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明-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觉得开心。
这大堂被他定为自己的帅帐别人自然是不能随便进出的。而且这大堂里出奇的干净根本不用打扫。正堂地面铺着厚厚的看起来很华美的毡毯走在面软绵绵的格外舒服。所以自从楚千岁进了内堂休息后这正堂便一直没有人进来。楚千岁坐了一会儿忽然发现有些怪异。
他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忽然发现为什么自己觉得不妥了。
这大堂里竟然有四个大铜炉盖着盖子他走过去看了看发现铜炉中竟然有隐隐有火光闪现。
他娘的!
楚千岁不由自主的骂了一句。
李闲是个疯子还是傻子这么早就让人在屋子里点四个铜炉!
“来人!”
楚千岁大声喊了一句等他的亲兵进来之后他指着那几个铜炉道:“把这些东西都抬出去灭了他娘的李闲有寒症吗还没入冬就点这么多炉子。”
亲兵看了看也觉得诧异为首的队正带着人无抬那些铜炉一边往铜炉方向走一边说道:“之前大将军您吩咐过城中物品绝不可乱动所以属下也没仔细检查大将军恕罪。”
“弄出去就是了!”
楚千岁摆了摆手说道。
那队正连忙让人将铜炉抬出去看那铜炉的样子最少百十斤沉重幸好有把手不然这还滚烫的东西都不知道怎么往外弄。两个士兵抓着把手抬起来要往外走才抬起来咔嚓一声那把手竟然都断了!
咣铛一声铜炉倒地里面的炭火和飞灰立刻就扑了出来楚千岁怕迷了自己的眼睛立刻往后退了几步。
就在这个时候异变突起!
铜炉中的炭火掉出来地铺着的毡毯几乎是顷刻间就冒起了火焰。呼的一下子火苗一下子蹿起来老高。这火烧起来的极怪异不是一点点变大的而是突然间就燃烧起来火苗一下子就几乎烧到了屋顶!
火一烧起来就将屋子里的人逼得不断后退门都被大火封住。
一条火线突然从屋子里延伸了出去火蛇蜿蜒一样很快就到了院子里直奔一侧的草料堆。当时楚千岁便看着院子里的草料堆有些奇怪县衙院子里堆一大堆粮草怎么都有些奇怪只是一想到这里曾经也是李闲的帅帐堆些粮草也能解释的的通便没让人清理出去谁知到那火线一烧到粮草堆那草堆呼的一声就烧了起来。火焰中也不知道触动了什么机括嗖嗖嗖的声音中数不清的火箭往四周射了出去不多时整座县衙便陷入一片火海!
还没等惊慌失措的夏军将城门打开大火已经逐渐蔓延到了全城!
数里外站在高处的李闲用千里眼看着武阳县城中的滔天大火嘴角挑了挑他放下千里眼看着远处红光漫天不由得想到三国演义还是没白看好几遍的。诸葛先生多谢多谢啊。
第四百九十一章 救太原
李闲想起三国演义中诸葛武侯最善长的好像就是放火和断人粮道,尤其是放火这种事,武侯已经烧出了一定境界,赤壁一把火烧了曹操几十万大军,定南疆一把火烧尽了藤甲军,葫芦谷一把火几乎把司马懿烧死,烧死的人太多以至于武侯担心自己被天夺了阳寿。想到这一节的时候李闲并没有觉得晦气,如果一把火就能解决问题的话,他完全不介意烧死的再多一些。
如果大隋这乱世如荒原遍布野草,一把大火烧过之后虽然遍地灰烬,但明年开春之后种下种子,第二年便是遍野良田的话那么烧一烧又有何妨。
至于会不会折损阳寿,扯淡去。
对于李闲这样怕死惜命的人来说,如果放火折损阳寿的话他或许真不敢干。不过根据李闲的推理,这是绝对不会发生的事。
如果说有报应的话,按照老百姓的话说,说了不该说的话,早晚变成哑巴,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早晚变成瞎子。对于这种言论李闲一定会嗤之以鼻,十岁的时候,在霸州北面那个叫渠沟的小村子藏身的时候,村子里孙家那个水灵寡妇的大白屁股也不知道被他偷看过多少次。而他每天都和张仲坚斗嘴,也不知道诅咒过张仲坚多少次掉进茅坑里。这么多年过去了,眼睛依然好使,嘴巴更好使。
不该看的看的不少,不该说的也说的不少。
所以在李闲看来,所谓的报应其实是挺没谱的一件事。有人行善积德一辈子,踩死一只蚂蚁或许都会遭报应。有人为非作歹一辈子,最后还得了个善终,如果报应真的那么灵验,这世间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不平事?
