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军阀-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巨大整洁的工程区,高大的烟囱,周边众多的守卫都在显示着这里的重要性,负责的人员向乔宇等人介绍:目前的核电站还属于原型堆,主要作用是试验核电站技术和探究未来的商业价值,另外就是为了中国积累足够的武器级别的钚。

西北的荒原能够建立如此庞大的工厂区的确是一种力量的显示,也是一种工业的震撼力,参观了工厂区之后,乔宇等人又听取了汇报。

目前中国每个月能积累将近一公斤的钚,一年能够在十公斤左右,按照估算七八公斤的钚就能够制造一枚原子弹,按照目前的产能算计,中国大约两年能够生产出三枚钚弹,而铀弹最快一年也就一枚的数量。

乔宇也很清楚核武器是一种革命性的武器,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弄出来的,美国最初的时候不也才制造出三枚么。乔宇只是交代要尽可能的保证进度,同时也要注意安全工作,特别是所有参与这个计划的科学家都是国家的宝贝,必须接受最好的保护。

最早接触核武器的一批科学家很多人都因为接触放射性物质过多,加上防护不利,最终染上了癌症,有的早早去世,有的也染上了癌症,受尽了折磨,可以说这些人都是在和魔鬼打交道。

最清楚其中危险的就是他们自己,不过这些人无怨无悔,为了这个国家,也为了这个民族,他们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而且由于从事的行动过于机密,他们的名字都成为了禁忌,多少人都是在死后才被人们知晓。

这些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的脊梁,他们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古老帝国的未来。至于那些只知道写酸文,只知道叫骂的人实在是不配这种称号。

乔宇也知道有些牺牲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还是仔仔细细的交代了负责的人员,让他们好好照顾这些国家的宝贝,必须执行严格的工作纪律,定期检查身体。

看过了核武的进度之后,蒋百里和阎锡山都十分欣慰,他们也都被这种强大的武器震撼了,一枚炸弹就能够摧毁一个城市,就能造成十几万人的伤亡,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一想到这种强大的武器即将掌握在中国的手中,他们都感到了由衷的欣喜。

除了核武器之外,其实中国的火箭技术也取得了突破,第一种导弹射程在二百公里的巡航导弹已经研制出来,很快就能投入现役。导弹和核武配合起来,就是守卫国家的定海神针,中国走到了这一步,就真正到了无所畏惧的时候。

而此时的国际战局再度发生了变化,北非战场上,英美联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将沙漠之狐隆美尔击败,意大利这块鱼腩也到了最后的时刻。

中国也按照约定,派出了三十五个师的兵力进入科威特地区,苏联也在外高加索地区派出了一支强大的部队。两国已经联名向土耳其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土耳其加入盟军一方作战,同时开放土耳其海峡,协助盟军反攻巴尔干半岛,如果土耳其不同意,盟军就将把土耳其视作敌人。

中东是世界能源心脏,中国虽然不指望完全把中东拿下来,但是也要有相当的控制能力,乔宇派遣的军队都是中国精锐力量,担负指挥工作的就是刘文辉和王铭章两位川系干将,实际上他们自从登陆科威特开始,就向伊拉克进军,目前已经剑指土耳其边境,无论他们答应与否,这个国家都要遭到无情的打击。

第六百二十一章两场战争

()土耳其地跨欧亚大陆,据守战略要地土耳其海峡,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土耳其也曾经阔气过,领土曾经覆盖整个中东,东部一直延伸到了里海地区,北非和巴尔干地区也都在控制之下,整个地中海就是土耳其家的游泳池。

不过无论多么强大的帝国都有衰落的一天,在一战之中奥斯曼土耳其勉强参战,在战后这个庞大的帝国终于解体,领土面积严重缩水,只能退守安纳托利亚高原。

在二战开始之后,土耳其眼见得法国灭亡,英国摇摇欲坠,纳粹的兵锋进入了巴尔干半岛,土耳其为了自保,只好宣布中立。不过在中立的幌子之下土耳其还是大量向德国出口物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铬矿,铬是生产合金钢必不可少的原料,而土耳其正好是德国进口铬的唯一来源。

