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风-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年,剑眉虎目,一身的武生锦衣,一看就是贵族的人物。
“好啦,这人我认识的。”杨十四小姐忽伸手扯了锦衣少年,娇嗔的阻止道。
锦衣少年一怔止步,陆七却是迈步走了,太子和孟石在后跟随,恍如了陆七的两个属下。
“这家伙你认识?他是那个?”锦衣少年恼道。
“你管是那个,你打不过,还逞什么能。”杨十四小姐不客气的斥责道。
“什么?你不认识阻我做什?”锦衣少年恼道。
“你说什么,是你先无礼的,门那么宽,他又让开了,你还推他,我不拦你,你就等着变猪头。”杨十四小姐不留情面的驳斥道。
“娘的,我是陪你来买寿礼,你却是帮他说话,你告诉我,他是什么人?”锦衣少年恼火道。
“闭上你的臭嘴。”杨十四小姐娇恼道。
“哼,爷我会找到的,就打他个猪头。”锦衣少年恼说道,说完转身大步走了,两个属下互相扶着也离开了。
“这个浑人。”杨十四小姐气苦的跺足说道。
“却是给姐姐添烦了。”折氏少女歉然柔语。
“不关妹妹的事,是我命苦,订给了这种浑人。”十四小姐难过道。
“姐姐,那个人是在清风居见过,是什么来历?”折氏少女好奇问道。
“我也不知道的,只知道是吴地人,买了我们家的清风酒楼。”十四小姐轻语回答。
“哦,吴地人?吴地人怎么会来了开封府?”两女身后的一个青年,忽插话问道。
“我真的不知道的,如果表兄想知道,我可以回去问个详细。”十四小姐回答道。
“嗯,帮我问问,可能对折氏有用。”青年温和回应。
“对折氏有用?吴地人对折氏有什么用?”十四小姐不解道。
“折氏虽然与吴地人相距很远,但吴地人来了开封府,很可能是周国对大江以南有了什么战略所想,如果有,那就会对折氏有用,因为周国需要折氏牵制了夏国和燕国,才能够北军南调,而倚重了折氏,折氏就可以多要一些军用,尤其是守城用的弓箭,还有兵甲。”青年声音微低的说道。
十四小姐听了,却是警惕的扫视了一眼外围,继而摇头道:“我却是不该问的,在开封府,不能乱说话的。”
青年点头,道:“折氏与杨氏唇齿相依,所以我直言了。”
十四小姐浅笑点头,轻语道:“去买寿礼吧,这里是最大的玉器店。”
“我们不能买太贵的,最多一千贯,折氏没有太多余财。”青年回应了一句。
“我知道的,所以那浑人走了也好,有他搅合,却是不好买的,而且你们放心,我爹说了,礼物的贵重没有多大意义,意义就是折氏来了人拜寿,以及寻求联姻。”十四小姐轻语道。
“联姻的事情,只怕是不成,周国皇帝的儿子,那会愿意娶了番女为王妃,若是做不得王妃,而屈居孺人,那我们折氏宁可不联姻。”青年表了态度道。
“也没有指望与皇族联姻有成的,我父亲说,寻求联姻主要是折氏称臣的态度。”十四小姐轻语道。
青年点头,折氏少女柔声道:“不要在这里说话了,进去吧。”
青年点头,但却又问道:“那个清风居,为什么要卖了呢?我记得那是定国公府很重要的财源。”
“府里也是不想卖的,但不卖不成,。”十四小姐轻语解释中,一起走去了玉器店。
第16章城隍庙会
太后寿辰,开封府举城同贺,城里的达官贵人忙着给太后进贺,平民则是举行了盛大的城隍庙会,周皇帝不喜佛,对道教还算宽容,不过也是采取淡然对之的态度,皇帝不好神仙之道,那道教也是难以呼风唤雨,所以民间的城隍庙会却是兴旺了起来,人心其实需要一种精神寄托,拜了神,才觉得心里踏实,也能够期盼了平安和更多的美好。
陆七在周国只是七品武官,还是供职吴王府,所以上层的进贺与他无关,京城维持治安也用不着他,他和小蝶却是与周民同欢去了。
