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疯狂-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锌嗬停鞘ド衔我绱硕晕野。俊

虽然没抓捕叶忠,但吴世恭也想从叶忠身上找到些蛛丝马迹,毕竟叶忠是内廷的公公,消息也肯定比吴世恭灵通。

“此事为兄也是不解!”叶忠顺杆爬也是与吴世恭紧密了关系,“杂家与长敬兄都在汝宁,对于朝廷的消息知道的差不多。不过长敬兄,你未发觉此次遇袭有些蹊跷吗?”

“哦?请说!”

“不管怎么说,杂家也是从内廷出来的人,总知道些皇爷的脾气,可这次之事,不象是皇爷所为啊!”叶忠又道。

“嗯?”

叶忠可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到今天为止,汝宁军中所有的人都认为钦差是执行崇祯皇帝的密旨的。就是象侯老太爷这样的说情者,也最多说到了“崇祯皇帝受了蒙蔽”,还没有一个人提出了“崇祯皇帝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所以吴世恭的兴趣一下子起来了。

于是吴世恭马上探过身子,问道:“你是说圣上根本不知钦差所为?这不能吧!难道钦差敢胆大妄为如斯?他就不怕欺君吗?”

“欺君又如何?党人又非首次如此。”提到东林党,作为标准的阉党一员,叶忠也肯定是相当反感,“他们为了自己所谓的正义,根本不顾皇爷心思,也不顾朝廷大局,就想着搏廷杖、搏名声,为自己的私名不顾大局,这矫传圣旨之事也不奇怪!”

吴世恭听了叶忠的话有些将信将疑。他已经把钦差许梦起的底细审问清楚了,应该是首辅温体仁的人,也是东林党的死对头,所以此事肯定与东林党无关。但是钦差许梦起作为文官,倒也有可能是像叶忠所说的,先斩后奏,先解决了自己这个武官再说。

而且就如叶忠所说,崇祯皇帝并不知钦差许梦起所为,那起码崇祯皇帝对自己也抱有恶感吧!否则的话,那许梦起把自己锁拿回京城以后,就怎么样也圆不了自己的所为。要不然,他怎么指挥得动那些锦衣卫呢?不过什么话都说透也就没意思了,吴世恭就想听听叶忠到底是要唱哪台戏?

于是吴世恭向叶忠点点头,做了一个洗耳恭听的表情。

叶忠其实也知道,自己的理由十分牵强。但今天他的拜访,不是为了查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的,而是要来解决问题的,所以叶忠就问道:“敢问长敬兄一句,事后你发现钦差身上有密旨吗?”

“并无!”吴世恭摇摇头。

“那番子身上可有告票?”

“也无!”吴世恭有些明白叶忠的意思了,他的眼也逐渐地亮了起来。

“既然皆无,那就说明大人无事,也非皇爷之意。而番子所为就是刺杀朝廷大将,说不定他们就是混入朝廷的贼人啊!”叶忠是点到为止。

叶忠所说的也就是一个程序问题,就象是现代逮捕某人需要逮捕证一样,没有了这张纸,那就证明了这种逮捕行为是不合法的。

当然,钦差来逮捕总兵也是相当的敏感,所以叶忠就为吴世恭指出了一条解决的路,就把这事都推到锦衣卫的个人行为上去,而那些锦衣卫是混入朝廷的敌对份子。这样也给了朝廷一个台阶下,不要出现因为互相指责而导致局面恶化的结果。

可是吴世恭还有疑问:“圣上真不知此事?不会是圣上口传密旨吗?”

“绝对不知!”叶忠回答得是相当肯定,“皇爷英明异常,坚毅果断,绝不屑此种小人所为。”对此,叶忠倒是很有把握。如果是崇祯皇帝真的下令的话,他向来是杀伐果断,绝对不会节约一张圣旨的。

“可朝廷会相信此种解释吗?”吴世恭又问道。

“不相信又如何?”叶忠心想道:朝廷当然肯定不会相信的,“可圣上想逼反长敬兄吗?难道长敬兄自己想反吗?无非是各让一步,大家找个台阶下而已。”

不要说,吴世恭确实被叶忠的话给打动了。如果能够这样解决,虽然自己和朝廷的关系肯定会变得互相提防,但总比马上造反来的强。

于是,吴世恭就不耻下问道:“那讷言兄能否给小弟拿个主意?”

