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如今虽然乱匪来势汹汹,但是老臣的看法倒和李大人相同。如今虽然还有不少强将,但是大宋祖训,对于武将总是要防范一些,免得日后出现曹操之辈。童大人乃是内侍,绝无此等忧患,而且眼下临阵换将,实在是兵家大忌。而且只要陛下命令地方上厢军配合,这些乌合之众的乱匪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听蔡京这样说,徽宗似乎平静了一些,却还是冷冷地皱眉道:“今天传召众卿前来正是想要想办法应对匪乱,高爱卿身为太尉,为朕的股肱重臣,今日朕不想再听你们这些争论了!”

说毕,这才望着李成道:“你有几成把握童贯能平定乱匪?”

李成迎着高俅犀利的目光,郑重地道:“最多明年四月可以平定乱匪,童大人便可凯旋!”

高俅立刻扬声冷笑道:“李大人竟然如此肯定?莫非是有什么神机妙算?说出来大家听听嘛!”

徽宗闻言,也点头道:“李爱卿为何这样确定会是在明年四月呢?这种事很难说的,莫非你只是猜测罢了?

李成看了一眼满脸笑意的高俅,躬身道:“如今已经是十二月,天气将寒,即便乱匪仗着一时血性打出一点局面,但是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将更加艰难,正是剿灭他们的最佳时机。”

虽然不知道方腊起义被镇压的真正原因,李成还是飞快地做出了自己的推断,这个虽然也只是推断,更是李成自己的一点判断。只是加上已知的历史结局,这时也说得理直气壮慷慨激昂。将在场的众人说的哑口无言。高俅更是面色苍白,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看宋徽宗又不耐地转身离开,高俅冷冷地道:“若是,李大人不能担保童贯一定能够在四月平定乱匪,老夫还是要求皇上另换他人前往!毕竟十五万大军,南方州府又是我大宋粮草的根本之地,若是一旦有个闪失,老夫身为太尉,如何向皇上交代?如何向天下交代?”

李成冷哼一声,知道是高俅这老贼在逼自己,只是既然知道了历史的结局,也就无所谓如他所愿了。想到这些,李成重重地跪在地上,昂然道:“既然高大人如此担忧,李成便以向上人头担保,若童大人明年四月无法平定匪乱,陛下自可将李成的这颗人头拿去!”

此言一出,不但宋徽宗大吃一惊,连蔡京也吃惊地望着李成,点头道:“李大人竟然如此大胆?要知兵家之事虽然输赢又定,但是时间长短实难预料,便是粮草军械的调集也需要来往时间。李大人可要想清楚啊!”

李成淡淡一笑,诚挚地拱手道:“自古以来,临阵换帅成功扭转危局者少之又少,李成只能为童大人争取到这五个月的时间,若是能顺利平定,也算是值得了。”

说到这里,他继续苦笑道:“童大人的才华,陛下应当深知。虽然童大人身为内侍,为百官所歧视,但是英雄不论出身,李成没有其他想法,只是深信童大人能够顺利平定局面。”

其实,李成之所以接下高俅的这个挑衅,一来是想看看到时候高俅和童贯翻脸的样子,也是想借机把矛盾转到童贯身上去。虽然这样一来,可能会让自己同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划下鸿沟,被认为是奸臣,但是眼下的自保毕竟还是最重要的。面对高俅这样已经明确的敌人,必须要拉一个同样实力的人替自己转移矛盾。

这时,宋徽宗忍不住点头叹道:“想不到朝中还有和朕一样深知童贯为人的官员,童贯忠心领兵也算是可以欣慰一些了!”

