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谢家皇后-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荷一直努力想把她教好,让她变的稳重些,几年下来都没有多大成效,可现在青荷不在她身边,几天功夫她就大变样了。

所以圣人说的有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现在且不提怎么生怎么死的问题,谢宁正兴致勃勃的了解自己的新窝。如无意外,说不定这里她要住一辈子的。

永安宫是真大啊。在萦香阁的时候想养小鱼、养睡莲,都是栽在缸里的,难得搬家时他们居然记得把那些大缸都搬来了。

这么大的地方光是清扫庭院就需要不少人手,可不象在萦香阁的时候一样,就那么一亩三分地儿,胡荣领个小太监随便划拉几下就行了。

青荷扶着谢宁走在前头,青梅则扶着方尚宫跟在后头。方尚宫在池子边停下,谢宁也只好收回了脚步。

真可惜,她挺想到曲桥上站一站的。夏天的时候,池子里开满了荷花,想必站在曲桥上闻荷香很怡人。现在嘛,池子里都结冰了,里面还有孤零零的残荷败叶没有拔去,桥上的冰肯定铲过,但还是滑。

谢宁只能放了这个打算。

其实她没那么娇弱的,之前和小舅舅被困在山上的那一次,他们曾经打算冒雪下山。山道本来就又窄又陡,石阶还结了冰,就这么着他们还到了半山腰,结果桥断了,他们只好又回去。

她只摔了两下,小舅舅还摔了三四回跤呢。

但这理由没法儿说出口。再说,她的身体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摔一下她可能不怎么样,孩子呢?

桥那头是八角亭,先帝时后宫里美女多的住不下,永安宫听说人最多时挤过八位佳丽,还有人画了一副当时的画呢,取名叫八美图。上面那八位佳丽就在这个小亭子里各展技艺,吹拉弹唱翩翩起舞,情景华丽奢靡,就象牡丹开到最盛下一刻即将凋零时的模样,让人看着也惊艳,可是又觉得心酸。

这张画的画师姓张,画就收在永安宫西侧书房里。这里空置良久无人打理,幸好那些书画还保存的不错。皇上吩咐修缮永安宫的时候,这些书画下头的人也不敢做主,只简单的扫了积灰就还放在原处,谢宁才有机会看到。

画上的美人们后来哪里去了?这个没人说得清楚。她们最好的年华被记在了这张画纸上,虽然已经过了几十载,仍然没有褪色,那种让人迷醉的,甚至有些望而生畏的美丽。

计划很多,目前还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比如池塘清淤就得等开春化冻了才能干,正殿的整修也是如此,天太冷想给藻井的套边补色都十分困难。

搬了新居之后,不管是宫里还是民间,亲朋好友总得上门恭贺一翻,称为“贺新居”,有些地方也叫“燎锅底”。但是谁让现在正赶上了非常时期呢?谢美人在宴会上突然晕倒,整个后宫的节庆气氛象是被谁划了一刀似的戛然而止,所有人都象是选择性的瞎了、聋了,哑了,大半个后宫的人都闭门不出,要不是那些红灯笼、福字、春联和窗花还没揭掉,这可真不象是过年。

这种情形之下,连一直房间和谢宁走的近梁美人都不敢过来走动。陈婕妤的云和宫被封宫了,到现在也没个解封的迹象。这会儿乱说乱动,谁知道会不会步她的后尘?

不但不敢来沾谢美人的边,她们相互之间也不拜年,不走动,这种一年一度辞旧迎新的大好日子,所有人都跟狼来了一样恨不得把脑袋缩进被窝里掖着藏着。

被影响的远不止宫内的人。整个京城,许多人家都被这场风波波及了。象有品级的嫔妃,过年这样的好日子是可以进宫请安的,一年里头能光明正大见亲人的机会可不多。但今年这件事一出,往前那成撂成撂的递进宫请见的折子锐减到近乎于零。

