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妹懿煌阜纾迥晔奔渚圆还挥茫
“而且”,范睢略一停顿,又道:“就怕我们韩国连三五年的时间都没有!”
张平亦是长叹一声,出言附和道:“王上,这次我们之所以可以轻而易举地灭掉魏国,非魏国不强,非韩国国力无人可挡,而是在于时机恰当!魏国得罪楚国在前,背叛韩、赵在后,寄希望的秦国大败而归,在王上出兵讨伐魏国后,唯一愿意增援魏国的不过是齐国一国而已!等韩国大军三战三捷,兵围大梁,诸侯各国恐惧韩国趁势吞并魏国,可此时秦昭王薨,齐襄王崩,赵惠文王则是驭天未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妄动刀兵!只能是坐由魏国被我们韩国吞并!”
“虽然王上保全了魏国的社稷,让魏侯有百里之地可祭祀先祖,也让天下诸侯对韩国的提防之意稍解。但亦只是稍解而已!韩国坐拥百万(户)以上的人口,不需五年,即可征召百万大军。今日韩国之盛,不下十数年前的秦国,而王上您,可是比秦昭王更加年轻!秦、齐、赵三国的国君年幼不假,但正因为年幼,方知国事艰难。等他们坐稳王位,难保不会联合起来,到时,韩国四面受敌,如之奈何?”
韩王望着张平、范睢二人焦虑的眼神,知道了他们担心的所在!秦、赵、齐、楚、燕五国是不会任由韩国将魏国消化干净的!因为一旦消化,韩国将更加不可战胜!也许是一年以后,或者两年以后,五国就会集结大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攻打韩国。韩国的地域广大,意味着兵力的分散。到时候,魏国的势力一定死灰复燃,来自东郡和砀郡的魏军会直扑新郑。在这种情况下,把新郑作为都城反而不如迁都到洛阳。至少,洛阳离前线更远,哪怕是用空间换取时间,韩国的胜算都会多上三分!
秦国有八百里秦川,五国诸侯也好,九国大军也好,秦国只需守好函谷关,就可以让山东各国的联军铩羽而归。而韩国,地处中原,新郑更是地冲要害,想要拒敌于国门之外显然不可能!很有可能,新郑会被五国大军包围,到时候,指挥不畅的韩军一旦兵败,后果不堪设想!
“洛阳自然是适合作为都城的,只是,洛阳毕竟太小,想要大加修缮,也需要花上不短的时间!”韩王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见韩王语气松动了,张平、范睢皆是大松了口气。只要韩王不那么坚持以新郑为国都,那么一切好说。新郑实在离东郡、砀郡太近了些,若是齐、楚两国联合,肯定会从这个方向发动进攻,到时候信陵君振臂一呼,东郡、砀郡绝对守不住。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牺牲颍川郡,韩军在颍川拖住齐、楚联军,再集结大军反攻!
“如今国库中水泥储量充足,马上就是寒冬,王上正好可以征召青壮,而洛阳城内的宫殿稍事休整就可使用。如果有十万青壮齐心协力,臣相信,半年内足以建一个全新的洛阳城!王上在这段时间还能以新郑为陪都,修缮新郑城防,有备无患!”范睢立即出言。
韩王默默地点了点头,说道:“此事,明日交到朝会上讨论吧!”(未完待续)
第四章 扩建水师
有丞相张平、御史大夫范睢声援,迁都洛阳一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三日后,韩王下令,征召二十万青壮前往洛阳,服劳役。
之所以额外多出十万,是因为韩王想毕其功于一役。新的洛阳城在原址的基础上扩大了许多,其南北长十五里,东西长十二里,工程可谓浩大。如果按照最初的十万劳力估算的话,也许要忙上一年功夫。毕竟,筑城除了要修筑城墙,还要挖掘护城河道。而且,不仅如此,洛阳周遭百里甚至两百里的关隘都需在这个冬天一一修缮,其中,作为重中之重是南面的轩辕关和东面的汜水关。
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度,韩王还下令执掌洛阳重建的少府陈穗可招募当地百姓帮忙筑城,但韩王也再三强调,不可强征百姓。毕竟,征召二十万青壮劳力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哪怕眼下是农闲。额外雇佣当地百姓则不在此列。一个是国民对国家的义务,一个是国民自身的权利,而有偿和无偿的区别关乎民心,关乎仁义!
