主意。他勾结不法商人将太粮仓的粮食高价卖往缺粮的雍正国,牟取了大量的暴利,再加上后来的对外战争和内战,消耗的极其严重,只待今年秋收之际再从民间购买等量的廉价粮食将缺口补上。不料这突如其来的雹灾打乱了他的计划,此时他口袋银两充足,可是这粮食确是所剩无几了。

“到底还有多少粮食?”姬丞相看出了不妥之处,怒声问道。

“北方太粮仓此时所剩粮食,尚余十万石!”户部尚书把心一横,报出了确切数字。整个人像没了骨头一般瘫倒在地。他知道自己此时败露,必死无疑了。

“十万石!”数位大臣惊呼出声。这北方太粮仓平时至少是储存百万石以上的粮食,此时仅余十分一都不到。剩下的粮食仅够数十万灾民半月之食。如果灾民得到不妥善安置,很可能发生灾民暴乱事件,此事实在是严重。

“户部尚书,你好大的胆子!”诸葛龙飞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抢了太子的台词,暴怒喝道。身为一个现代人,他将百姓的生死看的极为重要。恨不得一剑将户部尚书格杀当场。

“将户部尚书革去官职,退下朝服,打入天牢待审!”太子亦是怒不可遏。这刚刚当政就发生天灾已经够倒霉的了,你丫的还给来个人祸。

“户部侍郎,这南太粮仓存粮可有变动!”姬丞相处惊不变,这是具有丰富执政经验的体现。

“丞相大人,南太粮仓粮食无恙!”户部侍郎恭声道。他知道此时自己若表现出色,说不定就能补上尚书职位。

“太子殿下,此时之际唯有先将南太粮仓的粮食先行运往北方救济灾民了!”诸葛龙飞沉声说道。

“忠勇王,这南太粮仓乃是预备我京都附近几个富庶地区的粮食供应的,岂可轻动!”京都府跳出来说道。这调动南太粮仓一事与他关系重大,是以他也只有硬着头皮对上诸葛龙飞。

诸葛龙飞面色阴冷,正待说话,姬丞相的话语率先响起:“太子殿下,此时北方灾情刻不容缓,如若激起民变,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可能动摇国本啊!”

太子呆了半晌,涩声说道:“那就火速调派南太粮仓火速运往北方灾区!”

诸葛龙飞和姬丞相在朝中互为声援,让太子产生了一种被架空的无力感。因为如果这两人意见统一的话,群臣都是跟着同意,毕竟这两人的声望和能力实在是太高了。即便是皇帝也是没有多少办法来阻挡一个意见统一的官员集团。

这个认知便越来越加深了太子急于除去诸葛龙飞的想法。至于姬丞相到时自己娶了姬语嫣,不愁丞相不尽力辅助自己。

“北方天灾之事,今日便议到这里!诸位大人还有何事启奏!”太子在金殿上疲倦地说的。这两天实在是让他焦头烂额。

“臣弹劾礼部尚书在国丧期间出入眼花之地,罔顾先皇之恩!”御史大夫有风闻奏事之权。昨日曾听府中下人在说起诸葛龙飞在逸香阁与礼部尚书冲突之事。只是诸葛龙飞位高权重,加之并没有越轨行为,是以御史大夫就只对礼部尚书发难。

“哦???礼部尚书!”太子勃然大怒,这事儿一件跟着一件。这以前看见乾隆皇处理国事一番顺水的,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却这么艰辛。太子直接忽略了自己与乾隆皇之间政治智慧的巨大差距。

这礼部尚书是太子以前府上的得力助手,是以前两任礼部尚书先后殒命之后,太子便将自己心腹安排到了这个职位之上。没想到这个新任礼部尚书在这个职位上屁股还没有坐热,又要倒霉出事了!

