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衰故我无敌-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六七座小城还得乖乖的交出去。

第二是全力攻击临淄,争取在大唐援军到来之前拿下这里,如果那样,或许吐蕃还有和大唐长期战斗下去的希望,但现在以是疲兵的吐蕃,在天亮前根本无法继续战斗。

思索了一个晚上,哥尔步隆随后还是决定,赌上一把,如果胜了,那自己的名字将会被整个吐蕃里的所有人民所传诵,如果败了,那么大不了折损一点人马。

当朝阳缓缓升起,将大地映得一片赤红是。

嘹亮的号角声中,吐蕃的骑士门,下了自己心爱的战马,拔出了配刀,列阵于临淄城前。

为了这次耗赌,吐蕃统帅哥尔步隆不惜以珍贵的骑兵作为攻城的兵种,让他们使用那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根本没有接触过的云梯等攻城器械。

而城头上,作为唐军的统帅,身为文官的原太守师爷,也不得不亲自爬上城头指挥作战,现在临淄军已经无路可退了,为了能生存下去,他们必须守住临淄。

虽然临淄军的实力已经差劲到了一个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但装备齐全,还有着坚城可以固守的他们,或许能取得胜利吧。

望着城头上那些个衣甲鲜明,头上缠绕着白布的唐军士兵,哥尔步隆不禁想到了一个成语:“哀兵必胜”。

难道唐军有某位很得军心的将领牺牲了?哥尔步隆心中暗想。

算了,无论如何此战必须胜,心中给自己最后打了一下气,哥尔步隆挥下了自己的马刀,后中高喝道:“进攻”!

伴随着他的命令,整整三千吐蕃军咆哮着冲向了挡在大军面前的高高城墙,剩余的三千骑兵则有一千稳住阵脚,剩余的催马来到城前,与城头上的守军对射。

一时间,整个天空似乎是腾起了两阵乌云,伴着一声声惨叫,无数个生命在鲜血之花绽放的同时凋零了。

哥尔步隆并不是名合格的将领,因为吐蕃地域的局限性,他根本就没打过攻坚战,论打野战,城头上指挥着唐朝军队的那个师爷或许拍马也追上不他,但论打攻城战,这二人的水准那还真是不相上下。

吐蕃占的是人和,唐军占的是地利。

一方仗着人多一阵猛冲,一方仗着城高拼命固守,这战争那打得那叫相当的乱套,吐蕃的战士不可谓是不勇猛,但从没打过攻城战的骑兵们,下马后就知道一味的猛冲,来云梯部队没有跟上都不知道,一个个的冲到了城下,才知道这么高的城墙自己根本爬不上去,都成了给唐军弓手练箭用的靶子。

而那些唐军的士兵虽然训练有速,但却从没接触过真正的战争,相对而言少了许多血性,在那吐蕃骑兵的弓箭对射下,本是大占优势的他们却有很大一部分人躲在了城垛后,不敢放箭,使得吐蕃的步兵,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在他们开来,吐蕃骑兵那射到了城墙上后以近软绵绵的箭支还是有着很大的杀伤力的,要不你看咱的统帅师爷大人,不是受伤后在那边疼的嗷嗷直叫呢吗?

紧张的捂着被箭支射进了一厘米左右的受臂,那唐朝师爷心中蓦地涌起了一腔怒气,嗷嗷叫了两声后,向士兵们吼到:“全部起来给老子射击,不然等神仙张大仙来了,咱绝对捞不到好下场的,妈的,给我他妈的射。”

他这一嗓子却是让那些士兵们又惊又惧,传说那神仙是无所不知的,如果现在自己不用命,万一他老人家惩罚下来,那企不是比死还要可怕,张云的传说早已经流传到了这里了。

于是这些家伙暂且忘记了恐惧,像吃了兴奋剂一般,勇猛了起来。

如果不是唐朝师爷的这一嗓子,恐怕那下爬到了云梯上一半的蕃兵,过不了多久就会爬上城墙了吧。

箭如飞蝗,这一刻,战争才真正的开始残酷起来。

第六十八章 临淄攻坚战(下)

