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无疆-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来,很快一大片地雷散落在了坦克部队周围,一些坦克刹不住车纷纷撞上了地雷,爆炸声此起彼伏,意识到不对的联军坦克全都停了下来,透过射击口,联军坦克兵们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已经被密密麻麻的地雷包围了。

联军步兵们并不知道这些是反坦克雷,步兵踩上去根本不爆炸,因此他们踌躇不前,何况一旦失去了坦克的掩护,他们根本无法在对方密集的射击下通过雷区。正在这时黑压压的轰炸机群飞临战场上方,此时英法的飞机早已被中国战斗机一扫而光,所以只要有飞机临空,联军士兵就开始习惯性的躲藏。可是这些飞机并未投下炸弹,而是呼啸而过,很快联军的炮兵阵地上就响起了剧烈的爆炸声。联军步兵们奇怪的站起身,火箭弹不打他们,飞机也不炸他们,联军步兵好像成了被遗忘的人,正在他们好奇的时候,真正的打击开始了。看到飞机应经开始轰炸对方的炮兵阵地,中德联军的重炮开始了轰击,很快各类野战炮和火箭炮也加入了。这下联军士兵们算倒了霉,本来他们已经放松了警惕没想到刚刚直起腰就遭到了重炮的覆盖射击,这让联军士兵死伤惨重。其实他们趴不趴下区别也不大。中国炮兵不同于欧洲列强,不但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炮弹的种类也不是欧洲列强可以比拟的。欧洲炮兵只有对付碉堡、装甲目标的穿甲弹和对付步兵的爆破弹两种,而中国炮兵的炮弹则有穿甲爆破弹、穿甲燃烧弹、爆破燃烧弹、照明弹、钢珠子母弹、布雷弹、火箭增程弹、定时爆破弹等多个型号,尤其有着空爆印信的钢珠子母弹简直就是步兵杀手,攻击起来根本没有死角,因此英法联军步兵很快就出现了大量伤亡。

在战壕内待命的中国步兵们开始拿起单兵火箭筒,榴弹发射器和反坦克枪对联军坦克挨个点名,这些已经不敢移动的死靶子被中国的反坦克武器轻松搞定了。接着中德联军的步兵开始了全面反攻,随之炮兵的延伸射击,步兵很快跟了上去。经过一些不很激烈的战斗,伤亡殆尽的英法联军很快投降了。

远在巴黎的联军指挥部听到前线全军覆没的消息,联军总指挥霞飞元帅,手一哆嗦将咖啡倒在了军用地图上。经过大家的反复磋商,联军指挥部不得不向法国政府提交了一份迁都的报告,看到大势已去的法国政府根本没有反驳就通过这份报告,法国的政府要员,各个机关单位都开始了撤退,正在比利时边境英勇抗击德军的英法联军西线部队在抵抗数天后也开始了撤退。法国政府所控制的力量都开始了向敦刻尔克的大撤退,这里是能够最快将部队撤退到英伦三岛的地方。为此英国政府调集了一切可以调集的轮船,商船甚至是渔船来敦刻尔克执行撤离任务,英国皇家海军也派出了全部的驱逐舰为这些撤退船只护航。不过中德联军可不会让他们舒舒服服的撤退的。中德两国集中了全部工兵部队,每突进两百公里就修建数个野战机场,尤其在占领巴黎后,中国飞机的航程更是大大缩短,随着中国空军越来越频繁的轰炸,法国人丢盔卸甲,连从西线主动撤退的部队也被打乱了建制,一直没有露面的皇家卫队玄武军和朱雀军也联手出击,他们通过伞降的形势在法军撤退的各个要点进行阻击,大量消灭法军的同时又迟滞了他们的撤退速度,让世人们真正了解了中国皇家卫队的实力。同时中德海军潜艇部队分工合作,对撤退船只进行了猛烈的攻击,致使参与撤退的船只十不存一,驱逐舰也大量被击沉。面对渐渐逼上来的中德联军,法国霞飞元帅自愿留下来担任了后卫阻击任务,负责殿后的十万法军全部阵亡,而撤退到英国的法国力量,除了政府机关的四万多人外,只有两万丢掉了全部重装备的法军士兵。而在这条撤退的海路上则有数千条民船被击沉,驱逐舰也有四百多艘沉没,加上重伤的舰只,英国驱逐舰部队基本失去了战斗力,而死在这里的人则多达五十万,其中绝大多数是法国人,这条海路也在后来被英法两国称之为‘泣血航道’,而这次行动被称为‘敦刻尔克大逃亡’。