在确定迁都洛阳后,有关兴建舟师的提议被再次提及。在攻占大梁一役中,正是由于颍川舟师成功地将虎贲营渡到睢水对岸,才让韩国占据了战役主动权。而数年前,白起带领秦军乘船穿过楚国大军设下的防线继而水淹郢都一事更是让各国清楚地看到了一支能征善战的舟师在特殊时刻的关键作用。
可惜,北人善马,南人善舟,加上要养一只舟师的开销绝对不菲。如燕、赵一般的,境内大河屈指可数,自然不愿意在舟师上投入。秦国原本拥有一支数一数二的舟师。可惜随着秦国败退关中,舟师已经烟消云散。齐国境内虽有大河交错,但因为地处下游,因此也没有一支成建制的舟师。唯有楚国,在秦军攻克郢都后,吃一堑长一智。保留着一支规模不小的舟师。
无论是处于经略齐国、赵国的考虑还是处于护卫洛阳的忧心,洛阳想要真正做到固若金汤,建立一支强大的舟师势在必行。韩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经验,南阳舟师的建立伊始的时候就是为了谋夺汉中、震慑楚国,而南阳舟师也最终很好地完成了这项职责。韩国的第二支舟师——河水舟师的规模还是小了些,这一点在迁都洛阳后会变得更加突出明显。所以才有大臣提议扩大河水舟师的规模。而因为北方人不善舟船,从南阳、汝南、汉中、巴蜀和砀郡征召士卒就势在必行!
这一切都是洛阳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如果在舆图上细心观看的话,就会发现洛阳位置的微妙。洛阳乃洛水、伊水汇流的所在,两河在此汇为一处。往东绵延数十里,注入河水(黄河)。河水下游不到十里,便是另外一条支流——汜水,而汜水流经新郑,更是与颍水、汝水相通。再往下游十几里,河水的支流更是繁多。丹水、睢水、濊水、鸿沟四条大河在大梁交汇后一路往西北,在北宅处,济水、濮水也加了进来。六条河流并作一条,直通河水(黄河)。下游数里之外便是丹水(上党郡的丹水。这个时候重名的地名很多,重名的河流也不少)、少水汇入河水的所在。
所以说,三川郡境内的洛水、伊水,颍川郡境内的汜水、颍水,汝南郡的汝水、鸿沟,东郡的济水。砀郡的丹水、睢水、濊水,上党郡的丹水、少水,这些河流纵横交错,相互都可以联系起来。由洛阳乘船可以轻易抵达砀郡、东郡、颍川、三川、汝南、上党六郡。这也意味着,一直强大的舟师可以在六郡遇到危难的时候。及时增援!
更让韩国重视的是济水流经东郡,直抵临淄。濮水流经陶郡,直抵故鲁之地。因此,韩国若是在河水上建立一支强大的舟师,不仅可以依托河水抵御赵国,防备秦国,还可以谋略齐国的淮泗之地。这是韩国君臣最为动心的!
有这么多的好处,韩王自然不肯放过。因此在公元前268年的深秋,韩王的第二道旨意下发,征召善于泅水、熟悉水性的良家子弟入伍,同时,悬赏天下善于造船的能工巧匠为韩国制造战船!