这时候还想进宫请见说话的,不是真有要事就是憨大胆。

谢宁万万没想到自己就遇到了这种憨大胆。

她迁到永安宫的第二天,就有一张请见的折子递了进来。

“这位谢夫人是?”最先看这张折子是方尚宫,所有要递到谢宁面前的东西她都有那个权利也有那个责任先过目。

“我婶子。”谢宁的神情很无奈。青荷伺候她这么久了,头一次看见她露出这样的神情。过去几年里,就算她被冷遇,被慢待,被人不动声色的欺负了,她都没有这样形诸于色。青荷能看出来她不是装着不在意,也不是城府深,是真的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现在家里亲人递了请见折子,却让她这么烦恼。

“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倒来了。”谢宁摇摇头:“我一点儿也不想见她。”

方尚宫了然。

她虽然来谢美人身边的时间不长,但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了解了。

比如谢美人父亲早逝,随母亲在外祖家生活、长大。后来外祖母和母亲也都相继去世了,她就跟着舅舅一家生活。

而谢家呢?她的祖母,叔叔婶婶们,那些和她关系本应该更亲近的人都在哪儿?在做什么?

方尚宫还从周禀辰那儿得知,谢美人采选进宫时,连出身最寒微,只能说是平头百姓之家的刘才人都带了几样首饰细软,进宫后可以在求人时打点通融以用,谢美人作为官宦门第出身的姑娘,竟然除了一身衣裳别无他物。

要说谢宁想见谁,那毫无疑问是舅舅、舅母、表姐表兄那些人。问题是,舅舅不是京官,现在还在任上,离京城远着呢。

没想到谢家人却找上来了。

谢宁觉得,这世上最宽容最温和是亲人,但有时候,最恶毒无耻的人也是你的亲人。

前者是外祖母一家,后者就是谢家了。

“那就回了他们。”方尚宫用很自然的口气说:“宫里头不少主子都遇见过这样的麻烦事,一些远亲知道她在宫里体面了,总想跟着沾光。还有宫女的家里人趾高气扬对旁人说自家女儿在宫做娘娘呢。”

青荷在一旁笑:“您老人家别扯我们,宫女可没惹着您,我们家里人也没这么大胆。”

谢宁按了按眉头:“要是他们懂得什么叫知难而退就好了。”

而谢宁不觉得谢家有哪个人会愿意放弃攀上宫里的关系。

偏偏赶在这个时候,就算他们消息闭塞,可既然想攀关系,总得对现京里、宫里的情形打探一二吧?

多半他们只打听到了她有孕,晋封,却没人告诉他们最近几天才发生的事情。

这种时候别人躲都来不及,他们还上赶着往前凑,真让谢宁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做为亲人,那些愚不可及的还是她的长辈,谢宁有些话真不好说出来。

幸好,方尚宫、青荷,连胡荣在内,没有一个傻子。

方尚宫把折子合了起来放回匣子里:“谢夫人只是八品诰命,按说是没有进宫资格的。主子现在有身孕,也不能乱见外人,只怕有所冲撞妨碍。不如让谢夫人先斋戒几日,再好生学一学进宫该学的宫规礼仪。”

青荷抿着嘴唇忍笑。

方尚宫的话直说其实就是一个字“拖”。

现在确实不是好时机,但是主子如果真拒绝了请见,对自家亲人长辈那样绝情、不敬,就成了她的不是。不孝二字,就算是皇上都担不起,不要说她一个小小的美人了。

所以只好给往后拖一拖了。斋戒时间可以长可以短,三天,七天,一个月?都可以,越长越诚心。至于规矩,那更得好好学,认真练,什么时候练到尚宫们点头说“可”字,谢夫人就可以进宫觐见了,但这个字谢夫人什么时候能等到,那就不好说了。

连皇上都知道这件事了,永宁宫现在大事小事白洪齐没有不上心的。谢美人进宫数年,现在头一回有请见折子递进来,白洪齐焉会不知?

晚膳前皇上来了永安宫,谢宁虽然没把心里的事全放脸上,皇上也看得出来她并不太高兴,心事重重。

只是不想见的亲戚,怎么她显得这么烦恼?

而谢宁也在想,她婶子这么一来,肯定没有好事。虽然她不觉得自己的过去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但是遇上了谢家人,尤其是她那个婶子,谁晓得他们嘴里会蹦出什么样的话来?