见到了自己的劝说有了效果,叶忠暗松了一口气:“这些时日,长敬兄也肯定查清了事实,那些无关的官员就放了吧!恢复汝宁正常,也不给他人落下口实;长敬兄也需派出一位亲信之人,赴巡抚大人和朝中,向皇爷和朝廷解释一二,可千万别伤害钦差性命,待皇爷圣裁吧!”

“那讷言兄可否辛苦一次?”吴世恭又问道。

“杂家不合适!”叶忠笑道,“不过依杂家判断,朝中也该来人了吧!”

第598章 温体仁下台

叶忠的判断没有错。吴世恭遇刺和汝宁军异变的消息迅速地传了出去,首先传到的当然是开封城内河南各个衙门了。

对于吴世恭是否被抓捕或者诛杀,其实那些官员并不在意,反正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可是钦差和那些锦衣卫的活倒是干得干净一点啊?抓捕和诛杀未成,反而引起了吴世恭的暴走,这使得河南官场是一阵骚动。

可其他官员可以逃避,那河南巡抚李仙凤却逃不掉。所以一得到消息以后,他立刻急报京城,并开始调动河南各路官军做好预防的准备。

可是猝不及防之下,短时间内根本来不及调动官军,甚至还有些象是李禄的南阳官军、赵铭归德卫的部队,因为以前与吴世恭的关系相当紧密,所以李仙凤自己都不放心呢。所以无奈之下就先用缓兵之计,要安排官员去劝说和拖延吴世恭。其实在这时候,李仙凤都认为钦差许梦起的行动是出自崇祯皇帝的授意的。

话分两头。先说调动各路官军吧:

四个大字:都不相信。没一路官军认为吴世恭会反,反而是各路的将领起了兔死狐悲的心思。开封的陈永福等将领倒也听从李仙凤的调遣,不过他们的动作也是磨磨蹭蹭的,一副只求自保的模样。

在明面上,反应最激烈的就是南阳总兵李禄,他公开声称:吴世恭不会反。在平日里,李禄吹嘘自己的“妹夫”吹嘘得太多了,如果吴世恭获罪,那李禄绝对逃不掉。再说,现在的李禄与吴世恭的利益捆绑得太紧密了,所以他绝对不会参与围剿,最多就是一个袖手旁观的态度。

而在暗地里,反应最激烈的就是归德卫指挥使赵铭了。这次股票的大跌让他损失惨重,奶奶的!他杀了钦差许梦起的心思都有了。

陈中之和江澄则是保持沉默。现在他们的联军的供给都是依靠着汝宁军的,而且这些日子他们的联军与济民垦荒商行合作,在汝州也捞到不少好处。而现在要他们反戈一击,不提良心吧!那将来他们的联军供给又从何处而来呢?

余子琏则是回答了一句:“胡闹!”。虽然余子琏与吴世恭有着私怨,可其也相当了解吴世恭,知道现在的吴世恭肯定没有反意。

再说,直到目前为止,汝宁军做事还是挺地道的,还从来没有抛弃友军的事。再加上随着自己军队实力的增强,余子琏见识的增多,余子琏也逐渐明白了汝宁军真实的战斗力,所以让余子琏的汝州军首当其冲地与汝宁军战斗?余子琏肯定是没有兴趣的。

所以调动了一圈,李仙凤发现竟然调动不动各路官军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仙凤得知汝宁府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知道了汝宁军暂时没有开展军事行动,因此在此时,他就寄希望于去汝宁府谈判的官员了。

而派去的那个倒霉孩子当然就是现任河南左布政使,原汝宁知府关可颂了。所有人都以为关可颂这次是趟倒霉之旅,最差的结果甚至会丢了性命。可是谁也没想到:关可颂不仅平安地回来了,而且把钦差许梦起也给平安地带了回来。甚至还带回了吴世恭的自辨奏章 以及审讯的锦衣卫内混入贼人,刺杀朝廷大将的口供。

当然,那些口供都是那些锦衣卫屈打成招的,而且现在的他们也都是见了阎王,根本没办法判断这些口供的真实性。可不管怎么说,那也证明了吴世恭现在没想反,这让河南巡抚李仙凤也是大松了一口气。

