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谢家皇后-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荷进屋去回禀,出来之后说:“我们主子刚好睡醒了,白公公请进。”边说话边打帘子请白洪齐进去。

殿里有一股暖暖的甜甜的香气,闻着应该是什么点心汤羹的香气。刚从外头雨里进来,闻着这香气让人心里都跟着松散舒坦起来。

白洪齐忍不住干咽了一口唾沫,迈步进殿。

谢宁坐在榻边,二皇子正扯着帐子垂下的长穗较劲,看见有人进来,扭过头来看他。

白洪齐上前行礼问安,问过贵妃安,也笑呵呵的朝二皇子说:“给二殿下请安。”

二皇子现在已经懂点事了,能懂白洪齐这话是对他说的,咧开嘴一笑,口水顿时就淌了出来。

一旁乳娘连忙替他擦了。

白洪齐觉得两天没见,二殿下仿佛又长大了一点儿。那胖胖的脸和手,引得人真想捏一把。

白洪齐定定神,先把正经差事办了。

“皇上问娘娘午膳用过没有,用了什么?有没有什么不舒坦的地方?”

谢宁一笑。

皇上特意打发人来就问她这样的小事……要是传出去,不知道旁人会怎么说呢。

或许会说皇上小题大做?

也或许会说她恃宠生骄?

可是现在谢宁只觉得心里软软的人,象是要化成一滩水。

她不觉得这是小题大做。

他肯定也不觉得她会恃宠生骄。

一旁方尚宫替她一一回答,谢宁反问白洪齐:“皇上今天午膳都用了什么?“

白洪齐笑着说:“皇上中午用的汤面。”

至于皇上忙不忙这就不必问了,皇上哪一天不忙?政务是永远也处置不完的。

“白公公来的正巧,替我给皇上带样东西回去。”

白洪齐忙说:“您只管吩咐。”

谢宁要带的不是旁的东西,是一样点心。方尚宫十分周到,将点心放入提盒中盖好盖好,另外还单预备了一小包给白洪齐。点心热腾腾才出笼,隔着纸包热气也透出来,摸上去略有些烫手。

白洪齐有些意外。

旁人巴结他的事儿他遇着的多了,可以说天天都有,根本不新鲜。

但是在永安宫,这就不多了。尤其是塞给他的不是金银珠宝什么的,竟然只是几块点心,这就更少了。

一时间白洪齐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而且他还有点防备。

方尚宫难道注意到他进门时咽口水那个小动作了?还是她另有门道,打听着他到现在根本还没吃着中午这一顿饭?别说饭了,连水都只匆匆的喝了一口,怕没有功夫去小解,都没敢再多喝第二口。

方尚宫只是说:“这是膳房新进的细点,以前没做过,你也尝个鲜,瞧瞧他们做的怎么样,也指点一二。”

这话说得堂堂皇皇,白洪齐笑着点头:“那我就尝尝。”

“我看你这两天脸色也不怎么好,要是能腾出空来,让李署令替你也看看,开个方子调养调养。”

白洪齐愣了下。

巴结奉承话他听多了,满京城数一数,想走白总管门路的人排起队来足能绕京城一圈儿了,但是方尚宫这话不是为着巴结他。

以方尚宫现在的身份,靠着贵妃她已经不需要去巴结奉承谁了。更何况有拿几块点心巴结人的吗?

白洪齐就把点心收下来了。

方尚宫多送了几步,顺便问:“前天那事儿查的有眉目了吗?”

这事儿白洪齐也不瞒她:“宫里头皇上让人旁人在查,但这事儿还有宫外头的牵连。”

方尚宫站住脚,多问了一句:“还牵扯到宫外?”

