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心中忽然打定了主意,点头道:“既然这样,这桩婚事我答应就是了。先把婚事定下来,怎么做我就不大懂得,有你去办吧。”

孙园闻言怔了怔,才点头道:“既然官人答应了婚事,那奴婢明日就去下定。只是定礼如何操办还得请官人做主。”

李成闻言,摇头道:“我现在只有王爷给的那三十两白银和十两黄金,怎么操办,你看着办吧。”

孙园想了想,点头道:“只是定礼,原就不需要太过,只是个面子上的事情。奴婢觉得,有五两银子也就差不多了。买上一匹上好的绢纱,再买些钗环等物,足矣。”

李成除了这时订婚,还要准备过段日子租房结婚这些大事,顿感自己手头一下子又紧张了起来。总得想办法弄点钱花,自己不会烧玻璃。活字印刷和火药这时应该都有了,看来需要好好想一想,看有没有什么好的生财之道了。

“发财!发财!我得努力!“李成长吁了一口气,暗自苦笑起来。孤身来到古代世界,生存的压力增加的方式都是从前想象不到的。从前在学校和社会上学到的东西,这时代竟没有多少可以发挥作用的。

这时,看到李成脸色不好,孙园立刻机敏地上前笑道:“官人可是担心往后成亲的费用上麻烦?”

李成看了一眼孙园,接过锦儿递过来的凉茶,在矮榻上坐下,皱眉道:“虽然王爷送了不少钱,可是我还是担心到时候不够用。我是不大明白汴梁的用度。”

孙园想了想,轻轻笑道:“若是普通人家娶亲,五两也就够了,官人到底都是王府的幕僚,也算是官身,节俭些十两就行,若是花个十五两那就可以办得体面一些。家里平日的费用,若是搬出去,每月五贯钱,也还是尽够了。”

李成点了点头,看着眼前的锦儿和孙园,苦笑道:“你们跟着我,恐怕就比不得在王府中,是要吃些苦头了。”

孙园还没有说话,锦儿就轻轻摇头道:“奴婢已经是官人的人了,将来是好是坏就只能随着官人的,哪有奴婢们嫌弃的地方。”

李成还是受不了这种奴隶制度,听她这样说,便觉心中很不舒服,却又不知道怎么反驳,只好摇头道:“大家都是人,理应生而平等,哪有高地贵贱之分?制度把人分成了若干等级,但是自己却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了。”

说到这里,拉着孙园让他在身前的矮凳上坐下。孙园和锦儿听了李成这番话,早已惊得回不过神来,这时又看到李成毫不嫌弃地拉着他在身边坐下,一时既惶恐又感动,双膝一软竟跪在了李成面前。

看他跪下,李成反倒猛地吓了一跳,忙硬把他往起拉,哪知道孙园死活不肯起来,只是匍匐在地上低声抽泣。

旁边的锦儿忍不住也含泪道:“官人还是任他给官人行了大礼吧。奴婢们这样的微贱之身,能得官人这几句话,死了也是值得了。”

李成无奈,只好随他们去。这王府中闲着没什么事情,本来想出去走走,看能不能遇到水浒好汉之类的人,却还是打消了念头。安心在家,搬出书房里的典籍学认起繁体字来。

其实繁体字和简体字多少还是好认一些,学个十几天,就把一些常用的繁体字认得差不多了。只是书法,实在让李成无可无奈何。小时候在学校虽然练过几天书法,可那都是描红的水平,这时拼命苦练,几年功夫下来空也难以算得上端正。这时代书法大家太多了,一般的字都不算回事,他的字就简直是惨不忍睹了。

第十五章 赵构得宠

这天,看到李成又在苦心练字,锦儿端了一碗酸梅汤进来。看到李成写的字,忍不住笑道:“官人还是别练了,快吃了酸梅汤去去暑气。

炎热的七月,正是酷暑最难忍受的一段日子,好在古代没有汽车尾气,没有工业废气,没有空调热气。虽然是七月,却远没有后世大城市中的那种令人窒息的酷热。李成只穿着一件真丝中衣,到不觉得热。这几天,赵构大概忙着去筹备老爸宋徽宗的生日,一直没有再找李成过去商议。他也就乐得清闲,过几天米虫的日子。