城隍庙会在好几个地方举行,陆七去了潘楼一带,城隍庙会堪比元宵节,人潮涌动,摩肩接踵,各种买卖兴隆,拜城隍神的人则更多,还有唱戏的,杂耍的,等等各种表演。
陆七感受着欢愉盛大的太平气氛,周国建立以来,基本结束了大唐崩灭以来的中原战乱局面,使得中原得以恢复生气,另外夺得了江淮之地,也使得周国获得了重要的粮盐基地。
不过周国在太平的表象下,却是不太平,周国皇帝是个刚性的雄主,在位以来发动了三次对燕国的大规模战事,一心想进据了燕云十六州,以绝了来自北方的威胁,但三次进袭都以失败告终,另外还发动了两次进袭汉国的战事,以及一次征伐夏国的战事,也是失败的结果。
大规模的战争是最耗国力的,周国太平之治的面门下是很重的赋税和征兵,也如唐国那般,七成的户数有成为了募兵的亲人,不过周国与唐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当官的亲人也是会应募上了战场,而且周国对战功绝对会了兑现,所以周国的官宦人家尚武成风,有了为国效命的子弟在军中的官员,会被周国皇帝高看一眼,不愿让子弟入军的,就会被皇帝低看一眼。
陆七这些日子下来,已然了解了周国的大略情形,周国的禁军有六十万,厢军有四五十万,厢军就是驻扎各地的节度使军,当然禁军也有驻扎边防的,周国的禁军是主力,在开封府附近及毗邻州域驻扎有三十万禁军,另三十万禁军主要是驻扎了东北边境,西北边境,和西南边境,在江淮之地只驻扎有厢军编制,就是地方的节度使军,例如江都军,属于边防厢军。
也就是说,周国确实没有重兵防御了唐国,但也确实有能力几十万禁军南下,不过北方的燕国却是时常的进袭周国,明显有意的牵制周国的主力禁军,让周国的几十万禁军不敢离开了开封府,燕国之主可能是明白,如果让周国一统了南北,那对燕国而言就成为了噩梦,所以周国不进袭,燕国反而老是骚扰。
陆七分析过周国的兵制特点,事实上就是中央集团军震慑地方的节度使军,名为厢军的节度使军,军力数量普遍是数千,是一种镇压地方,而又有别城治官兵的常备军队。
而陆七的晋国却是实行军府制为主,将晋**力分布为了数个军府节制,福州京都反而驻军不多,陆七的军府制,事实上一是迅速归治的需要,二是晋国的长龙形地理无法建立了中央集团军为主力,而周国却是能够了以开封府为中心,实行中央集团军制。
另外夏国自建国以来,国势的发展也是惊人,听商人言,夏国打败了吐蕃,夺取了河湟地域,河湟是在黄河上游,湟水流域和大通河流域,自古就是适合耕牧的生存宝地,夏国得之,不亚于周国在当年夺得了江淮之地。
如今的夏国占据了河州和湟州,已然是与巴蜀汉国近邻,其疆域东至银州,与麟州毗邻,西至沙州的玉门关一带(过玉门关就是新疆),拥有非常广阔的领土,论起地盘大小,已然是与周国差不多,其对周国和汉国的威胁,也是与日俱增。
陆七知道了周国有能力进袭大江以南和巴蜀,但夏国和燕国的虎视,使得周国不敢轻易的大军向南,就战略而言,周国对于晋国的崛起,必须得做出了抉择,是进据巴蜀,还是解决了唐国,因为晋国占据了荆州,已然向周国张开了獠牙。
“好呀,你在这里,这回看你怎么走了。”陆七和小蝶惬意的感受着太平景象,忽有人愤怒大叫。
陆七扭头一看皱了眉,竟然又遇上了那个蛮横的锦衣少年,不过这一次,是一群的锦衣少年,陆七对这种仗势横行的勋贵子弟,很是反感,开封府的治安是很好的,但也免不了有很多的泼皮存在,泼皮的多数是勋贵后人,少数是依附的游侠儿。
陆七看了一眼就扭头不理,却听那锦衣少年喝道:“兄弟们,给我打成了猪头。”
