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无疆-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在蒙古草原的俄军中路军和西部军已经在布尔干成功会师了,总共二十三万俄军开始缓慢的向乌兰巴托进发。而早已投靠沙俄的乌里雅苏台的蒙古王爷们已经齐聚乌兰巴托,他们带来了剩下的全部八万骑兵(其余的骑兵不是叛逃当了义军就是被义军消灭了),准备汇合俄军和人民军决一死战。而接到第二军大胜,第三军将即日西进围歼俄国侵略军的电报后,正在前线指挥战斗的高一波当场决定,以骑一军牵制俄军主力,第一军两个师配合已经集结的三万蒙古义军消灭或击溃蒙古王爷们指挥的八万骑兵,以期各个击破。

自从接到阻击延缓俄军速度的命令后曹近辉以师为单位将部队分成了三支,其中由师长张国权率领的骑一师和武云桐率领的骑二师袭扰俄军主力,另一支由秦永率领的骑三师专门打击其后勤部队,因为袭扰俄军主力关系重大,而且任务很危险,所以军部随第一师行动。很快俄军几只后勤部队被击溃,大量物资被毁,伊万彼得不得不决定抽出两个师的重兵,准备一次性运送一个月的补给,曹近辉接到秦永用电报发来的情报后,决定消灭这支部队,遂率领第一师北上,支援一直骚扰俄军后勤补给线的第三师。为了不让俄军起疑心,令第二师师长武云桐、副师长郭仁孝带领二师继续袭扰俄主力部队,而师参谋长林瑞由于被临时抽调到义军去指挥战斗未能随二师行动。

这个武云桐是昔日的土匪头子,原本是个长白山的猎户,因为不堪满人权贵的压迫才上了山,起义后虽然只上了一年的短期军校,但是他却很快的脱影而出,成了骑一军三个师长之一,也算是个人才了。这几个白天他们对行进中的俄军发动了数十次冲击,但是效果很不理想。主要是俄军中有五万名机动灵活而又凶狠异常的哥萨克骑兵,每次攻击都被这些哥萨克骑兵轻松化解,有两次几乎被反包围,部队也受了些损失。眼看着俄军离乌兰巴托越来近,武云桐心急如焚,只好决定晚间袭营。

借着夜色的掩护骑一军二师的骑兵们牵着裹上蹄子的马已经悄悄运动到了俄军军营外十里的地方。静静的埋伏在敌营外,武云桐心里有着一丝烦乱,看着已经没有什么灯火的敌营,却总有一种危险的预感。看了看手中的怀表,已经是零晨四点了,这是人们睡得最沉的时候,也是防守最轻懈的时候,也就是黎明前的黑暗。武云桐深吸了一口气,抛开心中的杂念传令道:“全体上马,向敌军军营突击。”说完第一个跃上马背,带着全师向俄军军营冲去。刚冲到离军营两百米的地方,前面的尖兵连突然掉进了一条经过伪装的封锁沟,后面的骑兵收脚不住也跟着跌了下去,其它的骑兵连忙收缰回马,整齐的冲锋队行顿时一片混乱,军营冲出大量俄军隔着封锁沟开始对着人民军开起了枪,好在俄军使用的是用黑火药的伯丹2型单发后装枪,所以火力并不密集。而为了隐蔽,俄军也并未事先架起大炮,急红了眼的武云桐大声命令:“绕过去,从侧翼突击。”

听到武云桐的命令,郭仁孝赶快凑过来对武云桐说:“老武,我看不对呀,敌人已经有准备了,在打下去伤亡会更大的,我们必须撤退。”听了郭仁孝的话,武云桐也冷静了下来。这时突然从右翼传来了急促马蹄声,听声音是一支规模很大的骑兵部队。郭仁孝连忙说道:“是哥萨克骑兵,我们必须马上撤退,你带大部队走,我来掩护。”

武云桐瞪着血红的双眼,一把抓住郭云孝的衣服大声说:“我命令你带大队走,我来掩护,回去告诉校长我辜负了他的栽培,但我会用鲜血来悍卫人民军的荣誉。”不等郭仁孝回答,武云桐顺手抽出自己的钢制马刀,用力一挥大声命令:“十二团跟我来。”说完向着哥萨克骑兵的方向飞驰而去,骑十二团的一千多名战士也义无反顾的跟了上去。郭仁孝知道现在不是磨蹭的时候,只得眼含热泪,带领着二师主力向东而去。

