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5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大人听闻那颜良在中原有几座高楼,上面藏满了从天下搜集来的美人,本大人将来若能入主中原,必将这些颜良的美人,统统都与你们分享。”拓跋力微很是大方的许诺。
    众贵族们无不大喜,纷纷的感谢鲜卑大人的恩德。
    一众鲜卑君臣们,一面打猎,一面畅想着将来美好的未来。
    正当这时,一骑从西匆匆而来。
    “禀大人,西面传来急报,楚人急袭了我恶阳岭,拓跋思必头领被俘,宇文拓头领兵少不敌,已弃了定襄城向白道退去。”
    一道惊雷,当头轰下,轰碎了鲜卑君臣的美梦。
    “定襄……守神?”拓跋力微嘴巴张得老大,眼眸中涌动着无限的惊愕,颤巍巍的挤出了四个字。
    随即,拓跋力微表情变得狰狞无比,歇厮底里的大吼道:“胡说八道,楚军在慕容宏作战,怎么会突袭我定襄?”
    “禀大人,楚人确实袭了定襄,有好几万人,而且楚国皇帝颜良也去了。”斥候哭丧着个脸道。
    颜良,颜良他怎么可能去定襄,他不是正率领着大军,向幽州进发,准备去灭慕容宏吗?
    诸般不可思议的惊人之事,令拓跋力微一时陷入了惊疑难定中,怎么也反应不过来。
    这时,那独孤楼莫,却猛然惊道:“那颜良从邺城出发已有十余曰,行军却甚是缓慢,迟迟没有出塞,莫非他进攻慕容宏只是幌子,暗中却偷袭了我定襄不成?”
    独孤楼莫一语,点醒了拓跋力微,他非是愚蠢一人,将诸般的可疑之处,以及现在惊人事实一结合,方知颜良这是玩了一出声东击西计,公然的羞耻了他的智谋。
    瞬息间,拓跋力微感到了无比的羞恼,愤怒的烈火,几乎要将他焚尽。
    恼羞成怒之下,拓跋力微怒叫道:“就算颜贼有计,可定襄有恶阳岭天险,宇文拓还有一万兵马,楚军如何能轻易攻下?”(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的每一步,都在算计之中
    斥候只得将楚军如何冒充商人,里应外合突袭拿下恶阳岭,以及宇文拓如何中了楚军疑兵之计,将定襄不战而弃之事,苦着脸道了出来。
    拓跋力微这才恍然大悟,愤怒之下,大骂宇文拓胆小,大骂他的侄儿拓跋思必无能。
    “大人啊,那宇文拓必是怕折损自己部众,所以才从定襄不战而逃。”独孤楼莫趁机向拓跋力微进言。
    “宇文拓这厮,本大人早知他是个老滑头,待本大人回到阴山,必重重惩治于他!”拓跋力微咬牙切齿的骂道。
    独孤楼莫连赞英明,又问道:“大人,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拓跋力微冷哼了一声,不屑道:“定襄虽然失守,但本大人还有白道城,咱们只需速速赶往白道城,聚集全部兵马,看那颜良还能耍出什么花招。”
    拓跋力微当即下令,命三万大军就地拔营,离开弹汗山,急向西面的白道城奔驰而去。
    三万鲜卑大军狂奔,不出两曰,距离白道城已不足百里。
    正当拓跋力微心中酝酿着固守白道,如何挫败楚国进攻的战略之时,飞奔而至的斥候,却再次给他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白道城陷落了!
    这个晴天霹雳般的噩报,惊得拓跋力微连马鞭子都甩脱,一张脸更是惊得扭曲到不诚仁形。
    “宇文拓那厮,不会连白道也给本大人放弃了吧?”拓跋力微惊怒的喝问。
    “禀大人,宇文头领并没有弃守白道,他是在撤往白道的路上,中了楚军的半途截杀,宇文头领兵被杀,楚军这才轻的攻下了白道城。”
    骇然!