鲜血分飞,利箭狂啸。

这场战斗整整持续了三个时辰,在吐蕃军付出了三千余人的代价后,已经把全部兵力都压到了城上的吐蕃军终于攻上了城墙。

当肉搏战开始的时候,哥尔步隆的嘴角终于勾起了胜利者的微笑,吐蕃军之精锐并不是临淄军所能与之抗衡的,宛如一只只暴弃的草原狼,吐蕃军将自己手中的战刀化做了狼牙,尽情的屠戮挡在自己身前的羔羊,而临淄军中除了少数的英勇之士仍在奋力抵挡外,大部分的唐军士兵的思想已经超越了时代,过早的领略到了后世某位伟人所提出的“敌强我退策略”。

大唐守军一触即溃败,疯狂的吐蕃军凶狠的挥舞着手中的马刀,破开敌人的战甲,砍断敌人的武器,宛如死神手中的镰刀,飞快的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人在关键时刻是最容易爆发的,当死亡即将临近时,临淄军终于爆发了,首先是那名临淄军中的最高将领,已经去会见死神的太守的外甥,突然爆发出了一声虎吼,猛的掷出了自己手中的武器,狠狠的劈进了一名吐蕃军的胸膛,在他那不甘的眼神里,这名唐军军官在死亡即将临近时终于觉悟了,终于想到了临淄军此刻与敌人对战的一个弊端,赤手空拳的他已经忘记了对敌人的畏惧,抄起了地上一名已死战士的武器,再次扔向了敌人。

眼见自己的军官如此英勇,一小部分临淄军也止住了脚步,配合着自己的长官,奋力的投掷出了自己手中的武器,无数把唐军制式战刀与长枪化做了道道流光,呼啸着射向了敌人,吐蕃军的杀戮脚步不由得因此一缓。

“兄弟们,快点把盔甲脱了,咱穿着铁甲跑不过他们。”登高急呼,太手的外甥一把撤掉了自己身上的甲胄,丢到了地上,然后在自己手下那目瞪口呆的眼神下,撒丫子开跑,这一下子临淄军刚刚积累起来的那一点点士气再次崩溃了,一个个都脱下了身上的甲胄,追随着自己的长官开始逃命。

原来,他刚才的爆发并不是要与敌人血战到底,而是为了活命,给自己脱下盔甲争取些时间,其实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人的智慧是最容易在危难的时刻展现出光芒的。

临淄军穿的是铁甲,而吐蕃军穿的是皮甲,一轻一重,比起脚力来,唐军自然跑不过那蕃兵了,恐怕如果不是看见那名没穿盔甲的师爷闪电般的逃出了众人的视线,恐怕那名军官也不会想到这一点吧。

唐军的这番变故使得吐蕃军的脚步不觉得一窒,当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临淄军已经慢慢退下了城墙,当他们开始追击的时候,脚下所散落的那些盔甲武器却成了他们行进的障碍。

于是呼,战场上出现了无比诡异的一幕,无数穿着内衣或者光着膀子的人在飞奔,后面又有着无数慢吞吞的吐蕃士兵在追杀。

吐蕃军其实最擅长的射箭,但此刻他们的弓箭都留在了城外的马匹上,所以只能看着在这场赛跑中,自己与竞争对手一点点的拉开了距离,也许正常来说,这场战争已经算是结束了,但那些蕃兵却因为临淄军的逃跑而失去了心性,宛如看见煮熟的鸭子在飞一般,拼命的在后面追赶,不知不觉的竟然从刚刚占领的临淄城里追了出去。

眼见着自己的士兵,攻占了临淄,哥尔步隆终于吐出了一口气,手一挥,命令剩余的部队从刚刚打开的城门进入临淄,他心中暗想,或许现在城里的战士们正在与唐军巷战呢吧。

扶正了略微有些歪斜的头盔,哥尔步隆那张平凡的脸孔上慢慢的腾起来了无比的自信,心道,谁说骑兵不能攻城,老子今天不也做到了吗?

轻调马头,哥尔步隆催动着自己的坐骑,闪电一般冲向了临淄城,呼啸的狂风中没,他的猩红披风如同一面旗帜,带领着剩余的骑兵们奋勇前进。

可是一进城后,哥尔步隆却发现了一件怪事,他的兵居然不见了,敌人也不见了。

难道我又中技了?

