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炎对于神奇的电脑,兴奋莫名,立即按照说明开了机,并根据身份证上面的号码登录了电脑。

开机之后,马炎傻眼了。她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电脑上面一个个图标下面都有文字标注,马炎试着点了一个“电影频道”的图标,显示屏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求马炎在显示屏上按一下拇指印。马炎照做之后,电脑上出现一个进度条,进度条的下面写着:马炎同学,系统正在为您整理授权清单,请稍等。

不到五秒,一个大大的列表出现在显示屏上,都是各种各样的电影,电影名称、电影内容,就是没有拍摄时间、主要演员之类信息。

马炎点了一个《律政先锋》的视频,清晰的画面,繁华的都市,时尚的服饰,一股时代的新风扑面而来。细心的她发现,这是讲发生在未来香港的法律故事,维多利亚湾她去过,跟电影中的背景完全不一样,哪有那些高大的楼房?难道也是拍电影的道具?或者是一种技术?可这也太真实了吧,马炎看了好几集愣是没有找到一处可疑的拼接之处。

不过菜单之中,更多的是古装戏、漫画、科幻、技术类、农业类等,由于马炎是法律专业类的,所以才能有这个视屏的授权。

不过,从第二天开始,马炎这帮学生就没有那么空闲了。一天十节课程,还有一堆作业。课程也跟原来她们学的大不一样了,内容更深,范围更广,很多都是需要学生当天从课本和网络中准备很多资料,才能在课堂中听的懂,才能与那些专家互动。

马炎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都感觉时间不够用。这种节奏,带给她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进步也是非常明显的。

三个月时间,她就对特区的《民法通则》、《刑法》、《物权法》、《妇女儿童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公务员法》、《议会法》、《社会保障法》、《国土资源法》、《海洋法》、《航空航天法》等有了基本的认识。

马炎从这些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法律文本中,读懂了一个与这个世界完全不一样的法律体系。

概括起来说,特区的法律是对内宽松,对外强硬,有便宜就占,特区利益至上。

当马炎读《星球法》草案中关于月球属于中华特别行政区土地,并宣称月球以外一千公里空间为特区专属空域,任何国家和人类进入都要获得特区的许可,否则视为宣战。

说实话,马炎被特区的想象力搞晕了,月球?人能上去?特区的政府真是可爱。

不过马炎对特区里面用立法方式,保障民众的权益,非常赞赏。不管是从法律文本上面,还是实际执行层面,马炎都欣喜的看到,特区所秉持的兼顾全民利益的特性。让所有人都有起码的尊严,让所有人都能够不依附任何人有尊严的生存,让所有人能够使用法律武器在公平的场合内保护自己的利益。各种保障性法律,无不体现着特区对弱势群体的强力保护意志。

在特区,钱不是一切!

马炎也对特区的权力运行方面的法律作了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有在法律框架下的行政权,但是他的权*力受到诸多方面的监督和约束。媒体、法院、审计机构都有权调查可疑的交易。所有地方官员都运行在阳光之下,尤其是《公务员》法,甚至细致到要求公务员接受一华元以上馈赠就要申报。

马炎还发现,在特区,除了华元,任何货币都不能直接使用,包括美元。任何单笔交易超过十华元就需要刷卡交易,否者讲会受到审计部门的调查,轻者罚款,重者丢饭碗。光这一条,就不会像南京政府的部分官员一样,肆无忌惮,无法无天。

马炎以为,唯一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任何法律能够约束中央委员会。似乎那个体系是运行在另外一套系统之内,公开的法律都没有做这方面的说明。只是在听陈际泰委员一趟公开课时,他提到过特区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目前,这个人民代表大会设置在曾母岛,目前还没有人民代表大会直选的时间表。中央委员会由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选取产生,每届五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委员的监*督权和罢*免权也在人民代表大会。

而这个神秘的至高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有多少人,怎么产生,都是谁?这些问题都是特区的核心秘密。马炎私下问过陈际泰教授,这个机构的公开时间表。得到的答复是,最可能的时间是新中国成立之时。

马炎也发现,特区的百姓其实并不关心这些。中央委员会制定的政策正在各个方面把特区引向繁荣昌盛,特区的老百姓的地位和收入,已经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精神面貌也变得积极向上,特区政府在民众间的影响力无与伦比。

马炎对特区的法律体系非常感兴趣,甚至她乐观的认为,南京政府要是按照特区的法律体系行政,情况可能会好转,中国还有希望。

所以,即使每天十六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她都不觉得累,她把所有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都花在研读法典上面。不停的提出问题,不停的寻找答案。

这批学生中不仅马炎一人如此努力,所有人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拼命地汲取着特区资料中先进的知识,重新构造自己的知识体系。理科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泡在教室或者实验室,甚至很多人直接把铺盖拿到了实验室边上的休息室,只是为了能够更多时间做实验。

这帮疯子的学习劲头,完全把夏令营的同学看呆了。比起他们该学习时学习,该娱乐时绝不学习的生活态度,新来的学生,活生生的给他们上了一堂什么叫: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很多同学也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态度,泡在图书馆里的时间也变得长了起来。这种变化,让命运共同体的家长们非常欣慰。直夸从大陆挖树,挖的好。以后要形成定制,每年从大陆吸收的大学生不得少于今年数量。

那些学生在大陆的家长收到孩子从特区寄来的信和大大的一笔钱之后,都写信劝孩子们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不用惦记家中,学好本事,争取毕业在特区能够找一份工作。

这读书都能拿这么多补贴,那工作了收入不是天文数字?