德国的生产部长施佩尔指出如果铬矿石被切断,德国的军火生产要停止运转十个月,德国用工业品向土耳其换取宝贵的铬矿石。土耳其也没有把宝全部压在纳粹德国上面,他们也向英美出口铬矿石,换取武器。。。

土耳其军队是同时装备了两个阵营武器的一个异数,可以说这个国家一直走在钢丝绳上面,小心翼翼的维持着平衡,避免倒向一方,而惹恼另一方。

可以说在初期土耳其的策略是很成功的,两大阵营没有人攻击土耳其,还出售了大量军火,让土耳其的军事力量快速提升,但是好事也就到此为止了。中国政府打通了非洲航线之后,就将势力越来越多的向中东调动,同时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土耳其。

苏联在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之后。也将军队向高加索方向移动。中苏两军对土耳其形成了钳形夹攻的态势。随即斯大林和乔宇发表了联名通牒,要求土耳其立即放弃与纳粹德国的贸易,同时加入盟国一方,提供盟军反攻欧洲的登陆场等等条件。

这份最后通牒沉甸甸的压在了土耳其总统伊诺努身上。他曾经是土耳其国父凯末儿的主要助手,在凯末儿死后,他成为了土耳其的总统,走钢丝的策略正是他力主的。

可是现在中苏两国联手发难。土耳其想要继续走钢丝就变得困难重重了,伊诺努召集了内阁成员紧急商讨眼前的局面,土耳其政府此时也是莫衷一是,他们对盟国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度有极大的不满,而且这些人还不想过早的下注,在他们看来战局还没到最后时刻,德国或许还有希望获胜,而且他们担心土耳其一旦加入了盟国,就会遭到德国的猛烈攻击。

另外一派则认为盟国势力强大,根本不是土耳其能够对抗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刚快妥协,不然中苏大军一旦发动攻击。根本不是土耳其能够对抗的。

总统伊诺努犹疑不定,他向英国发去了消息,希望英国能够出面帮助土耳其中苏的行动,不过老丘在德黑兰会议上遭到了严重打击,他知道凭借自己的分量根本不足以让中苏打消攻击土耳其的念头,因此只能奉劝伊诺努,尽快加入盟国一方。

就在土耳其犹豫之中,中苏规定的最后期限已经到了,针对土耳其的攻击终于打响了,中国从土耳其东南发动了攻击,苏联方面则派遣了华西列夫斯基指挥外高加索方面军从土耳其的东北发动攻击。

土耳其军队的装备并不差,完全是从英德购买的先进武器,唯一的问题就是装备水平没有办法和已经拼杀了两年多的中苏军队抗衡,在开战的第一时刻,土耳其空军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前三天就损失战机三百五十架,空军瞬间就变成了空军。

刘文辉作为这一次军事行动的指挥官,本以为会出现强烈的对抗,毕竟从纸面上看,土耳其有超过八十万的军队,装备十分精良,绝对不是一个鱼腩。但是一打起来,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空军完全没办法和中国比拟,土耳其的飞行员似乎还不怎么明白什么叫做战争,中国飞行员能够轻易的将他们击落,有宝贵的资源换来的武器并没有让土耳其获得应有的战斗力。

紧接着陆军也被中国的钢铁洪流迅速击败,足足有超过五万土耳其军队被俘,连同被击毙和打散的军队,土耳其人损失了十万以上的部队,中**队快速向着土耳其纵深推进。

苏联的动作同样不慢,华西列夫斯基把黑海舰队也调动起来,从侧面展开了两栖登陆作战,成功突破了土耳其的后方,然后将前线的土耳其军队包围起来,成了瓮中之鳖。

在开战第一周之中,土耳其就损失了超过十万军队,中苏军队娴熟的攻击方式,快速推进的能力都让土耳其感受到了绝望,双方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他们的惨痛经历再一次证明了靠买是买不来军队现代化的。