之后,李仙凤又把这一最新情况报给了朝廷。可李仙凤不知道,现在的整个朝政已经是乱成了一锅粥。

在三月底,当崇祯皇帝得知钦差许梦起诛杀吴世恭未果,汝宁军准备造反的时候,他也是大吃一惊。不仅崇祯皇帝吃惊,连朝中大臣们也被这个意外的消息搞得有些莫明其妙。

再怎么诟病吴世恭的私德,所有人也不能够否认吴世恭的战功,现在的他已经是朝廷有数的大将了。就算是鸟尽弓藏,那也要鸟死绝了再说啊!可是大臣们也认为钦差许梦起的举动是出于崇祯皇帝的授意,所以他们也就保持着一种难言的沉默。

而崇祯皇帝却是差点儿背过气去。莫明其妙地背了这么一个黑锅,而且是百口难辩,这让要面子的崇祯皇帝是怒火中烧。

什么也不要说了,先面对现实吧!到底吴世恭的造反还是猜测,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那就先安抚吧!

于是崇祯皇帝难得地开了一个宫廷盛宴,把勋贵和重臣都邀请在了一起。当然,这场宴会的重点就是薛、吴两家侯府,崇祯皇帝要表示出自己并没有要诛杀吴世恭的态度。

而特邀嘉宾薛呈麟小朋友也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厚赏,宴会在一种和谐、热闹、虚伪和忐忑的气氛中结束了。当然在宴会后,吴惟忠很识相地抱病回府,不再管京营之事,而京城内的厂卫也紧盯着这两家侯府,做着一切的预防事务。

可是这场宴会也向外界透露了一个信息:崇祯皇帝对这一事件也是茫然不知的。而且随着侯老太爷开始在京城发挥能量,东林党人立刻就把矛头指向了首辅温体仁。

什么“奸相”啊,“国贼”啊,一顶顶大帽子扣在了温体仁的头上。这次可是证据确凿,“矫传圣旨”的罪名温体仁怎么样也逃不掉。随着吴世恭的自辨奏章 上呈到朝廷,这场弹劾风暴就达到了顶点。虽然温体仁及时的弃卒保车,把罪责都推到了钦差许梦起的身上,但还是被弄得狼狈不堪。

而崇祯皇帝对此也是冷眼旁观。这次温体仁的事做的也是太过分了一点,使得他对温体仁也有了看法。再怎么样,也不能动摇崇祯皇帝的统治,逼反一支官军的罪责总该要有人来承担吧!

毫无意外,见此好机会,曹化淳及时的落井下石了。

当曹化淳直接向崇祯皇帝请求:让他亲率东厂番役调查钱益谦之事,以杜绝小人诬陷大臣,搅乱朝政的歪风时。崇祯皇帝同意了。

于是曹化淳雷厉风行地抓了陈履谦和张汉儒,并且亲自在外东厂严刑拷讯。这大明十大酷刑一摆出来,陈履谦和张汉儒就把膝盖给献了出来,他们在进来的头天晚上,曹化淳第一次去审问的时候,就竹筒倒豆子般全交待了。除了交代本人作案情况外,连幕后主使首辅温体仁的诸多言行,也一并交代了。

而这些也不是屈打成招,都是事实,所以曹化淳也很容易地找到了相应的证据,形成了很完整的证据链。所以当曹化淳向崇祯皇帝一禀告,崇祯皇帝又见到并没有什么疑点,他就沉默了半天,最后说了句:“体仁有党!”

崇祯皇帝利用温体仁就是要打击东林党的,而现在竟然发现了温体仁自己都结党营私,于是温体仁的政治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

于是,崇祯皇帝先决定免除对钱谦益和瞿式耜的查处,并命将陈履谦和张汉儒交刑部议处。而恰巧刑部尚书郑三俊也是东林一党,于是再审肯定是别无异词,议定对陈、张二犯各杖责一百,枷号三月。两个人先是被打得个半死,接着又要扛上几十斤重的木枷连日在街头示众,加上刑部牢里毫不留情,三个月的期限未到就先后死了。