哥尔步隆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出了一身冷汗,锵地一声拔出了配刀,命令手下人戒备,缓缓的退出了临淄城,再这个过程中他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还好刚刚退出临淄的哥尔步隆只是虚惊一场,预料中的埋伏还是没有出现,对于自己的小心,嘲笑了一下,当啷一声把头盔扔到了地上,哥尔步隆命令到:“快点去派人查看下,我们的军队在哪里?”

听得他的命令,他手下的一名蕃兵刚要应是,却突然瞪大了眼睛,手指着远处一队滚滚而来的烟尘道:“元帅,咱的人怎么跑到那里去拉?”

闻声望去,哥尔步隆一巴掌将那蕃兵打下了马去,高声到:“白痴,那是敌人,全体上马,备战!!!”

远处,一杆大旗迎风招展,上面印有一个斗大的“张”字。

不知何时,一队唐朝骑兵已经从他们的侧翼隐秘的行进到了吐蕃军的身后,只见一名全身银甲的将领提着一杆长枪,骑着一匹白马,带领着数百大唐骑兵冲了过来。

第六十九章 传说中的单挑

这队骑兵所属张云部的先锋军,领军人物名叫韩翎,字飞羽。

此人倍受副帅张守硅的青睐,一来他的身家好,祖父乃为唐朝大将薛仁贵的亲卫;与薛任安西都护府时;因与吐蕃交战,为救薛而殒命;薛感其恩;养其幼子;妻之以女;故与薛家有通家之好;与薛刚等兄弟熟识。更与那吐蕃有着不共待天之仇。

二来他卖相好,这韩翎,韩子羽年景约为双十,身高一米八二。长的是浓眉大目;身体修长;肤色淡褐;面貌看上去忠厚老实,又不失军人的威武英气。再配上那一身,银灿灿的明光铠,骑在高大健壮、长颈高扬的焉耆马上(貌似是进口货),让人打眼一瞧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军人楷模。

三来他武艺高强,手持马槊(状似丈八蛇矛,前端尖锐扁平,既可挑砍,也可直刺,极其适合马上作战),腰配横刀(即所谓“唐样大刀”,刀身窄而微弯,是后来日本刀的鼻祖。)乃是一员千军万马里来去如飞的人物,当初与突厥军交战的时候,他便是那大将张守硅手中的头号战将,有着战矛的称号。

当得知了这名小将,竟然与着后世自己所看的章回体小说《薛家将》中的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后,张云对他是生出了老大的兴趣。

虽然这次张云已经把军权交于了张守硅,但出于对他的尊敬,那张守硅遇事还是先请示张云后,再下达命令的,因此这韩翎能在此时于临淄出现,还是出自张云的手笔。

自从两天前,大军进入了瓜洲地界后,唐军的细作便将第一号战报交到了张云手中,“吐蕃军直指临淄,形式危机。”得到此消息后,那张守硅本意是大军急速行军,收拢兵力,以兵力优势全部歼灭来敌。

但也许是因为神仙在侧的缘故,本来形式果决,一但下定主义就很难改变的他,却先是去请示那张云是否有命令要下达。

张云本来对军事来半调子都算不上,哪里懂得什么行军打仗,从情报上得知吐蕃只有六千骑兵后,他出言建议道:“从先锋营里抽出三千精骑,每人备马两匹,火速支援临淄。张将军以为此策如何?”

听到了张云的建议后,张守硅心里挺诧异的,天下哪个将领不知道,吐蕃骑兵之精锐根本不是大唐军所能比拟的,人家吐蕃军里的骑兵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论起来弓马之娴熟,唐人是相差甚远,往往三不敌一,跟吐蕃骑兵打野战,这实在是想不通啊想不通。

但毕竟张云的神仙名头在那里摆着呢,也许张大仙已经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了吧,虽然心里仍旧对张云的这个命令有点不名所以,但张守硅还是点头道:“帝师高论,守硅定当从命。”

于是那身为先锋的张翎,便带了三千骑兵脱离了大队,率先奔赴了战场,虽然这些士兵们知道,他们所要面对的将是六千精锐蕃骑,但士气却是高昂无比,有着神仙给咱领军,那还不是打哪儿,哪儿胜吗。

