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话三国-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的,《波荡壑》,黄帝㭎鼓十二曲中的一阙,以一百二十面㭎鼓激发水势,波涛涤荡谷壑,故名《波荡壑》。”贾诩嘴角微挑,眼神中难得的带了几分得意:“我经过几个月的冥思,创编了一个只用三十六面鼓的小阵,今日牛刀小试,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刘范两只眼睛瞪得溜圆,心头剧震。刚才的山洪不是意外,而是贾诩用鼓声激发的?黄帝㭎鼓十二曲,这个名字听起很威风,却不知道是真是假。
看到刘范疑惑的神情,贾诩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站在他身后的郭武随即传出命令。过了片刻,鼓声再起,正是刘范刚才听到的鼓声。刘范转过身,看着身后的山谷,眼睛连眨都不眨一下。
就在他的注视下,一道雪白的浪头由远及进,冲刷着两崖的山石,撞出一朵朵浪花,咆哮而至。
水中的益州军惊恐的大叫起来:“洪水又来啦,洪水又来啦——”他们一边叫着,一边奋力划水,拼命的向两岸游去,希望在洪水到来之前能够爬上岸。一旦被洪水卷走,难免会被水中的石头撞伤、撞死。就算运气好,他们也会被卷到下游,没有了辎重,在大山里跋涉十几天,他们很可能会被饿死,或者成为山中野兽的腹中餐。
刘范心痛如绞,向贾诩躬身施礼:“贾君,智者仁义为先,请高抬贵手。”
贾诩点点头,抬起手,手指微曲。郭武会意,立刻让人用彩旗发出命令。鼓声一息,山谷间静了下来,只剩下洪水撞击山岸的哗哗声。又过了一会儿,洪水越过这段山谷,冲向下游。
“还有两千多人,是死是活,全在刘君一念之间。”贾诩用书卷拍打着手心,神情恬静,仿佛在与二三知己赏景畅谈:“浮屠有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高楼。刘君,你意下如何?”
刘范深吸一口气,迟疑半晌,长叹一声:“全凭贾侍中吩咐。”
“刘君不愧家学渊源,当机立断。”贾诩无声的笑了起来,语带调侃:“对了,告诉你一件事,陛下纵横大漠,连战连捷,三天前已经进驻弹汗山,很快就会移师关中。”
刘范的眼角抽了抽,暗自一声叹息。
……
一缕阳光,穿过神殿高高的围墙,照在刘辩的脸上。
刘辩的眼前一片光明。
他眼开眼睛,仰起头,看着俯视他的神像,看到那神秘的微笑,若有所悟。
他独居神殿,原本是为了倾听小兽在神像体内爬行的声音,可是后来,他似乎忘记了一切,沉浸在一种无法意会的宁静中,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问,只是静静的坐着。
他的心跳像战鼓,节奏越来越缓。他的呼吸如大风,声音越来越悠长。直到最后,鼓声渐渐远处,风声也渐渐弱不可闻,识海里一片空明,只有丹田处有微弱的脉动。即使是他现在已经恢复了六识,那丝脉动依然清晰可辨。
他这时才注意到,神像面对北方。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来的时候,正照在神像的右手上。神像的右手捏成一个环,阳光穿过这个环,然后照在他的小腹上。
貂蝉的本命兽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正蜷缩在他的手上,大尾巴盖住身体,像一个毛茸茸的球。一团漆黑中,背上的那道白线特别显眼。刘辩将小兽托了起来,仔细端详着这道白线,发现小兽的鼻端处,白线开始的地方似乎变得粗了一些,原本黑色的鼻头中央多了一个白点,配合着那条长长的白线,让刘辩想到了某个东西。
刘辩笑了起来,托着小兽,起身向神殿外走去。小兽动了动,伸出粉红色的舌头舔了舔嘴,一股淡淡的腥味弥漫开来。这缕腥味很淡,但是刘辩六识过人,确认自己不会错。他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把目光转向神像。
在神像的两腿之间,他看到了一片碎冰。
神像内部有水,还有鱼?
