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话三国-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子有孝在身,万望陈君恕罪。”

陈纪上下打量着诸葛亮,眉心微蹙,良久才道:“小小年纪,便已明悟天道,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怕只怕聪明外露,不能长保啊。”

诸葛玄微微颌首,深有同感。

诸葛亮微微一笑:“圣人生而知之,又当如何?”

陈纪淡淡的应道:“圣人生而知之,亦能成就功德。可是,有哪一个圣人不是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苦楚,方能名垂青史?大舜有瞽父顽弟,多次遇险;夫子颠沛陈蔡,有阳虎之厄,何尝有一日清闲?”

诸葛亮笑道:“又想名垂青史,又想清闲自在,陈君,你所欲太广了。”

诸葛玄连忙喝止:“亮儿……”

“不妨。”陈纪抬手示意诸葛玄不要着急,他笑眯眯的说道:“这么说,你已经做好准备了?”

诸葛亮躬身一拜:“大丈夫当兼济天下,岂能独善其身。”

“那你说说看,嵩高山之战,结果当如何?”

诸葛亮不假思索:“戏志才不自量力,欲在刘氏祖山击败天子,就算玄刀没有落入天子之手,恐怕也不能取胜。他兵行险招,欲以小搏大,非智者所当为。”

陈纪眉头微蹙,沉吟不语。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欲用山水之力,非大仁大智者不可妄行。戏志才逞小智,欲以人力逆转山水,勉为其难,是为行险。”诸葛亮侃侃而谈:“兵者,奇正相依,原非无碍。可是戏志才自己力有不逮,又师心自用,他这险冒得也大太了。成,他未必能击杀天子本人,最多有所斩获,不能伤其根本。败,却反受其害,甚至可能全军覆没。”

“你为什么说他师心自用?”陈纪不解的问道:“据我所知,戏志才虽然好用小道,但是为人机警,不是纸上谈兵之人。”

“那他知道天子的境界吗?”诸葛亮笑了笑:“如果我猜得不错,天子早已明悟,他得到玄刀,不是荀攸告密,而是玄刀在召唤本命。”他看了陈纪一眼,淡淡的说道:“以区区陉山,如何镇得住玄刀的滔天水气?陈君,你应该把他藏在泰山的。”

“亮儿,不得胡言乱语。”诸葛玄见诸葛亮出言指责陈纪,连忙喝住,不准他再说。

陈纪却若有所思,良久才长叹一声:“没错,是我父子思虑不周。原本只想着靠得近些,看护方便,不料大军一到,我们只有望而兴叹,仓皇而逃。”他转而又道:“按你的说法,那天子早就明悟了,为何连许劭也看不出来,他本人又全无征兆。”

诸葛亮小大人似的皱起了眉头:“我想也想去,只有一种可能。”

“什么可能?”

“其境如渊,深不可测。”诸葛亮两眼发亮,似乎有些向往:“以管窥天,以锥刺地,而欲知天高地厚,岂不谬哉?戏志才欲效精卫,衔粒石抷土而填大海,焉能不败。”

陈纪一惊,爽然若失。过了许久,他才喟然而叹:“圣人东行矣。”说完,他从大石上走了下来,端正衣冠,从袖子里掏出一卷书,双手奉到诸葛亮面前:“青出于蓝胜于蓝,雏凤更比老凤清。孩子,我老了,儒门的未来就托付给你了。”

见陈纪此状,诸葛玄也不敢怠慢,端身正意,陈群更是不敢有丝毫大意,肃穆如见大人。

诸葛亮看着陈纪手中泛黄的帛书,有些迟疑。“这……这是什么?”