却说这张翎一路奔来,当真见识到了当兵多年,自己从未见识过的一幕,先是一队衣衫不整的唐军在前面疯狂的跑,后面跟随着黑压压的一大片吐蕃部队,而且两队人都有着筋疲力尽的趋势。

见此情形,那张翎当机利断,如同下山猛虎一般,率领座下的三千精骑,绕过了自己人,直扑蕃兵。

没有了马的骑兵就不再是让人闻风丧胆吐蕃骑兵,没有了弓的吐蕃军,也就如同失去了牙齿的老虎,战争进行的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在屠杀了数百几乎累的连刀都举不动了的蕃兵后,剩余的敌人全部投降。

命人将他们的武器收缴后,那队溃逃的唐军便起到了新的作用,两千手持武器的临淄残军,便在张翎的任命下,担当起了看守两千吐蕃俘虏的任务。

而所有骑兵,在韩翎的命令下全部上马,绕过了临淄,直取吐蕃军大营,张翎知道,那里的敌人绝不会超过一千。

于是,便有着现在的一幕。

三千唐朝精骑与不足一千名的吐蕃骑兵遥遥对峙。

“本将乃是大唐先锋官,上府果毅都尉韩翎,韩飞羽。对面蕃将,抱上名来。”

催马上前,韩翎扬声道。

听得那唐朝军官报出了自己的名号,吐蕃大将哥尔步隆也催动坐骑来道了阵前道:“本帅乃是吐蕃狼牙大将哥尔步隆。”

要说好玩就好玩在这里,这个时代的将军们仍然没有改掉“单挑”这个坏习惯。每当大战开始,便有一方的大将前去叫阵,待有人回应后,两方人马按兵不动,两名大将便开始上演一出武戏。

胜利的一方自然是士气大增,一往无前的冲向敌人,而失败的一方,往往便会落荒而逃(也许这段写的不符合历史,但却传承了一些章回体小说中的写法,希望大家喜欢)。

冷眼盯着对面的敌人,哥尔步隆不禁胸中气闷,世人还把自己称做名将呢,可今天自己可是衰到家了,居然莫名奇妙的败的这么惨,只知道自己中计了,连自己中的什么计都不知道,真是郁闷啊。

而另一边,听得自己所要面对的敌人竟然是吐蕃第一大将哥尔步隆后,小将韩翎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哥尔的狼牙之名,威震天下,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呢?如果放在平时,即使韩翎再怎么骁勇,恐怕面对这绝世名将也会没有了信心,可是这次却是不同,神仙张云的智慧企是小小凡人能理解的,既然张仙长派自己来了,那自己就肯定不会失败。

想到这里,韩翎的眼里蓦地腾起两团烈炎,心中暗道:难道今天老天就要成就我韩翎的不世威名了吗?

“勿那敌将,可敢与我韩翎一战。”

呼喝间,韩翎双腿一夹自己的坐骑,直奔哥尔杀去。

第七十章 两虎相争

“哇呀…呀…”口中吐出了一声低喝。

吐蕃大将哥尔步隆心中充满了怒气,自己狼牙将军的威名,启是一名小小的唐军督卫所能亵渎的。

摘下了挂在得胜勾上的槟铁大刀,哥尔步隆目光紧紧的凝视着远处飞速奔驰而来的唐军小将,十年之前,自己不也是如他一般吗?

瞳孔猛的收缩,就在那韩翎冲到了哥尔步隆身前二十米的时候,这名吐蕃第一大将,猛的一声狂啸,座下那与他心意相通的战马随之唏溜溜的一声嘶叫,便如同一支离弦的快箭,冲向了敌人。

十米对于一般的马匹来说,根本提不到最快的速度,但对于哥尔步隆那座下神驹乌云踏雪来说,用这个时间爆发到速度的极限已经是足够,两匹战马的对驰在一瞬间就拉进了二人的距离。

“杀!”

眼见着自己的敌人已经来到了自己的马前,唐军小将韩翎手中那又叫做破天斩的马槊猛的划破长空,由上至下呈着四十五度角猛地劈下,利刃带起了一阵呼啸的气流,一时间声势无比。

唐军何时出此人才?电光火石之间,哥尔步隆见识到了敌人武勇的时候也丝毫不落下风的将手中的大刀迎向了敌人的兵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