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风-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晋郡公府,他若是骑马,那会成了人人瞩目的夸街。

轿车抵达了皇宫东门,陆七下车步行进入了皇宫,守外宫门的禁军却是认得陆七,恭敬的放行,陆七也算是轻车熟路的直接走去了垂拱殿,到了殿外,当值的班直入殿禀报,出来后,请陆七进去。

陆七走进了垂拱殿,一看除了龙案后的周皇帝,还有六位身穿紫色官服的大臣,分列两边的左二右四,他认识左侧的薛居正和赵普,在看的同时,步伐稳重的走了过去,立在殿中先向周皇帝起礼一拜,然后默然走到了左侧班位,在了赵普下首。

周皇帝和重臣对陆七的到来,只是容他礼见入班,之后继续了议事,所议之事无非是民生,军耗,匪患,可以说**裸的将周国的实际现状,让陆天风这个‘外人’听得,陆七以前就听过周国朝议,如今一听,却是知道周国的财政危机比上次严重多了。

“不能是做戏吧?周皇帝为什么让我知道周国的困窘。”陆七敏感的置疑。

半时后朝议散了,独留下了陆天风,陆七起礼道:“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周皇帝微笑点头,起身离了龙椅,陆天风明白的陪了周皇帝去散步,一直走入了后苑,周皇帝才平和道:“你是朕的女婿,平常时,朕喊你天风可好?”

“陛下亲和,是臣的荣幸,其实纪王殿下一直是喊臣的名字。”陆七微笑回答。

周皇帝扭头微笑的看了他一眼,回了头,散步道:“熙谨对你是极为的推崇,直接的告诉过朕,说与你在一起,感觉很温馨,感觉你就是兄长,他还起过念头,想与你结义。”

陆七听了意外,却是不知该怎么回应,谦虚会显得虚伪,认可又存了不敬,周皇帝却又道:“怎么?你认为熙谨的话,是天真?”

陆七摇头,道:“臣没有,臣知道纪王殿下是赤子之心,纪王殿下很智慧,宽容,臣与纪王殿下在一起,心头只有安宁。”

“那你觉得,熙谨适合为太子吗?”周皇帝平和问道,但问题却是惊心动魄。

“陛下之问,臣不好答。”陆七顿了一下,才回应道。

“说说无妨。”周皇帝温和道。

“臣觉得,纪王殿下不适合做太子,纪王殿下有一个弱点,就是仁厚。”陆七回答道,周皇帝既然挑起了立储话头,他不能畏缩的期期艾艾。

“仁厚不好吗?”周皇帝反问。

“纪王殿下若是长兄,仁厚就不是弱点,但纪王殿下是小弟,若是成为了皇帝,仁厚就会害了他。”陆七直言不讳。

周皇帝默然,过了一会儿才道:“你是说兄弟会失和。”

“臣是觉得,太子殿下和曹王殿下,很难服气了纪王殿下,两位年长殿下若是不服,或许会扩充了势力,而纪王殿下的仁厚,会造成一忍再忍的后果,所以臣觉得,陛下不宜弃长立幼。”陆七直白回答。

周皇帝默然散步,没有回应了陆七的言辞,陆七也默然随行,只是他的心里却是惊疑不定,难道周皇帝真的有心换了继承人?在他心里还是有些相信的,毕竟听说大周太子文弱,曹王又是个表鲜内空的家伙,而纪王在经历了西部磨砺之后,已然展现了很好的为君潜质。

“天风,京兆府留守沈轶伦上书请辞,自言与你有勾结之嫌,也为千阳县的刺杀愧罪,朕考虑沈轶伦年事已高,所以准了他的请辞,让他来开封府入政事堂。”周皇帝忽然道。

陆七听了愕然,道:“陛下,臣与京兆府留守没有瓜葛呀?”