反正即使现在不告诉她,周禀辰也不是省油的灯,最多晚个三两天方尚宫也会知道了,白洪齐乐得卖她个人情:“撞死的赵苓家人已经找着了,可惜一个活口也没有留下。我只知道最后拿到一个活口。我这里能得着的消息,周禀辰那儿也能打听着。”

方尚宫点点头,知道白洪齐说话有一句是一句,他可能会出于一些顾忌而闭口不言,但绝不至于扯谎骗她。

“王供奉这些日子都没见,他怎么样了?这事牵连着他了吗?”方尚宫对王默言是没有多关切,但是大皇子和玉瑶公主都放心不下,方尚宫心里也有点纳闷,不管死活,总得打听个准信儿才行。

“王供奉不是告病嘛。”

“这都多半个月了。”

“人没大碍,这事儿应该牵连不到他身上。”

白洪齐不便多说,反正方尚宫那里也能从别处打听着消息。王默言的病来的也很巧,病了这么半个月,恰好把这件事情给避开了,由不得人不心心疑窦。

送走白洪齐,方尚宫在茶房坐了一坐喝了半杯茶润喉,小太监来回话说杨娘子来了。

方尚宫站起身来,抹了抹鬓说:“知道了。”

夏月怕她坐了一会儿猛站起来头晕,特意在旁扶了一把,轻声说:“也不知主子何必这么抬举杨娘子?有什么事儿差个人过去吩咐告诫她一声不就结了?”

“读书人当然比一般人不同,那要尊贵得多。”方尚宫说:“你看平时皇上对太傅何等客气?不说太傅,就算对学士、韩林、侍读们也没有轻慢过。皇上都如此,何况我们主子。”

道理虽然是这样,夏月明白归明白,可她着实看不上杨娘子。说是要敬重读书人,但是杨娘子和外面有功名在身的学士、才子们能比吗?尤其是杨娘子实在不会做人,进宫几个月,教了玉瑶公主也有半年,连云光楼那边带公主身边的人,就没个说她好的。

“那杨娘子听说人情世故上面实在不成,连郭尚宫也说……”

“什么?”

夏月说:“说同她不是一路人。”

郭尚宫也算个周到伶俐的人了,平时上上下下没有她打点不好的人。连她都这么说,看来杨娘子确实不好打交道。

“主子是存心仁厚,才想见她一面同她说几句话,她要是不领情……”

夏月心领神会。

要是杨娘子能明白过来就好,不能明白,就不用费事了,谁耐烦抬举一个棒槌。宫里再缺什么,唯独不缺人。没了她杨娘子,可用得人还多的是呢。

方尚宫只是在杨娘子奉诏入宫的时候见过她一回,这阵子事情多,也没再见过她。这回一个照面儿,就忍不住想皱眉头。

杨娘子穿着一件半旧的青莲色对襟素绫衫,下面则是蓝灰裙子,头发挽了个道髻,神情也显得冷冰冰的,看上去就是拒于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

她平时在云光楼穿什么方尚宫不管,但是到永安宫来,还穿成这样,就让人看不过眼了。

杨娘子进宫来可不是白干活儿的,贵妃掌理宫务,衣食住行上头哪一点儿都没有亏待了她。这会儿既然是贵妃召见,她就不能穿的鲜亮点儿?这一身打扮让人看着倒以为贵妃亏待了她一样。再说了,贵妃怀着身孕即将临盆,穿的这么素简直就是触霉头来的。

还有那一脸的冰冷,跟谁欠了她钱似的。

看她这穿戴,就知道这个人性子八成很拗。

也是,不拗的人,能守得住寡吗?

听说当年她未婚夫死了之后,杨家原是想再给她寻门亲的,是她自己不肯。

通报过之后,杨娘子进了门,先向谢宁行礼。

谢宁轻声说:“免礼,杨娘子且坐下说话。”

夏月上茶的时候,就听见杨娘子正一板一眼的说,公主聪颖,只是没有耐性儿。

对着这么个人,别说公主没耐性,连夏月都觉得自己没多少耐性。八成主子同她说了什么话也是白说,别指望她能改。

☆、三百零二 好意

谢宁的话说的很客气,只说公主年纪还小,能坐住一听一晌午的课就不容易了,所以不要讲一些太枯燥严肃的东西,等再过两年公主年岁渐长了,到时候再教授她更艰深的也不迟。

杨娘子只应了一声是,就没下文了。

她这么着,谢宁也不好再说了,只好又问甘熙云学的怎么样,问问杨娘子在宫里起居有没有不习惯的地方。按说公主功课不紧,过五日就可以歇一日,杨娘子如果想回家去看看老父亲那也很方便的,当天回来就成,或是在家里过一夜也不是不能通融的。但杨娘子进宫半年,只回了一次家。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忘的经,人家有家不回,多半也是有自己的苦衷。

