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器-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有实力问鼎江山者不过寥寥几家而已,殿下自然位居其一。按说殿下以靖难为旗号,匡扶社稷,本是顺天之举,但是自起兵以来,却少有士人投奔辅佐,所得之士,多为招降纳叛,以赳赳武夫治二州民事,诚为天下人所笑。那么为何如此呢?属下听闻殿下欲用人,必先求其有忠义之心,后观其德行无缺,然后方考察此人才具若何,若照如此考求,天下士人多半得望而却步了。德行无亏者已属罕见,天下分崩离析之际,心怀忠义者又有几多?人莫不先为自己打算,满口仁义道德的士人更是如此,若是无利,他们怎么肯来?从这点上来看,匡扶周室的口号在争夺天下的斗争中并不占什么优势,靖难的旗号反而成了殿下进一步发展的阻碍。试想既然还看不出最后哪家诸侯会取得天下,也就是说,跟着谁几率都是相同的,若是跟随他家诸侯有封王拜相的可能性的话,跟随着靖难军的旗号最终也不过做个没品没衔的小官,只要这么一比,高下立判,士子们凭什么要追随殿下呢?先前闻殿下弃郡主爵禄,佩将军印,深感敬佩,虽担一时之辱,却是成就万世功名之举,不想,未几,殿下即以靖难军为号,实乃自缚手脚之举,近闻殿下又受朝廷封号,晋位公主,岂不知封号越尊,沉溺越深,正好落入张静斋的算计中去了。我观靖难军上下皆以公主称呼殿下,竟无一人识破其中关窍,可惜可叹。”

阮香沉吟不语,过了一会儿问道:“事已至此,如之奈何?”

李广元道:“要消解却也简单,就看殿下有没有这个气魄。只需要自今日起,撤了这靖难军的旗号,只以“征东将军阮”的旗号出现即可。众臣对殿下的称呼也该换换,将‘公主’两字换一下变成‘主公’即可。如此则名正言顺了。”

石亢道:“李兄此计太促,恐怕实行起来适得其反,没等吸引来天下英雄,倒先弄散了自己的军心。我看现在靖难军的旗号已经深入两州军民之心,形成了相当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虽有些许不妥当,也该慢慢调整过来。先慢慢施加影响,以殿下的旗号取代靖难军的旗号,逐步突出殿下的影响,淡化靖难的字面含义。相信经过一段潜移默化之后,大家就会接受这个变化。称呼上的改变,我想不必强迫,只要咱们改了口,相信其他有心人也会仔细思量其中的意义的。”

吴远之反驳道:“二位之言差矣,靖难乃是大义,如何便可轻言放弃?莫非是想让殿下担上不仁不义的骂名么?那样的话,殿下和张静斋等辈又有何差别?若照两位之说,是让殿下降低身段,迎合世俗,照着么办的话,除了让殿下的威望降低,没有其他的好处。属下认为,殿下应该继续秉持大义,以堂堂之阵伐众宵小之辈,自然克胜。到时候天下归心,拥帝则为一代中兴之臣,受禅则为一代开国之主,进退如意,又不落人话柄。”

阮香问言行一道:“先生钧意若何?”

言行一道:“李、石二位之计虽分缓急,都是演说霸王之道,吴兄之言乃是王道,如何取舍,全看殿下之心。”

阮香不语,重赏四人,命勿外传。

阮香综合各种上书意见,还有幕府谋士们的建议,对靖难军的军政两方面都做了不少改革。

靖难军改制:撤消原万人支队设置,改称师,原支队长称师长,增设师副以辅之;撤消千人大队设置,改称营,大队长称营长,设营副以辅之;百人中队称队,中队长称队长,设队副以辅之;十人小队称什,小队长称什长。撤消原首席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称谓,各级作战部队编制均按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寅、癸统一编制,不分前后,如某士兵可称甲师乙营丙队己什士兵,新配发的军服上将直接将其所属部队番号绣在上面。舟桥、医疗等辅助部队独立编制,根据需要配属作战部队。水师军职设旅、队、伍三级编制,人数与陆军略有不同,各级长官称旅长、队长、伍长,官职设靖海、扬波两校尉。水师和陆军官兵领取俸禄都以实际军职为准,不再和官职挂钩。