用膳的时候她都有点心不在焉的,汤只喝了半碗。

~~~~~~~~~~~

可能受凉了,从脖子往下,肩膀和背也都在痛,整个人僵硬的象木头。贴完这章还会继续码字,但如果睡前码不到3k的话今天就不贴了,明天再贴。

☆、八十 请罪

在皇上看起来,现在什么事都没有谢宁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来的重要。谢家人如果真让她这么难受,那让他们一辈子也进不了宫,甚至连京城都不能踏进一步也很容易。

谢宁直到该上床安歇的时候还是心神不宁,这让皇上都忍不住想,谢家人是不是做了很对不起她的事。

帐子放下来,谢宁把辫梢在手里卷来卷去的,想说话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皇上的手伸过来扯着她的辫子拽了一下:“还不困?”

早晚还是要说的,谢宁琢磨着,与其让别人说,不如自己先说。

这事儿谢宁自己觉得没什么,但是也许别人不是那样想的。

屋里熄了灯,帐子里也很暗,谢宁小声在枕头边说:“皇上?”

皇上唔了一声,问她:“什么事?”

“……”

话到嘴边说出口太难。

谢宁不是胆子小,也不是害怕不敢说,就是不知道第一句话打哪里说起。

“那个,臣妾自幼丧父……”

“这个朕知道。”

万事开头难,可是头已经开了,怎么觉得下面的话还挺难的呢?

“臣妾那时候还不记事,跟随母亲回了外祖母家中生活。十年里头就去过谢家几回,跟谢家本家亲戚都不熟悉。臣妾快十四岁的那年,舅舅升迁,又要去北方,临行前谢家打发人来,说祖母生病,很想念孙女儿,要接我过去。”

皇上眯着的眼睛睁开了条缝。

“舅母当时不情愿,舅舅说不去不好,要是祖母真的病重难愈我却连面都没露,那将来非得让人戳脊梁骨骂不孝。”

舅舅舅母也是为她好,就让谢家人把她接回去了。而舅舅上任也不能耽误,就说定了要是谢家这边事情了结,就给舅舅的好友范家送信,让范家把她接了送到舅舅任上去。

“在谢家住了多半个月,就见着祖母一面,不象重病的样子。谢家的人不许我出门,我写的信也送不出去,后来就把我的名字报上了州府采选的名单。”

她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木已成舟,采选的人已经上门来看她,看完就装上车把她带走了,她祖母、婶子就这么让她净身出户的,连一身儿替换衣裳都没给她带,更不要她从林家到谢家时带的那些首饰细软。谢宁唯一还能安慰自己的是跟着伺候她的两个小丫头不是谢家的人,身契都在林家,谢家应该不能把她们随意发卖处置了。

有件事情是与谢宁一起采选的张姑娘告诉她的。这张姑娘家中和林家认得,知道林家不少事,比长年累月住在舅舅家的谢宁了解林家还多些。不过进京之前张姑娘就被刷下去了,不然谢宁进宫还能有个伴。

“上京的路上那位张家姐姐和我说,我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曾经与他的好友有过口头约定,替我和那一家的儿子定过一门亲。而我祖母、我婶子和我堂姐,都觉得那门亲事好,想让我堂姐嫁过去,所以得拔了我这颗眼中钉。”

也难为她们想出这一招来,把她塞进了采选的名单里头,谁敢跟皇上抢女人呢?一劳永逸再无后患,对想结亲的那一家也有了合适的说辞。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啊,谁让谢宁被选上了呢?两家的情谊还在,亲事完全可以继续,换个新娘子就行了嘛。

这也就是谢宁觉得最难说出口的部分。为什么难呢?一是她定过亲,虽然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二是她进宫其实是出于一场设计陷害,可不是她自己情愿的。

