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呔持卣颉T谡匀诵闹校某且蝗詹皇В牍喜康墓愦笄蛞蝗沾τ谡怨谋嬷隆
但随着齐国十万大军在丞相田单的带领下,过济水,自阿邑进发,入赵境,克安阳,魏国十万大军在晋鄙带领下,由繁阳过河水(即黄河),取平邑。赵国河水对岸的一十五城仅有四城可与邯郸维持联系。
几个月前,平原君在平原、灵丘留守的五万大军并没有威慑住齐、魏两国的贪心。齐国、魏国只是小心翼翼地避开了赵军的主力,选择了将赵国狭小的南部一分为二。
此时的聊城兵马涌动,方圆二十里皆是迎风飞舞遮天蔽日的烈烈战旗。十五万赵国大军的到来给予聊城以巨大的信心,运粮的辎重队和打探敌情的斥候穿梭在聊城内外,热闹非凡。
城守府,以往趾高气扬的县令早已没有了踪影。看看往来的宗贵子弟和军中重将,聊城县令自知自己身份卑微,专心去征召民夫运输军粮去了。
一副巨大的舆图摆在书案上,副将燕周不断将斥候探听来的敌情准确地展示在舆图上。随着赵国斥候不断地蜂拥南下,和齐魏两国斥候的交手也是越来越频繁。遮蔽战场永远是让敌方犯错误的最好手段。一名将军若是对方圆数百里的敌情不能了如指掌,稍有不慎就会中了敌方的埋伏。小则折损锐气,大则全军覆没。
主将赵奢自然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齐魏两国越是遮掩的敌方,赵奢越是感兴趣。将斥候往各个方向撒出去,令他们绕道防守相对较弱的齐国境内,探听虞丘、阳晋等所有杳无音讯的城池的消息。赵军在付出了近两千人的伤亡后。终于将整个战场上的情况摸得很是清楚。
“目前,魏国大军已经攻占平邑、观城、马陵三城。齐国大军则全取安阳两百里之地。马陵以南的城池则尚没有遭受齐、魏两国的攻击。在得知我军主力抵达的消息后,魏军主力已经向东面的安阳靠拢。齐、魏两军的主力当在十五万上下,与我军相当。”燕周指着舆图说道。
赵奢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齐、魏两国虽然占我赵国四县十五城,但因为需要留守。加之战损,能与我军对决的绝不超过十七万。如何击溃当前之敌,大家议一下。”
话音刚落,校尉赵茄立即嚷道:“齐军贪生怕死,唯有魏军可堪一战。末将以为,不如大军齐出,以十万大军冲击齐魏大营,五万大军绕后,断其归路。齐军势必畏惧。兵无战意,不能坚守。魏军独木难支,肯定也要突围。我们可以在其突围时,分而围之。”
“不妥不妥!”立即有人反驳道。
“哪里不妥?!”赵茄望向出声的校尉,不满地说道:“我赵军战力所向披靡,唯有秦军、韩军可以挡之!莫非王校尉以为我们十五万大军还打不过齐魏两国的乌合之众?将军!若是攻打敌营,末将愿为先锋!”说完,挑衅似的看了眼王威。大有讽刺对方胆小之意。
王威不以为意,赵茄的性子他是知道的。赵茄信奉的是堂堂正正的战争,不喜欢玩什么阴谋诡计。能够用拳头解决的事情,他绝不用什么计策。用他的话来说,军人嘛,就该快意恩仇,手底下见真招。这天下。谁的剑快,谁狠,不怕死,就该听谁的。所以,赵茄是赵军有名的猛将。冲锋陷阵的好手,却不是一个名将。他可以打败两倍甚至三倍于己的敌军,但往往却是麾下的士卒十不存二。
“赵校尉,我军当然可以打败当前的齐魏联军。但正如你所说的,他们贪生怕死。换做你是敌军,遇到这样的威胁是当缩头乌龟,固守营寨呢还是明知道我们有两万骑兵没命地跑?”王威耐心地劝解道。
“老子才不当缩头乌龟呢!”赵茄当即反驳道,随即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望了面色不变的赵奢一眼,小声嘟囔道:“齐军这么怕死,还真不一定敢逃跑!”