说着话的功夫,外面有人回禀:“公主殿下来了。”

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玉瑶公主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谢宁召杨娘子说话,她就正巧来了。

方尚宫心里明白,谢宁也明白。

公主八成担心杨娘子告她的状,不放心,所以才这么急巴巴的赶了来。

平时可没见她有这么沉不住气。

这么一看,跟一般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两样。

想起以前,表兄表弟他们也最怕先生去大舅舅,每次一听着这消息就战战兢兢如临大敌,千方百计想打听先生到底同大舅舅说了什么。反正先生总不可能是特意找到舅舅去当面夸奖他们,准是去告他们的状。

玉瑶公主八成平时也干过什么亏心事,就谢宁知道的,她逃过课,找旁人替她写过功课,说不定还有谢宁不知道的。

要不心虚,就不用这么巴巴的赶过来了。

谢宁忍着笑,也忍住了一丝心酸。

多不容易啊。

一般人家总是望子成龙,盼着孩子将来有大出息。可是守着大皇子和玉瑶公主,皇上与谢宁盼的就是他们能象普通人一样,康康健健,快快活活的。哪怕他们不求上进,偷懒耍滑,谢宁根本就不会把这种小事放在心上。

杨娘子这模样,看着不象是能听人劝的。如果谢宁说了这一回她还依然故我,那谢宁也只好把她给换掉了。毕竟玉瑶公主现在好不容易渐渐开朗些了,总不能因为被逼着去上学再让她把自己闷出毛病来。

眼看着快到传晚膳的时辰,谢宁客客气气的同杨娘子说,不如留下一同用膳。

杨娘子没应下,起身告退。

玉瑶公主松了口气。

白天在云光楼要看她这张脸也就罢了,要是用膳的时候还对着这么一张脸,这饭都要吃不下去了。

谢宁待人一向十分宽厚大方,杨娘子来了一趟,走的时候也不是空手。谢宁吩咐过,方尚宫让人取了两匹素缎,两对笔,两匣墨相赠。这些东西不算太沉,但零零碎碎的不好拿,自然不可能让杨娘子自己动手把东西抱回去。

胡荣打发了一个小太监帮着杨娘子拿东西,又把人送到宫门口。才要说两句客套话,转头就见皇上的御辇已经到门前了。

胡荣这下可顾不得杨娘子了,连同宫门前的其他人一起哗啦啦跪了一地。

杨娘子也跟着跪了下来。

皇上下了御辇,本没有在意门前的人。倒是帮着杨娘子抱着缎子的小太监一个没拿好,怀里的东西翻出来掉在地下,装笔的的盒子盖摔的翻开,里头的檀香木杆羊毫笔掉了出来,轱辘辘滚了老远。

胡荣的心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皇上的脚步也停了下来。

胡荣连忙叩了一个头,替小太监告罪。

皇上并没有动怒,只说:“起来吧。”

胡荣捏了一把冷汗。

要换作平时他也不会怕成这样,可最近宫里气氛紧张,这种时候哪怕是永安宫里当差的这些人,也都夹紧尾巴小心做人,生怕惹着主子不痛快,到时候挨一顿板子说不定都是轻的。

等皇上进去了,胡荣爬起身来,狠狠剜了那个闯祸的小太监一眼。

永安宫里主子多,伺候的人手也就跟着多起来。但永安宫可不养闲人,这小太监要是当不好差事,胡荣能包容他这一回,可是绝对没有下回了。

“还不快把东西收拾了,给杨娘子送去。”

胡荣又再向杨娘子告罪。这杨娘子看着就不是个圆融和软的性子,本来主子好心赏了些东西,偏偏摔在地下,说不定人家心里不舒坦,这交好不成反倒让人心里结了疙瘩。

杨娘子只说:“没事,不打紧。胡公公不必远送,赶紧请回吧。”