这也导致了乾隆国在以后很长的时间内,没有人愿意坐上礼部尚书这个高位之上。开玩笑,一个月的时间就倒下了三任尚书。“想不开么,去当礼部尚书吧!”乾隆国民间从此流传了这么一句戏语。

礼部尚书颤颤巍巍地走出了队列,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臣罪该万死!”礼部尚书惶恐地叫道。

太子忽然十分悲哀的发现,自己手下居然找不到一个能人自己放心宽心的人才。

“礼部尚书在国丧期间罔顾皇恩,公然违抗太上皇圣意,本应依法严惩,念其平日对朝廷颇有微功,革去一切官职,廷杖三十。”太子木然说道。

“太子殿下,那日忠勇王诸葛龙飞也在场啊,为何之严惩微臣一人,微臣不服!”礼部尚书知道太子对诸葛龙飞十分嫉恨,是以此时也顾不上得罪诸葛龙飞的后果,现将诸葛龙飞拖下水,这样说不定太子一高兴,以后还能重新起用自己。

“哦,忠勇王,此事当真?”太子一下子精神起来。能够找到诸葛龙飞的把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看来这家伙还不是一点用处没有。太子决定私底下赏个地方上的小县令让礼部尚书当当。

诸葛龙飞出列,坦坦荡荡地说道:“微臣当日确实也在场,只不过微臣只不过听闻逸香阁的酒菜甚好,过去品尝一番,并无丝毫不轨之举。”

其实诸葛龙飞要是一口否认,太子也拿他没有多少办法,只不过诸葛龙飞是何等样人,自然不屑否认。

“太子殿下,忠勇王风华正茂,年轻人嘛,偶尔冲动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锦衣雄趁机落井下石。表面上你替诸葛龙飞说话,实际上确实一口咬定诸葛龙飞有不轨之举,藐视太上皇旨意。

太子心中大喜,“这锦衣雄果然是十分贴心,知道替我救助诸葛龙飞把柄不放,一口咬死!”

轻咳两声,正待说话。下面的姬丞相抢先开口了:“太子殿下,微臣经过调查,有大量人证可以证实忠勇王确实是在逸香阁进食,并无不轨之举。”

姬丞相虽不喜诸葛龙飞骨子的狂傲,却也不愿在此时让太子抓住诸葛龙飞的把柄大做文章,因为这样对乾隆国并没有丝毫的好处,只是满足了太子的私欲罢了。

太子心中恼怒,但却也因为姬丞相的话而冷静下来。“诸葛龙飞在朝野威望太高,此刻我根基未稳,还是不能急于求成,以免引起朝野反应剧烈。”

当下太子朗声说道:“忠勇王虽未曾有不轨之举,但国丧期间身为朝廷重臣,公然涉足烟花之地,终是有损朝廷威望。且礼部尚书已是罢官去职,本宫虽对忠勇王甚为倚重,却也不能厚此薄彼。这样吧,将忠勇王爵位下调一级为忠勇郡王,诸位大人可有意见。”太子心中暗爽,今日能一挫诸葛龙飞的锐气实在让他十分过瘾。

不待百官表态,诸葛龙飞抢先一步:“臣诸葛龙飞心服口服,没有异议!”

其实这个王爷的爵位总是虚衔,那些俸禄,封邑,身为天下间有数的大富豪,诸葛龙飞自然不放在眼里。至于威名,诸葛龙飞在诸国之间可是比太子都牛逼多了。是以诸葛龙飞心里并不在意,他此时的心早就飞到了府里,仙儿与玉儿的身上。

虽然诸葛龙飞并不在意这些,只在乎他的女人。但是他在乾隆国的声望是无与伦比的。这一点在京都民间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年长的人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向诸葛龙飞一般出色。年轻的男儿则把诸葛龙飞视作自己的偶像,待字闺中的怀春少女们更是幻想着诸葛龙飞是情郎。军队的将士们崇敬诸葛龙飞,因为他带领的军队总能够以最小的伤亡取得最大的胜利。更让原本应该残缺的家庭保存了完整。天下的士子们也非常的欣赏诸葛龙飞,因为他明明可以造反当皇帝的,而他却没有,反而一柱擎天保住了皇家正统的名份。

如若你在京都街头任意拉住一个人询问他对于诸葛龙飞的评价,那么一般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完美!”。

