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炮灰嫡女的厚黑日常-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大人今天这话,很显然针对的不只是王国邦,还有他背后一整个太子党,可若这只是栽赃也就罢了,偏偏当初老皇帝任命陈将军的时候,他心里就极度不服气,憎恨皇上竟然没用重用太子党这一派的人,所以特意暗示过西北那边的士兵要好好“照顾”这个新长官,所以眼下这才落到了非常被动的局面。
眼看庆幸愈发的焦灼急迫之时,聂毅是时候的开了口,脸上带着凝重的神色说,“父王,依儿臣之见,李大人所说虽符合逻辑,但到底没有切实的证据,目前只能说是合理推测,至于舅父到底跟西北这只军队私下是否往来密切,完全可以以后慢慢调查。”
“毕竟现在陈将军壮烈牺牲,尸骨未寒,西北要塞又不幸失守,局势可以说是一触即发,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我们自己人在这里内斗,而是要赶快找一员大将立刻去西北稳定军心,控制局面,将那漠北蛮子赶回老家,否则陈将军若地下有直要如何瞑目?”
这句一出,立刻扭转了整个局面,用眼下迫在眉睫的局势一压,陈将军的死因立刻就成了小巫见大巫,国祸当头,当以大局为重,若李大人这个时候再纠缠不休,就变成了不识时务,到时候即便是有理也落了下风。
一时间,太子党这边顿时松了一口气,王国邦僵硬的脊背也缓解了半分。
而聂毅这话不仅成功转移所有人的视线,还抛出来一个更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这稳定军心控制局面的大将,要选谁来担当?
陈将军的武艺和功绩在大晟绝对能排到前十位,这样的大将都折损在漠北人手里,接下来还能再派谁去出战?
满朝文武为此陷入了焦灼的议论之中,一时间整个大殿吵得老皇帝的脑袋更加胀痛,猛地一拍桌子:
“都给朕闭嘴!”
霎时间大殿里鸦雀无声,老皇帝再也压抑不住猛地咳嗽了几声,使劲按住绞痛的心口。
如今朝中的局势,即使李大人不提出来,他也比其他任何人都看得通透,王国邦为虎作伥多年,根基深厚,在军中的势力盘根错节,大有割据一方的架势,也正因为如此,若想彻底将其党羽和王家外戚一组彻底肃清,绝对不是一道诏令就能摆平的事情,这些年他一直有意削弱王家势力,王国邦早就心存不满,如今拿陈将军泄愤,也绝对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这新任大将才格外难选,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替罪羊。
沉吟片刻,老皇帝沉声开口,“对于这新任将领,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这话一出,座下一个姓张之人立刻站出来,“臣以为,国祸当头,战况险恶,再加之陈将军刚刚辞世,这时候的军营一定人心涣散,斗志低迷,急需要一个身份高贵,德高望重的首领来凝聚人心,而这首领又必须文韬武略,经验丰富,符合这些条件之人,且有这份担当和魄力之人,非王将军莫属。”系边沟血。
这人本就是太子党一员,此刻当然要赶快抓住时机,赶紧在王将军面前表现一番,顺便巩固聂毅在朝中的地位。
旁边几个老臣一听这话当即冷笑一声,“王将军的确在军中颇有声望,但毕竟年事已高,再加之漠北气候恶劣,生存条件险峻,王将军去了若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我大晟的一大损失?更何况,如今陈将军的死因未明,而王老不巧又刚好被牵连其中,这时候让王将军去了战场,岂不是坐实了陈将军的死因必定跟他有关?这对王将军您的威名大大的不利啊。”
几句明褒暗贬的话,极尽嘲讽之能事,王国邦刚刚洋洋得意的脸瞬间绿了半截,旁边一众朝臣一听这些老臣所言十分在理,纷纷点头赞同,但承认王国邦不宜常战场是一回事,再想一个能够担当重任且德高望重文韬武略的新将领是另一回事。
能符合这些条件的,眼下除了王国邦还能找谁呢?
