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风-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七一怔,脑海立刻浮现了车中那个裸/身玉女,想不到竟然会是鱼华轩的女儿,当时他只是瞄了一眼,看清是个貌美如花的美人,神情也是强颜的模样。

“那就算了。”陆七做了决定,如果鱼华轩真的是为表心迹而杀人,陆七却是未必会容他了,有的事情,不能去乱为。

“老爷,那位鱼小姐,奴婢问过了,今日刚被信王三子在关押地弄了出来,她还是完璧,奴婢觉得,不如聘了她,与鱼将军结了姻亲。”青雯轻声说道。

陆七一怔看了青雯,忽摇头道:“不好的,强结的姻亲很脆弱,而且我不想让鱼华轩有了借亲崛起的机会。”

“奴婢觉得,鱼将军是值得收纳的,奴婢认为,日后鱼将军可以随了老爷回了茅山,成为了羽林卫的鹰扬郎将,一旦鱼将军成为了羽林卫郎将,那日后可以适当的告诉在苏州的将官,鱼将军的归属事实,那能够加强了降将的归属心。”青雯却是建议道。

陆七听了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点头道:“你去做吧,不过你告诉鱼将军,不要强迫了女儿应亲,就是不结姻亲,他日后也会是羽林卫的鹰扬郎将,更会是郡王。”

“什么?老爷以后会,会让鱼将军成为了郡王?”青雯吃惊的回应道。

陆七点头,道:“我许诺过鱼将军和张大哥,我为皇帝之日,就是他们成为郡王之日。”

青雯明白的点头,柔声道:“奴婢去了。”

看着青雯离去的靓影,陆七转身望向了远方,心情却是有了几分的低落,他终于还是为了权势而结了姻亲,以后也许还会有了这种事情,既然踏上了逐鹿天下的路途,很多的事情,不想做也得去做,其实做皇帝,更不自由,但他已是不能了退缩。

“小青,你是喜欢以前的我,还是一样喜欢现在的我。”陆七忽转头,看着小青,浅笑问道。

小青一怔,想了一下,细声道:“奴婢自己觉得,老爷与以前一样呀,还是对奴婢们好,对了敌人凶。”

陆七一怔,随即开心的笑了,是啊,他并没有做了薄幸人,虽然是女人很多了,可是他,还是那个对所有女人关心的男人,他没有嫌弃了任何一位女侣。

片刻后,青雯和鱼华轩上来了,鱼华轩走到陆七近前,军礼恭敬道:“属下谢主上不罪,谢主上不嫌。”

“鱼将军说的话过了,就算我如今成了你的主上,但也不该有嫌弃鱼小姐之心,你是你,鱼小姐是鱼小姐,鱼小姐与我的论婚,是平等的,她可以说不愿,而我也会尊重她的意愿。”陆七温和回应道。

鱼华轩一怔,却是不敢反驳陆七之言,只好道:“主上放心,小女是自己愿意的。”

陆七点头,道:“鱼将军若是想见亲人,可以悄悄去见的。”

鱼华轩摇头,道:“属下不去见了,真的会牵连了杭州的亲族,属下日后任职了鹰扬郎将,也是要易名而就为好。”

陆七点头,想了一下,浅笑道:“既然想易名,名为南平可好。”

鱼华轩一怔,继而明悟的低身跪地,恭敬拜道:“属下谢主上赐名南平。”

陆七走前弯腰扶起了鱼华轩,两人相视一笑,一拜一扶,定下了君臣的诺封,青雯在旁浅笑做了见证,小青却是单纯的根本不懂。

之后陆七与鱼华轩在女墙旁,探讨着他的策略,鱼华轩听了后,说道:“主上的策略是正确的,用江阴军的虎皮威慑唐皇,明分暗合之后,也会使得吴城军和中府勇的存在,越发的重要,不过却是有两个隐忧,一是主上来过苏州的事实,难免会为唐皇知道。二是江阴侯会不会上书辩解了苏州之事,与他无关。”

陆七点头,道:“你说的隐忧,确实是存在的,但我只能知忧也要冒危一赌,因为我如今的军力,根本无法与唐国和越国同时开战。”

