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女厨神-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587 太子无耻
众人都笑。
周氏几个逗着老夫人一下午说说笑笑,也没有睡午觉,几个女人便开始给孩子们和宁寒做衣服。
云叶回了别院,好好歇息了一下午,感觉身子舒坦了许多。
孩子越长越大,云叶的腿脚开始发肿,不走动也难受;活动量大了,也感觉累得很,跟怀前三个没法比。
一连几天,云叶都没有进城。倒是齐庄头过来了一次,说了梁氏百货直接给福祥居送货的事儿。
还拿来了几个账本子,云叶都留下了。细细地看了一天,头昏脑涨地又累得不轻。
晚上躺到床上,直感慨“老了……”
说起来福祥居开业,自己该过去一趟的。可惜,身子成这个样子,哪里也不想去了。
只是派齐掌柜过去招呼了一天,把各项事宜都安置好了,当天便又回来了。
说云家的酸菜鱼馆子不到入冬便好了;第一楼还没有开始。
三家饭庄现在共进退,凡事有商有量的,有梁有福这个行家里手,云争也是个能干的。
福祥居翻盖的时候,云家跟第一楼营业;现在福祥居开业了,云家的酸菜鱼馆子整修进入到了关键阶段。
等云家的酸菜鱼馆子开业了,小翠也该生了,第一楼再开始翻修。先后顺序安排得好好的,既不耽误干活儿,也不耽误挣钱。
总之,整个永安城,高档饭庄的生意被三家把持得死死地,没有谁能越得过去。
丁陌文走了,梁有福便成了永安城饮食业行会的社老,云争也是社老会的。
梁有福早就给社老们说过了,等自己三两年就不干了,到时候就把社老这位置让给云争!
云家在永安城已经很有些话语权了。
云叶自然是很欣慰的,家里过得都好,金娥跟业善也过得不错,自己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就是这旱灾,让人心烦不已。
天气渐渐入了秋季,天倒是凉快了,太阳也没有那么毒辣了,但是,因为就不落雨,到底土地依然干裂得厉害。
早晚的雾气大了些,也阴天了好几次,甚至有几回雷声都轰隆隆地响个不停,就是不下雨!
各地的灾情雪片一般地报了过来,流民开始上路乞讨,不少北地的人开始往南方流浪。
南方到底水汽大,即便不下雨,阴天、潮湿的天气还是居多。
而且,因为山地、森林居多,很多地方的土地是泥湿的。
水稻的种植虽然也减产得厉害,但是到底还是有收成的,不像北地,千里地面早就是干枯的禾苗一片了。
朝廷上朝的官员们天天争吵不休。
皇帝猛地衰老,精神跟体力都不济了,身子衰败得厉害。
太后薨逝、皇后作乱、天下大旱……再加上西南世子被杀、凌烟重伤身亡、流民们暴乱四起……
可以说,渐渐地又有了天下动荡的迹象。
皇上日夜忧虑,这几个月衰老得十分厉害。
眼睛看着朝堂上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大臣们,都看不清是哪个在吼、哪个在叫。
旁观不远处的太子,气定神闲、面无表情,竟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皇上竟不由得有些羡慕起来了。
太子到底年轻,自己的身子骨当真是不行的了。更何况,这几天又被月华给气着了,只感觉头一阵阵发晕,看着众人吵闹,心烦得厉害。
皇上终于忍无可忍,猛地一拍龙案,大怒道:“都给我闭嘴。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到底有没有好法子?抗旱也不成、赈灾也不成,白领俸禄的一群混账!”
众人这才渐渐停止了争吵,看向龙案后气得脸色紫涨的皇上,终于都不说话了。
太子候着大家都安静了,转脸对皇上道:“父皇,北地旱灾严重,打井也很少出水了。不少百姓开始往山里去。”
“更有成群结队往南方去的。若是不疏不堵,早晚成为大祸。我倒有一个法子,就是不知道父皇可同意?”