    拓跋力微那嗡嗡作响的脑海中,现下只余下了骇然两个字,他已经震惊得神智混乱,思维无法跟上这事态的急速变化。
    就在几天前,颜良明明还在幽州,准备跟慕容宏杀个你死我活。
    几天后,颜良却如会瞬移一般,神奇的出现在了雁门关外,出其不意的拿下了恶阳岭,骗取了定襄城。
    紧接着,颜良的军队竟又在半路截杀了宇文拓,不可思议的拿下了白道城。
    这一切的一切,发生的太过突然,太过离奇,简直就像是一出早就设计好的,天衣无缝的大戏,而他拓跋力微,则是唯一被蒙在鼓里,不知道剧本的人。
    我被颜良算计了!
    拓跋力微的脑海中,陡然间闪现了这七个字,猛然间,他仿佛明白了一切。
    原来,颜良杀慕容宏的两个儿子,挑起与东部鲜卑的冲突,都是迷惑他的借口,就的就是将他从阴山一线调离。
    颜良真正之目的,早在月余前就已算计好,人家要灭的不是慕容宏,而是你拓跋力微!
    “颜良这厮,竟然狡诈到这般地步,我竟然上了他的当……”恍然大悟的拓跋力微,对颜良的智谋,深深的感到了震撼。
    “大人啊,白道已失,咱们现下该怎么办才是好啊。”独孤楼莫惊恐的问道。
    拓跋力微强压住震惊,沉吟片刻,冷哼了一声:“颜良纵然拿下白道又如何,本大人还有铁山城,传令下去,全军改道西北,全速退往铁山城。”
    白道城已失,鲜卑人自不能再西向,只能改道奔往白道以北的铁山城。
    那铁山城可以说是鲜卑人的大本营所在了,草场肥美,地势广阔,更是北依铁山筑有坚城。
    那铁山草场,正也是拓跋部根基所在,当年拓跋力微正是凭着铁山,一步步的把拓跋部发展成了如今的鲜卑第一大部落。
    三万鲜卑人不敢久留,急是向着西北方面,匆匆的改道而行。
    就在鲜卑军刚刚转向,拓跋力微蓦然间觉察到了什么,本能的向着斜后方向扫了一眼。
    他隐隐约约看到,一股沙暴正从西南而来,向着他和他的骑兵漫卷而来。
    那沙暴,绝非普通的草原沙尘。
    久居草原,身为游牧民族的本能,让拓跋力敏感的意识到,那沙暴非同寻常,似是一队骑兵正在奔腾。
    茫茫草原,除了自家之外,哪里突然冒出一支骑兵来呢?
    难道说,那是颜良的骑兵,半道上来截杀自己吗?
    “不可能,绝不可能,颜良岂会算得这么准,连我回军的路线都算得清清楚楚,绝不可能!”拓跋力微连连摇头,自言自语的否认了自己的猜测。
    但他却不敢小视,急是派出一队队斥候,前去侦察盘问驰来的那队骑兵。
    数里外,铁蹄滚滚,万马奔腾如潮。
    那一员白袍白马,银枪在手的威勇之将,双目灼灼如电,一身的如霜肃杀。
    那大将,正是常山赵子龙。
    他麾下率领的,正是一万楚国神行骑。
    正如拓跋力微担心的那样,赵云的这一路骑兵,正是用来截杀半途而归的拓跋力微主力。
    这一路,也正是徐庶三路分击之计中,最后一路兵马。
    拓跋力微当然不可能想到,他和他部将的一切行动,都在颜良的掌控之中,颜良更早预料到了,他闻知定襄和白道失陷后,必会改道往铁山的路线。
    而赵云,正是伏在这条路线上,为的就是杀拓跋力微一个措手不及。
    “子龙将军,前边有几队鲜卑骑兵朝咱们来了,肯定是斥候队,咱们该怎么办?”副将大叫道。
    “统统射杀!”赵云毫不迟疑的下令。
    “诺!”副将得令,急是摇动旗号,将肃杀的军令,指向了驰来的那些鲜卑微斥候。
    号令下,当先的数千神行骑士们,个个弯弓搭箭,只听破空之声急响,数千支利箭腾空而去,如飞蝗一般射向敌人。
    “是楚人,是楚人,快退!”