哥萨克骑兵军长默克鲁正在带队向着骑二师包抄过去,突然前方出现了一队急驰的骑兵向着自已的队伍发动了逆袭。默克鲁赶快命令还击。

十二团的战士们边骑马冲锋边用马枪拼命的向敌人射击,一阵密集的弹雨过后,趁着哥萨克骑兵一时的慌乱,这支一千多人的小部队呈楔形攻击阵型义无反顾的冲进了哥萨克骑兵的大队。面对近五万敌军,这支小部队很快被冲散了,但是他们没有人畏缩,没有人逃走,他们誓要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战友们撤离的时间。他们一面用马刀挥砍,一面将手榴弹扔向密集的敌群,每个人都默契的掩护着自己身边越来越少的战友,并自觉的用最有力的方式消灭着敌人,这些昔日的土匪和农民早已经成长为了坚强的人民军战士,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宣告着中国人的勇气和尊严,面对这样的视死如归的军队,凶悍异常的哥萨克骑兵们也出现了一丝的慌乱,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昔日柔弱的远东人怎会成为如此的勇士。

武云桐也不记得自己杀了多少人,纯钢的马刀卷了刃,身上全是鲜血,但大部分都是别人的。现在的他已经有些力竭了,拿着刀的手微微的发颤,但是他却并不放弃,一个哥萨克骑兵扬着马刀向他冲来,武云桐并不慌张,眼见对方的马刀向他砍来,他将手中的刀一摆,贴上对方的刀用力一绞,那个哥萨克骑兵一把没抓稳,马刀嗖的一声飞上了天。武云桐趁着对方发愣的空挡,把自己的刀向对方胸口狠狠戳了进去,然后一反手,接住了对方掉落下来的新刀,一提马缰又冲进了敌群。渐渐的武云童身边的战士越来越少,但是只要汇合到他身边的战士都拼命为他挡下攻击,终于身边已经没有战友而又精疲力尽的武云桐一个不留神被对方的马刀砍在了后背上,已经体力严重透支的武云桐只觉眼前一黑掉下马来。翻了一个滚,躲开敌军的马蹄,满身是血的武云桐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奋起全身的力气把手中仍然紧紧握着的刀捅进了一个敌人的胸膛,然后颓然倒地,再也没有站起来。

看着渐渐远去的人民军大队骑兵,伊万彼得颓然的叹了口气,如果不是对方的果断,彼得可以很有把握的把对方留下,可是现在只有指望骑兵部队的追击了。而这时一支小部队引起了伊万彼得的注意,他们没有随大队离开,而是义无返顾的冲进了数十倍于己的哥萨克骑兵队伍,看着这支只有一千多人的小队伍一次一次的冲杀,致死不退直到这些人民军骑兵全都倒了下去。万分震惊的彼得赶快收拢队伍,清点人数,发现这支小小的骑兵队却造成了两千多哥萨克骑兵的伤亡,看着这份伤亡报告,伊万彼得没来由的身上一阵发冷。

事后伊万彼得在给国内的报告中写到,远东人精良的武器,灵活的战术,忘我的战斗风格让我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可能被征服的民族。一想起那一小股远东骑兵为了掩护大队撤退,疯狂的进攻,直至全部牺牲竟无一人逃走,就让我不寒而战,我郑重的向沙皇陛下提出我的建议,如果继续这种无谓的战斗,他将是我们俄罗斯民族的灭顶之灾。

这份报告让沙皇勃然大怒,战后以指挥不利的罪名免除了伊万彼得的职务并开除出了军队,而离开军队的彼得后来用化名来到了中国的东北,并参加了人民军,凭着自己的能力成为了北疆军官学校的一名教官,这是后话了。

第十九章  草原血色

第十九章草原血色

已经天光大亮了,撤出三十里的人民军在一个小丘旁停了下来,征战了一夜的战士听到休息的命令立刻就瘫软在了地上。一天一夜的转战、奔袭已经耗尽了他们的体力,看着这些忠诚的战士,郭仁孝一阵心痛,虽然他们曾经走过弯路,但是当侵略者闯入我们的祖国,杀害我们的同胞,这些昔日的土匪山贼又一次拿起刀,奋勇抗争,浴血拼搏。比起那些平日满口忠君爱国,钢刀加颈立刻投降的腐儒贵族们,他们真是最可爱的人。