转眼到了冬天,齐国临淄也飘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信陵君魏无忌这些日子有些抑郁,韩国大张旗鼓地筹备舟师、重修洛阳,齐国上下对此居然无动于衷。虽然自己屡次三番地上书齐王,请求齐王下令训练士卒,整饬军备,但齐王每次都是没耐烦地敷衍几句就径自走开了。
齐王毕竟年幼贪玩,信陵君尚可以理解,但面见了君王后数次也是很快没了下文,包括丞相后胜在内的齐国君臣对自己的态度是礼遇有加,客客气气,但客气的背后是疏远,他们怎么都不愿意听从自己的建议。最后,信陵君意识到,也许齐国只是想把自己供起来,博得一个好名声,想用自己的贤名来衬托齐国的强大,一如魏国当初把孟尝君供养起来一般。
但和孟尝君不同的是,自己在齐国的位置尴尬。孟尝君在魏国的时候,好歹也是丞相,而自己,只是一个无权无势、徒有虚名的客卿。因为齐王年幼,执政的君王后自然不相信旁人,而是任命自己的弟弟后胜为齐国丞相。自己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名声上,都远胜过后胜,所以,齐国上下对自己都提防的很!信陵君清楚地知道,在齐国,自己是不会有出头天的。
在天下的局势稳定之后,信陵君派遣亲信潜入安陵面见了魏王(虽然魏王现在已经降为魏侯,但信陵君一直视其为魏王)。从亲信口里得知,魏王过得也是很不如意。倒不是韩国仍然派人监视着魏王导致魏王不得自由——实际上,在安陵,魏王的话还是一言九鼎的,安陵的韩军早就撤退走了,只是安陵到底潜伏着多少韩国的细作就不得而知了。魏王过得不如意其实更多的是因为此次的大败,一下子把魏国千里之地败坏地只剩下区区百里,魏王觉得无颜以对。虽然在投降的时候,魏王想过学勾践一般,卧薪尝胆,但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拥兵只有三千的魏王面对拥兵超过百万的韩国,真的生出了绝望之心。就算自己拼了命,把大军扩充到一万,这一万士卒各个以一当十又如何,还是不能击败韩国啊!想到这里,魏王有些自暴自弃。但魏王又强迫自己不能心灰意冷,魏王就在耐心地等,等韩国引起天下的公愤,再号召天下群起而攻之!
因此,在这次短暂的会面中,魏王向信陵君写了一封密函,指示信陵君游说各国,最好促成秦、赵、齐、楚、燕五国伐韩,这样,魏国也有富国的希望。信陵君自然从字里行间中读懂了魏王的难受,实际上,信陵君也盼着早日富国。寄人篱下的日子再风光也不好过,这更多的是对心灵的折磨!既然齐国暂时没有动兵的念头,那临淄也就没有了呆下去的必要。信陵君在收到魏王密函后,很快就下定了主意离开临淄。
但怎么离开临淄,离开临淄后先去哪里,成了信陵君新的烦恼。尤其是后者,信陵君知道,最为重要。目前的形势是秦、赵、齐、楚、燕五国由于各自的原因默认了韩国对魏国的吞并,大家都在观望。新郑会盟结束未久,影响还在。谁都不愿意冒着天下共击之的风险率先打破这个盟约,即使谁都知道,这个盟约脆弱的不堪一击,但谁也不愿意挑头。
信陵君要做的,就是说服一个国家,只要有一个国家首肯了此事,那说服其他国家就变得轻而易举。就如苏秦身挂六国相印,如果没有燕、赵的支持,想要成功游说韩、魏、齐、楚可谓难上加难!
为了这个问题,信陵君辗转反侧,夜不能眠。因为信陵君知道,这是一次冒险。韩王虽然没有向齐国索要自己,但也没有取消对自己的通缉,千金的封赏,封侯的厚利,足以让天下所有人动心。自己在临淄尚有安全保证,但出得临淄城,一切就难说了!如果自己去错了国家,那就万事皆休!
足足想了三日,信陵君才下了最后的决定。在做出这个艰难的选择后,信陵君先去拜访了丞相后胜,表达了自己想要周游列国的希望。客卿不像其他职位,每日有烦劳的政事。而且,客卿的一大职责便是负责外交事宜。信陵君自以为,这个理由足够自己离开临淄。当然,这只是一次试探,毕竟,真正可以做主自己能否离开临淄的,其实是王宫中那个很少露面的君王后。(未完待续。。)
ps:信陵君会不会离开临淄,离开后又去哪?猜猜
第五章 田单来访
“信陵君怎么突然要辞行?”后胜望着眼前淡定从容的信陵君,面露疑惑道:“莫非是我们齐国招呼不周?”