平时陆军最高建制为师,水师最高建制为旅,战时根据具体情况,若有将官带领超过一师(水师为一旅)的部队独立执行任务时,总称一军,领军将领称军帅。任务完毕,交卸部队,仍就原职,军帅不常设,也没有俸禄。指挥广大地区多支部队进行大型战役的时候,总指挥官由阮香亲自担任或者由阮香任命的将领担任,称元帅。元帅掌剑印,节制战场区域内所有水陆军队、军令部、参谋部、后勤部等相关军事部门和武装,有权制定、调整作战计划,任免各级军官,组织军团,征调民夫等广泛权力,但是不得擅自决定战和,在得到阮香的授命之前,无权与敌人签署任何形式的协议。在一定地域、一定时期内,元帅可较长时间设立,有大功者,可终身保留元帅称号。元帅一经解职后,即失去对部队的指挥权,应立刻交还剑印,去职后各项待遇优于师长。

另外营以上正职高级军官可组亲兵卫队,定制为师长百人,营长十人,军帅与元帅酌加。军官调任别的部队的时候,可带走亲兵,若降职,则解散卫队,按照定制走。不带兵的文武官员,一律不得私设卫队,否则视同谋逆。私人家中所拥有的刀枪甲具限时上报官府备案,有超过定制者没收入官,隐匿不报者,以谋逆罪论。严格限制兵器、铠甲、马匹等军用物资的流通交易。制定统一的军器制作标准,各工场作坊必须按照统一标准生产军器。比较精密的步、骑弩机零件可以互换修理。

将军官选拔培养体系正规化、系统化。以原来的军官训练营为基础,建立完备的军官训练教育体系,撤消训练营,教导营等名目,建立正规的军官学校,对军队中的中高级军官进行战术素养方面的培训。进一步规范少年营的教育训练课目,取消少年营的叫法,改称军官预备学校,除了选拔人才培养后备军官以外,还负责对低级士官进行培训。士兵训练和军官训练区别对待。士兵训练其服从性和纪律性,注重提高战斗技巧和配合意识,军官们则培养其战略战术眼光,指挥技巧,处理各种战场情况的能力,提高整体意识。军官选拔仍然采取士兵推举和参谋部任命两种形式并行。修订各兵种操典,增加各兵种配合作战的内容,修订阵法内容。建立一所专门的军事后勤辅助院校,设医护、运输、器械、会计、工程等相关课目,后来又增加了法术一项。

监察厅正式和军令部脱离,撤消卢笛“眼睛”组织,其人员组织并入监察厅,归民政部门辖制。监察厅长官也不再由军官兼任,而改由地方选拔推举官员担任。另外地方新设司法厅,其长官称法官,主管审案捕盗,将司法权从地方行政官员手中独立出来。另设巡回访察使,由阮香亲自任命,职责为观民风,刺民情,定期对于官府力所不及的偏远地区行使司法权,对有疑点的案卷复查,直接对阮香负责。公布了自靖难军进驻以来,各个地方官吏的政绩考核情况,裁汰一大批冗员,吏治为之一清。

这些法令制度一经颁布实施,靖难军中自有一番人事变动,不过涉及到军方的变动暂时只在富水河以南的靖难军控制区实行,河北的战区各部队编制先维持不变。

事实上,举贤令收到的巨大成功和阮香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建立在靖难军最近的两次大捷的基础之上,这一点明眼人都看得很清楚。

方略布置的反击从去年十一月末就开始了。方略是个极为谨慎的将领,虽然靖难军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多重优势,他还是没准备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因为弄不好崩坏了牙可就不美了。他需要一个完美的胜利来建立自己的武勋。