面对法国的覆灭,协约国集团纷纷失去了抵抗意志,巴尔干诸国纷纷投降,很快被奥匈帝国和德国接收,土耳其则被中国占领,此外印度洋战区和东南亚战区趁着这一机会,开始大展拳脚,马来和新加坡的英军很快被消灭,接着两个战区东西对进,消灭了驻印英军,将印度完全控制下来,后来在印度地区建立了三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分别是巴基斯坦穆斯林共和国、锡克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这三个国家也纷纷成了中国的属国。随后腾出兵力的印度洋战区在祁峰大将的指挥下强渡苏伊士运河,攻入埃及境内,很快占领了埃及全境,并一直向西进攻,将英法意的势力逐出了北非。东南亚战区的赵永光大将在请示了总参谋部后配合印度洋舰队一举拿下了马达加斯加岛和莫桑比克港,大量的物资开始通过莫桑比克源源不断的补充到正在南部非洲艰苦奋战的布尔人手中,在配合中国的援军,他们很快向南非的英军发起了进攻。协约国在各条战线上的失利不但让他们丧失了大片物资供应地和军队还让同盟国可以抽调出更多用于进攻的军队。俄国很快感受到了东西南三线越来越大的压力,但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还天真的认为,自己的部队只是和同盟国在对峙,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所以自己倒是有谈判的资本。为此沙皇派出特使向中德奥三国发出外交照会,希望可以签署无条件和平协议,双方退回开战前的国界线,和平共处,俄国将加入同盟国集团对美英作战。

少打一些仗对于已经伤痕累累的德奥两国来说自然是愿意的,正在他们犹豫的时候,中国外交部长李经方直接提出俄国人只能无条件投降,否则沙皇就必须做好俄国被灭亡的准备。看到中国的强硬态度,德奥两国代表自然也只好同意。带回了同盟国的通牒,尼古拉二世勃然大怒,他立刻命令俄军在各条战线上发起进攻,以实际行动给予同盟国有利的回击,可惜多年的大战早已耗尽了俄国的国力,前线的军需物资早就已经开始供应不足了,加上前线部队伤亡很大,防守都很勉强何况进攻。可惜在沙皇的严令下,各部指挥官只好命令进攻。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除了与德奥的战线上,由于德奥刚刚开始布置,准备不足,未能实行反突击外,其他对中国的两条战线都遭到了中国军队的猛烈打击,俄国军队一溃千里,被中国军队趁机占领了大片领土。面对物价飞涨,前线失败,国内反抗情绪激增,此时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者,年轻的列宁站了出来,他号召俄国人民推翻沙皇的反动统治,结束战争,恢复生产,整个圣彼得堡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起义,起义者占领了军火库和警察局,迅速武装了起来,由于国内军队的空虚,加上一部分卫戍部队加入了起义者的行列,忠于沙皇的军队被大量歼灭,起义者很快包围了冬宫,在激烈的战斗后,起义者消灭了沙皇卫队,占领了冬宫,将沙皇全家杀死。而后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宣布建立苏维埃工农联合政府,与同盟国集团谈判,希望可以结束战争。德奥两国表示同意接受谈判,但是中国军队并未停止进攻,一个月内,中国军队就打到了圣彼得堡城下。这时中国方面才宣布同意俄国提出的谈判请求,各方在德国首都柏林进行了谈判,尽管同盟国方面的条件几近苛刻,但是列宁知道新生的苏维埃政府根本无力抵抗,好在中德两国也希望互相之间有一个缓冲带,因此并未灭亡俄国,而是为其保留了一部分领土,包括圣彼得堡、卢加、格多夫、普斯科夫、波洛茨克、明斯克、斯卢茨克、平斯克、科威尔、普罗斯克罗夫、巴蒂、基希纳乌、伊兹梅尔十三个地区,让俄国斯的国土正好成了一个长条,将中国与德奥两国分割了开来,其他俄国国土,东面割让给中国,西面则由德奥两国平分。