信陵君摇了摇头,心中暗道,就因为你们招呼的太周全了!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客人,还是游山玩水的那种,自己才觉得再在临淄待下去已经没有必要。
不过,心中虽然如此想,但信陵君表面还是做出一副感激的模样,解释道:“丞相言重了!如今韩王向天下悬赏无忌,无忌可谓有国难回,有家难归。幸赖齐国庇护,无忌方有容身所在。只是,王兄身困安陵,无忌怎可在临淄独享安逸呢?!韩国愈发咄咄逼人,新郑之盟,不过一纸空文。为齐国计,为魏国计,无忌愿意游说诸侯。”
后胜不置可否,心里在迅速权衡信陵君离去的利弊。好处很明显,自己的地位不会受到威胁,韩国也不会因为信陵君在临淄而那么敌视齐国;坏处嘛,也很明显,齐国不能再拿信陵君做文章。
“兹事体大,信陵君何不随本相面见王上和王太后,再作计较呢?”后胜试探性地说道。
“固所愿,不敢辞!”信陵君心中大定,听后胜的语气,他不反对自己离开临淄。这也说明,至少君王后没有放出风声禁止自己离开临淄,否则,单单是后胜这一关就过不了。
入得王宫,信陵君把自己想要离开临淄的打算告知了齐王和君王后。君王后没有丝毫惊讶的表情,也许在此之前,她就意识到,以齐国目前的状况而言,绝对留不住一心想要光复魏国的信陵君。
君王后只是略微惋惜地叹了口气,说道:“魏国遭此大难。也殊为不幸,不知信陵君离开临淄后,意欲去哪呢?韩王的通缉令还在,路上怕是风波不断!”
君王后一句话直指要害,既暗示了自己出于对韩国的忌惮,认可了信陵君游说天下诸侯合力抗韩的主张。又表明了对信陵君安危的重视。甚至隐隐有考校信陵君的意思!
信陵君眼中精光一闪,恭敬地说道:“有劳太后挂念,无忌此行并不打算大张旗鼓,而是计划只带两三随从,潜出临淄。无忌的姐姐眼下正在邯郸,先去赵国试试运气。”
君王后听后就笑了,信陵君的姐姐乃是平原君的妻子,看来,信陵君打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平原君在赵国的位置无可撼动。尤其是如今赵王年幼,赵国的政事实际上由赵太后和平原君把持。只要平原君应准,赵国多半会倒戈了!
“仔细算来,信陵君想来和平原君也好久没见了,是该好好见一下。此去邯郸近千里之遥,道路艰难。老婆子让王上给你一件信物如何?只要信陵君在齐国境内遇到麻烦,可以找当地官员帮忙,他们无有不从!”君王后说完。看向一旁懵懂的齐王。
齐王一听君王后发话,自然无有不从。当即用稚嫩的语气说道:“儿臣谨遵母后吩咐!”
信陵君知道君王后同意了自己的请辞,一时之间也是难掩激动之情,道:“臣多谢王上!多谢太后!”四人又说了一会话,信陵君便借故告辞而去。齐王毕竟年幼,早就不耐烦困在这里。一看信陵君都离开了,便朝着嚷着也走了。
顿时。大殿内只剩下后胜和君王后两人。后胜望着信陵君离去的身影,略带疑惑地对君王后说道:“姐姐,就这么放信陵君离开吗?”
君王后没好气地白了后胜一眼,“要不然呢?他的心不在这里,强留在临淄又有何用?如今魏王尚在。我们扶植信陵君当魏王根本就站不住脚!我观信陵君乃忠义之人,这样的人还是放他离开临淄,去给韩国添乱去吧!”
后胜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信陵君走了更好,省得临淄城的百姓老是谈论信陵君多么贤明!他再贤明又如何?魏国还不是第一个被灭了?!人生苦短,忠义要来又有何用呢?!
只是信陵君尚未来得及离开临淄,便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个中年人口口声声地说有复魏之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