“《风后书》。”陈纪微笑道:“与玄刀一样,是我陈家历代奉命看守的儒门至宝。如今父兄先后离世,我又老朽,精力衰退,不堪负此重任,只好将它托付给后来人了。”

诸葛亮收起了笑容,躬身一拜,伸手接过了《风后书》。

陈纪向后退了一步,再拜,转身离去。陈群留恋的看了最后一眼,紧紧跟上。诸葛亮赶上两步,站在山坡旁,目遂陈氏父子远去。一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花树之间,他才退了回来。

“亮儿,这个责任……可不轻啊。”诸葛玄忧色忡忡:“陈群亦非寻常之辈,陈纪却不让他承担这个责任。亮儿,就算你已经明悟天命……”

诸葛亮抬起头,眼神发亮:“叔父,我要找一个地方闭关读书,希望能用十年之功读通此书。此外,叔父,我不希望有人知道我的命格。否则……”他沉默片刻:“我怕等不到展翅高飞的那一天。”

诸葛玄轻叹一声,连连点头。

……

陈纪扶杖缓行,不时的停下来,嗅嗅鲜花,看看绿叶,怡然自得。

陈群跟在他后面,几次欲言又止,神情纠结。

“长文,想不通?”陈纪停下脚步,看着一朵不知名的野花,欣赏了良久,这才笑道:“这一路走来,你至少叹了十八回气,看来是真的放不下。”

“是的,父亲,我陈家为了保护这两件至宝,耗尽了十几代人的心血,为什么要交给这个小孩子?不错,他是明悟了命格,可是谁知道他的命格是什么,究竟能不能担起这个重任?”

“那你是怀疑我的眼光了?”

陈群一惊,连忙躬身道:“小子不敢。”

陈纪斜睨了他一眼,无声的笑了起来:“长文,天道玄远,非其人不传。非不愿传,乃不能传也。玄刀埋在你祖父坟前三年有余,前后到坟前祭拜的人数以万计,可是谁能感应到玄刀的所在?为什么刘辩一到,玄刀就落入他的手中?我相信诸葛亮说的,不是刘辩在找玄刀,而是玄刀在召唤本命。”

陈群有些失落。他也在祖父的坟前祭祠过无数次,却不知道玄刀就埋在咫尺之遥。一路走来,他也没能从嵩高山的战局中察觉到刘辩的龙渊境界,诸葛亮远在琅琊,却能见微识著,看出戏志才的破绽,诸葛亮的智力超过他何止一筹。

这悟了命的人,就是聪明啊。

“玄刀只有一口,不能兼得,《风后书》却可以化身万千。此去泰山还有数日之程,你可以看一看,能看懂多少,都是你的福份。”

陈群大喜过望,连忙拜谢。

“不过,你不要奢望太多。能看懂序文,我就心满意足了,也算是我陈家这些年没有白忙一场,你祖父和叔父在九泉之下,也能稍有安慰。”

……

洛阳北宫西北角,濯龙池。

密室里已经重新装饰过,墙壁上的春宫被清除一空,又涂上了白垩。那三幅暗藏玄机的画像也被清除掉了,密室里只有一尘不染的四面墙,中央有一张锦榻,垫着厚厚的锦被。周围的墙帷后,几只青铜香炉散发着热气。

刘辩斜躺在榻上,闭着眼睛,濯龙池的水声清晰入耳,就像一首永不重复的琴曲,丁咚作响。

除了水声,周围一片寂静。

刘辩的嘴角有一丝苦笑,一丝苦得化不开的笑。

他从来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也不知道这个结果是福是祸,只知道这个结果不是他希望的。

龙渊一战,他意外孵化了巨龙,在龙渊水底畅游,逆水而行,仅以意念就击伤了戏志才和曹操,又以轻描淡写的一刀击败了关羽、孙坚两大破境高手,大获全胜。巨龙的战斗力实在是匪夷所思,可是带来的后果也极其严重,他为此昏迷了两天一夜。

现在,袁术、曹操被击溃,袁绍主动放弃荥阳,退守酸枣,洛阳之围已解。可是巨龙不知去向,是在龙渊,还是去了哪里,他一无所知。找不到巨龙,他无法了解龙文明的秘密,无法完成任务,更无法回到二十一世纪。就算他想留在这里,安心的做皇帝,没有巨龙的帮助,仅凭他手中的三五万人,他也无法趁胜追击,一举荡平山东,统一天下。他也许可以采得一两场战事的胜利,但从长远来看,他没有什么胜算。

再者,他本人也遇到了大麻烦。破境给他带了敏锐过人的六识,如今他不仅目力过人,听力也好得难以想象。可这并不仅仅是好处,更多的是麻烦。

你能想象有无数个声音在耳边争吵,日日夜夜,不让你耳根有片刻清静的痛苦吗?