鱼华轩神情凝重的点点头,他明白陆七说的是事实,若是与唐国和越国同时开战,那是必亡的结果,就是无锡县的江阴节度使军,也会给予了陆七沉重的打击,原因就是陆七在苏常两州的军力,几乎都是降卒,一旦开战,很容易溃败或是反水。

“隐忧之事,我只要回了茅山,就可以反驳苏州有我之事为谣言,没有实证,唐皇只能使人调查,而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扎根和整军的时间,只要能够拖延两三月,那苏州的根就扎下了。根势一成,大军号称了十万,唐皇就会顾忌的不敢了究罪。”陆七解释道。

鱼华轩点点头,陆七又道:“至于江阴侯,我赌他不会上书辩解的,就算他恼了张洪波的反叛,也不愿走向了自相残杀,而且江阴军的内部事实上是不和的,一旦江阴侯揭露事实,只怕江阴张氏立刻会出现了分裂,江阴侯的军权,事实上只是江阴军的一部分,江阴军是四个族势拼成的。”

鱼华轩点点头,江阴军的事情,他比陆七还早知道,他以前也是可惜了江阴军的雄厚实力,竟然愿意知足的龟缩在江阴一县,江阴军完全有能力进据了常州,而苏州的中吴军之所以是七万大军,其实就是防御江阴军而扩编的。

事实上,越国的皇帝,也是忌讳信王的军势过盛,所以将中吴军分成了两部分,一为驻扎常州的两万前锋军,一为驻扎苏州的五万后备军,而鱼华轩就是统领前锋军的主帅,虽然说是独立统军,可事实上,鱼华轩怎么敢得罪了信王,所以信王世子急切的要得战功,他不得不给了机会,只是代价太大了,而鱼华轩确实是真心归属了陆七,他根本回不得了越国,只能投了新主重新立业。

吴县城的占领也算顺利,就是信王府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但也只是一时就捉了信王,而吴县衙那里,辛琴儿一去,就是冒充越军查案,乖乖的让县官拿出了所有文案,得手后,一众县官冤屈的做了刀下鬼。

接下来是大清洗,吴县城的人都懵了,怎么又开始抓人了,吓的如惊弓之鸟的门都不敢出,辛琴儿又成了女煞星,吴县城内被抄了二百六十四户,杀了六百多人,而原本关押的五千多人,择放了三千多,剩下的待查而定。

吴县城内清洗的同时,辛琴儿让青雯主持了信王的伪谕,将拔选的地方官县尉,带着奇袭军去替换苏州各县的县尉和官兵,一个县二百奇袭军,日后再用收编的将卒补至五百,而县域文官先不动,但是昆山县的文官倒霉,直接被招来了吴县城,被辛琴儿召见后,都成了刀下鬼。

在更换县域势力的同时,信王的伪谕也发去了常熟县的战时大军,统军的节度副使莫名的被召回了吴县城议事,一入信王府就成了刀下鬼,而张洪波则成了节度副使,带着信王伪谕和军印去统领了常熟县的五万多大军。

当然,如今的五万中吴军,有两万都是新征去的,张洪波一到,自称是皇帝陛下亲任,原节度副使去京城述职战事了,他很顺利的接管了大军,之后不久又有信王伪谕至军,调了高级将官去吴县议事,结果人还没回来,又有信王伪谕调成批的中层将官离军,虽然很多中下将官觉得不对头,可是谁也不敢逆令质疑。

第102章威胁

仅仅半月,五万大军的将官从最高的节度副使,下至火长,全部被了奇袭军将士取代了,接下来五万大军分成了五军,张洪波亲统两万大军驻扎在常熟县,继续与无锡县的唐军对峙。

另三万大军则分别开赴了太仓县,华亭县和吴县,驻扎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一张张官押银契到了大军将士的手中,在莫名的意外欢喜之后,才知道了已然是唐国的子民,而且还是吴城公主府的官押银契。

知道了真相,各地的大军也没有发生暴/乱,原因是底层士兵就是墙头草的心态,而且甚少拥有领导者的能力,也惧怕当了出头鸟,所以成了唐军就成了呗,反正还有了田地好处,虽然这赐给的田地是那么的不靠谱。