“是沈轶伦自己找的罪过,你在京兆府西市买了商铺之后,沈轶伦的亲人也在西市买了商铺,所以他要避嫌的请辞。”周皇帝平和道。

陆七听了郁闷,暗自好气沈轶伦的无事生非,嘴上也好气道:“那位老大人日后若是来了京城,臣一定登门好生的亲近。”

这话说的有如了顽皮孩子,周皇帝听了为之微笑,轻松的走了十数步进入暖亭,驻足转身外望,道:“等过了年,朕让熙谨去为京兆府留守。”

陆七一怔,点头附和道:“纪王殿下能够胜任。”

周皇帝一笑,道:“朕还打算调了西宁都督府的三万禁军,和会州的两万军力,驻扎去了京兆府。”

陆七听了神情微变,立刻听出了不妙,果然,周皇帝又道:“天风,朕会职任你为河湟,会州,兰州和廓州的宣抚使。”

陆七听了却是没有什么惊喜,反而是有苦难言,周皇帝来这一手很让他意外,也再次领教了周皇帝的智慧,如今的河湟归于他统治,事实上是一种累赘,因为河湟被打残了,他接手河湟,必然得自河西调军。

“臣谢陛下信任。”陆七言不由衷的起礼回应。

“天风,朕调走西宁都督府和会州军力,事实上一半是为了熙谨的安危,朕不放心调了别的军力去驻扎京兆府。”周皇帝说道。

“是,臣明白的。”陆七回应。

“天风,你接手河湟之后,若是京兆府有危,朕希望你能够去救援。”周皇帝温和道。

“陛下放心,臣不会坐视了纪王殿下有危。”陆七毫不迟疑的回答道。

他这话大半是真,陆七是个重视亲情的人,他与纪王在一起,在心里确实有了纪王是弟弟的感觉,就像与石忠飞在一起久了,就有了兄弟感情,不过前提是,品性值得了陆七去亲近。

周皇帝却是微怔,继而看着亭外若有所思,陆七只能陪着沉默,良久,陆七忽温和道:“陛下,在亭口久立不好,去里面坐吧。”

周皇帝微笑点头,转身走入了亭里,暖亭里生有炭火,但没有太监和班直的存在,皇宫里的规矩,远见了皇帝与臣下散步,必须走离,因为皇帝散步时,往往在说国事。

第132章布局?

周皇帝坐下后,摆手让陆七也坐,陆七起礼一拜后才隔桌坐了。

“天风,你怎么看晋国公的不动?”周皇帝问道。

陆七一怔,怎么又扯去了晋国公?他回答道:“晋国公应该是不敢动。”

“晋国公是不敢动,而朕也不敢主动的起战。”周皇帝平和道。

陆七的肚里为之苦笑,如今的他,在周皇帝的眼中,应该与晋国公的区别不大,但周皇帝却是偏偏亲近的,与他讨论晋国公的不臣。

“天风,朕知道,你会觉得朕对付了晋国公之后,或许会对付了你。”周皇帝又道。

“陛下,臣不敢那么想。”陆七恭敬回答。

“你与晋国公是不同的,晋国公盘踞的是太原,太原那里几乎都是汉民,对大周的威胁深重,而河西和北庭,甚至河湟,几乎都是番族,朕心里很清楚,朝廷若是去接管,事实上很难获得了归治,所以朕考虑后,将河湟也归于你宣抚。”周皇帝说道。

“臣谢陛下信任。”陆七套话回应。

“天风,你可曾想过,晋国公在什么情形下会动?”周皇帝问道。

陆七一怔,想了一下,道:“臣觉得,除非是开封府过于空虚。”

“你就没有想过辽国和燕国吗?”周皇帝说道。

陆七一惊的看了周皇帝,道:“陛下是说,晋国公会与辽国或燕国勾结?”

周皇帝点头,道:“以前盘踞太原的刘氏,就曾经向辽国称臣借兵,虽然有折氏阻隔了太原与辽国的接壤,但晋国公若是有心借力了辽国或燕国,折氏就挡不住了北方的进袭。”

陆七点头,周皇帝又道:“天风,你曾经让辽国吃了大亏,如果晋国公主动的去与辽国勾结,辽国必然会答应了进犯大周。”

陆七点头,道:“陛下所虑,有很大的可能。”

“朕使人去劝过晋国公,许诺了赐予圣旨,保他亲族富贵绵长,但晋国公却是固执的就是不肯妥协,已然铁心的与大周为敌,但他的军力不足以与大周抗衡,所以寻求外力的可能性很大。”周皇帝说道。

陆七听了点头,周皇帝又道:“所以,朕不得不向京兆府集结了重兵,同时让河西的军力补充了河湟与会州,河西军力离开河西一部分,就能够对京兆府有了及时的支援,晋国公若动,进袭京兆府的可能性,大过进袭开封府。”

