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宋-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城下的宋军已经完成了对金兵的首次冲杀,带着久违的胜利,停止了进攻。宗泽围着火炮绕了好几圈,这才连连点头道:“这东西果然不错,张将军,你立刻召集工匠,争取再造出三五门来,那是每个城门上按上一座,金兵必然不敢轻易来攻,我们再拖延几日,待到勤王的各地大军一到,金兵必然会退去了。”

看到宗泽并没有理会李成,张明义吃惊地看了一眼李成,立刻拱手道:“大人,这火炮乃是李大人所制,张明义不过是依令而行,所有功劳俱是李大人的。”

宗泽看着李成,神色平静地点头道:“李成,眼下的局面你怎么看?”

第六章 觐见钦宗

李成见他没问自己是不少金国奸细,而是这样没头没脑的一句,忙沉吟了一下,想到后世的结局,点头道:“大宋面对异族先天不足,而且朝中大多不愿与金国相抗,所以,局面不会有多好的转变。而李成觉得,抗金志在必行,只有以攻为守,才是防御的最佳方式。若是只是为了防守而防守,那必然是处处被动,永远要被金人玩在股掌之间。”

宗泽看着李成,许久没有再说什么。城下,百姓已经知道了这难得的首次胜利,都欢呼着冲出街头,载歌载舞起来。

李成正要再说什么,只觉左手猛地一热,竟被宗泽用力握着,拉着他大步便向城下冲去。

李成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听宗泽叹道:“这次难得不费一兵一卒就击退金兵,李大人当真是大功难掩,你这就随老夫进宫去向皇上说明。若你是金人的奸细,老夫情愿拿性命替你作保!”

李成闻言,急忙苦笑道:“大人,李成只是做了一点职责之内的事,当日在太原,与当地火器工匠聊天,所以这才想起这样的东西,也不敢被人知道,只是秘密地尝试,如今能有这样的战果,也是没有想到的。”

说话之间,两人已经冲下了城墙,宗泽的亲兵见状早已迎了上来,将两人围在中间。张宪这时也已经看到了外面的战果,看到宗泽和李成一起下来,便有些激动难抑。

忙迎上来抱拳道:“宗大人,李大人,金兵大营一片火海,末将向将军请战,请求借此大胜之势再去狠狠重创金兵!”

宗泽看了一眼李成,笑道:“李少侄,张宪之言你觉得如何?”

李成想了想,摇头道:“虽然我军大胜,但是金兵元气未伤,刚刚对方阵脚大乱时已经出战而大胜。这时再去,对方应该已经有所防范。加上金兵骑兵厉害,若是拼死反击,大宋除了火器很难与之抗衡,不如下次再战吧。”

张宪闻言,有些不服气地道:“下次再战,对方万一对我们的火器有所防范,再无法造成今日这样的战果,即便乘胜而出,也没什么用处了。”

宗泽停下脚步,皱眉道:“战与不战,老夫自有分寸,你先下去吧。”

张宪还想再说什么,宗泽已经上了官轿,带着李成向宫中而去。

李成一边翻身上马,一边向张宪笑道:“将军何愁没有机会痛击金兵呢?今后还有大把的机会呢!”

张宪闻言,这才干咳一声,跟在李成身后,和张明义一起向皇宫疾驰而去。

刚走到宫门口,就看到许久未见的张才迎在宫门前,看到李成,上前躬身行礼,正要说话,看到李成身上的麻布棉袍,眼圈一红,含泪拱手道:“大人,想不到今日还能再见。”

李成和张才还真没想到还能再见,这时看他的样子,虽然知道他未必真有多少感情,却还是有些感动。不觉拱手道:“公公别来无恙,李成甚是欣慰。”

张才也知道李成话里的意思,这次新帝登基,钦宗大批地排斥了李彦等在宫里的眼线,东宫带进宫里的内侍所用的不多,加上张才过去和太子关系尚好,这才勉强在宫中保住了原本的位置。他在李成身上得了不少好处,多少还是牵挂他几分的。这时见面,听李成这样说也有些颇为唏嘘。