至于吴城公主府的官押银契,却是辛琴儿力主的,她的理由一是能够让苏州军民知道属于了那个势力,二是常州的官押银契的信誉已然深入人心,日后自然可以影响到了苏州,三是能够混淆视听,让张洪波上书承认是苏州官押银契的发放者,会给人一种故意往吴城公主府泼脏水的感觉,最后张洪波主动的表示了支持。

苏州轰轰烈烈,却又润物细无声的进行着变天,陆七,小青和鱼华轩父女,却是已然回到了茅山躲闲,朱武也随同回去了常州的吴城军。

对于陆七给予张洪波的信任,朱武表示了担心,认为应该用一些亲信了的降卒,任副职的牵制张洪波的权柄,陆七只是笑说了一句,苏州之得本就是赌局,既然合作的很好,那只宜了用人不疑。

朱武也只能无奈的点头,他对回到常州倒是没有抵触,他也是明白人,他和陆七确实不宜久留了苏州,而且对他而言,固然不放心苏州的事情,却是更不放心吴城军的事情,吴城军才是他朱武的军力根本,他不在,或许会让万斌借机的收买了军心,吴城军和中府勇,才是他朱武的主攻战场。

忽忽的一月过去了,陆七在茅山的日子表面悠然,实则却是担忧的很,无锡县大军的对峙,太湖水匪的封锁,让苏州的信息压根传不来常州,更不能传到了茅山。

半月来,陆七经常去金坛县露脸吃酒,亲和的与金坛县人打着交道,甚至还管了一桩闲事,命令羽林卫抓了一个金坛县恶霸送去了县衙,吓的县令不得不秉公重判了那个恶霸流放,抄没了主要家财。

陆七的所为,自然是故意露脸,但也成了金坛县良善百姓心里的万家生佛,一见面干脆尊敬的礼称陆真人。

在陆七离开苏州的一个半月后,消息闭塞的苏州之变,竟然还得靠了张洪波的上书披露了出来,张洪波首先是与无锡县的唐军做了沟通交涉,声称越军不愿了苦战,暗中投降了江阴军,如今他已经接收了降卒,编制为江阴左军,共六万大军。

江阴左军建制后,攻破了吴县城,活捉了越国信王,如今请顾节度使开放道路,他要使人送战俘信王去江宁彰功,另外还请节度使大人移军昆山县以西,与江阴左军一起抵御越国的进攻,如果无锡县军力不肯移军昆山县,那后果请自负。

顾将军听了当然不信,使亲信入了常熟县调查,结果是,苏州确实是变了天,不但军队是自称唐国江阴左军,就是地方官吏也自称是吴城公主府所属,说苏州为吴城之地,是唐皇陛下亲封给吴城公主的,而且苏州也实行了吴城公主府的官押银契为赏功,不过那些官押银契的本契,据说是在张洪波手里。

顾将军难以置信的皱了眉,唐军上下也傻了眼,前段时间还战的你死我活,现在对面的敌军,摇身一变也成了江阴军,玩什么呢?不带这么玩的,不过大多数的唐军却是欢喜的,没人愿意残酷的拼死拼活,既然对面的敌人叛变成了江阴军,不管是左是右,应该是不能继续对拼了。

看着被押过的越国信王囚车,顾将军不得不接受了难以置信的事实,他一面警令大军不得懈怠,一面写了上书陈情所见事实,最后问唐皇是否移军昆山县,如果不去昆山县,那必须退守晋陵县,否则就会陷入八万大军,腹背受敌的危机境地,如今的吴城军和中府勇,根本不足以对抗了两万江阴本军。

而张洪波的上书也已发出:“臣张洪波,沐天恩,得太子殿下礼遇,心感激,今奉长者命,策反苏州六万中吴军,为安降卒军心,应其请,整编为江阴左军,愿遥奉江阴节度使之中军,尊江阴侯爷麾下为右军。

策反时,降卒求获赏功田地,言甚信吴城公主府之官押银契,臣亦知苏州是皇帝陛下亲赐之吴城公主封地,为成策反,臣应长者许,代吴城公主府实行官押银契,亦代吴城公主府承认了苏州官势,臣与苏州军民,愿奉吴城公主为主上,尽心为唐国效力。