“陛下的布局,确实有利于京兆府的镇守。”陆七回应道。

他心里却是明白周皇帝的更深用意,周皇帝的举措,说是为了应对晋国公的造反,但事实上对赵匡义的也形成了威胁,周皇帝是在借用他的势力,在西部形成一种牵制,只是周皇帝的做法有一个很大弊病,就是陆七若是与赵匡义有了勾结,那周皇帝的举措就会满盘皆输,所以周皇帝是在押赌。

陆七也明白了周皇帝为什么让他听了朝议,说白了可能有示弱的含义,用意是在安抚于他,表示大周很难再应对了河西的造反,示弱加上亲和,就是怀柔的策略。

“天风,西宁都督府的官职,由你择任,你现在就可以拟定报上兵部。”周皇帝平和说道。

“是,臣领谕。”陆七恭敬回应。

周皇帝点头,温和道:“天风,你近来是不是想去了寿州?”

“臣是有回家乡祭祖的念头,打算过几日上书。”陆七回答。

“年关前回去吧,朕想与你过个年。”周皇帝温和道。

“是,臣记下了。”陆七只能应承。

周皇帝点头,陆七迟疑一下,道:“陛下,臣回寿县祭祖,能不能与公主殿下同归。”

周皇帝听了竟然没有回答,眼睛看着亭外,陆七诧异的不能再问,过了良久,周皇帝才道:“天风,朕问你,香荷和雨薇,你想择了那一个。”

陆七吃惊的看了周皇帝,随即道:“陛下,臣听过太后明示,与臣有姻缘的是香荷公主。”

“那你为什么要给雨薇玉镯?”周皇帝平和问道。

陆七起身,对周皇帝起礼道:“回禀陛下,臣给雨薇公主的玉镯,是一种友谊的回礼,雨薇公主曾经送过臣琴谱和冬衣,臣铭感于心,故回赠了玉镯。”

周皇帝默然,过了一会儿才温和道:“朕知道雨薇喜欢了你,雨薇以前的不幸姻缘,是朕造成的,你祭祖,与雨薇一起吧。”

陆七神情愕然,道:“陛下,臣是与香荷公主定的姻缘,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周皇帝皱了眉头,道:“香荷还小,她应该让一下。”

“陛下,臣觉得不妥,臣是与香荷公主定的姻缘,既然定了姻缘,臣不想改变。”陆七却是执着的反驳道。

周皇帝看了陆七,皱眉道:“天风,既然雨薇喜欢你,那与你结成姻缘是为良配,你莫非是不喜雨薇?”

“陛下,臣对雨薇公主殿下并无恶感,不过臣既然与香荷公主定了姻缘,臣对香荷公主就有了夫妻责任,如果香荷公主愿意解除姻缘,臣愿意与雨薇公主殿下结成姻缘。”陆七正容表了态度。

“你是说,需要香荷告诉你,她不愿嫁你。”周皇帝冷言道。

“是,臣需要香荷公主殿下亲口告知。”陆七正容回答。

周皇帝垂目皱眉,忽摆手道:“你去吧。”

“臣告退。”陆七恭敬辞礼,后退了两步,转身离开了。

*****

陆七出了皇宫,坐入了马车,神情才由平和变向了冷峻,周皇帝忽然换了女儿嫁他,让他下意识的有着警惕,从而执着的表示了不接受,他猜疑周皇帝的做法是不是一种试探。

从周皇帝的布局来看,是明显的借力于他,将河湟归属他接管,收缩军力去驻扎京兆府,调出河西军力抵御吐蕃和呼应京兆府,将目前是累赘的河湟扔给陆七。

陆七在车里盘算猜度,想着周皇帝的做法会不会隐藏了什么阴谋,其实河湟归管对他而言是一种大利,据有了河湟,基本上就获得了得陇望蜀的态势,一旦时机出现,就可以兵出河湟进夺巴蜀,与巴蜀南面的晋军形成南北夹击的战略优势。

*****

陆七在车里心头有疑的猜度着,而在陆七走后,周皇帝就喊唤了太监,令太监拿了葡萄酒,之后坐在暖亭里品酒,周皇帝品酒的神态很安宁,甚至还带着一点享受的笑意,仿佛进入了物我两忘的禅境。

半时后,周皇帝起身离开了暖亭,转去了文德殿,到了文德殿外却是见到了曹王。

曹王一见周皇帝来了,忙迎上急道:“父皇,儿臣有大事禀报。

周皇帝点头,进入文德殿坐去了龙案后,看了曹王,温和道:“什么事?”