这时无线电联络员跑过来问已经到了联络时间,是否要和总部联系一下,郭仁孝用手一拍大腿道:“当然联系,你就发报说我部遭遇敌方伏击,伤亡三百余人,师长武云桐及十二团全体共一千两百人下落不明。但我部有信心完成任务,即使剩下一兵一卒也决不让敌军靠近乌兰巴托。就这样发出去吧。”联络员记下发报内容,跑去架设电台发报去了。郭仁孝又命令全军做饭,早饭后休息三小时出发。

昨晚惨烈的拼杀,俄军也并不好受,打扫完战场后,俄军又马不停蹄的向乌兰巴托进发。走到中午时分,参谋长来找伊万彼得,告诉他部队实在走不动了,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掉队了。虽然心急如火,伊万诺夫也只得宣布休息。不要说普通俄军士兵,以凶悍著称的哥萨克骑兵们面对如此高强度的作战和行军也有些撑不住了。这次抽调出来的五万骑兵几乎是全国哥萨克骑兵的三分之一,连续的被袭扰,又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哥萨克骑兵已经出现了近七千人的伤亡,很多人累得在行军途中从马上掉下来,而整个俄军部队早已是怨声载道。可是他们哪里知道,伊万彼得早晨接到报告,后勤部队被劫,物资全部被烧毁,护卫押送的两个师被击溃,一万三千多人被歼灭,八千人被俘。更要命的是俄军只剩下三天的粮食了,如果三天时间不能到达乌兰巴托获得补给,十几万俄军主力只能饿死在这空旷的大草原上,而全军的弹药也已经不多了,连日来的袭扰战,让很多士兵的子弹已经不足二十发,好在大炮用的不多,炮弹还算充足,不过没有步兵的掩护,炮兵也没多大作为,如果被对方大队包围,除了投降,伊万彼得想不出其他的方法了。

而午餐过后,本想立刻启程的伊万彼得却怎么也无法让士兵们站起来行军,很多俄军士兵连饭也没吃就睡着了,眼看部队确实体力不支,他只得传令再休息两个小时。伊万彼得也坐下来闭上眼睛养起了神,一会儿工夫,营地内已经是鼾声四起,就连哨兵也杵着枪打起了盹。这时候大地突然开始了震颤,伊万彼得一跃而起,慌张的拿起望远镜,眼前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还是那支骑兵队伍,他们又回来了,虽然他们一样的精疲力尽,却依然勇敢的冲向了俄军。营地内警哨四起,哥萨克骑兵们很快上马迎了上去。渐渐接近了,人民军中射出了一阵密集子弹和榴弹组成的弹雨,给予了措手不及的哥萨克骑兵重大杀伤。可是骑兵对冲的速度是很快的,两支骑兵队伍很快激烈的碰撞在了一起,这时热兵器已经不起作用了,唯一可以发挥威力的就是锋利的马刀,已经红了眼的双方骑兵高举着马刀纠缠到了一起亡命搏杀。两支队伍都是久疲之师,他们拼的是顽强的意志力,尽管人民军战士们意志顽强,但是人民军人数上的劣势渐渐显现出来,他们冲锋的节奏越来越慢,伤亡也越来越大。就在这时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黑线,那时一支规模更大的骑兵部队,接到郭仁孝的电报,正在返回的人民军两个骑兵师急行军数个小时,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刻赶到了战场。

看到人民军的援兵出现,伊万彼得的脸上一片惨白,他们无暇顾及哥萨克骑兵的死活,忙不辍的结成一个个步兵方阵以对抗骑兵的冲击。带队而来的骑兵军长曹近辉并未冲击俄军步兵方阵,他明白自己的部队经过急行军,体力已经下降了很多,一旦冲入步兵方阵就有被歼灭的可能,何况现在最重要的是救出郭仁孝所部骑兵,并给哥萨克骑兵以重大杀伤,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步兵还是留在以后对付吧。