土耳其军队看起来装备很不错,但是配套的后勤保障能力有限,飞机坦克坏了根本无法修理,航空燃油也要靠外国进口,美英切断了供应,土耳其的空军很快就成了真正的空军。

另外弹药储备也严重不足,打起来之后,很快就消耗一空,昂贵的武器成了摆设,战局充分的暴露了这个国家的虚弱。

惨败严重挫伤了伊诺努的心气,他曾经认为土耳其的军队就算比不过一流强国,但是至少不会相差太多,但是目前的局面很清楚的告诉他,这完全是妄想土耳其距离强国差的太远了。

中苏联手攻击土耳其,而西欧此时也到了决定命运的时候,纳粹德国的最新航母德意志号和纳粹号已经经过了测试,正式编入海军,另外提尔皮茨号也早早修理完毕,希特勒又利用邮船该转了四艘护航航母。

三大四小,七艘航母构成了纳粹海军的核心。德国的水面舰艇建造并不顺利,除了在开战初期建成了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两艘航母之外,成果并不多。主要的原因就是英国发动的战略轰炸。

建造大型船只需要的船坞都比较大,十分明显,很容易引来攻击。而且英国也将德国航母视为最大的威胁,为此不惜派出大量的轰炸机频频光顾德国的船厂,严重拖延了德国的速度。

随着战局越来越不利,希特勒的处境也越来越困难,他不得不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航母上面,从本就十分紧张的物资之中拨出一部分用来加快建造航母。

终于纳粹的航母还是下水了,而英国的处境一下子变得危急起来,丘吉尔将英国现有的大型航母都调动了起来。另外沈鸿烈在数月之前率领着平远号和安远号两艘新锐航母赶到了英国。

这段时间以来都和英国皇家海军进行了联合训练,互相熟悉,保证能够在海战之中有效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中国海军已经熟悉了英国的作战方式,两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英国的情报机关是最为繁忙的,他们的只要使命就是查出德国航母的动向,功夫不负有心人,德国航母出动的消息终于被探知,英国皇家海军也做好了准备。

北海远没有太平洋那么广阔,加上双方都有大量的潜艇,侦察机,还有伪装的商船来回巡视,想要保密变得十分不容易。

德国已经没有了足够的兵力去登陆英国了,因此德国制定的作战计划就是让航母编队攻击英吉利海峡,引诱英国舰队出航,然后利用航母和岸基飞机互相配合,消灭英国舰队。

所谓攻击必救,英吉利海峡就是英国的禁脔,绝对碰不得,正是吃准了这种心理,德国舰队绕过了日德兰半岛,就向着英吉利海峡杀了过来。

而英国人则是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态度,组成了南北两个战队,北线就是沈鸿烈率领的两艘中国航母,南线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

在这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海上大战之中,英国人的运气并不好,在皇家海军刚刚离开斯卡帕湾锚地的时候,就被一艘德国潜艇偷袭,护航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遭到了攻击。

各国的海军发展重点都放在了航母上面,昔日的霸主战列舰完全就是一个摆设,威尔士亲王号也是英国最后设计建造的一型战列舰,主要的使命就是弥补飞机作战的缺陷,并且为航母提供保护,掩护夺岛登陆等等行动。

不过出师未捷,威尔士亲王号成为了这场最重要的决战的第一艘沉没的军舰,英国人虽然派出了反潜舰艇和飞机将这艘凶恶的德国潜艇摧毁,但是巨大的军舰向水下快速沉没的残像让所有英国海军的心头就都笼上了一层阴云。