刘辩迟疑了片刻,打消了立刻搞个水落石出的想法。天已经亮了,鲜卑人估计都在紧张的等他走出神殿。如果他此刻将神像大卸八块,鲜卑人难免会有想法。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本来就互有猜忌,涉及到精神世界更容易引发冲突。
刘辩托着小兽,走出了神殿。静坐一夜,他不仅没有一点倦意,反而觉得精神抖擞,精力充沛。
刘辩在殿中静思,鲜卑附义王槐头和王相阙居也没敢离开,就在神殿外的殿中等候,一听说刘辩出殿,他们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赶了过来,向刘辩躬身一拜:“陛下……安好?”
“朕很好。”刘辩温和的笑笑:“附义王和王相脸色可不太好啊,是不是睡得不好?”
一脸倦色的槐头舔了舔嘴唇,欲言又止。他睡得倒还可以,只是一大早就被叫起来,目前还处于半迷糊状态。对于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来说,这时候起床实在太早了。
阙居见状,连忙说道:“陛下在殿中侍神祷祝,臣等焉能安睡。附义王与臣在殿外守候了一夜,未曾阖眼。”
刘辩笑笑,阙居这话说得真假。不过,他没有兴趣去戳破他。
“附义王与王相辛苦了,朕甚是欣慰。”刘辩摆摆手:“你们先回去休息吧,朕如果有事,会让你去传你们。”
“谢陛下。”阙居深施一礼,带着忍不住要打哈欠的槐头向后退了两步,转身离开。在起身的时候,他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刘辩手中托着的小兽,眼神一闪,似乎有些惊讶。
刘辩将阙居的眼神看在眼中,却什么也没说。
……
回到自己的大帐,刘辩立刻叫来了蔡琰,将昨天晚上的经历对她讲了一遍,最后特别讲到了神像手指捏成的环。蔡琰托着腮,眼睛眨也不眨的听完,思索了良久,眼睛突然一亮。
“陛下,听说过老子如龙这句话么?”
刘辩点点头,他以前就听人说过这句话。老子如龙,孔子如凤。老子是道门的创始人,孔子则是儒门的创始人。一龙一凤,代表了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思潮。
“儒门推崇圣人,而道门则反对圣人,甚至将圣人与大盗相提并论。老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但是,老子很推崇帝。在老子的眼里,帝就是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而谛听的谛字,本字就是帝,换句话说,帝这个字本身就有听的意思。”
“其实圣人的圣字也和听有关。圣字的上半部有耳有口,下半部是王。耳就是听,耳顺谓之圣。右侧的口代表教化,意思是说圣人要教化天下,然后方能称王。”
“所以,善于倾听,是为帝为圣的根本。不过,在此之前,通常都解释为为帝为圣者应该听取民声,而没有和修行联系起来。如果联系到龙喜水,五行之中,水代表肾,而肾又与耳相通,那陛下昨夜的经历可能无意间解开了神像之谜。”
“你的意思是说神像真正的用意,就是让观神的人凝神倾听?”
“对啊。”蔡琰兴奋不已,拍着手道:“陛下,你想想看,神殿建在弹汗山中部,又用高高的围墙拦住,数十步之内,除了神殿中的人之外,没有其他人,这正是为了减少干扰,好让观神的人听到神像体内那弱不可闻的风声。用心倾听,激发肾气,静候一阳初生,岂不是和道门吐纳、浮屠冥想异曲同功?”
“听起来……似乎是这么回事。”刘辩连连点头。经蔡琰这么一说,他也觉得能解释神像的各种怪异现象。只是他还不太明白,为什么鲜卑人的神像会穿汉人的衣衫。
“这个问题其实也简单。”蔡琰眼珠转了转,心情有些落寞:“汉人出没草原的人虽然不多,却也不少。特别是两次党锢之后,走投无路的党人要么南奔,要么北逃。北逃者,就有可能选择弹汗山。他们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担,要想在茫茫草原上活下去,只有出卖自己的智慧,为鲜卑人效力。”
她顿了顿,低下了头:“当年冒顿之所以能与大汉抗争数十年,不仅仅是因为匈奴人擅长骑射,来去如风,更因为有中行说为他出谋划策。檀石槐能统一大漠,也离不开汉人谋士的帮助。他们将大汉的文明传授给鲜卑人,甚至教他们修行之道,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可这是道门的修行法门啊,难道道门中人也有被党锢牵连,不得不逃入草原?”