学生在特区学习的一些细节随着各地报纸的报道,引起了很多关注,尤其是有孩子在其他大学读书的家长,有条件的都纷纷跑到南京贸易代表处,来咨询留学特区的条件,强烈要求特区政府扩大招生范围。尽快发布招生简章和要求,好让其他同学及早准备。

特区中央委员会接到南京办事处的报告之后,也从善如流,积极制定了特区招生简章,对学生要求,复习范围,留学待遇做出了明确说明。

招生范围也从,大学本科扩大到研究生、博士生和高等专科院校。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实行统一招生考试,不过明确约定招生只对华人学生。

-----

中华特别行政区这段时间在各大城市的新闻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不仅是特区招生的事情,也包括与法国印度支那的战争,国内的民众内心之中都是支持特区的,尤其是在第一次战役胜利之后,特区在国内民众的声望更是上了一个台阶。百年来,华人对洋人,何时这么风光过。

不过国内民众比清末时期理智多了,知道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法国也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媒体都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和克制心中的激荡。

不过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北部湾和印度支那的战争进入了沉寂期。

民众的目光也盯向了与特区有关的另一个新闻。

华夏工商银行投资的向家坝水电站和三线铁路项目正式进入了施工期。尤其是向家坝水电站,据华夏工商银行发布的公告称,该水电站的设计装机容量达到了惊人的两百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将达到二百亿度。是南京政府全国发电量的十倍。

这个电站一发电,南京政府的发电量就能追近与日本的发电量,与美国比也能接近美国的十分之一。这么巨大的成就,老蒋也是非常支持的。从项目立项,施工队进场,从全国召集三十万民工来支持这个项目的建设。当然,这些钱全部都是华夏工商银行支出的。

没有南京政府的支持,要召集这么多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实对特区来说,建设向家坝电站完全没有一点技术难题。特区的中建工程公司,前身就参与过向家坝的全面建设。所有设计图纸、施工质量控制文件、地质资料、水文资料、测量资料都是现成的。

民工一到位,全面施工就开始了。按照特区的规划,这个电站的施工投产时间是两年。这种速度完全得益于,完善的资料和大量的民工,特区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向英美德等国发布了采购目录。

甚至这个工程登上了国外媒体的报纸,毕竟,这种规模的水电站,放在世界上都是巨无霸,美国即将竣工的胡佛大坝,年发电量也不过和向家坝相当。大坝施工难度、施工规模基本与胡佛大坝相当,美国花了两年时间,死了113个工人。

国外媒体基本持看笑话的口气描述向家坝水电站建设的,没有国家会认为没有欧洲国家的帮助,中国有能力自主建设这种奇迹工程,即使是卖设备给中国的美国、英国甚至是德国,都不看好这个项目。但是他们都支持这个项目,毕竟生意比国界更大。不过,各国的材料提供商都只接受现金交割方式,没有一家国外公司愿意提供分期服务。

反而国内民族资本家伸出了援手,各种物资和运力纷纷向华夏工商银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地政府也予以了配合,基本没有扯皮的烂事。进场三个月就实现了断流,这种速度让很多国外媒体闭上了嘴。

九十九、

九十八、军工(一)

特区在一门心思谋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国外局势正在历史的惯性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唐剑行带学生从天津上船那段时间,天津就发生了日本间谍小日向白朗策划青帮流氓游*行事件,冒充民意代表,在街上散传单,要求“华北五省自治”。

随后天津驻屯军司令多田骏公然宣称:“如果华北人民发起自治运动,日本军方愿予以支持。”

等那些学生到达大学城,欧洲则发生了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事件。世界迈向二战的步伐已经不能阻挡。欧洲很多国家已经到了不侵略就会内战的边缘,明年西班牙就要上演左右大内战。国家陷入各种势力的战争演习场,西班牙人民在各种思潮之下自相残杀,并忽悠各国人民投入这场二战前的总演戏战。

特区绝对不允许华人陷入这样的境地,必须尽快做好战争准备。

战争靠什么?这个问题特区命运共同体做出的答案无疑是最准确精细的。

二战就是工业实力的PK,归纳起来就是钢铁产量、煤产量、石油产量、水泥产量、电力产量,以及熟练的技术工人。

但是对特区来说,以上并不是全部。还应该加上科学技术能力!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特区的介入,那么各强国在科学技术上面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除了后期原子弹的出现改变了战争格局。前期对战争的影响更多的发生在工业实力的比拼之上,科学技术作用排在后面。