方略的方案很简单也很实在,那就是先弱后强,西攻东防,先集中兵力吃掉苏中,再全力以赴对付赵扬。因为苏中部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是所部士兵全都是灵、淄两州人,熟悉地理情况,人脉也广泛,又有淄州豪门的暗中支持,和靖难军交手多次,熟悉靖难军的作战方式,又和阮香是死仇,假以时日,养成气候,必定是个难缠的对手。现在泸州似乎和他颇有嫌隙,赵扬还没意识到这个爪牙的巨大潜力,应该不会为了他而拼上血本。就是基于对赵扬的心理的这种判断,方略开始调动部队。

靖难军的第一战就是围攻青城。苏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整整打了一个月的青城,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就陷落了。其实青城这么快就陷落,还得感谢那一个月的攻防战,经过那场战斗之后,青城的城墙早就千疮百孔,城防体系完全崩溃,难以维持了,屠城后老百姓死的死,逃的逃,拉壮丁都没得拉,苏中留下的守军根本还没来得及加固一下城防,靖难军的报复部队就铺天盖地汹涌而来。七万对七千,同样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破城并不难,破城之后,苏中军抵抗的程度异乎寻常的激烈,不过兵力相差过于悬殊,靖难军在付出三千人的伤亡之后,攻克青城。值得一提的是,这同样是苏中军攻打青城付出的伤亡数字。对于这支曾经参与屠城的部队的战俘,方略命令全部活埋,祭奠屈死的青城百姓。因此苏中的这支部队最后竟然只有十几个人逃出生天。首战必胜,首战雪耻,这是方略的决心。

苏中没有料到方略居然出动了这么庞大的一支兵力来攻已经没什么战略意义的青城。他的斥候一直摸不准方略把部队藏在了哪里。他接到青城告急的文书之后才意识到,一直和他对峙的靖难军不过是疑兵,方略可能早在青城攻防战的时候就把主力潜伏在了青城附近。这也代表着他现在所扼守的防线失去了意义。他一边派人火速到赵扬那里求援,一边火速点齐手下三万五千军兵,全速来救青城。

从涟河到青城,不过两天的路程。深悉靖难军作战风格的苏中对所有的骚扰性攻击一概置之不理。在距离青城只有二十里的地方,他就看到了方略亲自率领的阻击部队。方略背后的青城杀声震天,但是方略的部队好像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排成了整齐的迎敌阵形,静静地等着苏中的到来。

方略执行起他的作战计划来非常严格,同样要求他手下的将军们准确地执行既定方针。攻城的部队就要全部心思都放在攻城上,而阻击的部队就要全心全意做好阻击工作。

战场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没有河流,甚至没有什么沟壑,非常有利于骑兵的发挥。方略部队的身后就是他们的大寨。苏中的三万五千人有一万五千人是骑兵,两万步卒。苏中观察方略的阵势,步卒分左中右三阵,每阵约五千人,骑兵藏在阵后,看不出虚实,但是肯定不会少于五千之数。右阵旗号为“呼延”,左阵为“齐”,中阵为“方”字帅旗。堂堂之阵,一决胜负。这就是方略表达出来的强大信心。他都不屑于趁苏中远来立足未稳的时候攻击,他甚至就在那里等着苏中列阵完毕。

“主公,恐怕其中有诈!阮香部队一向奸猾,我怕会有埋伏。”蔡忠拉住苏中的马头谏道。

苏中用冷冰冰的眼神打量着蔡忠,蔡忠知趣地撒了手。

苏中将部队分成三部,苏华带一万轻骑兵在左,黑兰、金东、林听雨等三将带两万步兵在右,苏中自己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在后策应,成一个不规则的品字型阵势。

苏中召集四将计议道:“苏华的轻骑兵利用速度优势,做出一副要冲破敌军中、右两阵接合部的样子,吸引两阵兵力不能让他们支援左阵。林听雨率领三千弓弩手为右前锋,三层叠射,集中杀伤敌人左阵士兵,压制敌人冲锋步伐。接战后,留下两千人保护弓箭手,金东率领三千重装步兵插入敌中、左两阵之间,切断其联系,黑兰率领主力一万人迂回敌左翼,务必以优势兵力一举击溃敌人左阵,若是敌人后阵骑兵出击的话,就交给我好了。此战关系我军生死存亡,诸君务必努力向前,临阵退缩者斩!别忘了注意观察我军旗号变化,根据情况不同,可能会有调整。”四将齐声应命。

苏中叫住了苏华,摒退从者,道:“妹妹,今日之战难料胜败,汝可量力而为,若战况不利,凤来城必然也难保,你可以往皋城去,或者竟投云州去吧,不必管我。”

苏华抑郁道:“大哥,我的心意你早该知晓,这时候怎么还说这种话呢?”