这个案子前前后后闹腾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一旦真象大白,东林党官员再次乘势不依不饶地追究起当初温体仁拟旨的过失来,而且把过去的一些是非也重新搬了出来。这时候的温体仁真有些墙倒众人推的味道啊!可是温体仁还是没料到,还有祸不单行呢。

在开春以后,山东总兵丘磊出海救援朝鲜,可船行半道,就得知朝鲜已经沦落,见自己的使命已经不可能完成,去援的明军只能够灰溜溜地返回了山东。

在崇祯九年的十二月,清军兵抵汉城,朝鲜京城是哭声震天,连朝鲜国王李倧逃亡的南汉山城也被清军包围了。三十日清军入朝鲜京城。第二年正月初四日,清军北渡汉江,距王京二十里驻营。

初七日,清军战胜朝鲜全罗、忠清两道援军,但是六十六岁的额驸扬古利被朝鲜一卒击中身亡。顺便说一句,那正是朝鲜的火铳手。而朝鲜李倧以“势穷情迫”为由,称臣请罪。

皇太极要求严惩朝鲜挑起衅端的大臣,也就是要杀亲大明的朝鲜大臣,同时造船发兵攻入江华岛,获朝鲜王妃、王子及阁臣等人。二十八日,李倧献出两祸首。

同一天皇太极提出:必须去掉明国年号,断绝与明交往,献出明国所与诰命册印;国王亲自来谒,以长子并另一子为质,诸大臣也以子弟为质,将来立其质子为嗣;从今以后一应文移,奉大清国为正朔,所有节日俱行贡献之礼。使臣往来均遵照明国旧例。

特别注意的是一点,皇太极还提出:当清军有事征伐明国时,调兵数目、日期,一切不误。皇太极看中了打死额驸扬古利的朝鲜火铳手了。

并且皇太极还让朝鲜当即备齐鸟枪、弓箭手及兵船五十艘,助攻皮岛;而当大军撤还时,欢送,俘获之人逃回执送本主;以后每年进贡一次,黄金百两,白银千两及皮张纸席等物均有定数。

三十日朝鲜国王李倧亲至皇太极面前伏地请罪。举行受降仪式后,当即留下其长子及次子为质,其余被俘妻子家口二百余人遣送还京。二月初二日,皇太极自朝鲜班师。从此清朝代替明朝把朝鲜变成了藩属。朝鲜对清朝由以前的兄弟之称,更执藩臣之礼。

不久阿济格领兵攻克皮岛,斩明将沈世魁等,彻底解除了清朝攻向关内的后顾之忧。

藩国朝鲜的丢失,又使得整个大明朝廷巨哗,除去战略上的考虑,大明朝又一次的大失了颜面,而崇祯皇帝也对温体仁的无能有些忍无可忍了,尤其是当他找到位,认为其是“宰辅之才”的杨嗣昌。

于是当温体仁照例引咎乞休时,温本人还以为会由皇帝来温旨慰留。而在内阁值班的张至发本来也按照以往的规律票拟了慰留之旨的。

谁知崇祯皇帝却在上面批了“放他去”三个字。毫无思想准备的温体仁正在家中吃饭,当他听到了这一消息,一时惊慌,竟然把手里的筷子也掉在地上了。

第599章 连锁反应

崇祯皇帝对这位在自己身边操劳多年的老臣总算没有绝情,虽然让温体仁退休回家,还是很给了他应有的体面,并在临行前赐给他金银绸缎,并命行人司官员一路护送他至浙江故里。

可没有了权力的温体仁,也抽尽了自己的生命力。当他回到家乡之后,这位在一年前还精力充沛地打压政敌的前首相竟然一病不起,在第二年就死去了。

温体仁是位标标准准的政客,对于治国是毫无建树,在他担任首相的期间,明朝内外的局面也是在一步步地恶化。虽然在此期间有着天灾人祸的客观因素,也有东林党人为了一党之私,百般阻挠朝政的原因,但作为首辅,温体仁确实是极不合格的。他也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而在这场政治变换中,东林党的大本营——南直隶的官场倒是没有加入。也不是其他的原因,因为他们现在正被闯塌天刘国能的农民军搞得是焦头烂额呢。

在崇祯十年初,闯塌天刘国能率领着自己的六万多人马来到大别山区以后,他没有急着四处攻略,缴获给养供给给自己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