另外,虽然自己每月领着王府的五贯钱的工资,但是一家四口的花费王府也都包了,没有向他们另外要钱。赵构这一点做的还算大方,估计也是不好意思吧。毕竟是皇子,若是和门下的人再要食宿费恐怕就太丢人了。

放下笔,尴尬地接过酸梅汤,一饮而尽,这才笑道:“孙园回来没有?这几天,去乔家那边看看,不要再出什么事。”

锦儿端着空碗,点头笑道:“昨日刚送过去一贯钱,他们也已经搬出了瓦子。想来不会再有什么事情,只要秋天把小娘子娶过来,完了礼,官人就算是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奴婢也有个落脚之处了。”

李成听她的话里有些想要离开王府的意思,不觉有些惊讶。忍不住问道:“难道你不愿留在王府?”

锦儿紧绷着小脸,肃容道:“奴婢如今已不是王府的人了,自然要随着官人出去的,何况也不想再和那些人纠缠。”

李成闻言,心中隐隐觉得看起来只有十四五岁的锦儿似乎也是一个有点故事的人。想起赵构那天暧昧的笑容,就不禁皱眉道:“难道你在王府里还有些恩怨?若是有委屈,说出来会好受些。”

锦儿自失地笑了笑,摇头道:“奴婢的事情都是些不要紧的,哪里能用这个耽误官人的工夫?锦儿只是一时有些心乱,随口说说罢了。”

李成想了想,点头道:“过几天我就去找王爷,商议一下搬出王府的事情,你就放心好了。”

听李成这么说,锦儿的神色才微微地放松了一些。李成正要让她下去休息,便听孙园抱着一个小瓷罐进来,那瓷罐只有半个西瓜大小,天青色的罐身,看起来十分精细。这年头的瓷器几乎都是宝贝,何况进出王府的东西,那更是后世罕见的精品。

看到李成不解的样子,孙园举了举怀中的瓷罐,笑道:“这是王爷刚从宫里赏下来的陈酿,难得一见的好酒。王爷特地赏给官人,可见王爷对官人的信任。”

李成闻言,命他把瓷罐放好。这才笑道:“王爷这段时间恐怕难得召唤,你先去外面打听一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租上一套,也好准备秋天的婚事。”

孙园笑了笑,躬身道:“听王爷跟前的刘公公说,王爷这段日子很得圣宠,前日连赏了不少东西。还连夸王爷的字精进了不少。为了这个,王爷高兴的一宿没睡好,连夜写了几幅字送进宫里去了。早上进宫的时候,王爷还说要来感谢官人的教导呢!”

李成心中暗笑,给皇帝挖地道的事情,赵构看来办得非常利索,并且顺利达到了目的。

看到李成含笑点头,孙园也笑道:“难得王府上下这几日喜气洋洋的,奴婢们也跟着高兴呢。”

李成忍不住,照他腰间飞起一脚假意踹去,笑道:“王爷高兴和你们这些家伙有什么关系,就知道傻笑!”

孙园以为李成生气,竟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正要求饶,李成已经上前把他扯起来,皱眉道:“我开玩笑的,你别这样,我可受不了这个。赶快站好!”

小心地擦了一把冷汗,孙园这才躬身苦笑道:“官人,您就别怪罪奴婢了,奴婢日后再也不敢了。”

这小子,来自己这里才几天就学会了耍赖皮,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嘛。这段时间以来,改造他们脑子里那些封建思想的伟大工程,看来还是值得继续努力的啊!

这时,一名在赵构书房服侍的年轻内侍,进来禀报道:“王爷请舍人前往书房一叙。”

李成闻言,忙由孙园和鸢儿服侍着换衣服,一边问道:“王爷回来了?”