增援而来的人民军骑兵,并未攻击已经排列好的俄军方阵,而是排成两个锥形阵,从正在战斗的哥萨克骑兵军的肋部狠狠的楔了进去。已经到了崩溃边缘的哥萨克骑兵只坚持了十分钟就彻底瓦解了,由于敌我混杂,无法进行火力支援,俄军步兵只得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骑兵部队被消灭,失去意志的哥萨克骑兵开始四散奔逃,人民军骑兵随后开始了追击。

看到人民军骑兵远去,伊万彼得才松了一口气,此战以后哥萨克骑兵军几乎被全灭,俄军彻底丧失了机动力量,直到深夜才有三千余名伤痕累累的哥萨克骑兵陆续回到了营地。已经焦头烂额的伊万彼得终于下了狠心,他决定不再管那些蒙古王爷,立刻向赤塔方向撤退。于此同时,由于俄军已经十分缺粮,伊万彼得命令俄军派出大量小分队,四处劫掠蒙古部落以补充严重缺乏的食物,本来这项决定并无错处,毕竟没有粮食,俄军根本不可能回到赤塔。但是由于这次征粮的行动,耽误了宝贵的一天时间,这次不是错误的错误让俄军承受了惨重的代价。

就在伊万彼得和曹近辉的部队纠缠的时候,乌兰巴托的一场大战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就在骑二师夜袭失利的同一天晚上,三万蒙古义军夜袭了乌兰巴托。虽然乌兰巴托是乌里雅苏台的第一大城,其实规模只比内地的小镇大一些而已,对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来说,城市不过是个临时歇脚和交易物品的地方,这里充其量不过是草原上的物资集散地。何况后金政府为了控制蒙古族,根本不需他们建造城墙,很多蒙古军也由于房子不够,围绕乌兰巴托搭起了蒙古包,这一切都成了义军夜袭的有利条件。

就在所有人都沉入梦乡的时候,三万义军杀进了乌兰巴托,他们并没有采取什么战术,在他们的头领巴音卓的带领下,分成很多小分队,从四面八方冲进了蒙古军的驻地,他们见人就杀,见蒙古包就烧。大部分蒙古军在睡梦中被惊醒,但他们毕竟是正规军,训练还是相当到位的,刚刚起身的蒙古军战士们迅速冲出蒙古包,找寻自己的战马开始了战斗。渐渐的上马参战的蒙古军越来越多,义军人数少、训练差的缺陷开始显露出来,看到战局不利,巴音卓呼哨一声,率领大队义军脱离战场,向来路撤退而去。

急忙收拢队伍的蒙古王爷们查点了一下发现义军的夜袭让己方损失了七千多人,蒙古包也被烧毁了很多。气急败坏的王爷们根本不管对方有没有伏兵,就率领着全部蒙古军向义军追去。巴音卓带领着队伍一点也不敢耽搁,吸引着身后的追兵,向预定地域飞奔。这次夜袭是高一波和巴音卓一起定下的计策,让义军吸引对方来追,由第一军在克鲁伦附近摆开战场,消灭蒙古军。看着渐渐驰近的蒙古军,高一波放下望远镜,大声命令:“全体炮兵,标尺三千自由拦阻射击,机枪准备。”

拥有二十三旗的车臣汗部是乌里雅苏台最大的部落,其首领博尔济吉特王爷是被诸位蒙古王公推举出来指挥这次行动的指挥官,骑在马上的他已经看到了人民军步兵整齐的阵型。看着这些拦阻在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步兵,博尔济吉特王爷不禁觉得非常好笑,他侧身对身边的人说:“这些人太狂妄了,打了几次胜仗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想在平坦的草原上以步兵对抗骑兵。大家全都给我听着,给我狠狠的杀,一个也不要放过,杀一个我给一两银子,回去点着人头领赏。”听到赏格的蒙古骑兵们兴奋的一阵呼哨,把马催的更快了。这时对面的步兵阵地后面一阵白烟飘起,随后传来一阵沉闷的巨响,博尔济吉特王爷下意识的向马背上一伏,一阵爆炸在身后响了起来,博尔济吉特王爷知道,这是对方开始发炮了。蒙古军的战马都受过特殊的训练,对炮声并不吃惊,仍然快速的前进,不断有骑兵被炮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