刘辩现在就有这种感觉。

他现在能听清百步以内的一举一动,十步以内,甚至连蚂蚁打架的声音都一清二楚。这些声音天天在他耳边萦绕,没有一刻停息,让他痛苦不堪,烦躁欲狂。他可以下令当值的郎中都站到百步之外,他可以下令将密室用厚厚的帘子挡住,他可以下令将百步以内的地面扫了又扫,让所有的蚂蚁搬家,可是他无法让自己的心脏不跳,血液不流。

心跳如鼓,血流如川,每时每刻,他都像站在砥柱的那块巨石上,倾听着黄河的咆哮。

一时半会,也许会觉得气势磅礴,心情澎湃,可是一天十二个时辰片刻不停的这么吵,刘辩不胜其扰,快被逼疯了。

亏得在他之前吕布、张绣都已经破境成功,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虽然没他这么严重,却也给了他不少启发。他不能让自己的心脏不动,不能让自己的血液不流,只能慢慢适应。

在此之前,他只能躲在这密室里,深居简出。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难以想象的大麻烦。

孵化巨龙后,他的欲念变得非常旺盛,几乎如潮水一般此起彼伏,难以抑制。他是皇帝,当然不缺女人,一回洛阳,他先和皇后唐瑛欢好一场。龙渊大捷,唐瑛也非常兴奋,着意奉承,两人几乎折腾了一夜,可谓是畅快淋漓,琴瑟和谐。

可是乐极生悲,唐瑛第二天就病倒了,浑身冰冷,脸色发青。太医检查后,说这是寒意侵体,轻则大病一场,重则可能危及生命。更重要的是,唐瑛得了极严重的宫寒,有可能失去生育能力。

不用多想,刘辩就知道是自己害了唐瑛。而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如果他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一个女子能够为他生儿育女。

他面临着绝嗣的危机。

除了巨龙失踪,可能绝嗣两个危机之外,刘辩还有一个危机:长安不安,随时有可能生乱。

年前,刘辩在河东收服了郭泰和杨凤的白波军,一部分降卒赶往关中,协助董卓镇守关中。有了这些援兵,董卓最终守住了小槐里一线,韩遂、马腾被迫撤出关中。

关中的危机解了,有功的董卓却成了麻烦,他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要强娶皇甫规的遗孀马氏为妻,马氏不从,董卓凶性大发,不仅杀了马氏,还屠了皇甫规满门。

如此一来,不仅北地皇甫不肯罢休,就连扶风马氏都急眼了,到刘辩面前哭诉,要求刘辩严惩董卓,为皇甫家、马家申冤报仇。太傅皇甫嵩虽然没有上书,却从那一天开始就闭门谢客。

刘辩不能坐视不理,却也不能操之过急。在山东尽反的情况下,长安是朝廷唯一的退路,不能乱。董卓不仅手握重兵,和西羌诸豪又有着说不清的关系,万一处理得急了,逼反董卓,长安落入羌人之手,届时四面皆反,困守洛阳,刘辩的麻烦可就真大了。就算巨龙在手,他也未必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更何况巨龙还不知去向,他现在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内忧外困,后院起火,刘辩心烦意乱,夜不能寐。不过,他更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负面情绪都没有意义,任何一点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引发崩溃的危机,所以即使心乱如麻,恶念横生,他还是强迫自己静下来。深居简出,既是为了冥思苦想破解之道,也是为了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破绽。

他知道,在洛阳城里,皇宫内外,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第162章 卞氏

有脚步声响起,刘辩叹了一口气,睁开眼睛,坐了起来,眼中露出无奈之色。

过了许久,万年公主刘和和陈留王刘协并肩走了进来。万年公主打量了刘辩一眼,笑道:“怎么,陛下一脸嫌恶,是不喜欢臣妾来打扰么?”

“岂敢。”刘辩强笑了一声:“姊姊最近的进展如何,怎么有空来看我?”