那内侍忙躬身笑道:“王爷刚回府便命奴婢来请舍人了,舍人快些吧。”

李成匆匆换了衣服,跟着那内侍来到赵构在王府的书房,刚进院子,听到动静的赵构已经快步迎了出来,示意那小内侍退下,这才拉着李成的手,欣喜若狂地道:“师父,多亏你想到的那个办法,父皇知道是赵构向钱公公进言之后,向百官夸我是诸位皇子中最尽孝道的。这个……这个可是父皇第一次这样夸我……师父……”

看他兴奋的双颊通红,双眼中含着泪花的样子,李成没来由地心中一软,这还是个渴望着父爱的孩子啊!可惜,生长在这样特殊的家庭环境里,父爱就显得分外稀有了。

拉着李成来到书房,赵构指着放过在书案上一大堆字画,含泪道:“师父,这些字画,赵构每年都会写一副送给父皇,可是父皇却从来没有打开就送了回来。母妃和孤王都是潦倒之人,,母妃不得宠,很难在皇上面前说的上话。平日有什么好处也都是捡着太子那边,因为父皇喜爱书画,孤王自幼就苦练书道,只为父皇能有朝一日看上一眼便好。可是皇上从来都没有将这些字画看上半眼。这次,皇上居然夸起孤王的字来……若不是师父的巧计,赵构哪有父皇向众位重臣夸奖的荣耀。”

李成看他激动的有些失控,心中感叹,却还是劝慰道:“王爷和皇上终究是父子,血浓于水啊。

大概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赵构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向李成点头道:“这次师父替赵构立下大功,赵构一定铭感五内。”

李成笑了笑,摇头道:“这是王爷和皇上父子天性,哪里是在下的功劳,王爷言重了。”

赵构闻言,忽然淡淡一笑,点头道:“师父日后还要尽心教导弟子才是,将来必定不敢忘记今日之事。”

李成忙谦虚地躬身道:“李成自然会尽心竭力,王爷放心。”

赵构看着李成,点头道:“师父这几日在府中可还习惯?若有什么不便尽管来说。”

李成急忙拱手道:“在下这几日刚定下一门亲事,正想向王爷说明,将来恐怕要搬出王府。”

赵构闻言,皱眉道:“若是孤王这里有事,需要急召师父来见,那又怎么办呢?”

李成急忙解释道:“臣下准备就在王府附近寻找一处合适的宅院,到时候王爷有事召见也十分方便。将来王爷也可以有一处方便见到外臣的地方。”

听李成这样说,赵构这才点头道:“若是找到了房子,就和我说一声。另外,师父这门亲事,小娘子是哪家闺秀?早知如此,孤王替师父好好物色才对。”

李成忙拱手道:“这门亲事乃是臣下自行聘定的,乃是清白人家。”

赵构闻言,这才笑道:“既然这样,难得师父成家,孤王也该有所表示。那就从孤王的私帐上支取二百两纹银拿去筹办,若是不够直接去管家那里支取便是。”

李成有些意外,看着赵构那兴奋的通红的小脸,忽然想起,这孩子也就十三岁多一点,按照古人的方法来算也才十四岁,看着那得到父亲夸奖而欣喜若狂的样子,不觉有些心酸。

第十六章 倚为心腹

大约是察觉到了什么,赵构不好意思地看了李成一眼,抬手拍了拍脸颊,调皮地吐了吐舌头,低声笑道:“师父,构儿很久没有这样开心过了。师父不要责怪啊。”

看着他忽然从成年人一下子又变回天真的孩子模样,李成忍不住点头道:“以后在师父这里,你就尽情的撒欢,我这里可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规矩。只是,出了这门,王爷还要回复从前的样子。”

赵构闻言,大有深意地望着李成,嘻嘻笑道:“说来奇怪,虽然很少上师父那里去,但是每次看到师父,都感到很舒服。”

李成笑了笑,摇头道:“大概是李成不懂中原的规矩,反而让王爷觉得自在些吧。”

那是啊,到底都是现代人,观念上的差别,这些古人是很难想象的。那些可以让人窒息而死的规矩,自己这里就完全没有。前段时间,赵构不怎么过来,大概是不想面对自己这个师父兼下属吧?