臣策反中吴军成功,捉越国信王贺送陛下,扬了我大唐国威,请彰臣之为国功勋,封侯于华亭县。

另请江阴中军移驻昆山县之西,与臣为邻共御越国之军。

为安六万降卒之归属诚心,为了不生意外变数,臣叩请陛下恩旨,盼回音。”

。。。。。。。。。。。。。。。。。。。。。。。。。。。。

轰!不是什么巨响,而是京城又轰动了,万众排街的迎观俘虏,常州大战的余震未息,突然苏州归唐的消息不胫而走,立时掀起了数不清的争议,置疑,多数人都觉得是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但才过了半日,以为是笑话的传言,却是得到了朝廷官员的证实,张洪波和江阴军节度使顾将军的上书,几乎同时抵达了兵部和政事堂,兵部一收到了张洪波的上书,看了后吓的没敢立刻上交,而是上问了一下,结果被政事堂的宰执们恼斥后,匆匆的交了上去。

又是排云阁内,但气氛压抑的厉害,唐皇看过了两份上书,一张脸阴沉的似乎多了青晕,那是愤怒到了极点的征兆,来排云阁的大臣也是空前的多,有近三十位,一个个的神情却是各异,紧张的居多。

“众卿,怎么看这两个折子?”唐皇淡然问道,眼睛冷然的扫了一下。

大臣们互相看看,右相起礼道:“陛下,江阴军节度使顾将军,不会虚言的,但苏州事应该使查后再议为妥,如今最急的,是要决定江阴节度使所属,该移驻了那里适合,一旦久了,确实危机。”

唐皇点头,他看见了顾将军折子上的八万大军之说,立刻是惊恼交加,江阴军张氏竟然拥有了八万大军,而且张洪波小儿的上书,充满了**裸的威胁,大有唐皇若是不及时给了回应,他可能会做了什么。

“陛下,还是移驻晋陵县为妥,即能够避开了腹背受敌,又可以守护了润州门户。”吏部尚书建言道。

“陛下,移驻晋陵县应该不妥,如今江阴节度使军已然在了夹击腹地,一旦移驻去晋陵县,只怕会引发江阴张氏的误会,会以为朝廷已然有心要对付了张氏,只怕会起了先发制人的激变。”兵部侍郎起礼反对道。

“若是移驻去了昆山县,那会与常州之间隔了苏州和太湖,后果岂不是弃了两万大军一般。”吏部尚书恼驳道。

“移驻昆山县怎么会是弃了?张氏既然表明了归唐,大军移驻昆山县就是正常的防御,当前最重要的,是要稳住了张氏,若是张氏借口朝廷没有诚意的合力御外,而悍然攻灭了江阴节度使军和吴城军,其兵锋只怕会过了十万,那时若是进袭润州,哪怕只是六万大军,也会造成了京城的危局,朝廷现在还来不及调大军拱卫江宁的。”兵部侍郎释驳道。

第103章怀柔

吏部尚书皱眉默然,兵部侍郎虽然有唱反调的意思,但说的也是事实,如今宁**与衣锦军交战,镇海军和康化军是能够急调来京,可是防御周国也是不容懈怠的,就是调来了大军,结果也只能是陷入了胶着战事,很难一战击败了张氏之军,至于京军,吏部尚书却是知道,几乎都是没有经过战事的安逸之军。

“陛下,张氏既然表明了唐臣之心,那其据有苏州就是利于大唐,苏州在越国版图多年,既然张氏进军了苏州,那自然是严重的打击了越国的实力,如今,确实不宜再起战事,一旦与张氏起战,只怕会引起了周国南望。”户部侍郎也禀说道。

唐皇的脸皮轻颤了一下,默然数秒,点头道:“众卿言之有理,江阴节度使军,暂时移驻昆山县。”

唐皇这么一说,等于定下了对张氏的怀柔基调,接下来对于张洪波的遥奉江阴节度使军为中军,尊江阴侯本军为右军,都给予了认可,但张洪波奉吴城公主为主上,却是引起了置疑。

户部侍郎起礼道:“陛下,张洪波为什么会尊奉了吴城公主殿下为主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