武侯新野城一把火烧得曹军哭爹喊娘,李闲在武阳县城一把火近乎将楚千岁的两万人马烧绝,说起来确实有几分相似,所以李闲难免有些感慨。
正是晚上,用千里眼还能看得清晰一些,城内蹿上了天的火苗看着就有些吓人。若是肉眼看过去,只能看到远处武阳县城的方向一片红光。红的太透彻,透彻到连黑夜都悄然退避。
他将手里的千里眼交给身边的程知节,脸色平静的说道:“可惜,进城的那夏军将领是个轻敌冒进的家伙,如果他知道与其他人马配合行动,几路大军合围武阳县县城的话,说不得烧死的还会多一些。因为他的冒进,倒是让夏军其他各路人马躲过一劫。”
程知节见一把火烧了夏军近两万人,心里本来是极开心的。可是听李闲这么一说,他也觉得有些可惜。
“密谍打探来的消息说,宋正本知道自己不善军务,似乎有将王伏宝和程名振放出来领兵的打算,只是被窦建德手下其他人阻止了。不然这次带人马从洺州赶来的说不得就是王伏宝,不过说起来,程名振这个人似乎比王伏宝还要值得重视一些。”
李闲拨转大黑马说道:“走,再不追就赶不上大队人马了。”
程知节笑道:“雄阔海怎么敢不等您。”
李闲道:“他可是个直性子,我让他先走他真不一定停下来等等。”
“哈哈!”
程知节笑道:“若是雄阔海知道主公你说他是个直性子,只怕会美的从鼻子里冒。当初在黄河南岸的时候,苏定方被他阴了多少次?看起来他是个五大三粗的憨厚人,其实心里的弯弯绕比谁都不少。”
李闲也笑了笑,点了点头道:“先追杀那弯弯绕再说,估计这把火得烧几天。”
他一边走一边回头往武阳县城的方向看过去,隐隐间似乎能看到跳动着火焰还在尽情的吞噬着一切。
想起之前密谍送来的消息,心说王启年这次你又立了功。
宋正本打算将王伏宝和程名振放出来领兵,毫无疑问这绝对是很正确的选择。若是真的按照宋正本的意思办了,说不得李闲就会遇到些麻烦。王伏宝也好,程名振也好,都是这几年厮杀出了赫赫威名的,尤其是后者,用兵谨慎又不是狠辣,说起来绝对是个硬茬子。而宋正本是洺州留守,手里的权利大的很。之所以那些大夏的朝臣们站出来反对,其中有多少人是拿了王启年的银子办事,那就不得而知了。
王启年一直在洺州,这段日子到底花出去多少银子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不知道,可李闲每当想起这个,就心疼的忍不住嘴角挑动。
在几百名精甲骑兵的护卫下,李闲和程知节纵马追向已经向西北开拔的大队人马。楚千岁自武阳县东北的魏郡而来,他之所以没有发现燕云寨的踪迹,其实道理简单至极,他的人马和燕云军是擦肩而过的。他自西北而来,李闲的兵马往西北去。
追上雄阔海的大队人马之后,李闲命令队伍连夜行进,务必要在两日两夜内赶路三百里,武阳县一把大火,说不得将宋正本调集来的夏军全都引过来,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从还没形成的包围中钻出去。
至于他下一步是哪儿,宋正本肯定猜不到。
正在与宇文士及在雷泽对峙的李密也想不到,至于窦建德,只怕更想不到。远在长安的李渊想不到,身在幽州的罗艺也想不到,但后两者在不久之后就会知道,因为李闲派出去的信使在五天前就已经上路了。密谍送来徐世绩说明苏定方自杀之事的密信,李闲看完之后就将那密信烧了。而他之后写了三封信,一封送去长安,一封送去幽州,一封送去塞北草原。
……
长安
李渊打下长安之后兵威大盛,这本来已经是极大的胜利了,然而就连他都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女儿李慧宁竟然会给了他那么大的惊喜。就在他率军猛攻长安的时候,李慧宁的娘子军竟然接连攻克十几个县,兵力达十余万!只是想到柴绍和女儿之间的事,他就有些头疼。
柴绍弃了李慧宁而去,若是柴绍投了别人,李渊自然不会原谅,说什么也要替女儿将这口恶气出了。可柴绍非但回到了李渊身边,而且在南下途中屡立战功,姑爷卖力讨好,老丈人还能说什么?