气氛一时间又陷入了焦灼,王国邦早就按捺不住,冷哼一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夫一颗拳拳报国之心,岂容他人践踏!”
说着他大步上前,刚想毛遂自荐,结果聂毅却上前一步,朗声道,“父王,儿臣以为几位老臣说的颇有道理,舅父父劳苦功高一辈子,如今又是镇国大将军,国难之际苏日安理应首当其冲,但毕竟年事已高,不宜长途跋涉,江山代有才人出,乱世才能出英雄,儿臣以为这一次漠北一役,父王应该给年轻人一次机会。”
老皇帝闻言一挑眉毛,“哦?那太子以为在这‘年轻人’之中,谁能担此重任?”
聂毅勾起嘴角,微微眯起的眼睛里面闪过一抹冰冷的寒光,“儿臣以为方才张大人所言其实很有道理,军心涣散的原因其实无非是将士们对朝廷已经不再信任,因此古有天子御驾亲征,往往能迅速振奋士气,如今朝中事物繁多,父王不宜亲赴战场,但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至少也得派个能足够代表您身份的将领才能凝聚人心。”
“当然有了身份自然还不够,还得威名远播,文韬武略,打得了胜仗,谋得了计策,最好还是能让漠北敌军闻之丧胆之人,这样才能真的扬我大晟国威。”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道理大家都懂,但朝中到哪儿去找一个这样的人?
聂毅听到周围的窃窃私语声,淡然一笑道,“至于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儿臣还真的刚好想到一个。”
说到这里,他毫不掩饰的将目光落到对面的聂暻身上,目光里闪过一丝狰狞,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所有人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接着脸色一片色彩纷呈。
他们怎么早没有想到呢!
想当年聂暻连沙场都没去就能运筹帷幄,排兵布阵,打的漠北虎狼之军连连败退,死伤惨重,最终滚回西北老巢,这是漠北与大晟交战历史上最大的耻辱,以至于长达十年漠北都不敢再进犯中原一步,而那个时候聂暻才只有十三岁。
从此聂暻一战成名,至今在漠北和喀什一带的西北地区,仍然对他的名字如雷贯耳,而当年的老汉王知道自己的铁骑竟然败在一个半大的孩子手里,当时就气吐了血,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或许是聂暻病了太久太久,又或许是他真的无心毕露锋芒,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在一众朝臣眼里,靖王爷始终都只是一个悠闲懒散的病秧子,却忘了当年他年少成名,曾经给大晟立下过这样大的汗马功劳,以至于如今战局已经如此紧张,竟然没有一个人想到他身上。
整个朝堂上的议论声越来越大,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了站在原地的聂暻身上,就像第一次见到他一般,心里涌出数不尽的感慨,身份高贵,威名远播,打过胜仗还威名远播的条件,简直就像为聂暻量身打造的一样,太合适了,除了他真的再也没有别人更适合担任这一新将领了!
这些话,老皇帝全都听在耳里,但始终沉着脸一句话也不说。
在场的人心里都清楚,聂暻无疑是这一次出征最好的人选,但皇上若就不开这个金口,他们讨论的再热火朝天也是白费功夫,谁让从始至终“靖王爷”这三个字就没从皇上和太子嘴里说出来呢。
眼看着局面对自己越发不利,靖王一党的不少老臣脸色都青了,可聂暻此刻就像被说的不是他一样,脸上仍然无波无澜,只是转过身,眯着眼睛看了聂毅一眼。
聂毅本以为他会慌乱、不安、愤恨……可这些竟然通通没有出现,聂暻只是淡淡的看他一眼,漆黑的眸子露出一抹嘲讽,像是早就猜到了他的计划。
本想将他一军,结果得到的却是这样的反应,聂毅当即心里涌起一股无名火,刚想开口将这层窗户纸彻底捅破,结果话到了嘴边还没等说出口,就听一声低吼般的冷笑,“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一声吼把在场所有人都惊了一下,猛地一抬头发现德高望重的常太师竟不知何时站到了大殿中央。
“太子昨晚才刚刚造下天怒人怨的罪孽,如今竟大言不惭的在陛下面前装起了勤政爱民,当真是可笑,可笑之极!”