正自胡思乱想,转眼看到一名内侍捧了一个托盘进来,上面放着一大一小两个包裹和一个大红锦盒。

看到李成不解的样子,赵构笑了笑,指着托盘里的东西,点头道:“这是特地为师父赶制的两套衣服,眼看天气凉了,府里上下都在准备添置衣物,赵构特地找人做了两身。那个小包裹是二百两银子,师父拿去筹办亲事。”

说到这里,上前把那个大红锦盒拿在手里,递给李成道:“这是父皇赏给赵构的东海珍珠,这是父皇头一次赏下这么贵重东西。赵构如今把它送给师父。这个,原是师父的功劳。”

李成哪能要他这样辛苦才得到的父亲的礼物,忍不住摆手道:“这个可不合适,太贵重了。”

赵构贪婪地看着锦盒,摇头:“父皇赏了两颗,一颗我留下,一颗送给师父,也好歹是个心意。”

说到这里,他又继续补充道:“连母妃那里,父皇都赏了一批上好的宫锻。东西虽然不值什么,但是也能让母妃很是安慰。”

李成闻言不好推脱,只好都收下,这才笑道:“难得皇上挂念,王爷更要努力才是。”

赵构双目一亮,向李成郑重地点头道:“以后自然还要靠师父。只是,眼下太子那里恐怕就容不下我了。”

李成笑了笑,点头道:“王爷现在不过只是讨好皇上得些封赏,并没有能够威胁到太子地位的实力,目前他不会为难王爷的。”

赵构点头道:“若是不会惹来太子猜忌就好,如今弟子刚刚开府,的确还没有能力抗衡太子。所以,想要依仗师父辅佐。”

李成点头道:“王爷放心,将来的事情虽说都是天意,但是也要顺势而为,只要把握住机会,在太子之后登上帝位也并不难。”

赵构吃惊地望着李成,讶然道:“为什么是在太子之后?怎么……”

差点又说漏了,李成暗自抹了一把冷汗,忙摇头笑道:“太子已经由皇上钦封为东宫之主,将来即便王爷能够取而代之也终究是在其后啊。”

听李成这样说,赵构这才点头笑道:“原来师父是说这个,如此,的确是在太子之后啊。”

李成知道这时距离金兵南下,北宋灭亡,还有五六年的时间,若是自己想要改变那段沉重的历史。就要在这五年之内让自己拥有壮大到能够影响朝局的势力。可是,赵构在历史上就是有名的胆小昏聩又无耻的皇帝,虽然眼下的赵构还是小孩子,但是自己究竟有没有能力让赵构改变那已知的性格呢?这是一个难度很高的难题。

如果这一切,自己都无法改变,那又该怎么办呢?

李成望着恢复了孩子特有的天真样子的赵构,心中真有些说不出的感觉。这个孩子,真的是历史记载的那样吗?

看到李成若有所思的样子,赵构笑道:“孤王心里太乱了,真是让师傅见笑。是赵构有些失态,师父还是不要见怪。”

李成摆手笑道:“这倒没什么,只是这后半年,王爷还要和太子走的亲近一些,将来有事,才好免得掣肘。”

听李成这样说,赵构虽然不解,却还是点头道:“赵构会依照师父所言去办。只是,不知道为何一定是半年呢?”

李成这时估算着宋江起义的事情,想来不会太久了,若想准备充足,又不能拖得太久免得泄露秘密,半年时间应该最合适不过。而且记得书中提到宋江起义大约是在冬季,距离现在正好接近半年。

看到赵构不解,李成也不能说的太多,只是点头道:“我从西域来的时候,曾经听说梁山上如今聚集了一伙土匪,平日虽然也做些剪径打劫的事情,却在山上打出‘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大旗,这个就恐怕不是普通的土匪了。”

赵构疑惑地摇头道:“即便不是普通的土匪……难道……”

说到这里,他悚然一惊,举目望着李成,低声道:“难道是想造反?师父的意思是借这个机会把太子……”

他的话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