王威见赵茄服了软,也没继续调笑,说道:“处于守御的一方依托坚固的城池、营寨,可以对进攻的一方造成数倍的杀伤。敌军若是死守不出,即使我们可以勉强攻破他们的防线,将之击溃,伤亡必然巨大。齐军魏军退了,自然败逃回国。我们呢,难道还追击过去吗?要知道,韩国的大军在涉邑虎视眈眈,丞相领兵驻军武安,还需要我们的增援!我们伤亡过大的话,韩军大举入境,我们拿什么抵抗?难道向秦国臣服,求援?”
赵茄不再言语,这个道理自己也懂,但每当有战事发生的时候,自己总会下意识地想用敌人的鲜血和生命让他们明白冒犯赵国的代价。越快的击败他们越是让自己热血沸腾。王威已经陈述了利弊,赵茄自然不再坚持自己近乎愚蠢的建议。
另一名校尉开口道:“那依照王校尉的意思,我军当如何自处,才能在伤亡不大的前提下尽快地击溃齐魏联军?”
这里面就有考校的意思。大部分人都知道,赵军的战力是胜过齐魏联军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赵茄所说的堂堂一战,这是最简单的。赵军的伤亡会大些,但齐魏联军势必也不好受,在感受到赵军的坚定意志后,齐魏联军要么媾和要么死撑要么突围,其中死撑的可能最小。毕竟,你总不能奢求安阳会成为第二个即墨。即使领军的依然是田单。这样,无论是媾和也好,突围也好,赵军解围的目的就达到了。
或者就是长期围困,切断齐魏联军的粮道。只要赵军不怕花费时间,这样的方法最稳妥。毕竟,齐魏联军粮草再充足也有用光的一天。而赵军的优势在野战中最容易发挥出来。
王威已经点出了回援邯郸刻不容缓。自然不会再说出围困之计。用兵无非因势利导,在这种情况下,王威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道:“诸位还记得桂陵之战乎?”
众人自然知道桂陵之战的始末。毕竟,赵国可是这一战的源头。赵成侯时(赵武灵王时赵国君主方才称王),赵国趁魏国国丧之际。夺取被魏国收服的中山国,后又攻打魏国的宗属国卫国。魏惠王无法坐视不管,立即联合宋国助卫反攻。三国联军围困邯郸,魏国也产生了一劳永逸地灭掉赵国的念头。赵国惶恐,以中山为酬谢,恳请齐国出兵。齐国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采取避实就虚,疾走大梁的策略。逼魏军主将庞涓回师救援。并在庞涓大军必经之路…………桂陵设伏,大败魏军。
王威这才继续说道:“桂陵之战,齐军主将田忌本欲直捣邯郸,与魏军决战于邯郸城下。却因孙膑一言,疾走大梁,故而可以以逸待劳,设伏重创魏军。末将在想,我们未尝不能效而仿之。以一部吸引齐魏联军。主力却是直捣临淄。齐国必然惶恐,田单再无战意。必定挥师援救临淄。如此,齐魏联军分道扬镳,我们可各个击破。”
话音未落,副将燕周抚掌大笑,说道:“此计甚妙!末将的计划与王威有异曲同工之妙。末将以为,莫如以一支偏师攻打大梁。魏国既惊且退。齐军坚守安阳的意志必不可持久。到时我们就算不设伏魏军,只要往濮阳增加数万大军,散播消息,大梁势必不敢用兵。没有魏国声援,区区齐国又何敢进犯我赵国乎!”