一喝群应,十几个少年泼皮扑向了陆七,陆七一伸手取过旁边一个卖货的支车木段,回身就是一顿大棒,那些泼皮才扑过来,被陆七大棒一扫吓的后退,陆七进而迈步向前,手中木段开始了点,敲,击,那挥棒的速度快而灵活,一众泼皮少年有的被点中腹部弯腰,有的抱头惨嚎,有的抱手大叫,一个接一个被打。
“直娘贼的,你敢打我,我是吏部尚书的孙子。”一个少年抱手大骂。
骂声才落,陆七的大棒忽的回转,一棒打在少年的头,那少年惨叫一声抱头,继而掉头就跑,有几个见机不妙的,早就回头远避了,而那个起事的锦衣少年,抱头蹲在了地上,他脑袋被打了两下,而陆七下手有分寸,保证见包不见血,被击头的都会长角,而且非常的痛。
“怎么?还骂吗?”陆七冷声道。
锦衣少年疼的脸都扭曲了,瞪着陆七恼恨道:“你敢打我,我是卫国公的孙子,你等死吧。”
陆七微怔,随即冷道:“好呀,那我先打死了你。”
陆七探手抓扣了锦衣少年的胸衣,右手木段挥起一顿打屁股,锦衣少年疼的嗷嗷叫,手脚并用的抓挣踢踹,陆七任由他抓踢,只管大棒打屁股,偏这少年竟然不肯求饶,狂暴的反抗陆七的抓制,硬生生的被打了十几下后,昏厥了过去。
陆七轻放了锦衣少年在地上,此时周围观望的人围了太多,但没有人说话干涉,因为都知道锦衣少年的出身,而陆七敢这么的暴打卫国公的孙子,那必然不是普通的人物。
不过,很快人群分开了道路,冲进来六个官兵,官兵进来了,却是没有对陆七急怒的问罪,而是正常的执行治安职责,问了原因后,登记了陆七的将牌,之后官兵抬走了锦衣少年,也没有拘押陆七,只是告诉了,听候官衙的传唤。
这结果倒让了陆七意外,他以为会被带去了衙门拘押呢,他却是不知道,周国皇帝的治政一向严厉,尤其开封府这里,文官对勋贵子弟的泼皮行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事情一旦闹大了,肯定会秉公而断。
人抬走了,潘楼一带又恢复了正常的热闹,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没有人留在原地议论什么,也没有人发表什么解气的言论,事实上,勋贵子弟虽然泼皮,但很少欺负良民,而且良民的物事若是被勋贵泼皮给砸了,良民可以找上门去讨理,勋贵之家会很低调的给赔付,甚至还能够多给,所以开封府的勋贵子弟,不招人恨,招人恨的是那些游侠儿,惹祸还赔不起。
陆七也没有什么顾虑,大不了离开回了晋国,他如今已然想好进图巴蜀的战略,他也不怕卫国公的报复,官面上,有吴王府挡着,周国皇帝为什么封了吴王,就是想招降了唐国,或者说是为进兵唐国做个伪善铺垫。
第17章想见
陆七在城隍庙会被锦衣少年一搅,却是失了游玩的兴头,与小蝶回去了吴王府,一连两日没有出游,他与小蝶商量,能不能用通商的方法,建立了一条通往荆州的信道,如今他根本无法与晋国有了联系,另外日后也需要随时传递周国的动向。
小蝶说很难,主要是没有信得过的人可用,义父林之和可以做到,但陆七是晋王的事情,却是不敢告诉了林之和,不过陆七既然想用通商的办法传信,那可以先建立了商道,一旦有需要,她可以亲自传信,陆七觉得可以。
在吴王府静了两日,陆七又出游去了清风居,一到清风居,掌柜杨洪立刻拉了他,急道:“东主,你可来了。”
“怎么?出事了?”陆七敏感的认为,是那个锦衣少年又找麻烦了。
“不是出事了,是吏部尚书赵大人,要见您。”掌柜的说道。
“吏部尚书?哦,自己打的人里,是有一个自称吏部尚书的孙子。”陆七想着。
“吏部尚书为什么要见我?”陆七问道。
“是赵大人经过这里,却是看见了清风居的匾书,于是进来问了一下,赵大人赞语好字,言想见了东主,小的今日正想去告知了东主。”杨洪恭敬道。
陆七意外的轻哦了一声,问道:“吏部尚书赵大人高名?”