是以当诸葛龙飞因为在逸香阁严惩礼部尚书之事被太子以此当借口而降级为忠勇郡王之事传出以后,民间立刻沸腾了。

不得不说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朝会结束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诸葛龙飞被贬的消息就犹如插上了翅膀一般,飞向了各个角落。

酒楼,茶馆,妓院,商铺,这些人数极多的场所更是议论纷纷。所有的人几乎都是认为诸葛龙飞为国家立了那么多的功劳,而太子却利用一个非常没有说服力的理由来对付诸葛龙飞,这让许多人心里都产生了太子能不能治理好乾隆国的顾虑。

许多的朝廷官员退朝之后回到家里更是受到了啼笑皆非的待遇。原本一回家就该看到的丰盛午餐居然一丝也无。夫人孩子们见到自己也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尤其是自家的孩子偶尔还瞥来一丝鄙夷的眼神,就连家中的奴仆表面上对自己还算恭敬,但是各个都躲得远远的。这不禁让官员们叫苦连天,诸葛龙飞这样的魅力真是可怕的惊人,也许他现在已经不是人了。

一刻钟之后,多数有良心的官员都捱不住这样的家庭冷暴力,纷纷躲进书房奋笔疾书起草奏章,为诸葛龙飞降级之事向太子进言。

一个时辰之后,太子的案台之上就摆满了犹如小山一般的奏章,还有地方乡绅联名的万民书。这不禁让太子在暴跳如雷的同时感到十分的畏惧。“这诸葛龙飞在民间和朝廷享有这么重大的威望,万一哪一天父皇不在了,这诸葛龙飞要是造反自己当皇帝,恐怕大部分人都会拥护他的吧。”

思及此处,太子顿时一丝食欲也没有,十分焦躁地在东宫内踱来踱去。

“太子殿下,太上皇传诏殿下前往圣皇宫共进御膳。”一个小太监前来禀告。太子闻得乾隆皇召唤,不敢怠慢,就带着贴身太监侍卫前往圣皇宫。

乾隆皇自从让政与太子之后,每天是寄情于书画之中。这种悠闲的生活让乾隆皇看上去愈加的精神矍铄起来,他终于感觉到了生活的美好,或许做了太久的皇帝,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雄心壮志。

“皇儿,来坐到父皇身边来!”乾隆皇见到太子到来,慈祥的指了指身边的椅子,太子恭敬的坐了上去。

面对乾隆皇,太子还是保持很恭敬的态度,因为他知道自己这段时间能够顺利掌握朝政,百官能够服从自己的旨意,全是因为有乾隆皇在乾隆国无上的权威所致。就连诸葛龙飞这样的人物对乾隆皇也是十分尊敬的。这就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体现。

父子二人随意地交谈了些生活中的琐事,一边享用着精致可口的御膳,天子之家,像这样温馨的场面还是比较少有的,是以父子俩都十分有默契的不提朝政。

待到用膳完毕,宫女们清理完并端上浓香的御茶之后,乾隆皇的脸色突然间阴沉了下来。

“皇儿啊,这件事你做的实在是太心急了些!”乾隆皇低头吹着御茶飘来的淡淡雾气。轻轻叹息着。

“父皇,那诸葛龙飞此时位高权重,在民间还享有巨大威望,而且,他以前还有造反之意!”太子不忿地说道。“儿臣也是被情势所逼。”

“砰!”乾隆皇将茶杯重重一放,杯中水花四溅。“为君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诸葛龙飞为国屡立大功,前段时间更是力保我皇室正统不被谢长风所害。你此时这么急于消减诸葛龙飞的权势,你就不怕天下人说你寡恩薄义么?”

乾隆皇在一旁慢慢提点着太子的帝王之术。“皇帝若寡恩薄义,众臣必然于你离心离德,天下贤人必不愿辅助投靠于你,那这个国家和皇室就很危险了。”

一席话说得太子心头惶恐。他对付诸葛龙飞的时候实在是太亢奋了,根本没有细思此间利害关系。

“那父皇,我即刻发一道旨意将诸葛龙飞爵位复原。”太子自小以来对父亲都很信服,其实他也是一位有人力的人,但是妒忌心过强,而且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