这会儿听着她说话倒是客气多了。

胡荣也确实没那有那个功夫送她回去。就算皇上不来,他也有一堆事情要忙。更不要说皇上已经来了,他更得进去支应安排一二。

皇上换了衣裳,在谢宁身旁坐下来,先端起她的下巴仔细端详了一下她的气色,看过了才松了口气放下心来。

“才在宫门外头看见胡荣送客出去。”

谢宁从青荷手中接过了茶盏递到皇上手中:“我请杨娘子过来说话,正好刚才让人送她出去。”

“你现在该多休养,不要为这些事情多操心。”

“臣妾身子并没有大碍,皇上别把臣妾想的过于荏弱了,臣妾胆子大着呢,可不会被一点儿风吹草动吓着。倒是公主这里的事情不好耽误的。”有些事情要是不早早的解决,越是拖下去只会越糟糕。谢宁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现在的情形才想赶着把杨娘子这里说通理顺,不然等到她临盆分娩,这事儿就更没功夫办了。

皇上阖上眼,听着谢宁温和的声音,心里渐渐变得安定踏实起来。

只是半天没见着她,心里就不知不觉的变得有些焦虑和忐忑起来,哪怕对着折子半晌,也没看进去上头究竟写了什么。

“你就是心太和软了。”照皇上的意思,杨娘子倘若没本事教好公主,那是她自己无能,另换一个人顶替她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谢宁特意叫杨娘子过来提点暗示她一番,这明摆着是替杨娘子着想。

但愿那杨娘子别辜负谢宁这一番好意。

☆、三百零三 闲谈

方尚宫领着两个宫人,提着灯笼查看门户。今天是个响晴的好天气,月色也格外的好,几乎不用灯笼照亮也能将永安宫的庭院看得清楚分明。月光照在庭中花树上,洒了一地斑驳的光影。

前面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还有人声低语。

能这时候还在庭院里行走的人,当然只有永安宫的主子了。

用晚膳时贵妃胃口倒还好,吃了两个小小的杂粮面儿蒸糕,一碗米粥。这吃的是不算多。可是吃完之后贵妃却破例觉得意犹未尽,又吃了一碗热腾腾的汤面。面条揉打的格外筋道,老母鸡和火腿吊的汤格外鲜香,更不用说面里还照例卧了一个荷包蛋在里头。

等这碗面下肚,贵妃才感觉到,她吃撑了。

皇上陪着她在庭院里慢慢踱步。

离着还远,听不清楚皇上和贵妃在说些什么。

就算能听清楚,也没有人敢偷听啊。

最近宫里不太平,兴许皇上就在同贵妃说些要紧事。不该听到的事情哪怕只听到一个字,没准儿小命就保不住了。

方尚宫领着人绕开了路。

其实倘若她们走近了,就能听得见皇上和贵妃说的压根儿不是什么正经要事,全是一些比鸡毛蒜皮都琐碎的闲话。

“朕见着乔驸马了。真难为他,肠胃不适闹腾了大半个月。”

谢宁问:“想必憔悴清减了吧?”

“肚子又圆了一圈儿。”

谢宁没忍住,噗哧一声笑出来:“哄我的吧?”

“朕什么时候哄过你了?不信的话,回头你也见见,就知道朕所言不虚了。”

谢宁也说:“今天内宫监送了些东西来,两盒胭脂闻着就象水蜜桃一样的香味儿,甜丝丝香喷喷的,真想吃上一口。”

皇上凑近她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谢宁的耳根立马红了。

皇上居然说这样的话……

说什么让她搽上,然后,他来吃……

皇上想起傍晚时的事情来,特意多问了一句:“杨娘子教的怎么样?”

“臣妾看过公主和甘姑娘两个人的功课本子,看得出来,杨娘子是有才气的,本事不缺。”

就是有才华的人未必就懂得怎么做先生,才子才女们未必就能当好师傅。杨娘子不知道怎样教人,只一味的照本宣科,讲的无趣,为人又有些太过严厉了,玉瑶公主才去上学时,都是兴冲冲去的。后来就显得无精打采,应付差事。

“你已经仁至义尽了,倘若她还是不能改好,那就换个人吧。”皇上对这事并不如何在意。对于已经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