“吏部尚书高名赵普。”杨洪恭敬道。
“赵普?”陆七讶道,继而又道:“莫非是助赵匡胤破清流关的那个赵普?”
“是是,就是赵普大人献策破的清流关。”杨洪点头道。
陆七点头,道:“赵大人想如何见我?”
“就在清风居,明日赵大人午时会来的。”杨洪回答道,明显对赵普是极为尊重的。
陆七点头,道:“明日我过来。”
杨洪点头,忽又道:“对了,折将军也想见东主的。”
陆七一怔,问道:“那个折将军?”
“是府州折氏,那日随十四小姐来了清风居的客人,却是不知道为什么想见了东主。”杨洪回答道。
陆七点头,道:“不会也是明日见吧?”
“不是的,东主若是想见,小的立刻就使人去请,半时即可过来。”杨洪回答道。
陆七点头,道:“你去请吧,我入雅间候着,上些酒菜,我请他。”
“是,小的这就办。”杨洪答应着,陆七与小蝶上了二楼。
入了雅间,小蝶柔声道:“那个赵普是大官,怎么会想见了七郎,难道真的是为了匾字。”
“不好说,依正常而言,大官就是惜才,也应该唤了我去见,而不是主动的约见,赵普其人我听说过一些,是位很务实的能吏,在周国任过很多的官职,基本是靠了政绩升迁的,当然,赵普能够成为了吏部尚书,应该与赵匡胤有很大的关系。”陆七平和道。
“七郎这么说,莫非赵普的约见,是有其他目的?”小蝶柔声道。
“有其他目地的可能性很大,也许是周国皇帝指使的,来探探我的口风。”陆七平和说道。
小蝶点头,柔声道:“府州折氏,却是不知为何想见七郎。”
“府州折氏想见我,八成是想了解一下江南的形势,知道了江南的形势,折氏才能在周国获得了最大的利益。”陆七回答道。
“府州折氏,不是忠于周国的吗?”小蝶讶道。
陆七笑了,温和道:“府州折氏,是事实上的割据自治,周国能够容了折氏自治,也是出于利用而已,折氏很明白与周国的关系只能是互相利用,飞鸟尽良弓藏,没有夏国和燕国的存在,那有折氏的自治。”
小蝶点头,陆七又温和道:“府州折氏只要知道了江南的形势,就能够判断周国会不会调兵南下,如果周国能够调兵南下,那府州折氏就会面临极大的战争压力,进而可以向周国索求了更多的军用和粮食。”
小蝶恍然点头,柔声道:“奴却是没有想到了这个。”
“我在开封府这些日子,也是自商人口中了解了很多的信息,周国若是大军南下,必须得倚重折氏牵制夏国和燕国,不过折氏的兵力并不多,能战之军也就两三万人,或许商人所言有误。”陆七说道。
“一会儿折氏的人来了,可以问一下的。”小蝶浅笑道。
陆七点头,顿了一下,小蝶又问道:“七郎,如果与周国开战,有几成胜算?”
“战争的事情,变数是很大的,若论将士精锐,晋国是不如周国,不过周国若想攻破了汉水也是很难的,除非由蜀地进军。”陆七道。
小蝶点头,道:“这么说,周国若是也进袭巴蜀,晋国是争不过的。”
“那却是未必,如果晋国与周国同时进袭巴蜀,在人和上,晋国能够占优,一是晋国与汉国本就存在事实上的联合,二是我非常的善待了荆王,楚王和越王,所以汉国就是投降,也会愿意投降了晋国,另外晋**力在迅速成长,我正在加紧量产神臂弩,如果能够用神臂弩武备了军力,就是普通将士也可以成为了神射手,万弩齐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