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特战先驱-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卫国勉强一笑,说:“回来了!”

陈怡突然有些激动地说道:“你要离开虎头山,怎么不告诉我?”

周卫国沉默了一会儿,说:“这是军事秘密!”

陈怡咬着嘴唇说:“如果不是上级给我们涞阳县政府通报,让我们配合你们独立团做好开拔的工作,你是不是要一直瞒下去?”

周卫国想了想,点了点头。

陈怡眼中已有了泪光,说:“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几时能回来?”

周卫国又沉默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我是军人,我只知道执行命令!军令如山,容不得我半点违抗!这一点,你应该也知道的!”

陈怡的泪水无声地顺着眼角流下,说:“那你还记得答应过我的话吗?”

周卫国鼻子不由有些发酸,说:“我记得!我答应过你,等打完了鬼子,我陪你回苏州!”

陈怡突然打断周卫国的话,说:“只要你还记得就行!”

说完,就这样起身出了团部,头也不回地走了。

看着陈怡的背影,周卫国不由痴了。

※※※

9月30日中午,骑风口。

虎头山独立团最后两支部队,教导营和团直属队终于也要开拔了。

这里,早已挤满了前来送行的虎头山乡亲们。

每个战士身边,都围着好几个乡亲,无论是否他们的亲人。送行的人几乎都问了同一个问题:“几时回来啊?”

战士们都是强忍着泪水,说:“很快就回来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后,送行的人不但没有放心,反而更加担心了起来,忍不住问:“真的吗?周团长说的吗?……”

这时,司号员突然吹响了军号!——部队该登车了!

战士们虽然脸上还带着泪水,但却都毫不犹豫地开始整队,随后开始以班为单位登车。

当所有部队登车完毕,车厢尾部挡板合上时,送行的人群突然爆发出一阵哭声,紧接着,他们就哭着把各种干粮、肉干、水果扔上了战士们乘坐的汽车。

而车上的战士们也一边哭着,一边和车下送行的自己的父母亲人或不认识的乡亲们拼命握手。

在车上车下的一片哭声中,往往都伴随着这样一句话:“跟着周团长好好干,不要丢了俺们虎头山的脸!”

周卫国坐在驾驶室,也是泪流满面,但当他努力在送行的人群中寻找时,却并没有发现陈怡的身影!

周卫国抬腕看了看表,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三十分了。

在将头探出车窗,最后看了一眼虎头山后,周卫国沉声命令道:“出发!”

※※※

车队开动后,送行人群的哭声越加响了。

而躲在一个小山坡上远远看着周卫国离去的陈怡的哭声,就藏在这一片哭声中!

第三节

第二天上午十时许,周卫国带领的虎头山独立团最后一批部队抵达鲁中军区。

车队停稳后,周卫国正指挥着下车后的部队集合,就有一群人前来迎接。

周卫国仔细看过去,发现迎接的人群中不但有刘远和独立团先期抵达的三个营的营连长竟然还有老团长邱明和政委吴远山,还有陈永贵等一班老战友!

周卫国赶紧迎了上去,走到邱明和吴远山面前后,一个立正,大声说道:“团长政委好!”

语声不觉有些激动。

邱明和吴远山现在虽然是相当于普通师级编制的警备第三旅旅长和政委,但听见周卫国叫出这一声“团长政委”,心中却是倍感亲切!想起当年分别的情景,在回礼后眼睛不禁都有些湿润。

但很快,邱明就在周卫国胸口轻捶一拳,笑骂道:“好你个周卫国,几年不见,一见面就给我官降一级了!”

周卫国呵呵笑道:“老团长,您这个团长可当得不冤!我们虎头山独立团还不够给您和政委长脸哪?”

邱明指着周卫国对吴远山哈哈大笑道:“老吴,你瞧瞧,这兔崽子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才见面就急着表功了!”

周卫国立刻接口道:“团长,您这话就不对了,既然是兔崽子,又哪来的狐狸尾巴?”