其实童贯比起同时期的蔡京、高俅等其他五人,虽然同被称作六贼,比起其他五人,更多的还是因为他宦官的出身被官员们瞧不起,他本身又仗着徽宗的信任骄横一些,才是真正的原因。

想到这里,急忙小心地道:“李成自可以人头为童大人担保,但是也知道高大人的顾虑,所以这才着急了一些,并非有意顶撞大人。”

其实在宋徽宗这样的皇帝面前,少些针锋相对,多些以退为进还是相当奏效的。喜欢玩乐的皇帝最反感的应该就是大臣的自以为是,尤其的宋徽宗这种在文化方面非常有造诣的皇帝,很重视的就是表面的东西。至于真实情况则是他们不会去考虑的东西,这也就是徽宗执政期间朝政混乱,奸臣横行的原因之一。

果然不出李成的预料,徽宗闻言连连点头叹道:“想不到爱卿如此谦逊,而且还能够不为政见不同而影响你们之间的情谊。若是朕的百官都能如此,朕又何愁朝中会有党争之患呢?!”

这话,让旁边一直置身事外的蔡京也忍不住躬身道:“李成的确是难得的人才,也难得他能如此坦荡,更难得的还是皇上对人才的慧眼啊!皇上如此英明,我大宋何愁宵小为祸呢?”

李成听得暗自皱眉,若是蔡京知道他自己的权势只余下五六年的时间,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若是高俅和童贯知道他们的荣华富贵都只剩下五六年的时间,眼前所有的一切,包括他们的生命都会伴随着金兵南下的铁蹄而灰飞烟灭,会怎么想呢?

历史有的时候的确是对往日行为最大的讽刺,可是李成眼下还是只能毕恭毕敬地掩饰着内心的想法周旋在这些著名的奸臣中间,积累资本,保护自己。

高俅这时也知道不能再和李成纠缠下去,否则同他翻脸的不是李成而会是皇帝了。虽然偶尔的一次训斥不会影响皇帝的信任,但是难保政敌不会落井下石。政治上角逐的胜负,往往都取决于皇帝一时喜怒。

听到宋徽宗的感叹,高俅急忙愧疚地跪下连连叩头道:“微臣顾及前方匪乱,一时失态,还请皇上重重责罚!”

宋徽宗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摆手道:“不要再说了,朕心情不好,你们都退下吧。”

看到皇帝心情不好,众人都不敢再说什么,纷纷行礼后准备退出殿外。李成总算在这次和高俅忽如其来的对峙中打了一个平手,虽然明知童贯会顺利镇压方腊的起义,可是他自己的心情还是有些沉重。毕竟对于北宋这时的国家状况,李成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到的也就分外清晰与沉痛。

正当李成闷闷地随着众人向殿外走去的时候,一名随侍在宋徽宗身边的小内侍,忽然追上李成,低声道:“李大人,请留步,皇上请您在殿中稍后。”

李成闻言微微有些吃惊,说实话,皇帝心情不好的时候能离多远还是离多远最好,这时候接近皇帝风险太大。

当他忐忑不安地随着那小内侍返回殿中时,果然看到宋徽宗神色沉重地坐在御座上沉默无语。殿内昏暗的光线,和那些侍立在角落里的内侍们小心翼翼的样子,都给李成的心情蒙上了一层黑色的阴影。

第十章 皮影解闷

李成不敢多想,急忙上前就要跪下行礼,却被宋徽宗赵佶的一声叹息打断:“李爱卿且平身吧,朕这里没有外人了,你无须拘谨。”

李成闻言急忙小心地站好,忐忑地拱手道:“陛下忽然召唤,不知是有什么事情?”

赵佶把玩着书案上的玉镇纸,摇头道:“朕心情不好,书画虽然可以令人忘记烦恼,但是朕想听听你在西域的一些事情。比如你所做的皮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有你在西域,对李元昊的西夏是否了解?”

其实李成对于宋徽宗的这个时代的了解,很多只是从小说《水浒传》和《神雕侠侣》这类的小说中得到的。对于各种小说中都很少提及的西夏,的确分外陌生。只是依稀地知道,似乎评书杨家将里有段杨文广征西夏的故事,另外能想起来的,就是元朝的成吉思汗就是死在进攻西夏的战斗中的。至于其他还真不知道了。

这时只好硬着头皮地躬身道:“微臣倒是听过一些故事,若是陛下想听,微臣倒是可以为陛下解解烦闷。”

没有办法,若是诗词歌赋自己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而字画书法,则更是完全不懂。而且既然宋徽宗忽然把自己招来既然不是为了朝政,那就是为了解闷了。何况自己不通书画和诗词宋徽宗是知道的。既然如此,就只能临场发挥了。