皇上眼睛一亮,定定地看着太子,道:“先说出来大家听听。”
太子一顿,扫了一眼众人,见大家都看着自己,这才沉声道:“国库空虚、银钱不多。”
“上回让生意人缴纳的捐税,也用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我看百姓们要的不是银子,而是一口吃食。”
“咱们的粮库也早就开始开仓放粮了。只是,光出不进,粮仓不久就要空了。若是这样,当真就要天下大乱。”
“北地不少地主、富户,手中存粮不少。不如朝廷出钱,买了后在各地施粥,暂且渡过这个难关,百姓们也不至于流离失所。”
“若是都去了南方,沿途扰乱百姓不说,到了南方,也是给南方裹乱。再说了,南方的情势也不容乐观。”
“南方的粮食一路运过来,只怕也会被这些流民所劫。官府出面,便又是一场冲突。若是传出官府镇压流民的话来,只怕到时候事情闹得不可收拾。”
“万一惹得天下大乱,西南再趁机出头,只怕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咱们好不容易统一的成国,或许便会分崩离析。”
此话一出,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个老臣道:“太子深谋远虑,臣等佩服。皇上,成国统一不到十年,西南之地恐还有元国余党,对成国虎视眈眈。”
“若是因为一口粮食,咱们自己人这边先乱了起来,西南趁势而起,当真有战争之忧。”
大家都纷纷点头。
皇上看了看众人,冷笑了一声,“不过就是这么个主意。以为谁不知道吗?说得容易,买地主们的粮食,银子呢?国库里可有银子?”
说完,白了太子一眼,皇上道:“上回你出主意让那些生意人捐税,只怕大家都已经怨声载道了。这次你打算再去哪里弄钱啊?”
太子淡淡一笑,道:“父皇,这次的事儿也有法子。直言告知地主们,我们国库银钱紧张。”
“所购余粮,只可以先付一半,余下的钱款待三年内补齐;或容以后国库充盈了再补。”
“或者,需要缴纳地税的,来年用地租税抵销。如此这般,便可以出半价而得全货,两相便宜。另有皇命颁布,谁敢不从?”
“况且,此时流民已出,地主们家有余粮,只怕也心中惶恐。准他们留下三年口粮跟种子,其余务必卖给官府,不从者重责!”
众人心里都是一震,却都不说话,都看向皇上。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说起来,太子这主意有些……不要脸!不过,确实也是个解决问题的好法子。
众臣工或府上或老家,可有不少是大地主或者置办了田地的。若是如此,自己家里可是要大出血了。
不过,下了朝赶紧派人回老家说一声,把粮食多多地藏起来,还来得及!!!
上回,让生意人缴捐税,臣工们家有生意的不多,所以大家出钱的也少。
倒是听说宁将军跟三王爷出了不少,哈哈哈……
可是,说起来田地之事,恐怕不少大臣都有那么几十上百亩。或许,家有上千良田的也不少。
只是,此时国难当头,太子出这么个馊主意,皇上又正火烧眉毛,哪个敢跳出来反对?!
所以,想来想去、说来说去、比来比去、搞来搞去……竟是没有比这个主意更好的了。
不少人心里暗暗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倒是无人敢出来反对。
皇上细细想了一想,也暗暗点头。
不过,想起来前头的部署,又皱起了眉头,看着太子问道:“从南方调集粮食之事,就作罢了吗?”
众人相互看了看,议论纷纷。
“从南方调集粮食,劳力费神不说,也恐沿途被流民劫掠。”
“但是北地大旱,南方便是粮仓,不调集也得调集。”
“皇令都已经下了,朝令夕改只怕下官跟百姓们牢骚满腹。”
“……”
太子示意众人安静,道:“调集粮食还接着调集粮食,从南到北,咱们只要有官兵随行,无人敢动。”
众人却有些不大赞同,道:“人饿极了还吃人呢,还害怕什么官兵呢?”