邱明一时语塞,吴远山忍不住微笑道:“老邱,这可是你自找的!”

说完,又微笑着握住了周卫国的手,说:“卫国,一路上辛苦了!这几年老邱和我都惦着你们!”

吴远山的话虽然说得平淡,但话中包含的感情周卫国自然能体会到,握住吴远山的手,想起牺牲的李勇和吴有财,周卫国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邱明见状,拍了拍周卫国的肩膀,说:“这下好了,大家又聚在一起了!”

周卫国笑着说:“老团长,我这回是不是还归您管?”

邱明微笑着说:“你急什么?上级自然会有安排!”

周卫国突然压低声音,说:“老团长,我们几时出发去东北?”

邱明笑道:“你这人怎么这么猴急呢?该学学你的政委!”

说完,忍不住赞叹道:“小刘这个政委不错!老成持重!不但做思想工作到家,带兵也是一把好手!”

刘远在一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邱旅长过奖了!”

他没在邱明手下当过兵,却不便像周卫国那样称邱明为“团长”。

吴远山微笑道:“小刘,你也不必谦虚!老邱可是很少夸人的!我看除了卫国,他也没这样夸过别人!”

刘远笑笑,没有再说话,这时候要是再谦虚就显得虚伪了。

邱明突然对周卫国说道:“卫国,听说你和小刘以前是东吴大学的同学?”

周卫国点头道:“是的,刘政委读的是文学院,我读的是法学院,我们上课在一起。不过我没毕业就辍学了!刘政委却在毕业后不久就参加了革命!”

邱明接口道:“你先是读黄埔军校,后来带兵了又打鬼子,一样是革命!”

吴远山感慨道:“是啊!抗战是整个中华民族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争!所有抗击侵略者的中国人都是革命者!”

周卫国有些激动地说道:“团长,政委,从‘九·一八’到现在,抗战打了足足有十四年!我们中国终于胜利了!这些天只要一想到我们竟然有机会去东北接受小鬼子的投降,我就睡不着觉!恨不得长一对翅膀立刻飞到东北去!”

邱明和吴远山都笑了,邱明压低声音说:“卫国,我再给你透个底,山东的部队恐怕这个月内就要出发了!你可要做好准备工作!”

周卫国大喜,大声说道:“明白!”

刘远脸上也不禁露出了欣喜之色。

赴东北受降,对于经历过“九·一八”国耻的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值得期待了!

教导营和团直属队随后就在刘远的带领下进入驻地修整——周卫国和邱明、吴远山这两个老领导还有老独立团的战友们自然有很多话要说。

※※※

两天后,周卫国接到正式命令,虎头山独立团转隶警备第三旅,番号改为警备第三旅第四团!

※※※

10月24日,中共中央电令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亲率轻便指挥机关,月内去东北。”

25日,同在鲁中军区的山东军区直属队、第三师、警备第三旅接到命令,进军东北。第一批部队定于10月28日出发。

邱明知道周卫国的心思,接到命令后自然立刻就把周卫国的四团选为警备第三旅先遣部队。

由于此前第一批进入东北的冀热辽军区第16分区曾克林部传回的乐观消息,“在沈阳及各地堆积之各种轻重武器及资财甚多,无人看管,随便可以拿到”,所以命令中要求开赴东北的部队一律轻装——反正这回是受降,东北又有无数武器弹药可以补充。

接到开赴东北命令的部队立刻开始准备工作,同时根据上级轻装的指示留下了所有重武器。

周卫国早把自己团的火炮都留在了虎头山,此时倒也免了留下重武器时的再次心疼,不过把缴获的汽车全留在鲁中军区还是让周卫国肉痛了一阵。

其他受命开赴东北的部队除了留下重武器,还留下了绝大多数轻武器(既然东北遍地都是武器弹药,去东北的部队把武器留给不去东北的其他兄弟部队也就显得理所应当了)。

但周卫国却直接就拒绝了邱明让他的部队也留下“一部分”轻武器的建议。“不行!手中没有武器,还能叫军人?再说,我们去东北是去受降的,就是要让小鬼子看看我们严整的军容!要是没有武器,鬼子铤而走险顽抗怎么办?抗战都胜利了还吃鬼子的亏,这种傻事我周卫国绝不会干!”