刘文静奉了李渊的命令迎击屈突通,一开始屈突通虽然兵少,但却连着打了几个小胜仗,刘文静无奈,只好放弃速战速决的打算,仗着兵多步步为营,试图将屈突通逼得无路可走。只是他却低估了屈突通的本事,两军相持月余竟然不分胜负。还是后来李慧宁忽然带兵从屈突通背后杀到,屈突通前后受敌虽然死战却一败涂地。无奈之下,屈突通投降了刘文静。
刘文静得胜归来,屈突通也随军到了长安拜见唐王李渊。奈何不管刘文静怎么劝,也不管李渊写了几封亲笔信,李慧宁就是不肯回长安。这其中的缘故李渊一清二楚,所以他有些自责无奈。
在唐王府邸的房中,李渊抿了一口茶低头不语。
刚刚听刘文静说完李慧宁不愿回长安,坐在一边的柴绍脸色变得极难看。虽然李慧宁一直没有说明为什么不愿意一家团聚,柴绍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其中缘故?想起当初他独自逃命,脸上就火辣辣烧的难受。他下意识抬头看了李渊一眼,却见唐王的脸色似乎没有什么不悦。
“宁儿不回来也好,她手下那些绿林道上的豪杰只听她一个人的,若是孤派个人过去接替她,只怕也指挥不动那些不羁的江湖客,若是激起了矛盾,适得其反。有宁儿在我也放心些,毕竟那是十余万大军!”
李渊淡淡的笑了笑说道:“这件事暂且不说了,还是说说突厥人的事。”
见李渊帮自己将这尴尬的事揭了过去,柴绍感激的看了唐王李渊一眼。
“虽然建成已经带了十万精兵赶回太原救急,但突厥人来势汹汹,再加上还有个认贼作父的刘武周,我怕只建成和元吉他们两个还是不够稳妥。所以孤打算再派大军北上迎击阿史那咄吉世,你们看看谁是合适的人选?”
“主公”
刘弘基站起来说道:“属下愿带兵前往,协助世子和齐公。”
才回到长安没多久的长孙无忌看了长孙顺德一眼,也站起来说道:“属下愿和弘基兄一同前往。”《|Zei8。Com电子书》
李渊点了点头道:“你们二人一文一武,倒是极好的人选。只是……孤也要派人去见宁儿,让她也率军北上。你们二人和宁儿都不是很熟悉,联络起来倒是有些不便。”
柴绍听到这句话,以为是李渊在提醒自己。
他脸一红,连忙站起来抱拳道:“属下愿带兵救援太原!”
李渊看了他一眼,却摇了摇头道:“嗣昌,本来你去是最合适不过的。但前几天陛下说起要请个人讲演兵法,想来想去,只有你在长安的时候便与陛下相熟,所以我已经答应了陛下,明日你便进宫给陛下讲演。”
“啊?”
柴绍下意识的啊了一声,心说难道自己领会错了唐王的意思?他仔细一想,立刻就知道自己莽撞了。李慧宁现在对自己已经死了心,若是唐王真的派自己去的话,李慧宁只怕见都不会见自己,还不如刘弘基和长孙无忌。
“遵命”
他躬身应了一声,刚要退回去坐下,忽然发现身边坐着的二公子李世民给自己使了个眼色,他顿时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父亲,孩儿举荐一人,正当此重任。”
柴绍抱拳道。
“哦?”