蔡琰黛眉轻皱,有些迟疑:“这个……的确令有费解,不过也不是不可能。道门中人大多有儒门背景,不管是天师道的张陵,还是太平道的张角,原本都是儒生。在与宦官、外戚的斗争中,道门中人大多时候还是站在儒门一边的。兼通道门学术的儒生也不少,家父就是其中一个。”
第233章 精兵猛将
阎行怒目圆睁,力贯双臂,手中的长矛虎虎生风,一口气向张辽刺出了七矛。
张辽单手挥刀,信手拨挡,轻松似闲庭信步,将阎行的攻击一一接下,一刀挥出。有劲风忽起,直奔阎行面门。阎行旧力已去,新力未生,迫不得已,只得鼓起余勇,横过矛柄,举过头顶,架在面前。
“嚓”的一声轻响,矛断,张辽的战刀在阎行的额头停住。
“啪!”阎行的头盔突然裂开一道缝,迅速延伸至盔缨处。
阎行面色如土,看着近在咫尺的刀锋,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他知道,自己刚刚在生死之间走了一遭。如果不是张辽手下留情,他只怕会被这一刀劈成两半。
张辽收刀,向后退了一步:“没有修炼过导引图谱,你不是我的对手,回去劝劝韩遂,不要听信那些山东人的谎言。在他们的眼里,凉州人、并州人都是野蛮人,帮他们,你们不会有好下场的。与其如此,不如弃暗投明,随陛下征伐,做个中兴之臣。”
阎行深吸了一口气,拱了拱手,翻身跳下了城墙。
那些费尽心机攻下城墙,却被一排排的长矛挡住,寸步难移的西凉劲卒一看,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的走到城墙边,翻身跳下城墙。他们都是阎行的亲卫,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阎行,而不是攻城。阎行都跳下去了,他们也不会傻乎乎的在城墙上等死。
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开始就宣告结束,城上城下又多了几十具尸体。
张辽的兄长张汎抬起腿,用靴底擦去战刀上的血迹,还刀入鞘。他不解的看着张辽:“文远,为什么放走阎行?杀了他,韩遂就没有倚仗了,必然退兵。”
“杀了多可惜。”张辽笑笑,抬起头,看着缓缓撤去的阎行:“这人已经悟了命格,如果能弃暗投明,得到导引图谱,假以数年,必然又是一个高手。陛下欲以精兵猛将横行天下,这样的人才岂能放过?”
“你想收服他?”
“我哪有这个资格。”张辽摇摇头:“这等人才只有陛下可以用,我只能尽推荐之责,不能做非份之想。否则,将来必自遗其咎。袁家为什么会反叛?就是因为他们售私恩,以门生故吏的关系将天下的人才聚拢到自己身边,而不是献于朝廷。”
张汎眨了眨眼睛,不太明白张辽的意思。最近张辽越来越深沉了,经常说一些他听不懂的话。
见张汎一副茫然的神情,张辽没有再说。他知道这个兄长不是大将之才,武艺也很一般,以后只能带在身边照应了。将来立了功,分他一点功劳,也足以让他封侯拜将,封妻荫子。
……
阎行迈进大帐,将裂开的头盔放在韩遂面前的案上,深施一礼,肃立无言。
正和王国下棋的韩遂莫名其妙,他放下手中的棋子,拿起头盔看了一眼:“彦明,这是怎么回事?”
“被张辽一刀劈开的。”阎行神情平静,仿佛险些被张辽一刀砍死的人不是他,而是别人。“再落两寸,劈开的就不仅仅是头盔,还有我的首级。”
韩遂吃了一惊:“你受伤了没有?”