苏中叹了口气,轻轻拍了一下苏华的肩膀,铠甲相碰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声响,道:“那个姓呼延的不好对付,你要小心。”

苏华道:“知道了,你也小心。”

方略一方将领是:方略居中,齐信居左,呼延豹居右,纪冰清率虎卫军伏于后。看到苏中军列阵,方略也在揣测对方的用意。

战鼓隆隆敲响,双方阵势慢慢接近。苏华部队的一万轻骑兵踏得大地都在颤抖,渐渐加速,甩开了缓缓行进的步兵,突出阵形之外,直冲呼延豹的军阵,气势雄壮,以至于让人觉得她那边才是攻击的主力。离呼延豹的军阵还有大概五百米的时候,苏华一声呼哨,偏将盖明率三千骑离开大队,绕向呼延豹的侧翼,做出包围的样子,苏华率领剩下的七千骑改变了运动路线,冲向方略和呼延豹的接合部,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

在骑兵的掩护下,苏中部右翼的步兵也开始了冲锋。方略中军举旗,三阵一起停下,整理队列。

呼延豹命五个中队的弓弩手向左提防,五个中队的弓箭手向右增援,其他人准备肉搏。自己也提枪上马,准备战斗。

齐信则是让重装步兵上前,三排厚重的橹盾层层叠加,弓箭手居中,准备越过盾阵射击,长枪手居后,策应两翼。他仍然维持着比较薄的阵形,方便随时调整变阵。

最先进入战斗的是苏华和呼延豹的部队,弓箭对双方造成的伤害差不多,苏华的骑兵射出的箭胜在数量多,呼延豹的弓箭手胜在射得准,射速快。骑兵冲到不到一百米了,呼延豹传令:“弓箭手后退!拔刀!”不待呼延豹吩咐,长枪手迅速填补弓箭手留下的空位。正好赶上骑兵冲到了跟前,步兵专门针对骑兵的六米长矛加上马匹的巨大冲力,无数最前排的骑兵连人带马穿在了上面。惨叫声,兵器交击声,在骑兵们卷起的漫天烟尘中,响成一片。挡住了轻骑兵的第一波冲击,呼延豹阵中旗号迅速变换,原本密集如林的枪阵出现了无数道缺口,放进后续的骑兵,靖难军士兵们各依本队,形成一个个小圈子,长短兵刃和远程弓弩相配合,组成了一个个战斗小组,立刻显出了强有力的杀伤力。他们就像一个个转配合无间的齿轮,从大队的骑兵队伍中不断撕出小股的部队来,分解蚕食。苏华手下那些还有点儿生涩的轻骑兵们大多是头一次见识这种阵势,立刻陷入了困境。

苏华一看靖难军变阵就知道不好,她对靖难军步兵的恐怖杀伤力是深有体会的,苏中的部队在这种阵势下吃的亏可不少。卢笛尖厉地吹响,后队的骑兵们兜转马头,张弓搭箭,绕阵而射。前队的数千骑兵却陷入阵中,进退不得,伤亡人数急遽增加。苏华率二百亲卫骑兵策马冲入阵中,大呼道:“今日有进无退!跟我杀敌!”骑兵们奋力向苏华靠拢,此时盖明已经完成了对呼延豹侧翼的包围,挥兵杀来,苏华部士气复振。

呼延豹见状大怒道:“可恶那贱婢!前日放过,还敢再来!今日不擒下她,誓不为人!”就要纵马上阵,参谋官李判死死扣住呼延豹马头道:“将军若去,阵中无主,且待中军旗号!”呼延豹猛醒道:“是吾失了计较。”静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