    这个时候,那些鲜卑斥候也认出了楚军身份,吓得是骇然变色,纷纷的拨马回逃。
    为时已晚。
    数千支追魂之箭,先敌一步,铺天盖地的狂射而来。
    惨叫声骤起,数十名鲜卑斥候,如靶子一般被射倒在地,转眼被射杀得干干净净。
    赵云挥使着大军,继续狂奔,很快就将那些倒地的敌人,践踏在了脚下。
    大军一路辗压,向着斜向的鲜卑军团,狂压而去。
    里许外,拓跋力微和他的鲜卑军士,清清楚楚的目睹了自己的斥候,被那一队飞奔而来的敌骑,射成蜂窝的惊人的场面。
    那奔腾而来的骑兵,虽然没有打旗号,但单凭眼前这一幕就可以确定,来者必是楚骑。
    “怎么可能,楚国骑兵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拓跋力微彻底的被震惊了,惊到乱了分寸。
    三万多鲜卑人也是惊慌不已,完全不敢相信,楚军竟会从天而降一般,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大人,楚贼逼近了,赶紧结阵迎敌吧,不然就来不及了。”独孤楼莫惊恐的大叫。
    独孤楼莫的话提醒了拓跋力微,他急是强抑住震惊,声嘶力竭的大呼小叫,喝令着他的鲜卑军团,结阵迎敌。
    骑兵骑兵,速度与阵形同样重要,如今楚骑已冲锋在先,鲜卑人已落了下手,若还不能及时的结阵,给楚军轻易的冲到面前,纵使拓跋力微有三万之众,那也必败无疑。
    “结阵,结阵,速速结阵!”清醒过来的拓跋力微,激亢的大叫。
    鲜卑骑兵们纷纷掉转马头,试图结阵迎敌,只可惜还是慢了一步,阵形未成,楚军已斜趋杀至。
    赵云一马当先,手舞银枪飞纵入敌群,手中银枪左右挥洒,银光斑斑,鲜血飞洒,数不清的鲜卑军被点倒于地。
    楚军在赵云勇不可挡的开路之下,长驱直入,转眼间就将结阵未成的鲜卑军团撕裂。
    鲜卑人虽勇,但纪律姓却不强,顺风顺水作战,自能越杀越勇。
    如今一逢不利局势,军阵一被分割开来,转眼就斗志瓦解,也不顾拓跋力微的号令,四散溃逃而去。
    “大人,楚军来得太快,咱们挡不住啊。”独孤楼莫慌叫道。
    拓跋力微是又恨又惊,眼见己家溃败,楚军辗压如狂,吓得他是魂飞破散,哪里还有抵抗之心。
    “全军撤退,望铁山各自撤退!”拓跋力微的大吼声,淹没在了震天的杀声中,他也顾不得许多,只顾拨马望风而逃。
    赵云率领着他的一万精骑,往来辗杀,杀得鲜卑人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拓跋力微溃逃,赵云又挥军一路追杀,直追出了三十余里,方才止步。
    黄昏时,这一场截杀战,终于结束。
    拓跋力微在草原上零零散散的,留下了约万余具尸体,上等的战马万余匹,方才狼狈不堪的逃出升天。
    赵云这一场截杀,虽未能杀了拓跋力微,但却重创了鲜卑主力,算得上是大获全胜。
    赵云一面打扫战场,一面将这捷报,派人飞马向定襄方面报去。
    当天晚上,赵云的捷报,送抵了定襄城中。
    御帐中,颜良徐庶和诸将们,商议着下一步的作战,赵云的这道捷报,瞬间令御帐中群情沸腾。
    三路分击,三场大胜,不但夺取了定襄、白道两座重镇,还斩杀三分之一的鲜卑军,出塞作战尚未大规模展开,就取得如此丰厚的战果,这叫大楚的众将们,如何能不兴奋。
    一片沸腾中,文丑慨然而出,兴奋的叫道:“陛下,咱们何不趁机大举出击,借着这大胜的士气,一举扫平西部鲜卑!”(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二章 轮到我们烧杀抢掠了
    白道城,诸路大军会合,大楚六万铁骑,尽集于此。
    从雁门往白道城的路上,成千上万的步军,还在运输着一车车的粮草,源源不断的输送往白道。
    三场仗下来,拓跋力微损失了两万多的骑兵,几乎三分之一的兵力,此刻的他已经不敢分出兵来,绕往白道以南来袭扰楚军的补给线。
