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兵-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诡异的一幕发生了,唐军和罗马人沿着希腊和罗马固有边界线,各自驻守,彼此秋毫不犯,简直就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海军被死死压制住,罗马人除了死守本土,别无他法,而李昂在经历过几次惨烈的攻坚战以后,打算以压制罗马人为主,以蚕食的方式来绞杀罗马人。

为了达成对罗马人的压制,李昂开始考虑起迁都的事情来,西京城(巴格达)固然不错,不过眼下他已经吞并了亚细亚和希腊,那么西京城就不适合作为国都存在了,最后在行辕里,李昂决定将国都迁到拜占庭(现在的伊斯坦布尔),这样的话,他就可以从容地经略东欧草原。达到蚕食欧洲地目的,最后将罗马绞杀在西欧大陆。

对于李昂的决定,身在西京城的王猛在知道以后,也只有同意,毕竟西京城作为国都的时间还不长,当初也没有大修宫室,要迁都并不难,而从整个国家日后的大计考虑。迁都也是必行之事。更何况更名为中京的拜占庭确实是个不错的国都所在。

就这样。当唐军在希腊建立和罗马人对峙地防线地时候,迁都开始了,对于立国尚不久地唐国来说,国内能够抗衡李昂的势力几乎没有,当知道李昂决意迁都以后,那些原各族的富商大豪都是纷纷响应,自愿迁到中京城。并且出钱出力,把中京建成可和长安相比的都城。不过负责督建的王猛却拒绝了这个非常有诱惑力的建议,他的脑子还不曾糊涂,唐国地根本在于大秦本土的三亿汉人,不管如何,唐国都只是大秦的属国诸侯,绝不能做出僭越的事情,以免不必要的麻烦。

当唐军停止军事行动以后。唐国的一切事宜就都以内政优先了。残破的希腊需要治理,损失了大量人口的亚细亚急需补充,于是在接下来地整三年里。唐国再次向大秦本土索要了近三百万地青壮,以充实亚细亚地区,并且组建了一支二十万人,以单身士兵为主的部队,交予冉闵进行训练,准备进入原日耳曼人居住的领地,将在罗马人地屠杀下仅存的日耳曼各族收服,作为对罗马人新的军事压力点。

这三年里,曹子云并未如长安朝堂上的官员们所想的那样在龙城无所事事,而是和李景麒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情,他们先是在希腊参与了唐军攻防一体的防线建造,接着便去了王猛身边,督造了半年的中京城,其间两人曾指挥过数万人的建造队伍,如此过了一年以后,两人便随着冉闵进入了欧洲,收服了那些在罗马人屠刀下仅存的十余万日耳曼人和其他零零散散近二十万人的欧洲各蛮族,成功地控制住了在罗马人眼中被视为荒蛮的地方。

从欧洲回来以后,两人又被李昂派去了埃及,跟随唐国驻埃及的军队剿灭盗匪,并且将埃及纳入了唐国的版图,成为了埃及行省。

尽管唐国并未对罗马人发动进攻,可是三年里对于罗马周边地区的鲸吞,却让君士坦丁和尤里乌斯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他们知道唐国是在将他们死死地压制在欧洲大陆,通过军事压力来拖垮他们。

虽然知道李昂的打算,可是君士坦丁却毫无办法,他的军队在野战里面对唐军处于绝对的劣势,如果他想反击,就等于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而且他的海军被唐国和大秦的联合舰队死死压制住,这让他失去了对唐国本土的进攻可能,至于希腊这一接壤的地区,唐军修筑了更加坚固的防御体系,而被唐国收服的日耳曼故地,以平原为主,唐国的骑

以发挥他们全部的实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君士也是无力发动进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昂对他形成战略上的合围。