这就是周卫国对邱明的建议的回答。

邱明对此当然只有苦笑,上级只命令开赴东北的部队要轻装,可没说一定要把轻武器也留下,所以邱明在骂了周卫国几句“小气”、“没出息”之类的话后,也就不再多说了。

10月28日,周卫国团作为警备第三旅先遣部队,首先开拔。

几天以后,当四团在渤海军区暂时停留修整时,周卫国又接到命令——四团此次将通过海运开赴东北!登船地点为龙口。

命令下发以后,全团立刻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倒是把周卫国吓了一大跳。但在了解情况后,周卫国也就跟着呵呵傻笑了——原来,全团一千多旱鸭子听说可以见到真正的大海,无不激动万分,这才集体欢呼!

※※※

但等旱鸭子们来到龙口登船点时,却是人人目瞪口呆。

首先,是全体脱下军装打包,换便装;随后,全体在离入海口还有一段距离的河汊登船,就连船出海,都是在天黑后进行!

这使得一千多想要看真正大海的旱鸭子郁闷无比!

对此,负责保障主力部队渡海的胶东军区的同志万分抱歉地解释道:“委屈同志们了!不过只有这样才能避开美国军舰的干扰!”

这一晚上,周卫国团一千多旱鸭子既没有见到传说中的“大海”,在船舱中又吐得昏天黑地。但总算是无惊无险地在黑夜中渡过了渤海海峡,于第二天上午在大连城外的貔子窝登陆。

船抵貔子窝时,正遇上落潮,为免搁浅,帆船不得不停靠在离海岸几百米远的海面上。

这回旱鸭子们倒是有机会好好看看大海了,但吐得腹中空空的他们却又没了看大海的兴致!

周卫国看了看大亮的天色,又问过船工,确认水深后,脱了布鞋,挽起裤腿,大声命令道“全体都有,趟水上岸!”

说完,带头跳下了船。

见周卫国跳下了船,其他干部战士都毫不犹豫跟着跳了下去。

此时正是初冬时节,海水已经很是冰冷,一千多旱鸭子被冰冷的海水一刺激,倒是都清醒了,有说有笑地蹚着冰冷的海水,直奔海滩而去。

就这样,周卫国带着全团一千多人踏上了东北的土地。

部队登上海滩后,团直属队和一营三连稍事整理,继续前进,在滩头的制高点建立起了一条临时防线。

就在刘远觉得周卫国有些过于谨慎时,滩头阵地的林水生发回了“发现敌情”的信号。

周卫国来不及多想,对刘远交代了几句后,立刻带着教导营赶往滩头阵地。

来到滩头阵地时,周卫国已经看见了正往这边驶来的一支车队,从车队驶过后腾起的尘土来看,这支车队规模可不小!

周卫国举起望远镜,看向车队,只见打头的是三辆坦克,坦克尾部排放出的滚滚浓烟表明它采用的是柴油发动机,但这三辆坦克的主炮却比周卫国以前见过的所有坦克主炮口径都要大,应该超过了70,炮管也更长(周卫国看见的是T…34/76型坦克,1941年后,T…34/76型坦克采用的是76F…34型L/42加农炮)。坦克的后面是一长溜卡车,从望远镜里数过去,足有四十多辆!其中有4辆卡车的车后还各牵引着1门中口径火炮(苏军的45mm坦克炮)!

周卫国冷静地命令道:“准备战斗!”

不一会儿,刘远也带人上了滩头阵地。

刘远却是一眼就看见了车队中飘扬的镰刀斧头红旗,不由松了口气,对周卫国说道:“卫国,这应该是苏联红军,他们可能是来迎接我们的!”