闻言,忙点头道:“大人憔悴了许多,还好身子尚算健朗。”

李成知道他话里的意思,不觉叹气道:“只要能保得了性命,李成已经十分满意了。”

张才看着李成身上的棉袍,想起李成往日出手阔绰,便有些伤感,闻言,叹了一口气,点头道:“宗大人已经进殿去了,官人在此稍后,皇上会有宣召的。”

正说着话,便见一名青衣小内侍一路小跑地来到宫门口,看到李成和张明义,点头道:“皇上着李成立刻见驾。李大人,请随小人前往。”

李成看了一眼张才,忙抱拳道:“张公公,若今日能命大逃得不死,如后可要前往李成家中畅饮几杯。”

张才闻言,便知道有少不了弄点花哨,不觉连连笑道:“大人客气。大人这样的忠义之士,必定逢凶化吉,大吉大利,绝不会有事的。”

李成笑了笑,这才跟着那小内侍,向皇极殿走去。来到殿内,便听宗泽正大声道:“皇上,今日一战,终于使金兵大败,使得对方攻城的力度大减,而且我军中士气大涨,必然能够拖到援兵赶至。”

钦宗长吁了一口气,点头道:“今日虽然胜利,却还是无法退去金兵,宗大人,难道你就是这样打仗的?”

宗泽微微一顿,尴尬地道:“皇上,今日这仗微臣的确有些处置不当,但是李成所献新制火炮危机煞是惊人,若能多造几座,破去金兵不是难事。”

钦宗这才点头道:“李爱卿,许久不见,当日父皇很是器重于你啊。”

李成急忙叩头道:“罪臣见过皇上,吾皇万岁!罪臣辜负了太上皇的器重,还请陛下降罪!”

钦宗叹了一口气,亲手上前扶起李成,低声道:“李爱卿先起来吧,朕明白你的难处。今日难得你甘愿堵上性命而赢得此战,朕信你不是奸细。”

李成没想到钦宗竟然态度这样温和,心里便觉有些感叹,不觉小心地道:“皇上相信,罪臣更觉惭愧,今日能见皇上,得还清白,早已心满意足。”

钦宗点头道:“爱卿的事情,宗大人已经向朕说过了,而且前几日李纲李爱卿也来向朕说了一些有关爱卿的看法。对于蔡京和王黼等人,朕倒是十分熟悉,王黼那种奸佞小人,置国难与不顾,只身南逃,朕已经下令,地方各处立即捕拿。”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神态恭敬的宗泽,点头道:“右丞大人已经在调查蔡京等人,只是,若处置太甚,父皇那边万一……”

宗泽闻言急忙拱手道:“皇上,蔡京等人设应奉局和造作局,大兴花石纲之役;建延福宫、艮岳,耗费巨万;大肆搜括民田;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币制混乱,导致民怨沸腾,百姓对其恨之入骨。民间更有‘打了童,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的童谣愈传愈烈,可见人心所向。若陛下想要招揽人心,这两人实在是难得的机会。”

钦宗闻言,点了点头,低声道:“此事朕自会斟酌,爱卿今日终究都是大胜金兵,让城中士气大涨,酌加太子太保与右丞李纲共同抗击金兵。”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李成,点头道:“李成为人宽和忠直,为官以来一直尽忠于朝廷,今查实所受罪名俱为诬陷,着即官复原职,抄没家产,予以发还。”

李成没想到钦宗竟然让自己官复原职,不觉十分意外,急忙跪下谢恩道:“皇上天恩,李成无以为报,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来到这时代,不知不觉已经五年,行为,言谈,甚至思维方式都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还是对于等级制度的无视,以及对于这时代的忠君思想的不屑。

只是这时却也只能这样说些场面话,加上他又深知钦宗将来凄惨的下场,便说的十分真诚。

钦宗能登上皇位还是李成首先提出的,他对李成也是心存感激的。只是担心李成尤其倚仗功劳渐渐做大,这才想借这个机会杀杀他的威风。这时看李成跪在地上,样子憔悴,神态陈恳,已经大为满意了。

