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山变-第5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读法》中记载了军人应当遵守的条款,同时也确定了对违反这些规定者的处罚程度,最重的是在战场上的卑怯行为,这将立即受到严惩;其次,对于结党也予以重处;对上级不服、赌博、押借等也要治罪。
到了明治五年,更进行军制改革,将全国划分为六个军管区,每一区设置镇台,逐渐扩充兵员到需要数目。这六个军管区配置是这样的第一管区,镇台东京,管辖东京、佐仓、新泻;第二管区,镇台仙台,管辖仙台,青森;第三管区,镇台名古屋,管辖名古屋、金泽;第四管区,镇台大阪,管辖大阪,大津、姬路;第五管区,镇台广岛,管辖广岛、丸龟;第六管区,镇台熊本,管辖熊本、小仓。
在以上的六处镇台,分别设立师团(这是日本陆军最高建制),师团的组成是这样的设一师团长,陆军中将衔,下有司令本部,直属统辖的是两个旅团司令部,骑兵大队、炮兵联队、工兵大队和辎重兵大队。
其中旅团司令部之下是两个步兵联队、再下是三个大队,四个中队;骑兵大队有三个骑兵中队;炮兵联队则是由两个个野炮大队(两个中队)、一个山炮大队(两个中队)组成。工兵大队是由八个工兵中队组成;辎重兵大队则是由两个辎重兵中队组成。这样组织起来的一个师团总人数是9199人,马匹1172匹。
日本的炮兵是野炮、山炮并用。当初曾想采用德国的克鲁伯式炮,但由于钢铁生产很少,于是就仿制意大利用青铜所制的炮。在大阪的炮兵工厂里,制造钢与青铜合金,口径为七点五厘米的野炮与山炮。明治十二年以后,用这些炮装备全国的炮兵部队。其中野炮的最大射程为五干米,山炮的最大射程为三千米。
在这一年的一月,近卫部队改编为二个步兵联队,一个骑兵大队,二个炮兵小队,一个工兵小队,一个辎重兵队,二十三日给步兵联队授予了军旗。这是联队有军旗之始。其后,各镇台的步兵大队也改编成联队,并授予军旗。
在明治五年,在日本还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将东京招魂社改称为靖国神社,破格列为官币社。神社之管辖归内务省及陆海军省,陆军每年为其支出7;750日元的祭祀费。死后成为靖国之神的荣誉,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陆军的士气。
另外一件事,则是制定了戒严令。根据这一法令,军团长、师团长、旅团长、要塞司令官等,在战时或事变之际,为了该方面的警戒与维持秩序,有权依照法规宣布戒严。根据法律规定,在戒严情况下,军队对于国民的政治权限拥有极大的控制力。但是,因为这个时候已将军备的重点转移到防御外国方面而进行训练,所以没有因发生事件而宣告过戒严,军队也很少出动。补充警察的不足而出动的军队,大多由宪兵来担当。
而到了明治六年(1874年),从英国购买的第一批舰船炮舰越过茫茫大海,驶到日本横须贺港口。其中有三艘一级炮舰,排水量为4,500吨的铁制木胁船,总长92米,型宽8。5米,吃水2。2米;定员204人。锅炉2台19型燃煤锅炉,主机2台19型蒸汽轮机,功率6,200轴马力,推进2轴2浆;航速续航力3000海里10节。主炮4门130毫米L42型舰炮,鱼雷2座五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器(备雷20条)。
另外还有日本人独出心裁想到的海战补给舰,命名为节气级,也就是以大雪、小雪、、小寒之类的节气为名。该级别的船体非常巨大,远胜过用作海战的铁甲舰和其他级别的炮舰,空载排水量10540吨,满载排水量29850吨;总长型宽空载吃水7。4米,满载吃水9。2米;定员612人。船上配置了4台71型燃煤锅炉,主机是2台蒸汽轮机,功率15000轴马力,推进2轴2浆;航速14节,续航力14000海里12节。满载时可以装载弹药10500吨,淡水4500吨,食物2000吨,零备件1850吨,其他460吨。在这样的时代,绝对算得上是海上巨无霸了。