对于罗马人来说,他们唯一能指望的,除了他们自己,或许就只剩下匈奴这个盟友了,但是匈奴的日子也不好过,恢复了昔日铁血霸气的大秦军团在欧亚草原上,死死地钳制住了匈奴人的军队,而大秦庞大的国力足以支持他们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直到把匈奴人击垮。所以匈奴人能给予罗马人的帮助,也只剩下提供马匹,以供罗马人训练出一支能和唐国骑兵抗衡的骑兵部队出来,不过随着冉闵进入东欧,收服了当地的日耳曼人和各蛮族以后,罗马人和匈奴人的马匹贸易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迫使君士坦丁和尤里乌斯不得不重新在西线布置重兵,以防止冉闵所部的突然进攻。

世界的格局就在这样的情形下悄然变化,大秦和唐国这两个汉文明的国家在东西两方分别压制住了汉文明在这个世界上最强大也是最后的两个敌人,也许只需要几十年,他们就能彻底消灭匈奴人和罗马人,真正实现汉文明的大同世界。

由于大秦本土对外的不断移民,也使得原本的人口增多带来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因为唐国对于本土汉人的移民数目要求极高,而不是一点点的人口。尽管在迁移的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被强迫的,可是却无碍于整个迁移所带来的好处。

人口的流动带动了唐国的经济,同时也使得唐国的汉化过程变快,汉人的青壮被源源不绝地输入从中亚直到地中海的广袤地域,他们往往会娶数个不同民族的女子做妻子,以平衡当地的未婚女性数目。在数年的战争里,因为李昂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和猎头令以及挑发的民族仇杀,使得中亚,西亚,亚细亚,北非,欧洲部分地区的男性人口大量死亡,根据唐国户部的秘密档案中记载,以上这些地区直接或间接死亡的男子数目在一千五百万上下,这是相当可怕的一个数字,如果没有大秦本土的汉人移民,这些地区想要恢复元气,起码需要五十年以上的时间。

但是现在,一切问题都不存在,因为唐国背后有大秦的存在,至于赋税问题,唐国的官吏也不需要担心,丝绸之路所带来的贸易足以支持唐国的国政支出,更何况他们还有着大秦的财力支持。

对于长安来讲,各大世家鼎力支持唐国,其实也是为了本土的利益,毕竟唐国源出于大秦,现在唐国朝堂上各家的势力也已经渗透进去,相信用不了多久,如同大秦朝堂一样的完美平衡将达成,在世家同盟(从本质上讲,大秦皇室也是世家)这个利益团体下,大秦和唐国将吞并世界上其他国家,将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治世。

从表面上看,大秦和唐国是从属的关系,可是实际上,两个国家其实是一个整体,当然这是李昂以牺牲了自己一定的王权换来的,他可以拒绝世家同盟对唐国的利益要求,但是那样的话,他将失去大秦的支持,而这不是李昂所想要的,另外他本身也不是一个权力欲旺盛的人,他所追求的一如大秦历代君主,在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权力平衡,他无意做汉武帝那样的独裁者。

三年的时间里,对于世家同盟来说,他们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联姻,他们进入唐国朝堂,虽然李昂没有任何反应,可是不代表他的那些部下会没有意见,对于这些长年浸淫于权术的家主们来说,对抗是毫无意义的行为,将这些唐国的新贵们拉入自己的阵营才是明智而有远见的选择,为此让自己家族中的女儿嫁给这些唐国新贵,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对于联姻,李昂是乐见其成,长安的那些世家深谙政治之道,对于唐国来说,他们的进入也不算是一件坏事。更何况他自己就和大秦皇室有着两桩联姻的婚事,他的长子,未来的唐国君王,将迎娶大秦的公主,而他的女儿则将嫁给大秦太子,未来的皇帝曹羽(曹子云真名),对于两国来说,这两桩婚事将使两国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

复苏的帝国之卷 第三百七十七章 推恩令

年的时间转眼即逝,对于身为大秦太子的曹羽(恢复说,这三年中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关于身为一个君主所应有的铁血杀伐和冷酷之心。