赵佶沉默了一下,点头道:“朕常听人谈及西域的歌曲,既然你来自西域,那就为朕哼唱一段西域的歌曲吧。”

李成闻言,想了想,觉得符合这时代的欣赏习惯的歌曲除了上次唱给李师师的几首歌曲外,还真没有什么恰当的。只好再次把《天堂》哼唱了一遍。

悠扬的曲调飘荡在深深的大殿内,角落里小心侍立着的内侍和宫女们纷纷被歌声惊动,悄悄地向李成这边望来。这首歌曲的确大不同于宫中所有的乐曲,更加清新悠扬。

一曲唱完,赵佶这才点头叹道:“果然是西域的歌曲,果然可以令人放松心神,真倒是觉得心中舒服了不少!爱卿可还有其他有趣的东西?”

李成小心地摇头道:“这曲调是一些小部落中的曲调,并没有另外的歌曲,当地牧民生活简单,平时虽然喜欢唱歌,但是仅这一首最好听些。”

说到这里,想起从前的看过的皮影戏,觉得很是个好东西,只是一时没有东西,只能回去筹备,不觉点头道:“微臣倒是有件东西十分有趣,可是弄出来需要一些时间和东西,所以还得请皇上等些时候。”

赵佶闻言,点头笑道:“是什么好东西?若是果真可以解闷,尽管去做,需要金银钱物,尽可从宫中支取。”

李成想了想,点头道:“材料微臣自可去弄,只是需要皇上把精通音律的内侍和乐师调来几名,微臣半个月内一定会把东西呈给皇上。”

宋徽宗虽然喜欢诗词和书画,但是享乐的机会也是绝不会放过的,这时闻言点头笑道:“这个好办,来人啊!”

旁边的张公公立刻小心地躬身道:“皇上,可用奴婢亲自去选人?”

赵佶点头道:“你去公中取一百两黄金,赐给李成,另外宫里的乐师挑十名最好的,通音律的内侍二十名,随时有李爱卿吩咐。”

看着眼前兴致勃勃的宋徽宗,全然不再把朝政放在心上。李成真是暗自叹气,真不知道宋徽宗这位北宋末代皇帝被金兵押往上京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当年被赵匡胤俘虏的南唐后主李煜那“几曾识干戈”的沉痛叹息呢?

思绪重重之际,李成只能暗自叹了一口气,眼下若是再提朝政,宋徽宗未必能听得进去,还是日后他不排斥自己的时候再说吧。捧着赵佶给的黄金,李成谢了恩,心事重重地返回家中。

走出大殿,早已等在崇宁宫门外的孙园立刻上来焦急地道:“官人可是用生家性命替童大人担保了?”

李成这时不知道自己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沮丧,只好把用黄色绸缎包着的黄金递给孙园拿着,心事烦闷地皱眉道:“不要多问了,今天我担保童大人的事情,你不要告诉家里任何人,我不想他们担心。”

孙园忙点头道:“官人放心,奴婢自然知道的。”

回到家里,刚进巷口就看到李全和李安两人在探头探脑地张望着,这时,天色已经快黑了,看到李成,李安立刻转身飞奔而去,李全则上来行礼道:“官人总算回来了,大娘子在家等得好不心焦!”

李成闻言,急忙跃下马车,大步向家里跑去,刚跑到门口,便看到素娥带着锦娘和秀娘三人眼睛通红地站在门口。看到李成,素娥还能控制情绪,锦娘早已失声低泣起来。

李全和李安也叹着气,站在旁边抹眼泪。李成看的大为纳闷,这一家人是怎么回事啊?怎么好像自己回不来似的,真是晕死!

心里虽然奇怪,却还是立刻上前拉着素娥向家里走去,看到院门已经关上,李成这才皱眉道:“你们怎么这样伤心?我这不是回来了吗?好好的这是怎么回事?”