赵奢会心一笑。自从自己携赵王重托要解齐魏之围时,就压力甚重。平原君赵胜力排众异,推举自己领兵十五万南下,这份信任无以为报。赵国三分之一的精锐在手,自己若胜,自然名扬天下,若败,赵国元气必然大伤。赵国甚至将不得不冒险从云中抽调精锐保全邯郸,收缩防线。
自己没有抵达前线前,以为最坏的结果莫过于十五县之地尽皆失守,或者仅有濮阳数城还在坚守。在这样情况下,与齐魏联军决战,重振赵国声威肯定是赵国上下的一致决议。好在战局没有那么糜烂,各地赵军的坚守为自己争取了足够的时间。齐魏两国各占据了两百里的赵国土地后,不敢继续南下。自己的十五万大军在聊城,极大地威慑了齐魏联军。赵军无形中已经占据了战役的主动权。武安方面,韩军还没有彻底撕开脸皮掀起战事,对自己用兵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
在这样的情况下,避实击虚,声东击西就成了瓦解齐魏联盟的妙计。赵奢认为,奇袭大梁的好处和坏处一样明显。魏军乃齐军之胆,大梁遇袭,魏军必退。魏军一退,齐军势必感到孤立无援,心生退意。这样,自己的目的就很快达到了。但大梁距离新郑太近,韩国大军须臾间便能抵达大梁,到时候,自己不能及时跳出包围圈的话,一旦被韩、魏联军夹击,自己必然大败。
相比较而言,田单用兵以谨慎著称,可又以忠心闻名,赵奢以为,率领轻师偷袭临淄,足以迫使齐军主力回援。魏军主将晋鄙用兵一向循规蹈矩,这样的人很少大败,但也很少大胜。他对临淄遇袭多半漠不关心,跟随齐军一起行动的可能性很小,最大的可能莫过于留守安阳,甚至借机南下攻打阳晋、濮阳等地。赵军若是可以成功伏击齐军,几座城邑的代价还是值得的。(未完待续。。)
第六十三章 巴郡秦军的困局
“先生且回吧!”李牧终于不耐烦地站了起来,谢客道。
自己敬重对方是一个长者,对方却死缠烂打,以国家大义苦口婆心地劝说自己领兵投降赵国。且不说韩王对自己恩重如山,自己尚未三十便封侯拜将,统领一国精兵。自己就算舍掉荣华富贵,到赵国尽忠,又能得到什么呢?爵位再高也不过现在,反而背着一身恶名。廉颇身为赵国大将,攻城拔寨,有大功于社稷,最后还不是因为一场失败落得戍守边疆的下场!成为宗贵争权的牺牲品。
张腾霍地一声站了起来,声泪俱下道:“将军身为赵人,难道忍心领兵与赵国为敌乎!”
李牧冷声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功万里外,岂甘伈伈伣伣,老死牖下,以腐儒而终其身!赵王若贤,自然良臣汇集。但如今宗贵争权,前有廉颇出走邯郸,后有蔺相如称病不出。如此君王,岂配牧追随!”
张腾为之气绝,赵王身子渐重,太子监国,自然仰仗宗贵颇多。丞相、平原君赵胜独揽大权,蔺相如被排挤理所当然。等赵王身子痊愈,自然可以拨乱反正。平原君和赵胜互相牵制,重归平衡。当今赵王是不如赵武灵王贤明,最近几年更是贪杯好色,但大事上是不糊涂的。怎么到了李牧这里,成了赵王昏聩无能的证据!
李牧见张腾脸色涨红,趁势说道:“百里奚本为楚人,却辅佐秦穆公成就霸业。时人没有埋怨百里奚不忠的,却多嘲笑楚国无识人之明。商鞅本在魏国尽忠,却不为魏王所识,入秦而佐秦孝公变法。终助秦国收复西河之地,魏王悔之恨之。此二子者,皆不为本国尽忠,却为时人赞曰贤。故牧以为,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吾王兴兵而收三川。取南阳,克汉中,西却强秦,东连齐、魏,南收楚国。赵王坐看主父(即赵武灵王)困死沙丘在前,惨败河西,媾秦以和在后,孰贤孰昏,天下皆知。先生不必浪费唇舌!”