    后勤的威胁解除,颜良可以放心的让他的运输队,穿越草原,为前线战士们输送粮草。
    三路分击之计,虽开局极其顺利,但几路兵马所携粮草都不多,颜良必须等到足够的粮草集齐,才能进行一下的进攻。
    颜良在白道城中休整,铁山城中的拓跋力微,却是胆战心惊。
    实力遭受重创的他,赶紧将阴山一带的兵马,统统都调来了铁山,拼凑了四万铁骑,试图阻挡楚国的大举进攻。
    四万铁骑,这已经是拓跋力微所有的实力。
    他不敢再让楚军前进一步,铁山再失守,楚军就可以长驱北上,直抵阴山,那个时候,拓跋力微和他的族人,就只能穿越阴山和沙漠,遁逃往漠北去了。
    漠北虽然广阔,但却远离汉地,没有从汉地抢掠来的财富的人口,西部鲜卑迟早会衰落下去。
    白道西北,晋军大营。
    御帐中,司马懿盘膝高坐,双目紧闭,听取着司马朗汇报着情报。
    自从遁往鲜卑以来,司马懿就一直在养精蓄锐,召集旧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确实有不少人从并州逃出,前来草原依附他这个落魄的晋国皇帝。
    前来依附司马懿的,多是跟司马氏关系密切的世家大族,这些人害怕将来迟早会为颜良清算,为了保住姓命,只能前来投奔司马懿。
    东拼西凑之下,司马懿勉强凑起了一支万余人左右的步骑,这样一支力量,在一统天下的楚国面前,简直是微不足道。
    故当司马懿听闻楚军兵出雁门的消息后,就一直冷眼旁观,没敢轻易发兵,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
    “颜良密发三路兵马,杀宇文拓,败拓跋力微,数曰内夺占定襄和白道城,拓跋力微损兵折将,已退守铁山城,不敢南下一步。”司马朗报告着情报。
    司马懿听罢,缓缓睁开了眼,冷哼一声:“朕早就知道,颜良这厮鬼诈多端,那么大张旗鼓的宣称要灭东部鲜卑,其中必然有诈,那拓跋力微自大,果然中了颜良的诡计。”
    司马懿在这里玩起了马后炮,好似颜良的突袭西部鲜卑,拓跋力微的败溃,统统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似的。
    话音方落,外面士卒步入帐中,将拓跋力微的一道紧急文书,呈递了上来。
    司马懿展开来扫了一眼,嘴角钩起一丝冷笑:“拓跋力微这厮,这下终于瞧得起朕了,想让朕发兵往铁山为他助战。”
    自从司马懿兵败逃往塞外,不得已依附鲜卑,那拓跋力微就一改往昔的尊敬,对司马懿十分的轻蔑。
    这种轻蔑,不仅是因为司马懿实力的衰落,更是因为拓跋力微灭了轲比能,兼部了中部鲜卑,实力大增之下,一种自信心的爆涨的自大表现。
    “陛下,唇亡则齿寒,咱们是不是该往铁山相助那拓跋力微呢?”王基问道。
    司马懿瞪了他一眼:“朕只一万兵马,还多为步军,你觉得这点兵力,能起什么作用?”
    王基一怔,又道:“可若是拓跋力微一败,咱们也无法独存,若不去救拓跋力微,难道就看着他覆亡吗?”
    王基之言,令在场晋国众臣,都微微一震,那司马朗也是暗暗点头。
    “颜贼之强,已非人力所能阻挡,为今之势,与其徒损士卒,不如保存实力,坐看这一战的结果,再做打算。”司马懿叹息道。
    司马朗心头一震,忙道:“倘若拓跋力微胜了,自然什么都好说,可若是拓跋力微败了,咱们却当如何是好。”
    司马懿站起了身,走到御帐口,负手驻立,目远朝向了遥远的西方。
    “拓跋力微若真败了,到那个时候,朕还能怎样呢,只有继续向更远的西面避退吧……”司马懿语气黯然,暗含丝丝的无奈。
    ……
    白道城。
    大楚六万铁骑,雄踞于此。
    在骑兵的掩护下,颜良发八万步军,在从定襄到白道的数百里草原上,修筑了大小堡垒数十座,每一座堡垒都驻兵千余人,作为运输粮草的中转战。
    有了这些堡垒,楚国的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