曹羽离开唐国时,带走了他的未来妻子,李景雨,这个李昂和风四娘所生的长女,从小受到母亲熏陶的李景雨从未想过会去遵从所谓的父母之命,在她看来,自己的婚姻便要自己做主,所以尽管一开始就知道曹羽的身份,可是她也从未有过别样心思,对她来说,曹羽只是她父亲的弟子而已,没什么好在意的,可是便恰恰是她对曹羽的这份平常心,让大秦的太子心动不已。

为了夺取李景雨的芳心,曹羽干了很多太子身份不该干的事情,对他而言,和李景雨在一起,可以让他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青年,会为意中人的一举一动而在意烦恼,对于他来说,或许这是他唯一能够得到的幸福了。

站在巨大的舰首上,曹羽眺望着广阔无垠的大海,眉宇间是掩不住的忧色,他的父亲,大秦的皇帝在遥远的故土正挣扎于病榻之上,等着他这个儿子的归去,将庞大的帝国交给他。

李景雨静静地站在曹羽身后,已经十六的她俨然已经有了她母亲年轻时的韵味,却又多了几分承自她父亲的坚毅。

“海上风大,回舱里去吧!”曹羽转过了身。看着自己决定与之共度余生的女孩轻声道,“我在待一会儿就回去。”

“我们以后是要做夫妻地,所以我不会走,除非你陪我一起回去。”李景雨的声音坚定,对她来说,面前的男子可不是什么太子或未来的大秦皇帝,他只是她以后的丈夫而已。

曹羽没有做声,他只是抱住了李景雨。紧紧地抱住了她。

此时远在数千里外的中京城内。登基为唐国第二代君主的李景麒正在御书房内批阅着公文。他的父亲在一年前就向长安请了退位地旨意,在一个月前将王位传给了他,此时应该正在去长安地路途上。

李昂没有和曹羽一起回去,他带着他地破军卫沿着他当年西征的路途向着长安而去,去见他这辈子唯一的朋友,同时也是他的君主曹安民最后一面。

万里的残云下,李昂看着如血般的大漠。想起了当年和突厥那个无名武士的交锋,他依稀还记得,他杀死他地时候,他曾经对他说,他会在地下等他。想不到一转眼,就是三十多年过去了,念及往事,李昂不由感叹起来。这三十年的人生旅途。简直宛如一场梦幻,这三十年里,他杀了多少人。他自己也记不清楚,可是他从未后悔过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从他来到这个时代起,以杀止杀就是他这一生要奉行的大道,杀此世千万异族,却可免日后亿万汉人苦难,他杀得无怨无悔,便是背一个骂名又如何,在他原来的世界里,秦始皇被儒家骂了两千年,可是没有‘残暴无情’的始皇帝,又哪来的汉人,哪来的中国人。

两个月后,李昂终于回到了长安,没人知道他地归来,除了皇帝本人以外,曹安民招李昂回来,只是希望能以朋友地身份见李昂最后一面,即使身为帝王的他,心里面依然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感情。

寝宫内,李昂见到了沉疴在身地曹安民,这位大秦皇帝的身子已经差到极点,李昂在进宫前,曾经详细问过带路的内侍,知道曹安民是半年前突然罹患重病,御医们数次诊断都束手无策,只能看着皇帝的身体一天天垮下去,军堂的将军们数次咆哮着要杀了这些无能的御医,最后都被皇帝本人呵斥了下去。

看着两鬓斑白的李昂,曹安民从床上直起了身子,笑道,“你也老了不少啊!”内侍们看到皇帝起来,都是慌忙地过来,却是被皇帝喝止了,而这个时候,李昂已是扶着皇帝下了地。

“朕和武威王去花园走走,你们不必跟来。”由李昂亲手披上袍子以后,曹安民看向了那些紧张的内侍们,声音中威严一如往昔,“朕还没到弱不禁风的地步。”

“这些年,朕一直都不断听到你大胜的消息,心中既高兴又嫉妒,大秦和匈奴这十多年里的交锋,虽说死死地压得他们动弹不得,可是却从未有过空前的大胜,比起你来,军堂的那些人简直就是一群废物。”曹安