“父皇,有一个名皇甫继勋的江南降臣,向儿臣上告了有关陆天风的秘密,皇甫继勋言,陆天风事实上早就投降了晋国,被晋国之主封为了吴王。”曹王忙回答道。

周皇帝听了仅仅是皱了下眉,平和道:“那个皇甫继勋是清河郡公的近臣,因此朕押而不用,他的话你也信。”

“父皇,儿臣觉得皇甫继勋说的是实话,皇甫继勋言,在陆天风来了大周之后,他曾经去歙州宣抚,结果被药昏弄去了晋国,在晋国被迫归降,晋国还许诺封了他国公。”曹王忙又道。

“此事你不用说了,朕会去查的。”周皇帝略微沉声道。

“父皇,此事不能大意的,若是陆天风出兵呼应晋国进取巴蜀,那会成了大患的。”曹王又正容进言道。

周皇帝的眼神隐现了一丝怒意,平和道:“你先退下,朕会让人去问。”

曹王不敢再说,恭敬道:“是,儿臣告退。”

曹王一走,周皇帝书了一份手谕,唤了一个承旨班直进来,吩咐道:“拿此手谕,去处置了皇甫继勋,不可留下他杀之迹。”

承旨班直军礼恭应,上前接了手谕匆匆去了,周皇帝身体后靠了龙椅,神情无奈的摇摇头。

第133章安置

陆七在车里费心的一番猜疑,却是没有获得了更多的不利可能,周皇帝若是想在开封府杀他,似乎没有必要这么的亲和对他,因为他若是死了,无论怎么死的,都避免不了河西造反。

陆七也根本想不到,会有皇甫继勋为了脱离软禁,争取出头获得原本的富贵,在听说了陆天风的大名后,主动向曹王投附,向看押的周军说与曹王认识,请周军将官代送了书信,看押的周军将官当然不敢了不送。

曹王接信后去见了皇甫继勋,细问之后就去进见了周皇帝,本心是讨得父皇的青眼有加,却不知反惹了周皇帝更大的失望,皇甫继勋也因所谓的重秘被周皇帝灭口。

皇甫继勋死后第二日,曹王还执迷不悟,又去文德殿见了周皇帝禀报,说皇甫继勋死的莫名,应该让刑部严查。

周皇帝坐在龙案后,眼睛平和的看着曹王,直接就告诉道:“皇甫继勋,是朕杀的。”

曹王立时惊怔当场,看着父皇平静的望视,他不解道:“父皇为什么要杀了皇甫继勋?是不信他的言辞吗?”

周皇帝不想打击儿子,平和的教诲道:“熙让,你想事情要多加深思,你想想,如果凭了皇甫继勋的言辞去治罪陆天风,后果是什么?”

曹王脸色一变,道:“父皇是担心陆天风会造反。”

周皇帝摇头,道:“就是指罪了陆天风,陆天风也未必会造反,你想想,就算陆天风是归降了晋国,但他如今却是归降了大周。”

“父皇,陆天风既然归降过晋国,难道父皇不怕他与晋国勾结,如果陆天风与晋国勾结,那巴蜀和西部的军力就会陷入了危机。”曹王据理驳说。

周皇帝摇头,道:“熙让,如果陆天风想与晋国勾结,还想做回了晋国的吴王,他还会来开封府吗?”

曹王怔了,随即道:“父皇是说,陆天风不想做回了晋国的吴王。”

“据有了河西与北庭,已然如同了封国之王。”周皇帝平和点说。

曹王听的明白了,不由大为沮丧,起礼羞愧道:“父皇,是儿臣无知,做了莽撞之事。”

“朕杀皇甫继勋,就是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陆天风曾经是晋国的吴王,若是弄的满城皆知,后果会使得陆天风心生了惶恐,朕为了安抚他,只能是封他为王。”周皇帝平和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