“只怕想找愿意送粮的百姓,也不好找呢。”
“百姓哪行,成国那么多货帮,干脆还是找货帮啊。”
“……”
太子眼睛一闪。
是啊,梁氏货帮现放着呢,联通成国、元国的梁氏货帮,怎么倒把他们给忘了呢?
只想着让南方那些官衙强征民夫,他们的腿脚怎么有货帮快?
何况,还有那么多大车、骡马,可不是一会儿半会儿就能招够的。
太子赞赏地看了一眼那个提议用货帮的官员,道:“用货帮运粮食是个好主意。”
“等下了朝,户部便派人去找梁氏货帮接洽。他们在成国各地都有车马、分号,召集也容易。”
“朝廷没钱给他们,只说免梁氏一年税银便了。”
见大家纷纷点头,太子便看向皇上,问:“父皇,跟地主半价购粮、找梁氏货帮从南方运粮,如此安排可好?”
皇上看着自己的儿子,既欣慰又有些嫉妒。
到底自己老了,带着一众老臣讨论了几天,这样的主意都没想起来,还是太子挑头拿了主意。
看着是让自己点头,其实就是给自己个面子罢了。
☆、588 意料之外
这日,云叶正在别院歇息,便听王叔说“齐庄头来了。”
云叶去了前院,见京郊的几个庄头都来了,便是一惊。
果然,齐庄头道:“夫人,咱们也是有事儿才敢过来打扰。朝廷下了文书,让成国有田五十亩以上的家户,卖粮食给官府衙门呢。”
云叶皱眉,“还有何说法?”
齐庄的田地大多种了菜了,粮食的产出倒是不多。旁边的几个庄子倒多是种粮食的。
见云叶问,齐庄头便把官府衙门的告示说了一遍。
云叶听了,便是一阵冷笑,“半价收粮、以后补款,这不是百姓说的打白条吗?”
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都道:“夫人,咱们自己私下里说说可以,若是被官差们听了去,只怕还不好呢。”
“官府行文上说,若是有抵抗不交、藏匿粮食的,要徒刑三年、罚没家产。”
“还有诸般律法,咱们一时也记不住。总归,只怕非卖不可了。”
齐庄头道:“咱们的粮库上一次可卖了不少。若是再照这样下去,这几个庄子上的人口粮可就不够了。”
另外一个庄头便道:“夫人,官府倒是说了,户主可以留够三年的口粮跟种子。”
“只是,土地的户主是宁府,咱们村子上的百姓可不在列。夫人,您看这事儿可怎么办?”
云叶也没有想到竟然又突然出来这个事儿,一时也有些生气。
自己上次便缴纳一万两银子的捐税了,这次再把库里的粮食都卖了,当真庄子上的人不够吃,早晚也是个麻烦事儿。
宁寒又不在,这可怎么办呢?不是官府照顾朝廷大员们吗?
看来,现在连这些人的利益也不顾了啊。朝廷当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吗?
说起来,宁府的粮食是足够缴税的,只是,若老天当真三年不雨,朝廷可真就没饭吃了。
家里人当然饿不着,只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宁府也难独善其身。还有梁府跟丁府,可都是没有田地的家户。
云叶皱着眉头,苦苦思量,一时竟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政府行为,一个家户还真不好说什么。再说了,这也是为天下百姓好的事儿。
齐庄头看了云叶一眼,道:“官府衙门的差役,已经给咱们的粮库都贴了封印,一点儿也不让动的了。”
“还说,明儿个一大早便派人过来称量,给咱们留够三年的口粮和种子,其余的都要拉走。”
一个庄头道:“听说都要拉到国库里去,官衙的差役们都出动了呢。个个挎着腰刀,很吓人的。”
王叔嗤地一声,“怕他们何来?不过也是当差吃饭的。咱们宁府的东西不想让他们动,他们谁也不敢动一指头。”
云叶责备地看了一眼王叔,对几个庄头道:“粮库的事儿,我知道了,你们不要轻举妄动。官府让干什么,你们只管配合好了。”
这些人都是普通庄户人,若是惹恼了衙役,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也给宁府惹事儿。
若是真有什么了,还得自己跟宁寒从上面解决。
打发走了几人,云叶对王叔道:“备马车,我要进城一趟。”
宁寒不在,朝堂里的事儿自己从不关心,这下坏了。
事情出来了,自己才知道,来不及动作了。不知道梁氏那边是什么情况,还有丁家,早知道把粮食卖给他们两家还好些。
云叶带着宁阳进了城,把宁阳送到了老夫人处。
老夫人当然喜欢,只是看着云叶脸色不太好的,便多嘴问了一句,“这个时候过来,可是有什么事儿?”