说着这些年来和匈奴的战事,看得出来,作为大秦皇满意。

听着曹安民的絮叨,李昂并没有插话,他知道皇帝的话语里并没有对军堂的恶意,只不过是和他这个朋友在发牢骚而已。

“自从你去了海西,皇后又离朕而去,说实话,朕是觉得日子实在无趣,要不是想着要狠狠地打垮匈奴人,说不定朕会当个昏君也说不定。”在李昂的搀扶下,曹安民坐在了亭子里,看着满院盛开的牡丹花叹道,人人都以为做皇帝好,可是又有几个知道做皇帝的苦处,一国的担子压在你肩上,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担当不起的就只有做个昏君,所以自古昏君总是比明君多。

“陛下说得是,当一国之君着实累得很,所以臣把王位交给了儿子。”李昂说起了自个的事,而曹安民听着,也是不由摇起了头。

“景麒今年才十六岁,你就把一摊子事全扔给他了。”曹安民如此说着,不过语气中却不见责怪之意。

“陛下知道的,臣起于行伍,对于政事向来觉得麻烦,更何况臣的儿子于政事上胜过臣多矣,所以臣就退位了。”李昂想到自己的儿子,一脸的笑意。

“说起来,羽儿他跟了你三年,也不知道学了你几成本事。”曹安民想起了离开自己已经整三年的儿子,朝李昂问道。

“太子日后定会胜过陛下和臣多矣。”李昂想到在自己身边日益成稳的曹羽,却是正色道。

“好好,这样的话,朕就放心了。”曹安民大笑了起来,曹氏向来的家训便是要儿子胜过老子,他父亲当年便是从小这样教他的,而他也一样。

或许是见到了李昂这个世上除了儿女之外唯一挂心的朋友,曹安民的身体居然奇迹般地有了好转的迹象,这让所有的朝臣都是喜出望外,毕竟曹安民在位的十九年,将大秦从安逸中拉回了原本霸武强兵的正途上,再次打压了国力上升的匈奴人,尽管如此还未取得最后的胜利,可是这也是迟早的事情。

李昂回来的消息一直被压制着,不过一些有心人也从宫中透露的只言半语里猜出了那位住进宫中陪伴皇帝的就是大秦的武威王,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了沉默,他们知道皇帝秘招李昂回来,绝不只是叙旧那么简单,很可能便是为了此前朝堂上有人提出的推恩令一事,尽管各大世家已经在唐国朝堂上渗透进了自己的势力,可是对于大秦的高层来讲,唐国已经有了一个能和大秦抗衡的庞大帝国雏形,谁也说不清日后,唐国是否会成为另一个威胁,对于现在的人来讲,谁也不希望源出大秦的唐国会和大秦为敌,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你不去想就不会发生的。

于是朝堂上,有官员提出了推恩令,等唐国消灭罗马以后,将唐国再行分成数国,以作为大秦诸侯,治理海西以及亚细亚诸地,毕竟唐国不像大秦已经大一统一百五十年,一旦分裂成数国,便会因为利益而互相争斗,到时候大秦这个本土的强大宗主国便能利用其中的矛盾以控制住这些诸侯国,继续保持大秦的霸权地位。

可以说,大秦的官员们殚精竭虑地考虑着大秦日后的地位,是的,谁都知道李昂的手段有多么铁血冷酷,罗马人最终将被彻底消灭,而海西大陆也休想有一个白人活下来,到时候,大秦本土的移民将占据那广袤的土地,唐国最终将和大秦一样,只有汉人存在(包括部分被同化的其他民族,当然先决条件是他们已不可能危及汉人,同时他们的固有文化被消灭殆尽。),那么在不久的将来,雄立于西方的唐国会否变成大唐帝国,和大秦争夺世界的霸权,以及汉文明的主导权,没人可以肯定的回答,因此对于大秦的官员们来说,让唐国施行推恩令便相当地有必要,但是他们有一道坎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