看着李成的样子,钦宗故意叹了一口气,点头道:“李爱卿此次又立大功,总算让天下百姓有目共睹,看日后还有什么人再敢诬陷,朕决不轻饶。”

宗泽闻言,小心地插言道:“皇上,李大人身上伤势还未痊愈,既然陛下已经赦免了李大人,不妨让他回家休养,火器上的事情,张明义想必也可以承担一部分,待有火器上的大事时再询问李大人吧。他眼下的身体,微臣有些于心不忍。”

钦宗闻言,立刻点头道:“没错,上次陈墨兰竟敢擅自动刑,幸好何栗上奏,不然朕险些坏了列祖列宗的家法!爱卿身体疲倦,先行退下吧。”

第七章 劫后余生

李成缓缓地走出宫门,四周显得有些安静,冬日的阳光灰白而无力,照在身上却还是可以带来一丝难得的暖意。经历了一场酷刑,加上狱中事物几乎难以下咽,身体单薄了不少,站在寒风中便觉有些头晕,自己也感觉有些轻飘飘的,心中暗自苦笑自己这次真是成功减肥了。回去也不用担心素娥的唠叨,可以敞开胃口了。

刚想起素娥那温柔的笑容,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站在了宫门外,看到不远处的曾经在书房服侍的小厮,以及他们身后的马车,正在迎上来的孙园,李成登时呆立在了当地。

孙园冲到李成面前,和两名小厮一起重重地跪在地上,激动的有些颤抖:“官人,奴婢见过官人,给官人道喜了!”

李成急忙把他们扶起来,惊讶地道:“你们怎么会在这里?大娘子可好?”

孙园急忙扶着李成向马车走去,口中叹道:“奴婢们先前听说官人被宗大人押上了城墙,说是要祭旗,吓得奴婢,好歹瞒着大娘子,这才没事。后来又听说大胜了金兵,官人被带进了宫里。小人带着李全前来宫门外打探消息。正好遇到张公公,这才知道官人立了大功,忙回去向夫人报喜,又赶了马车出来。

李成闻言也早已按捺不住对家人的思念,急忙上了马车,向家中疾驰而去。

这时城中到处都是欢呼声,到处可以听到不绝于耳的欢笑声。听着外面的热闹,孙园叹了一口气,低声道:“城中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李成看着满街载歌载舞的百姓,心中暗自感叹,金兵终究还是注定要攻破这座千年古城,眼前的繁华,终将化为乌有。所有的事情,自己若是无力改变,倒不如顺其自然。

转念又想起一直没有和康王赵构联系,这次举荐太子提前登基,恐怕已经让赵构忌恨了。可是若是自己不去跟随赵构,宋室南迁之后,自己可能还是难以逃过高宗的手段,反倒不如提前说清楚,将来他即便不高兴,也不好借题发挥。虽然这样做,不能保证什么,但是至少可以拖延一段时间,让自己能从容退出。不过,假如历史给了自己改变一切的机会,自己还能拒绝?想到继续支持赵构的危险,李成这次真的犹豫了起来,改变历史,能改变多少呢?

思绪纷纷的时候,只觉马车微微一顿,抬眼望去,竟然已经停在了自家的小巷前。走下马车,李成这才发现,小巷口已经挤满了人,大多是得到消息的各处官员,以及御史台的一部分官员。这些人中,站在最前面的确是何栗和孙傅。

何栗看到李成,眼中闪过一丝敬重,拱手道:“大人总算无恙,何栗总是放心了。”

李成自然感激何栗对自己的帮忙,也急忙拱手道:“这次多亏何大人,否则李成恐难生离牢狱了。大人此情,李成决不敢忘。”

何栗点了点头,拱手道:“大人无事,何栗便告辞了。等下还要前往军中,大人多多保重。”

说毕,冲着李成点了点头,这才大步而去。

看到何栗离开。孙傅有些尴尬,李成两次入狱,他两次的表现都十分凉薄,上次幸好李成大步,没有计较。这次,他还真有些不好意思。忙将准备好的礼盒端出,小心地笑道:“大人得脱大难,真是吉人天相,叫人欣慰。这点东西,只是李成的一点心意,大人千万不要推辞。”