世界大战打到这个阶段已经算是基本接近尾声了,除了美国和英国,协约国的成员已经全部覆灭了,欧洲战事结束后,德奥开始着手准备对英伦三岛的进攻,中国则将注意力对准了美国。

第七十八章  大战结束(大结局)

第七十八章大战结束(大结局)

面对盟国的纷纷覆灭,美国政府焦急万分,可惜他们是鞭长莫及,何况自己也面对着强敌。就在欧洲大战的这几个月里美国工业完全转入了军工,坦克,运兵车,飞机,大炮,机枪被各个工厂迅速的生产出来,装备到刚刚建立的各部队中去,空军更是开办了大量短期训练班,很多青年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就被编入现役,一时间美国陆空军的军事实力急速膨胀起来。面对美国的快速扩军,高一波大将和邓世昌大将也没闲着,在没有开始全面开战之前,打些小仗还是可以的,由于美国海军的覆灭,中国陆军在海军的配合下轻松的在阿拉斯加登陆,很快占领了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全境,随后中国派出十几个师的陆军向加拿大境内进攻,慢慢蚕食加拿大的领土。同时经过外交部官员们的奔走,南美各国宣布加入同盟国集团作战,作为中国属国的巴拿马国也同时参战了,为此,美国不得不让自己控制下的墨西哥参战。在墨西哥和巴拿马国的边境线上,也开始了战斗,双方打得非常激烈,可惜腐朽的墨西哥军队根本不是中国一手训练的巴拿马国防军的对手,如果不是美国派出部队协防,恐怕墨西哥都有覆灭的危险。

就在美国拼命扩充军备准备最后一战的时候,一封信被寄到了美国白宫。这封信是寄给美国现任副总统亚当斯的,疑惑的亚当斯打开了信封里面是用一张信纸包裹的照片,亚当斯首先打开了那张信纸,之间那张纸上写着‘你知道我来自哪里,我也同样清楚你来自哪里。芝加哥国民警卫队的亚当斯先生。’看到这里亚当斯惊的失手将信纸掉在了地上,好半天亚当斯才回过神来,他并没有捡起地上的信纸而是拿过那张信纸夹着的照片,只见这时一张七寸的彩色照片,照片的清晰度很高,在那张照片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架未知型号的中国轰炸机的机腹下,弹舱门打开着,里面有一颗硕大的炸弹。照片下面用钢笔写着:“氢弹的威力你很清楚,你认为我会把它扔在哪里?”看到这些亚当斯猛地站了起来,拿着照片快步走向了总统办公室。

在亚当斯的解说下,罗斯福总统总算半信半疑的相信这种炸弹那恐怖的威力。随后罗斯福在国会以此为由,提出了结束战争的要求,但是国会议员们并不相信。为此罗斯福下令在全国秘密聘请了一些有名望的物理学家,由亚当斯为他们解说了氢弹的工作原理后,经过讨论,物理学家们写出了一份书面报告,认为这种炸弹是有可能出现的,不过对于其威力他们也并不肯定,而一部分物理学家认为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制造这种炸弹。为此国会宣布不同意停战,要凭借美国本土与同盟国一战。