张腾既羞又恼。居然昏了过去。就在李牧讥讽赵国使者之际,巴郡江州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变。
江州本为巴国旧都,后因楚国攻打,巴国被迫迁都阆中以避楚。兵贵神速,阆中距离江州的路程较之巫县距离江州的路程还要近上一日。蒙骜大军自从攻克阆中后,即令虎贲营泛舟顺流而下,直奔潜江(即嘉陵江)和江水(即长江)的交汇处………江州。
江州不可能没有防备,蒙骜深知这一点。但阆中失守之快。绝对超过了秦军的想象。加之韩军是顺流而下,秦军是逆水而上。秦军实际所花费的时间要比韩军多三天。因此,韩军先锋抵达江州的时间至少应该不会晚于秦军到达江州的时间。从一开始,蒙骜就决定了打这个时间差。
事实也证明了蒙骜决定的正确。朱亥带领一万虎贲精锐潜行至江州城下的时候,张若的先锋大军尚未抵达。这个时候,摆在朱亥面前的路就很明确了,那就是强攻江州。毕竟秦军的警觉性很高。再愚蠢的人也明白韩军很有可能会派出一支偏师偷袭江州。
根据细作的最新消息,巴郡的主力全都在张若的麾下。整个江州城留守的秦军精锐不过两千,即使巴郡郡丞在得知韩军大举入侵的消息后,能够紧急征召的也不过三千来人。摆在朱亥眼前的,最多不过五千秦军。以一万最精锐的虎贲锐士对五千秦军。更准确的说是以一万韩军对两千秦军加三千青壮,朱亥的胜算很高。
但朱亥心里却有新的主意。巴郡郡守张若将全郡的兵马都集合了起来,直接导致除了阆中和江州,其他城邑守军数量极少。算上需要防备楚国留守的三五千大军,张若能够带领的增援人马也就是在两万初头,其先锋当在五千人左右。如果自己可以成功伏击张若大军的先锋,再扼守其必经之路,张若大军将不能与江州守军汇合,不得不驻军野外。届时,韩军主力可以和秦军主力正面交锋,总好过攻城。
朱亥想到就去做。反正蒙骜当初并没有限制他抵达江州后该如何行事。在朱亥看来,若秦国援军未到,自己率领大军或截断江州以东的水道、旱路,或偷袭或围城攻打;若秦国援军已至,自己则负责探明军情。眼下秦军防备森严,考虑到伤亡巨大也不一定在秦国援军赶到前攻克江州,伏击秦军先头部队自然就成了上上选。
于是,虎贲营在朱亥的指挥下,趁着夜色悄悄绕过了江州,沿着江水顺流而下,在江州以东三十里设下口袋阵,耐心等待秦军先头部队的到来。在浩浩江水上白天设伏肯定是没戏的,秦军老远就会看到韩军的埋伏,自然不会中招。如果是夜间设伏的话,倒是可以出其不意,但难免有漏网之鱼。
所以,心思耿直的朱亥干脆将船只尽藏于上游,专心在旱路上等待秦军。在他看来,秦军先锋走水路的可能性小之又小,毕竟救兵如救火,逆流而上速度太慢。事实好在如朱亥预料的那样,秦军先锋领军的乃是张若心腹,偏将嬴愤。嬴愤亲领五千精锐,星夜赶往江州,弃水路而走旱路,正入韩军埋伏之中。
阆中守将乃张信,和嬴愤一样乃张若郡守的心腹,两人互为刎颈之交。在得知阆中被五万韩军包围,消息断绝的信息后,嬴愤很是担忧。阆中虽有精兵五千,但韩军守将蒙骜素以攻城闻名,韩国又盛产各种先进的攻城器械,嬴愤担心张信抵挡不住。因此自告奋勇地抢来了先锋的职位。
五千秦军一路急行,好不容易前进到距离江州不过三十里的地方,正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之际,突然遇到一万韩军精锐的伏击,其结果可想而知。仅仅过了两个时辰,嬴愤战死沙场,其麾下五千精锐,大半战死,小部分投降。韩军大胜!
朱亥连夜审问战俘,得知其中更有一名二五百主,大喜,以利诱之,乔装成秦国援军,诈开了江州东门。江州守军其后发现了韩军的破绽,但为时晚矣。已经入城的韩军利用逢人就杀,很快控制了城头,配合后续源源不断的韩军将城中的秦军扫荡一空。巴郡郡丞纵火**,江州失守。仅有不到两百名秦军自西门突围,往蜀郡逃去。
朱亥带领虎贲营攻克江州后,一场大雨席卷巴郡北部,河水暴涨,道路难行,蒙骜大军进军缓慢。与此同时,巴郡东部却是风和日丽。张若率领两万五千大军疾行,赶在韩军主力前抵达江州。
在得知江州已经易手的消息,张若面如土灰。韩军怎么会这么轻易就攻克阆中呢?!江州怎么会不声不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