说完这话,他重重的跪地磕了一个响头,接着陡然将袖子里一沓吼吼的奏折拿出来,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奏折散落一地,只见长长的白纸上面是一片片触目惊心的血书,有的甚至还没有彻底干透,展开之后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聂毅的脸陡然一片苍白,在全场皆惊的时候,常太师怒斥开口,“这里是京城一百四十三人的连名血书,要求太子殿下为昨夜的罪行给个交代,不知殿下您要如何解释!?”
老皇帝在看到这些血书的一瞬间猛地站了起来,聂毅的后背陡然沁出一层冷汗,而这时聂暻冲他勾了勾嘴角,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刹那间聂毅终于知道方才聂暻那讽刺的目光是什么意思了!
第178章 一口血喷出来彻底昏死过去
“这里是京城一百四十三人的连名血书,要求太子殿下为昨夜的罪行给个交代,不知殿下您要如何解释!?”
看着散落了一地的奏折,还有上面一滩滩已经干涸的褐色血迹,老皇帝的嘴角因为剧烈的情绪起伏颤抖了几下。巨大的眩晕让他根本看不清眼前的一切,但仍死撑着身子,指着那触目惊心的血痕厉声问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老皇帝的一声低吼在鸦雀无声的大殿里回响。在场所有人一片死寂,连大气都不管喘,目光落在地上那对让人背后发凉的猩红色上面时,脸色都变得极其难看,有的苍白如纸,有的铁青一片,简直是一片色彩纷呈。
想来心思诡谲,沉稳不乱的聂毅。此刻额头上也沁出了一层汗珠,他用狠毒了聂暻的眼神看他一眼,没等在场人开口,直接一撩袍子跪在原地,“启禀父王,关于常太师所提的昨夜之事,儿臣本打算退朝之后亲自去找您禀明情况,谁想到被战事一打断,这才耽搁到现在,关于昨夜之事,儿臣可以解释……”
“你闭上嘴,朕现在不想听你的解释。”
老皇帝没等聂毅说完就直接打断了他的话,当众如此不给太子留情面,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聂毅的脸当场就僵住了,这时就看老皇帝抬手一指,“常太师,朕现在就要知道昨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又跟太子有什么关系,你速速如实禀报!”
“是。臣遵旨。”
常太师朗声应下,一回头目光咄咄的盯着聂毅一字一句的说,“昨晚东城区鹤鸣楼一带突发大火,又逢大风,短短片刻火势就完全失控,直接烧了东城整整两条街道还没停歇,而与此同时,鹤鸣楼的马厩也因此失控,几十匹马受到惊吓之后,一窝蜂的涌上了街道,将屋子里跑出来逃难的人,撞得人仰马翻,街上行人伤的伤死的死,直到天亮这场火才彻底被扑灭!”
一听这话,满朝皆惊,谁都没想到向来祥和安定的东城区会在一夜之间摊上这么大一场祸事。系见长技。
东城区是整个京城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商贾旅人、外族来客、达官贵人……几乎每天都在这里扎堆,试想一下,这样热闹的地方突逢大火,肯定有无数的人涌上街头,正是惊魂未定以为自己逃过一劫的时候,却又遭到疯马踩踏……可想而知,这一夜会有多少人因此送命。
但问题是……这些事情又与太子有什么关系?
太子党里的人一听这话,有的就按耐不住了,开口嘲讽道,“常太师这话说的真有趣,虽说这事的确让人震惊,但天灾人祸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太师您现在拿一件驴唇不对马嘴的事情借题发挥,难不成是认为这大火和踩踏事件是太子殿下所谓吧?”
常太师闻言当即冷声一笑,弯腰捡起地上一份血书,目光似箭般开口,“这里有一份名单,上面清楚的记录了一切,昨天晚上,少说有数十人在鹤鸣楼看到了太子殿下,而有趣的是在此之前,殿下与王将军的得力干将李校尉正好在这里刚刚凌…虐致死了八个平民百姓,而理由却是因为不小心冲撞了他一下,所以他李校尉就直接对这八个人动了炮烙之刑,当时太子殿下可就在现场,试问若没有后台撑腰,李氏区区一个校尉,怎么敢随便动用陛下当年早就废除的刑罚!?”