李渊笑了笑问道:“说说看,谁能让你如此看重。”
“世民领兵有方,自太原南下百战百胜,手下士兵也尽是精锐之士,与宁儿说话也方便些。孩儿举荐世民领兵北上!”
李渊点了点头,看向身边的裴寂问道:“你觉得如何?”
裴寂欠了欠身子笑道:“二公子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我也觉着,二公子最合适不过。”
长孙顺德抚摸着自己的胡须说道。
李世民连忙站起来说道:“父亲,孩儿愿领兵去帮大哥和元吉!”
李渊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若不是长安脱不开身,孤倒是想亲自去会会阿史那咄吉世!世民,既然你愿意去,那么便替为父打好这一战!倒是让阿史那咄吉世知道,李家的人,从来都不是好惹的!”
他站起来说道:“这样,弘基为先锋大将,领兵一万先行。世民为行军总管,领兵五万。辅机为行军长史,你们三人,且不可让孤失望!”
“喏!”
李世民,刘弘基,长孙无忌三人站直了身子,心中都有些激动。
第四百九十二章 搭窝是件很辛苦的事
已经十月末,太原附近的战事依然激烈,三十万突厥狼骑,再加上刘武周的十万人马,太原已经被围得铁桶似的。如今在城中坐镇的,依然是李渊四子齐公李元吉和长史陈寅寿。而在太原城南二十里,唐王世子李建成率军十万屯驻,与太原城互为犄角。
天气已经变得冷了,突厥人的攻势越发猛烈起来。上次阿史那咄吉世亲率数十万大军南下,将杨广困在雁门,最终却无功而返,反而损失惨重。才隔了短短两年多一些,阿史那咄吉世就又卷土重来。
其实这也不是他疯狂好战,也不是他有必胜的把握,只是这一战,他不得不打。
前年时候,李闲和罗士信率领一万多轻骑进入塞北,最大的成就其实不是几乎灭了阿史那去鹄的领地,也不是在青牛湖畔又挖了个窝。而是那一年的深秋,李闲和罗士信两个带兵在草原上一把火接着一把火的点,当年还没有显得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可是到了第二年开春的时候,突厥人的牛羊饿死了几十万头!
又加上去年草原上冬天走的晚,到了四月末的时候西北风还吹的人伸不出手。本来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可草原上竟然还在飘雪!
一年人祸,一年天灾。
如果再不想办法的话,饿死冻死的就不只是百万牲口那么简单了,只怕今年再解决不了粮草的问题,草原上过不了冬天就能出现人吃人的惨剧!大部落还好些,可那些只有几百几千人口的小部落已经找不到储备过冬用,身为草原的大汗,阿史那咄吉世知道自己正面临着有生以来最严酷的一次考验。
他让巫师每天都要做法事,乞求长生天收回对草原民族的惩罚。奈何长生天似乎睡着了,听不到巫师们整日不闲的祈祷乞求。
这两年饿死的没有多少突厥人,但阿史那咄吉世却知道,等熬到这个冬天过去,明年雪化开之后就会露出数不清的突厥人的尸体!
为了缓解危机,他必须打这一仗。
可他没有把握,所以一直迟迟不肯下决定。
幸好,李渊造反,进兵长安,这给了一个好的理由和时机。太原这几年被李渊治理的不错,百姓们虽然说不上富庶但最起码不会饿死。若是能趁着这个机会将河西之地全都抢过来的话,牧民们就有希望能挨过这个冬天了。
中原人没有多少肥美的牛羊,但他们的粮仓里有足够草原人吃几辈子的粮食。
这一次南下,说阿史那咄吉世是来侵略的不假,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来保命的。
双方已经厮杀了一个多月,阿史那咄吉世却还没有找到攻克太原的办法。刘武周军的损失很大,可太原的城池太坚固了些,城内的守军也不少,还有晋阳宫里的数不清的存粮和兵器甲械,太原城内的唐军并不怕被困,相反,突厥人倾力南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