周卫国皱眉道:“迎接?迎接用得着这么多人还加上坦克火炮吗?”

周卫国此刻也明白了,这滩头虽然没有苏军重兵把守,但肯定有苏军的哨兵!要不然苏军不可能来这么快!

车队驶到离滩头阵地大约两三百米距离时停了下来,很快,就从每辆卡车上跳下了十来个戴着皮帽的苏军士兵,这些士兵手中大多拿着弹鼓供弹的冲锋枪(PPS…42式冲锋枪)和弹盘供弹的轻机枪(DP…28轻机枪),有十几个士兵甚至扛着长长的大口径枪械(PTRD 14。5mm反坦克步枪),苏军士兵跳下卡车后,迅速呈战斗队形散开,或依托汽车、坦克,或卧倒在地,枪口都对准滩头阵地。打头的三辆坦克也转动炮塔,将主炮对准了滩头。

周卫国不由倒吸一口冷气,看样子,这至少是一个加强营的兵力!这里的海滩坡度不大,又无遮无拦,在这么开阔的地形面对着一支大量装备自动武器,火力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对方就算兵力比自己少,真要打起来,他可没多大取胜的把握!

这时,苏军卡车后牵引的四门火炮已解离了牵引展开,又有几十名士兵架起了6门迫击炮。

周卫国越看越不对劲,低声对刘远说道:“阿远,我看老毛子不地道,得防他们一手!”

说完,低声命令道:“二营,老规矩,留下观察哨,撤出滩头阵地,老毛子炮击后再进入阵地,注意各连掷弹筒集中使用,准备集束手榴弹;一营,从右后方迂回到老毛子身后,真要打起来,就踢他妈的屁股!团直属队狙击手留下,瞄准老毛子所有军官,听我命令开火!团直属队、三营、教导营,作为预备队,向侧后方分散待命。妈的,我们独立团也不是好惹的!”

眼看就要开打,各部队立刻精神一振,按照周卫国的命令迅速行动了起来。

看了眼苏军中的火炮,周卫国忍不住道:“机炮连要是还在就好了!”

刘远拉住周卫国,焦急地低声说道:“卫国,先等等,这是苏联红军,我们不能贸然开火!”

周卫国沉声道:“我知道他们是苏联红军,但是,有备无患,我们独立团不能刚到东北就吃老毛子的亏!”

刘远想了想,说:“这样也好,不过我们绝不能开第一枪,我先下去和他们交涉一下。”

周卫国断然道:“不行!你是政委,不能随便涉险!”

刘远说:“来之前我在鲁中军区跟留学过苏联的同志学过几句俄语,应该能用得上。”

周卫国还要再说什么,这时,从苏军中走出了一个士兵装束,但却佩戴着手枪的人,大声用不很流利的汉语说道:“我们是驻旅顺的苏联红军,你们是什么人?”

看来这人就是苏军中的翻译了。

刘远眼前顿时一亮,苏军中既然有人懂汉语,那就好办了!立刻大声应道:“我们是共产党八路军!向苏联红军同志们致敬!”

那翻译转身对苏军中一个军官用俄语说了几句,看那军官的样子,就是这支苏军的指挥官。

苏军指挥官想了想,对翻译说了几句俄语。

趁着这个机会,留在滩头阵地的林水生已经将那个苏军指挥官套在了狙击步枪的瞄准镜中,这时候的林水生已经来不及对瞄准镜中高鼻子蓝眼睛的这位苏军指挥官感到好奇了,他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只要战斗打响,这个倒霉的家伙将第一个毙命!

翻译这时已回过身来,大声喊道:“你说你们是共产党八路军,为什么都没有穿军装?你们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的身份?”

周卫国不由和刘远面面相觑,是啊,他们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他们可是连正式的军衔标志都没有啊!

见他们久不回答,苏军指挥官大声说了一句话。苏军中立刻传来一阵拉枪栓的声音,炮兵也将那四门火炮炮弹上膛,而迫击炮手也将炮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