战争还在继续,也由不得英国人伤感,他们必须快速寻找到德国的航母,并且击沉这些家伙,德国人也同样是这个心思,纳粹科学家在这个时代之中的确是代表了最顶尖的科研力量,他们研制了新型的舰载机,航程达到了两千七百公里。

已经超过了英国舰载机,凭借舰载机的优势德国人率先发现了英国人,双方的机群撞在了一起,北海瞬间就沸腾起来,舰载机在空中呼啸,不断有飞机被击落,就好像下饺子一般。

抢占了先机的德国人率先突破了英国的拦阻网,将一艘护航航母送进了海底。

第六百二十二章两败俱伤

()德国人旗开得胜,不过他们的作战经验还远远比不上英国人,英国是世界上最终拥有航母的国家,所有航母相关的专利,英国至少占据了三分之二以上,几十年的积累,让英国人能够在关键时刻从容应对。

英国舰载机凭借着数量优势挡住了德国的攻击,德国人击沉了一艘护航航母,又击伤了一艘巡洋舰赢得了一个开门红。

不过英国人也不甘落后,很快英国攻击机群也找到了德国舰队,双方陷入了激烈的厮杀之中,每时每刻都有飞机被击落,堪称国宝的舰载机飞行员纷纷命丧大海,两个国家都在流血。

飞行员的宝贵不必多说,特别是德国,他们要承担两个方向的战斗,飞行员损失远比英国要多很多。加上英国还能够得到美国的支援,飞行员的积累就更多了,这一点是德国根本没有办法比拟的。

日本的败亡是从飞行员开始,德国也是如此,谁掌握了制空权就能够占据宝贵的战争主动权。对于制空权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甚至后世都发展到没有空军就没法打仗的地步。。。

德国飞行员本身就十分紧张,要凑足这些舰载机飞行员是耗费了很大功夫的,想要弥补回来已经很困难了,英国人仗着数量的优势逐渐打破德国的防守。

不过英国人也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将担任舰队前锋的护航航母当成了主要的攻击目标,开始猛烈的投弹,两艘德国护航航母被炸弹击中。这些护航航母都是从邮船改过来的,由于从一开始就不是按照军舰设计,因此防御能力十分有限。

挨了炸弹之后,就被炸开大口子。迅速沉入海底。在这个回合的较量之中英国人似乎占据了上风。大量的英国飞机回撤。补充弹药和燃油。

就在此时德国人的一队轰炸机编队突然出现在了英国舰队的上空,原本这一队轰炸机是导航错误,没有赶上上一波攻击队伍,所有的德国飞行员还在懊恼。

但是当他们看到英国航母的时候。都兴奋异常,他们快速的向下冲去,投下了致命的炸弹。英国航母一直十分重视防御能力,甲板也是特别强化的。按理说普通的炸弹并不能击沉英国航母,但是现在英国的航母却处于装载弹药的时候,甲板上有大量的燃油和弹药,航母处于最易受攻击的时刻。

两枚炸弹落到了竞技神号的上面,顿时响起了剧烈的爆炸之声,这艘刚刚下水的新锐航母遭到了灭顶之灾。炸弹引爆了甲板上的炸弹,一架架的舰载机被猛烈的爆炸抛向了大海,燃油也被引燃,漫天的大火很快就吞噬了这艘将近四万吨的海上巨无霸。

竞技神号在猛烈的爆炸之中快速向海底沉没,舰上将近两千名士兵多半都死在了大火之中。就在竞技神号受到攻击的同时。可怖号和不屈号也都受到了攻击。

可怖号的情况和竞技神号差不多,甲板上也是乱七八糟。飞机刚刚挂上炸弹,正好就遭到了攻击,可怖号迅速被大火和爆炸笼罩起来,上面的皇家海军死伤惨重。可怖号比起竞技神号还要顽强一些,在水面之上死死的撑着,没有沉入海底,不过已经成了火山一般,冒着汹汹的烈焰。

有几艘护卫舰艇试图去挽救这艘航母,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