这话一出,本就惊讶不已的在场人直接都听懵了,这李校尉究竟是猖狂到什么地步,才敢私下对人用炮烙之刑,甚至对象还正是大晟自己的子民!?
“咳……咳咳!”老皇帝一听这话一口气上不来,剧烈的咳嗽一声后陡然跌在了龙椅上,看着桌子上呈上来的一沓“血书”,上面清楚的记着这么多年来李校尉的种种恶行,还有昨夜亲历聂毅在场的种种,证据如此确凿,他一时间连自欺欺人都做不到。
“……你、你干的好事!好啊,太子你真是让朕大开眼界!”
老皇帝手指颤抖的直着聂毅的?子,眼睛都气的一片赤红,此刻聂毅庆幸自己还留有后招,见状赶忙开口,“父王,是,常太师说的对,昨夜儿臣的确去过鹤鸣楼,但并非是去助纣为虐,而是要亲手将李校尉绳之以法!”
“昨夜得知李校尉在鹤鸣楼为非作歹的并不只有常太师一个人,儿臣在第一时间知道后,当即怒不可遏,直接就去了鹤鸣楼准备将他绳之以法,为此还与他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这一点相信也有不少人都可以作证,儿臣从小深受父王教育,自知上位者一定要勤政爱民才能民安国盛,像李校尉这种军中毒瘤,儿臣连容忍都做不到又怎么可能与他同流合污。”
“昨夜儿臣已经砍了这恶徒的脑袋,本以为退朝后可以私下跟父王您承认错误,谁知却晚了一步,儿臣现在就可以将李校尉的项上人头呈上来,以示清白!”
这话说得悲怆恳切,再配上聂毅那张刚毅的脸和泛着血丝的眼睛,当真很难让人把这个印象里勤政沉稳的太子与草菅人命的恶行联系到一起。
一时间,在场不少人都有些动摇了,虽然眼下事实已经铁证如山,但说到底火又不是聂毅放的,百姓也不是他打的,如果非要给他追加罪名,无非就是一个监管不力,管教不严的连带之罪,这也犯不着上升到丧尽天良泯灭人性的地步吧?
趁这个时候,一众太子党纷纷站出来,将所有罪责通通推卸到李校尉身上,好像聂毅从始至终都是被这“血书”冤枉了一样。
看到此情此景,聂暻面无表情的脸上勾出一抹冰冷的弧度,突然低声道,“父王,儿臣自然是相信皇兄的为人和人品的,这一点相信在座的各位也都有目共睹,昨晚的事故想必定有误会和隐情,没准是那些百姓看到皇兄去找了李校尉,就下意识地以为他们已经同流合污了,只不过……”
说到这里,聂暻故意顿了一下,在场所有人的心都被他提了起来,老皇帝更是紧抿著嘴唇,“只不过什么?”
聂暻贪摇了摇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只不过父王和诸位大臣就算心里再清楚皇兄的为人,这毕竟也只是在朝堂之上,出了这庙堂之地就是民间的悠悠之口,如今这一百四十三个百姓连名呈上一份血书,就是为了给自己甚至自己死去的家人讨回公道,如果我们大事化了将这件事随便应付过去,想必百姓一定不会满意,而在战局如此激烈的时候,丧失民心意味着什么,父王您比儿臣应该更加清楚。”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让整个大殿陷入了死寂,就像当头棒喝一般,原本已经被聂毅虔诚悔过的样子灌了迷魂汤的大臣们突然回过神来,老皇帝沉吟许久开口道,“那以你之见,怎么样才能拉拢民心?”
聂暻一眯眼睛,嘴角翘起,“父王不妨请几个百姓来这金銮殿一趟,一来可以彰显您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安抚百姓们的不安的情绪,二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