“没有。”阎行依然很平静,甚至有一些失落:“不过,这更可怕。张辽的武艺远在我之上,已经到了收发自如的境界。我不是他的对手,再攻城也是自取其辱。”
韩遂沉下了脸,将头盔放在案上,目光移到棋盘上。王国嘴角一挑,斜睨着阎行:“那以彦明之见,我军该当如何?”
“撤回金城。”阎行的目光停在韩遂的脸上,连看都没看王国一眼。“张辽也好,徐荣也罢,他们都有足够的实力击败我们,却一直守城不出,实在有些诡异。我觉得,他们是在等人。”
“等谁?”
“等陛下北伐的主力。”
“哈……”王国大笑一声,不以为然:“天子不过步骑两万,与鲜卑人一战,损失必然不小,就算能活着回来,那点人马又能影响什么?如果他敢放弃地利,与我军野战,我们正好立一大功。”
阎行的目光变得阴冷起来,他怒视着王国,厉声说道:“元之先生,你也看到了,虽然都是悟命之人,可是有没有修炼过导引图谱,实力差距绝非一点半点。张辽在陛下麾下并不以勇武著称,已经能取我性命如屠鸡犬,那吕布、张绣等人若至,又岂是我们所能抵挡的?陛下身边三百近卫郎,每个人都修习过导引图谱,就算只有百分之一悟命,也超过我西凉军中的高手人数。你觉得我们能是他们的对手吗,就凭先生这两句子曰诗云……”
“彦明,不可对元之先生无礼。”韩遂喝了一声,打断了阎行:“你先退下吧,我再思量思量。”
“喏。”阎行强忍怒气,应了一声,转身就走。
等阎行走出大帐,王国哼了一声,拈起棋子,轻轻的敲在棋盘上:“文约,彦明的态度不对劲啊。一口一个陛下,他是想归顺朝廷了?”
“元之过虑了。”韩遂有些不耐烦:“彦明不是那种人。”
“文约,你赏识他,嫁之以女,焉知他是心怀感激,还是迫于无奈?听其言,观其行,不可不防啊。”
“防?”韩遂瞥了王国一眼,嘴角一撇:“我可以将他调开,可是谁来代替他攻战?如果元之或者老边能够从山东人那里得到秘术,再激发几个人的命格,我军中多出几员猛将,我又何必将所有的希望放在他的身上?”
王国脸色有些不自然,顾左右而言他。“萧关有张辽,阎行不敌,倒也情有可原。陇关的徐荣可没有悟命,怎么马腾父子到现在还没有得手?他们不会是故意怠战吧?”
韩遂心烦意乱,手一推,将棋盘推乱:“不下了。一个个嘴上说得漂亮,却都在观望,盼着别人做螳螂,自己做黄雀。这样下去,如何还能同舟共济?”
王国目光一闪:“文约,你……打算怎么办?”
“蛇无头不行,可是头多了,也乱啊。”韩遂长叹一声:“元之,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王国含笑不语,却点了点头。
……
刘辩端坐御座之上,左侧摆着两个席位。匈奴单于于扶罗和左贤王呼厨泉,鲜卑附义王槐头和王相阙居依次而坐。其他匈奴、鲜卑各部的头领坐在他们身后,右侧也摆着四个席位,羽林中郎将皇甫郦、龙骑督张绣、狼骑督吕布、战斧营横野将军徐晃依次而坐。
汉将的人数虽然不多,匈奴人、鲜卑人却不敢有任何轻视,特别是对吕布、徐晃这两个已经悟命现形的神级猛将,对于崇尚勇武的草原人来说,这两个人已经跨过了人神之间的那道鸿沟,迈入了神的境界。
吕布能够三百步外一箭洞穿三层甲胄,徐晃能够百步外一斧劈开马头,这些都超出了人的认知,没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对阵。除非有上万的大军保护,否则随时都可能遭到远程狙击,想象中的战斗也许都不会开始,他们就会死于非命。
同样的武器,攻击距离增加一两成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更何况他们是成倍的增加。
口耳相传中,这两个人已经成了神,没有人敢忽视他们。
而对于能将鲜卑人的神兽驳作为座骑的刘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