“臣妾知道陛下喜欢清静,不想让人打扰,本不敢前来。是陈留王关心陛下,又不敢独自前来,只好拉着臣妾来做个伴。”

刘辩把目光转向刘协,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些许温情。只是笑意很淡,透着一种化不开的寒意,看得刘协一阵心惊。不过他并不害怕。他知道刘辩并不是对他有什么意见,而是对谁都这样。刘辩从龙渊回来之后就这样,离他最近的唐瑛被他的寒意所侵,现在还生死未卜。

“阿协,伏寿……好么?”

“好。”刘协连忙应道:“她聪明乖巧,很是可爱。得此佳偶,乃臣弟之幸。谢过皇兄。”

“父皇不在,你我的母亲又都过世了,我和姊姊不为你操心,还有谁为你操心。”刘辩揉了揉眉心:“我最近性子有些冷,不是针对你,你不要怕。你来看我,我还是很高兴的。以后有时间,多来陪陪我,不能有了伏寿就忘了皇兄,知道么?”

刘协尴尬的笑了一声:“臣弟领诏。”

刘辩重新躺了一下,有些疲倦的说道:“那你今天来,有什么事?”

刘协犹豫了片刻,看看万年公主,又舔了舔嘴唇:“皇兄,臣弟听说长安出事了。皇兄身体不快,臣弟不揣妄陋,想毛遂自荐,去长安看一看,为皇兄分忧。”

刘辩一声不吭,清冷的目光透过门帘,看向密室外的天空。密室里没有风,还生着几个火炉,却依然凉气逼人。刘协连大气都不敢出,静静的等待着。

不知过了多久,刘辩点了点头:“父皇英年早逝,我们兄弟又单孤,你早点出来做事也是好的。不过,董卓那点事翻不了天,张辽自能解决妥当。”他顿了顿,又道:“倒是山东有点麻烦。我想让你代我去一趟山东,向山东的百姓宣示朝廷的善意,督促他们重归朝廷,你可愿意?”

刘协躬身领命。

刘辩转向万年公主:“你可曾找到相关的记载?”

万年公主眼神一黯,摇了摇头:“没有找到,哪怕是一语半字也没有。儒门几百年的谋划,做得可真是彻底,连一点线索也没有留下。蔡先生父女已经有一个月没有出东观,几乎翻遍了宫里的藏书,也没有找到任何提示。”

刘辩苦笑一声:“看来只有听天由命了。”

危机重重,特别是刘辩身上内部的寒意后患无穷,刘辩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哪怕是听都没听说过。太医署的太医们也闻所未闻,拿不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刘辩只好让万年公主和蔡邕父女翻捡古籍,希望从宫里收藏的古籍中找到一点蛛丝马迹。现在看来,这个希望也彻底落空了。

想想也是,儒门经营几百年,有足够的时间将相关的线索清理掉,哪会给你留下机会。

见刘辩沮丧,万年公主劝道:“陛下不要担忧,冬主肃杀,冷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只等阳气初生,陛下自然会冬去春来,生机勃发。”

“我没事。除了性子冷一点之外,倒没有觉得什么不舒服的。”刘辨强笑道:“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等到了夏天,你们热得不行的时候,我这里可就是天下最舒服的地方了。”

万年公主破颜而笑,泪水却夺眶而出。她连忙转过身后,用锦帕抹去泪水,不让刘辩看到。

“皇兄,吉人自有天相。”刘协安慰道:“皇兄孵化龙卵,寒意侵体,臣弟觉得,也许……可以用火来解寒毒。”

刘辩把目光转身刘协。

刘协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强笑了笑。

“哦,你接着说下去。”刘辩连忙笑了一声,以免刘协太紧张。刘协见了,这才放松了些,接着说道:“《易》云:水火既济。水至寒,火至热,如果能相辅相成,也许能解皇兄的寒毒。皇兄命臣弟东巡,臣弟也许可以和他们做个交易……”

刘协拖长了声音,没有再说下去。不过刘辩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笑了笑:“你见机行事吧。”

“多谢皇兄。”刘协接着又说道:“皇兄,其实宫里现在就有火命女子,陛下何来召来一试?”

刘辩眨了眨眼睛:“算了吧,我现在就是一冰坨,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