第137节 大办海军(第五卷终)
⑧0㈥5由为您提供'而在大海的另外一边,从英国和法国分别定制的五艘山字甲舰在咸丰二十三年年底之前,抵达了天津大沽军港由英国伯明翰船厂制造的第一艘,后来命名为洞庭湖号是该序列的第一艘,具体参数是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31500吨,最大排水量吨;总长221米,型宽33米,吃水98米;定员850人锅炉8台65型燃煤锅炉,主机4台66型蒸汽轮机,功率1轴马力,推进器4轴4浆;航30节,续航力1海里14节
舰上装载了9门400毫米L50型舰炮3×3;16门150毫米L52型舰炮8×2;12门50型‘毫米150型舰炮6×2主装甲带300-330毫米,装甲甲板130-150毫米,露天甲板40毫米,防弹片甲板20毫米,炮塔200-400毫米,炮座330-400毫米,司令塔330-400毫米如果仅仅从尺寸数据看,山字级比远字级并不会胜强太多,但实际上防护能力却提高了不少
首先,这种舰艇的主装甲带采用了倾角设计,这相当于变相提高了装甲厚度其次是加重视水平装甲防护,这在远战中非常关键另外,采用的装甲钢比后者好得多,其实际防弹能力提高了至少一成
山字级铁甲舰的到来,让北洋海军如虎添翼,而在一边看得眼热嘴馋的李鸿章、程学启两个分别从福建和海参崴给北京上奏折,要求将来山字级多到来之后,能够补充到海参崴军港和福建省内正在兴建的南洋海军序列中去,而不要北洋海军替换下来的远字级
皇帝为之发笑“刚刚来了几艘船,他们就亟不可待了?”
“李鸿章、程学启二员都是国之干城,所求者又是为国戍边·朝廷宜乎准如所请才是的”
“朕知道,朕知道,朕也没有说不给嘛”皇帝说道,“一共只有五艘·北洋两艘、南洋海军一艘、旅顺口和海参崴各一艘,正好分赃完毕谁也不必抢,谁也不必争,你们看怎么样?”
众人听的好笑,“正如皇上所言,每家一艘,也省得他们总把这口舌官司打到京中来
“不过船是分出去了·如何管好,如何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形成战力,却是考校管带、水手功夫的这几艘船,兵部报上来的管带及其他成员名单,朕已经看过了——杨廷辉、奎昌、恩寿都是当年指挥过铁甲舰和大型炮舰的人才,也还罢了,刘步蟾、方伯谦、林森森、邓世昌等人,也随同到船上任职·会不会年轻一点了?”
“臣以为这几个年轻人都是海军学院多年培养,又在二十一年之后,到西洋各国受训移时·不论战法还是操船之术,都有独到之处,用之于海上,正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也好不负他们胸中所学日后为国报效,海上杀敌而且,等这些人登船之后,上有管带杨廷辉等人帮扶,下有水手弁员相互倚助,臣弟想来·于他们术业精进,是大有裨益”
“那好,此事就这样定下来”皇帝说道,“如今日本也在开始大办自己的海军,朕想,日后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这种事既然不可避免·就要想办法取得最后的胜利从明年起,南北两地的海军及各行省绿营,都要加强训练,以备战事到时候,有任何人因为任何事导致战事失利,这数十年的情分,就全数化作流水了到时候,你们可别说朕言之不预”
奕对他这样预见性的说话很不以为然,“皇上,多年来,我大清军力是四海各国有目共睹的,不提日本蕞尔之地,就是英法俄国,雄霸一方,不是也在大清绿营兵威震慑下,如数败阵吗?难道日本人还会比他们强?敢挑衅的大清上国?”
“战争这种事情,不是以国家大小为区分的朕当年就和你们说过,日本是岛国,能够发展的空间有限,若是肯安于现状,自然一切休提,但依你们所见,这数年之内,日本人又是兴办海军,又是开始在全国征兵,难道只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国吗?”