如今不同了,有了特区介入,各国想发展核武器的机会已经彻底被掐灭。不管任何国家发展核武器,特区都会毫不犹豫的实施战术打击,哪怕他是美国。

戴燕市(马塔普拉)军事基地战车坦克生产基地,兵器装备研究院院长赵立军正在给特区中央验收组介绍已经定型的几款样车。

赵立军掀开其中一个塑料防尘罩,宁海涛看了一眼就笑了,敲着坦克侧面的装甲,空空作响,说道:“赵工,这个玩具车样式比德国的1号轻型坦克好看,还多了火炮,看过去更威猛一点,不过这装甲是不是太薄了一点?”

“领导,这款车型为TK-35A/I型,主要就是对付小日本的95式的,再说,装甲太厚,打不坏,这生意还咋做啊。火力基本与95式也是一样,也是装备37毫米平炮和7。7毫米机枪。装甲的厚度也一样,正面12毫米,侧面6毫米,不过我们的钢质量比他们好点,同样挨上一炮,损伤的比小鬼子的轻。”

宁海涛听赵立军解释后,点点头绕着车子转了一圈,问道:“老赵,这款车用的是柴油还是汽油?”

赵立军说:“是汽油,汽油虽然击中后后期起火,不过南京政府储备的基本都是汽油,补给容易,为了减少起火的概率,油箱我们做了内置和加厚处理。”

宁海涛:“恩,想的周到。老赵你继续说。”

“这款车整车重量6。7吨,尺寸:4。37*2。23*2。06,引擎采用的是特区发动机厂生厂的134千瓦轻型坦克用发动机,公路最高时速60公里,越野速度每小时45公里,最大行程280公里。非常适合在中原地区作战,中央军和红军都适合装备这种坦克。装甲虽然不行,但是照样能在1。3公里处击穿95式的正面装甲。而95式需要接近到一公里以内才能击穿我们的正面装甲。”

宁海涛跟北部湾特区管委会的主任张旭东说道:“这个型号是放在你那边的战车工厂生产吗?”

张旭东说道:“是的,我们打算先生产500辆,打算卖到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先试试性能,如果实战效果还是可以,明年计划生产一千辆,七百辆卖到欧洲,两百辆找中央军和地方军阀推销,一百辆跟延安做生意。”

宁海涛一愣说道:“跟延安做生意?”

张旭东问道:“领导,你不会打算送吧?这不符合我们的贸易原则啊。”

宁海涛听张旭东的解释后,说道:“你说的有道理,是我考虑的不够周到,至于怎么跟延安做生意,还需要中央委员会讨论后再做决定。”

张旭东点头道:“服从中央决议。”

赵立军掀开第二个塑料罩,里面是一辆崭新的“猛虎”,宽大的身子,低矮的车身,赵立军用怀旧的目光盯着坦克说道:“这款就是原装复制版虎式坦克,不过我们做了部分修改,以保证其质量的稳定性。发动机采用的特区50吨级坦克柴油发动机,行动速度比原装的虎王指标高了30%,公路行驶速度可以到达48公里,越野速度可以到达28公里,公路行驶里程可以到达200公里。柴油发动机采用了防冻设计,配合特区的柴油防冻液,可以在零下45度保证,油料不结冰。

整车质量比原装的少了5吨,但是装甲能力并没有降低。特区目前生产的镍铬锰合金钢的质量好于原虎式采用的镍铬锰轧制钢。”

宁海涛摸着虎式88毫米加农炮,笑道:“小胡子有福了。”

张旭东在边上说:“大胡子要哭了。”

宁海涛说:“这个车子放在戴燕军事基地战车工厂来生产。这种坦克现在放出去会吓到小朋友。”

赵立军笑道:“宁总,这个才是TK-35B/I型,等II型出来,那才就吓死人。”

宁海涛说道:“赵工,辛苦同志们了,还有什么宝贝一起让我们看看。”

赵立军把剩下的2个盖子都掀开,是两辆步战车。其中一辆是改进型的伞兵突击车,还有一辆是放到北部湾生产,用于出口的轮式步战车。

这是一种装配20毫米机关炮和两挺7。72毫米MG42机关枪的快速突击车辆,装甲比较薄,只能防步枪,距离近了,重机枪也能打破步战车的侧面装甲。但是,这种步战车用于战场侦察,快速运送兵员,效果还是不错的。也适合在平原、沙漠、戈壁地区形势。

计划在戴燕军事基地生产的伞兵突击车,技术含量就高了,不仅火控系统,反坦克火箭,高爆榴弹,还有战场信息系统等高技术装备。这是配备给特区空降师使用的制式装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