寄出这封信的李靖远并没有指望凭这一封信就让美国人屈服,只是先给他们一些心理暗示,等到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可以让美国人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而进攻加拿大的中国军队在怀特霍斯全歼了加拿大十三万部队,这次战役将加拿大驻守在西海岸的主力部队全部消灭,致使后来中国军队一路高歌猛进,很快打到了坎卢普斯和卡尔加里一线才收住了手。而残存的加拿大部队也在美国盟军的帮助下才勉强守住了防线。看到加拿大的攻击行动顺利,高一波决定对加拿大加强攻势,由于加拿大气候条件恶劣,很多部队都不太适应,高一波特地给李靖远发了一份报告。李靖远随后特批从北方战区抽调了大量部队,进攻加拿大,这些北方战区的部队,大部分长期驻守在西伯利亚,又和俄国人打了多次大仗,不但战斗力强而且适应严寒天气,他们的大部分士兵都会滑雪,他们甚至可以不靠任何车辆,单靠雪橇携带半个月的作战物资。有了强大的兵力准备后,中国军队开始从西向东推进,经过三个月的战斗,中国军队就推进到了五大连湖附近,并迅速占领了弗兰茨、苏圣玛丽、尼皮贡、桑德贝等城市。部队前锋离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已经不足一千公里。本来想在西海岸狠狠阻击中国登陆部队的美国军队急忙调整部署,增兵加拿大。而南美联军则在南面击溃了墨西哥军队主力,兵锋直指墨西哥城。同时中国调集了全部航母舰队,开始在美国西海岸频繁骚扰一副马上就要登陆作战的架势。

就在这时,一个秘密的轰炸机小组进驻了萨德伯里新修建的军用机场内。队长张晋忠上校从轰炸机机腹的舱门爬了出来,紧接着出来的还有领航员赵兴邦中校和投弹手高全少校,随后还有几名观察员和机枪手,其他飞机上的机组人员也纷纷走下了飞机。这个机场早已经在两小时前就戒严了,负责机场保卫的是高一波大将的直属警卫团,此时的警卫团团长王旻正在微笑着迎接飞行员们的到来。“张晋忠上校?”张晋忠点头道:“是的,你是王旻上校?”

“没错,欢迎你们到萨德伯里来。”张晋忠指着远处正在巡逻的士兵道:“怎么这么严格封锁呀。”王旻纵纵肩膀道:“没办法,兄弟部队刚刚占领这里,肯定有很多破坏分子,我们不得不加强警卫,何况高司令对你们很重视,不然也不会把我们直属警卫团都拉过来了。”说着王旻上校指指跑道上听着的三架轰炸机道:“真不愧是朱雀军,这轰炸机肯定又是新型号吧,我以前从没见过。”张晋忠上校道:“别说你,我以前也没见过,这是轰…六型轰炸机,别说普通部队没有,我们朱雀军也只有这三架,这是刚刚定型的,还没量产,要不是执行特殊任务也不会让我们来了。”王旻上校笑道:“军事条例规定,保密任务是不许问的,不过我还是想打听一下,这回是个大任务吧,上头够重视的,连后勤部队都换成朱雀军的了。”

张晋忠上校神秘的一笑:“绝对的大任务,过几天等着看报纸吧,全世界的报纸都会登出来的。”王旻上校疑惑的点点头,没有再问。

两天后的傍晚,正在养精蓄锐的张晋忠上校接到了起飞命令,整个小组都迅速动了起来,机械师们在飞机旁做着最后的检查工作,弹药组将一颗硕大的炸弹小心装进了长机的弹药舱内,机组人员开始陆续登机,发动机也陆续发动了起来。很快三架轰炸机陆续升空向东南方向飞去。

戴着氧气面罩的张晋忠上校小心的驾驶着飞机,向着目标前进,这种最新的轰…六型轰炸机是采用了四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使用升限达到了一万七千米,速度达到每小时七百一十四公里,航程一万一千公里。这样的速度指标比现役各国的战斗机速度都快,升限可以让所有战斗机的无法攻击,此时这三架飞机正在一万五千米的高空平稳飞行着,经过五个小时的持续飞行,这三架飞机已经接近了目标上空,而目标就是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

此时的纽约正是凌晨两点,大多数的人都还在梦乡之中,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即将到来的灾难有多么可怕。看看到达目标上空,投弹手高全少校在耳麦里问道:“队长,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炸弹呀,怎么就给咱们一颗用来轰炸,难道是心理战不成。”张晋忠上校道:“谁知道是什么炸弹,让你扔你就扔,哪儿那么多废话,注意着点,马上就要到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