“即便他们是为保卫自己的家国,但在日本的国家利益和我大清的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开战就唯一而必要的解决途径了这二十五年来,英、法、俄三国的殷鉴不远,难道还不够你我君臣谨凛的吗?”
奕唯唯诺诺的应承了几句,不敢再说“曾国藩的病,近来怎么样了?”
“臣弟昨天到他府上去过,听太医说,曾大人年岁愈高,本源亏损……”
“太医院都是一群废物”皇帝突然发怒,“就会拿年岁增长,本源亏损来搪塞差事——人上了年纪,生了病,不就是要这些郎中医治的吗?自己无能,还把病情都推到病人身上,真是魂账”
“是”奕嘴巴里干干的,言不及义的答说,也不知道是不是闹意皇帝的话
皇帝有心传旨,到曾国藩府上去探望,但又一想,天子出行,惊扰太甚,对他的病情也没有任何好处,不如找一个机会,自己带几个人微行出宫,还来得加自如方便当下把将欲出口的话又咽了回去,“都跪安,朕有点累了”
打发众人出去,皇帝随之起身,站在暖阁的窗前看着外面灰门g门g的天色,已经是咸丰二十五年了,自己年过四旬,韶龄不再,虽然有自信,这二十余年的皇帝做下来,于朝政国事有足够的震慑,但若是对日作战真的开始,怕就不是一年两年可以结束的——海军暂时不提,应该能够赢得下来,陆军呢?对日本作战是一定要登陆本土的,而所遭遇到的抵抗·也是乎想象的巨大,不知道绿营士兵,能不能拿得下来?
胡乱的想了一会儿,自索无解·向外吩咐一声,“传肃顺进来”
肃顺是咸丰二十四年的年底交卸直隶总督的差事,调京内用的,皇帝犹豫了很久,终于还是没有让他进军机处,但却给了他多的担子,到心中·他担着的差事有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兵部、工部、户部尚书,和当年比较起来,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权倾朝野了
他虽然担着这么多的差事,但却不像当年那样忙碌,因为皇帝体恤他年岁越来越大,很多时候,都是让他兼着一份名头,平日是不大到部视事的·因此一传即到而今天也是刚好有事,肃顺进到养心殿的时候,满头是汗·“主子,主子,不好了”
“叉怎么了?慌里慌张的”
“主子,奴才刚刚见到在曾国藩曾大人府上值守的太医派来的下人来送信,说曾大人在府中昏倒了”
皇帝胸口一热,“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主子放心,听来人说,曾大人只说手麻脚麻,倒没有怎么样?”
“呸你个笨奴才,就是这样才可怕快·准备车马,朕亲自到曾国藩府上去一次”皇帝转身吩咐,“来人,伺候朕衣你们都是死人啊”
肃顺忽然想起,咸丰二年,皇帝驾临热河·康慈皇贵太妃就是早上起来,觉得手脚麻痹,延时不久,而一瞑不视的这样一想,心中觉紧张,连脚步都变得颤抖起来
车马在曾国藩府门前停稳,皇帝从车中一跃而下,对府门前站立的曾府下人看也不看一眼,直往里闯,“哎您这个人怎么”
肃顺在后面拉过下人,耳语几句,不等后者反应过来,脚下加快,跟了上去
皇帝也不再顾忌,穿过堂屋,径直奔向后面的主人房,房门不远处的月亮门正对着府中的花园,园中放着一把太师椅,大约是给曾国藩用来病中赏景之用的进到月亮门内,冲鼻的药香味儿传来,曾纪鸿、曾纪泽兄弟两个,和纪琛等姐妹围在一边,看神情凝重的样子,可知曾国藩的情况不是很好秀慧公主也站在人丛边上,和身边的一个女子喁喁私语,在他身边,是尚在髫龄的曾广平,站在母亲身边,眼睛一个劲的往父亲身上和母亲脸上瞧
听见外面的脚步声,曾纪泽扭头看过来,一愣之后,赶忙撩起长衣的下摆跪倒在地,“臣曾纪泽,叩见皇上”
“民女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朕”他的眼睛在周围扫视一周,却没有看见李德山和栾立的影子,“太医呢?在那里?”