皇上会不会因此冷落她呢?她会不会失宠?

谢宁以前没有考虑过这件事,其实进宫快三年都没被召幸过,她以为自己一辈子就这么过下去了,完全没想过如果自己受宠了怎么办。

如果舅母还在这儿,肯定要气的捶胸顿足,这丫头怎么这么傻呢?这种事怎么能说给皇上听?说进宫是被迫的不是自己情愿的,还说自己曾经定过亲?那皇上还能待见你啊?

可谢宁觉得,世上可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她那个好事儿不干坏事儿做全的婶子一来,指不定能说出什么话来。不光她,说不定谢家老太太也会跟着上京来。谢宁印象特别深,母亲还在的时候她们娘俩一起回过谢家,老太太中气十足骂她娘丧门星、克夫,还捎带着谢宁也是小没良心的,还不如谢家养的哈巴狗,只会巴着林家,还说她一看就是刻薄相,命中没福,一辈子受苦的命。

以前谢宁觉得老太太一定不是亲祖母,没见哪家亲祖母是这样的。可惜等她年纪渐长就明白了,老太太确实是亲祖母,她对谢宁母女既不是正室打压庶出,也不是填房苛待原配所出子孙。

本来以为一辈子都想不起来的事,都不会再打交道的人,突然间又这么出现了,与其让皇上最后从旁人那里知道,谢宁倒情愿自己说出来。

她也有些不安,可是她心里并没有觉得自己犯了欺君之罪,也没有骗过皇上什么。那些事都是她进宫前的事。

可是,她也拿不准皇上会怎么想。

说完这知,她就沉默了,忐忑的等待皇上的回答。

皇上的回答是先打了个呵欠,困意十足的说:“快睡吧,明儿朕还得早起,不象你似的想睡到什么时辰都行。”

谢宁困惑的又等了一会儿,也没等着皇上再说别的。

难道皇上太困了,根本没听清她刚才都说了些什么?

还是皇上太困了,听是听见了,可是现在困的不想处置她,一切等睡醒再说?

谢宁躺在那儿纠结来纠结去的,其实也没有纠结多久。孕妇的体力精力跟正常人不能比,她也很快就……

睡着了。

不意外的是,第二天谢宁醒了,皇上又已经起身走人了,床上只剩下了谢宁自己。

皇上有话留下,也不是关于谢宁昨晚招供的事,而是让人抓紧把永安小书房整理出来。

谢宁心里存着事儿,怎么都安生不下来。早膳有煎的金黄的小煎饼,单吃也好吃,卷着萝卜绿豆芽和瓜条吃也好吃。

午膳的时候还有一道豆腐羹,一道荷叶粉蒸肉,都是谢宁喜欢吃的。豆腐羹她吃了半碗,粉蒸肉吃了一块。

方尚宫早就看出来了,一直到她歇完中觉起来,陪她说话的时候才问她到底有什么事情这样忧心忡忡的。

谢宁也确实憋了一肚子话,方尚宫这么个老成持重的人能替她出出主意再好不过。

方尚宫很平静温和的听完了谢宁的诉苦,含笑说:“您就为了这事儿,从昨天一直担心到现在?”

谢宁点头。

“您觉得皇上会因为这事儿冷落您?”

谢宁再点点头。她现在怀有身孕,皇上可能会等到她生完孩子以后再冷落她吧?

“这事儿根本不算回事儿,皇上大约也是这么想的。如果真定过亲,采选的人还把人送进宫来,那就是采选的人明知故犯。但既然只是一个口头约定,一无媒二无聘,您自己都不知道这事儿,那就不能算是定亲。”方尚宫说:“既然是莫须有的事儿,您为这个苦恼什么?”

不算一回事?

方尚宫是不是太轻描淡写了?

但皇上好象也没把这事儿当回事。晚膳前白洪齐来了一趟,说皇上在前头同几位王爷用膳也还惦记着谢美人,给永宁宫赏了两道菜。

皇上也渐渐摸准了谢宁近日的口味,天冷的时候她喜欢吃些热乎乎的带汤的炖菜,今天赏下的两道都是如此。一道是冬瓜盅,一道是丸子汤。

看起来皇上是真没把这事和放在心上。

两道菜都热腾腾的,谢宁舀了一勺冬瓜盅里还在咕噜咕噜冒着泡泡的菜肴浇在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