李成对于孙傅并没有太留意,闻言,示意孙园收下礼盒,点头道:“孙大人不必客气,李成并无大事,身上污秽不堪,无法招待诸位,改日李成梳洗整齐,再行与各位相见。”

说毕,实在没精神理会那些官员不安的议论,将身后的众人,交给孙园应付,大步向家里走去。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素娥的贴身丫头蕊儿闪了一下,李成便知素娥必定就在门内,便立刻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素娥在几名丫头的簇拥下,抱着宝儿站在门内,这时正满眼是泪地向李成望来。李成只觉浑身一震,脚下一个趔趄,几乎没有站稳,惊得素娥失声低呼起来。好在他反应及时,没有让自己真的出丑。

看着李成身上的粗糙难看的麻布棉袍,素娥满眼是泪地抬手抚摩着李成削瘦的几乎不能相认的脸,只觉心里如刀割一般痛的几乎说不出话来。

看着素娥没有一丝血色,憔悴了许多的脸,李成也忍不住握住那冰凉的玉手,轻轻地吻了一下,柔声笑道:“我没事,你放心吧。瘦成这样,都是我不好,连累你担惊受怕。”

素娥被李成温热的手握着,只觉浑身都有了力气。仿佛阔别已久的灵魂又回到了身体里。只是望着李成那憔悴的脸,颤声道:“官人,妾身已经准备了热水和新衣,官人先去梳洗,我这就去准备些酒菜。”

李成知道,自己在狱中这段时间,吃得东西几乎都是难以下咽的,肠胃已经适应了。家里的这些酒肉,虽然自己十分地渴望却还是不宜吃这些东西,忙点头道:“我现在的样子,真是吓着你们了,我吃了就去睡会。。还是熬点米粥吧。”

素娥点头道:“热水就在房里,妾身服侍官人吧。”

李成尽情地享受着家人的温暖,点头道:“好吧,素娥,我可真是想你了。”

说毕,转身就向上房走去。

素娥被他先前当着众人的温柔一吻,早已羞得十分尴尬,这时又听他这样说虽然又惊又喜,却还是大感羞涩。这时看李成向房中走去,急忙吩咐玉娘回去休息,绕过锦娘和秀娘也都回房,这才急急向房中走去。

甫入房中李成便看到内室早已摆了浴桶,桶里热气腾腾,旁边的矮几上放着准备好的干净衣物。便立刻脱去身上的脏衣服,钻进了浴桶里。蒸腾的热气,让他终于彻底地放松了下来。

正舒服的想要长出一口气,却看到素娥轻轻地进来,跪在浴桶旁,替他仔细地擦起背来。素娥的手有力而均匀,李成舒服的几乎睡着。这时,忽然听到身后的素娥似乎有些异样。

回头望去,却看到素娥一边小心地替李成擦着背,一边无声地掉着眼泪,看的李成心里一痛。知道是自己悲伤的伤疤,被素娥看到,惹得她伤心难过。

不觉转身拉着素娥的手,温柔地笑道:“就不要伤心了,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素娥含泪摇头道:“官人竟被如此羞辱,真是辱没斯文,大宋哪个官员竟受这样的折磨,真是难为官人……”

说到这里,已经哽咽的说不话来,李成握着她的手,低声道:“没什么,只是皮肉之苦,算不上什么。如今能看到你们,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素娥点了点头,含泪笑道:“今日得到官人进宫的消息,妾身真是担心的要死,又不知道官人这一去究竟是吉是凶,也不知道官人能否平安回来,心里吓得要死,却不好说出来,真是辛苦。如今官人平安,素娥总算放心了。明日前去宝胜庵还愿,官人回来,也是菩萨显灵。”

看到素娥开心的有些语无伦次的样子,李成的心暗暗地颤抖着。他可以想象,假如自己真的发生意外,对于这个家来说,会是多么绝望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