天已经快中午了,以前可从没有来这么晚过。
云叶一愣,还是给老夫人说了官府让地主纳税、半价卖粮食的事儿。
老夫人一听,便摇头,“不用管他们。自从大将军过世,不管以前大将军封赏的、还是宁寒封赏的,我们宁府所有田地都是崇德寺的,无须缴纳任何一分钱地租税赋。”
这可真是意料之外!云叶又惊又喜。
对啊,以前历史课上曾经学过的,古代大多数情况下,寺庙拥有的土地是不用交纳任何赋税的!
所以导致在动荡的时候,很多人都去寺院谋生,导致劳动力大量流失,于是就有了北周武帝、唐武宗的灭佛行动!
云叶一阵激动,道:“这可真是太好了!我还担心家里的粮食不够吃、没法种呢,这下子不用担心了。老夫人,您可真有远见卓识。”
老夫人有些好笑,“什么远见卓识。也就是大将军去世那年,我为了让佛祖保佑宁寒,这才把府上的地捐给崇德寺了。”
“后来又有了孩子们,我就把宁寒的地也都捐了,请佛祖们保佑宁府、保佑几个孩子。你们忙,也没给你们说,反正也没什么。”
“崇德寺方丈写了手续,官府有底,咱们宁府的地都算是寺里的。寺庙离得远,他们也只是挂个名。”
“出家人六根清净,也不愿意出来操持田地、收租算钱的。几千亩地,说是崇德寺的,其实还是咱们宁府的家产。”
“崇德寺的庙宇修缮、香烛灯油;高僧、沙弥们的米面粮油、衣服鞋袜,都是咱们宁府出。”
不管怎么样,崇德寺有手续,宁府的田地就是寺庙的。也就是说,这次的地租可以不用缴纳了!
云叶立即有了底气,笑着道:“老夫人,这次可真是解决大麻烦了!我还得去办些事儿,中午可能回不来,您跟宁阳吃吧。”
老夫人点头,“你只管忙你的。”
云叶立即便命令卫萍,“拿着崇德寺方丈的手续,带人去官府衙门和户部。告知他们,把宁府的税赋免了、把粮库的封条取了!”
等老夫人把崇德寺方丈的手续拿来交给卫萍,云叶便带着春儿跟小荷几个去了梁府。
老夫人见云叶风风火火地走了,问宁阳道:“你娘忙什么呢?”
宁阳眨巴着大眼睛,道:“给宁府挣钱啊。”
众人:“……”
金娥从货帮的店里刚回来,听说云叶来了,忙出门相迎。
云叶心中有事儿,便直接开门见山了,问:“朝廷半价买粮的事儿你可听说了?”
金娥倒是一愣,道:“不知道,我也是一大早忙到现在。前儿个朝廷来人找到我们当家的,说让我们货帮从南往北运粮呢。”
“这不,我们一起过去看了看,安排了半天。因为运量太大,朝廷又不给钱,只怕他明儿个要亲自带人去南方一趟。”
云叶诧异道:“怎么说不给钱?白使唤人啊?也太过分了些。”
金娥也气道:“说得是呢。说是给我们梁氏免明年一年的税银,我们当家的说也划算。”
“他又说不能看着这么多人饿死,即便朝廷不给钱、不免税,也要帮忙运粮的。”
云叶点点头,“嗯。是男子汉该说的话。”
金娥问云叶道:“大姐,你刚说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