素娥看了一眼身边的锦娘和秀娘,含泪道:“妾身刚刚听到宫中传出来的消息,说是官人用人头和高太尉争执。妾身没办法进宫,家里人也只能在东华门外探听消息,几次打听都是如此,后来又听说官人被皇上留下了。妾身吓得要命,只能派李全兄弟守在巷口……”

锦娘在旁边也垂泪道:“官人被传入宫中不久,大娘子便派了李全前往打探消息,晚些时候,李全遇到蔡太师的随行小厮,才知道官人为保童大人,竟然定了日子拿人头担保,又说官人被皇上单独留下,不知是吉是凶。若是官人晚些还不回来,大娘子就准备亲自去康王府求见王爷了!”

听锦娘这样说,看着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神情间回复了几分往日英姿的素娥,李成心里便知道素娥要自己去见康王赵构实在需要很大的勇气。

想到这里,不觉轻轻握住素娥那冰凉的玉手,低声道:“我没事了,皇上不过是想听听西域的曲子和故事!这不,还赏了一百两黄金呢!”

素娥惊喜地盯着李成,又回头看看孙园手里沉甸甸的黄缎包裹,这才扶着李成,长叹一声幽幽地道:“官人没事就好,妾身这就去准备晚膳!”

说着,挣脱李成的大手,就要转身,李成却用力拉着素娥,回到屋内,点头道:“今日大家都担心了一天,还是歇一歇,让王嫂随便做些就是了。”

说毕,又吩咐孙园明天一早就去找些画工好的师傅,另外再收购一些现用的干牛皮,准备制作皮影来玩。

使各种皮影形象能在亮幕上,色彩透亮,牛皮厚度必须适当、润泽透明,柔而不软,硬而不脆。要达到上述条件,选用的牛皮一般要黑毛色活牛,因为黑毛色牛皮青色透明。而且要在青草期宰杀的四六岁的公牛皮。只是,这时已经是冬天。李成只能勉强选用满足其他条件的公牛皮来制作。

第十一章 皮影之乱

好在有了充足的资金,加上皇帝的招牌,开封府的极力配合,仅用了三天牛皮便准备妥当,再加上后期的制作,半个月的时间显得分外紧张。由于是初步试验,李成只是在乐师的配合下编了一个简单的剧情,题材则是“武松打虎”为的是热闹好玩。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刚好半个月过去。

这天,李成早早起身,在素娥的服侍下,换好公服,正准备带着只是雏形的皮影戏,进宫去见宋徽宗。刚走出屋门,就看到岳飞的随身小厮岳平,探头探脑地向院子里张望着。

李成这段时间,忙着弄皮影,而素娥又在忙着皮蛋销售的店面。一家人都忙得说不上几句话,就更加没有时间去照顾岳飞那边,只是由着乔老爹推荐来的新任管家张数去按排。

这时,见状便意识到是岳飞找自己有事,可是还要进宫去见宋徽宗,时间不多。只好来到偏院,果然看到岳飞正在快步走出来。

看到李成,岳飞有些不快地抱拳道:“大哥这些日子难道都是在为皇上弄这些玩乐嬉戏之物?”

李成这时有点明白岳飞的意思了,不觉点头道:“这些东西,的确是给皇上解闷的,可是……”

不容李成把话说完,岳飞不满地皱眉道:“大哥可知外面的人如何议论?”

李成微微一怔,这段时间他实在太忙了,又要准备搜罗牛皮,还有请工匠刻制皮影的人物,还要训练乐师演唱,早已是四脚朝天,根本没有留意外面的传言。而牛皮本身也不是什么贵重新奇的东西,完全没有扰民的顾虑。

这时不觉诧异地道:“难道说我欺压百姓不成?”

岳飞冷冷地摇头道:“如今市井间传言,六贼,已经变成了七贼!我不想大哥被人唾骂!”

晕,不就是弄点解闷的东西吗?至于这样?宋徽宗这种皇帝,若是正式进言,根本起不到作用。自己一人也不是赵佶身边那六贼的对手啊?何况自己现在才刚刚得到了一点宋徽宗的信任。想要皇帝听自己的?做梦呢吧!

看到李成皱眉沉思,岳飞加紧劝道:“大哥在汴梁城中到处搜刮生牛皮,已经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