“回皇上话,李大人和栾大人正在房中,为家父诊治”
“朕进去看看”曾氏弟兄走到门前,挑起门帘,他向前走了几步,又站住了,“药香太重了药香也是药,和主药魂起来,就没有时辰火候了而且还杂着檀香于他的病体没有任何好处,让人撤了
他顾盼着,一眼看见欧阳夫人由侍女搀扶着,正颤巍巍的在门内跪倒,料着檀香是她燃来敬佛礼拜用的,便不再说这件事,跨步进门,吁一口气说道“起来,一大家子的事情,都还要你来定夺要是你也熬得病倒,他怎么安心疗治?去,去”
“多谢皇上,民夫告退”
进到曾国藩的卧房,李德山和栾立正跪在地上,碰头不止,“奴才叩见皇上”
皇帝理也不理,向床上看去,曾国藩躺在床上,人事不知,若不是胸膛微微起伏,和死人无异皇帝念及这二十余年君臣相得,他为受自己知遇之恩,在外任、京中不知死活的劳累,心中一酸,忍不住落下泪来
“爹,爹,皇上来看您来了”曾纪泽在父亲耳边呼唤数声,却丝毫没有效果回身向皇帝跪倒,碰头请罪,“皇上·臣父已至弥留,未能在君前行礼,请皇上恕罪”
“你啊,现在说这些干什么?”皇帝叹息一声·问李德山,“曾大人的病,到底怎么样了?”‘曾大人年纪衰迈,加以突患中风之疾,已经是天年将近肄人力所能挽回”李德山说道,“皇上·还请皇上看开一些”
皇帝沉默良久,黯然抹了一把流了满脸的泪水,“李德山,朕不管你用什么法子,总之让曾国藩醒过来,哪怕是只有一两个时辰呢,朕还有几句话要和他说”
“是”李德山心中打着盘算,又碰了个头·“请皇上容奴才退下,精心拟定药方”
“有药方就行你快想办法”
于是李德山退下去,和栾太商量片刻·又开了药方,并且亲自到御药房去检了药,亲手放入药罐,浓浓地煎了一小碗,由李德山亲自捧到床前,让曾氏兄弟帮衬着,曾国藩的嘴巴,把药灌了进去
果然,这付药极有效验,萎靡僵卧的曾国藩·腹中一阵响动,微微睁开眼睛,在旁人看来,他的一双眸子中居然又焕发出了光采,但在曾氏弟兄,却添悲痛知道老父已经到了回光返照的时候了“皇上?”
曾国藩目光游移·终于停在皇帝脸上,神情很是不敢相信似的,“皇上?”
“朕听说你病了,来…看看你”皇帝对放在床头的秀墩视而不见,侧身坐在床头,握住曾国藩的手,触手所及,一片凉意,强自挤出一副笑容,“别担心,朕问过李德山,你的病”他叹了口气,把安慰的话又尽数吞了回去,“曾国藩,你和朕君臣一场,如今只怕永诀就在眼前,你可有什么话,要对朕说的吗?”
“皇上,臣知道,您一定会来的”曾国藩的声调出乎人意料的洪亮,对着皇帝的目光,老人一笑,“老臣自道光三十年,门g皇上启用至今,已二十六年,皇上待老臣的恩典,亘古未有,也只有等到来生,再图补报了”
“别这样说话,朕……”
“皇上,老臣有一句心里话,请皇上先恕妄言之罪,臣才敢出口”
“你说,你说”
“皇上,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谨慎小心啊我大清不论海防、陆上,经皇上数十年调教,早已成不败之师,守卫家国,万无一失但若用之于征战异域,臣恐还有未尽之意啊”
“你的话,朕明白的但有一件事,是你不知道的”他停顿了一下,不经意的摆摆手,“你们都下去,朕和曾国藩有几句话要说”
于是,众人识趣的跪倒碰头,鱼贯而出,“肃顺,你怎么还在这里?”皇帝瞪了一眼兀自留在房中的肃顺,“你也出去”
把肃顺也哄到外面,他还有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