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帝师-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坐稳这个皇位?”
  朱厚照拍了拍江夏,笑着说道:“其实你不知道,真正让那些人紧张的不是刘瑾权有多大,张永势有多高。而是你出现了。”
  “我?”江夏微微一怔,不解此为何意。
  “对,就是你。”朱厚照得意地笑着,说道:“你替我解决边军军饷之危、平复河南旱灾、蝗灾,替我查清云南盐税贪墨之事。
  如今我大明国库充盈,而我英明之名也日渐传遍大明。只要我英明之名越盛,他们就会越紧张。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控制不了我了。”
  “控制你?你是一国之君,又怎么会被人控制?”江夏觉得自己越听越听不懂了。
  朱厚照摇了摇头,他看着江夏道:“大哥,你虽然聪明,谋略也深。但是你毕竟进入朝堂的时间太短,很多事你可能还不明白,不过没关系,慢慢你就会明白的。今日的事就说到这里,以后我们也别在提起了。”
  江夏点点头,他很想跟朱厚照说“绝目草”的事,不过却又觉得自己没有真凭实据不能妄自对太后下断言,所以江夏只能先将此事隐匿,等到日后查明证据了再将此事告诉给朱厚照。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初见杨廷和

  如果你想要和一个人拉近距离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对方交换秘密。
  朱厚照将自己的身世之谜毫无保留地告诉给了江夏,这一份信任让江夏感动不已。
  江夏也没有瞒着朱厚照,直接跟他说明了自己带他提前去扬州的目的。关于这样的目的朱厚照表示其实他一早就已经猜到了,而同时他也说了一句,“与君同有此意。”
  这话的意思是,朱厚照来扬州也有这方面的意思。
  江夏突然想起来,这一次修筑黄河沿岸朱厚照批复了一百五十万两。因为他好像还给了一大笔银子给江彬,让其在宣府建造镇国府。除此以外杨一清的甘陕城防也要去了不少银子。
  这到处花银子,江夏估摸着刚刚从云南弄来的那点儿银子应该也花的七七八八了。
  怪不得朱厚照想要南巡,看来他还真是尝到了甜头,把主意又打在了两淮盐政上面。
  所有人都以为朱厚照南巡是因为贪玩儿,可是谁又明白他暗藏的剑峰其实也已经指在了两淮盐政上面。
  船入了江苏境内,最后这两天鬼三针没有再给朱厚照施针,因为鬼三针已经将朱厚照体内奇经八脉的毒素都转移到了丹田之处,只需要回到京师找到百草药王,有他施药朱厚照体内毒素可清。
  眼见着朱厚照这段时间气色越来越好江夏也替他开心。而更加让江夏不知道是该伤脑筋还是该替朱厚照高兴的还有另外一件事。
  朱厚照。。。。。。喜欢上了李凤。
  这一晚,和江夏同睡在同一个房间里面的朱厚照把他摇醒。江夏睁开朦胧地睡眼醒来,然后问他有什么事。
  朱厚照十分认真地问江夏:“大哥,我觉得我生病了。”
  “啊?你都知道了?”江夏大惊。
  朱厚照点了点头,道:“这几天我心里老是空空的,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但是又不知道丢了什么。并且我一看见凤儿的时候我就很开心,总想逗她笑。一旦没有看见她吧,我这心里就觉得不舒服,你说我这是得了什么病啊?”
  江夏一听当即翻了翻白眼,这可怜的孩子居然喜欢上李凤了,还一口一个“凤儿”“凤儿”的。
  江夏微微一笑道:“跟着我你就别绕圈子了,想要我怎么做你直说吧。”
  “嘿嘿。。。。。。”朱厚照当即一笑,一点儿没因为自己的表演被江夏戳破而羞愧。“大哥,你真是我的好大哥,我就知道什么都瞒不了你。我想。。。。。。我想把凤儿带回京师,娶她为妻。”
  “没问题,你是皇帝,想纳谁为妃不是一句话的事吗?”江夏道。
  朱厚照摇了摇头,道:“不行,不能跟她说我是皇帝。”
  “为什么?”江夏顿时搞不明白了。
  朱厚照一脸惆怅:“真是前事因今日果啊,凤儿她爹竟然是李清然。弘治十一年,时任南京礼部尚书的李清然因为一起文字狱被牵连,李清然被抄家斩首,家中男丁发配边疆,女子充入乐籍。凤儿便是被充入乐籍的李家女眷之一,她对我们皇室恨之入骨,要是告诉她我的身份。。。。。。”
  “靠,这也太曲折了,那现在你准备怎么做?总不能瞒人家一辈子吧?”江夏问。
  “反正现在肯定是不能告诉她真相,我想让你花银子从秦姨手里面把她赎出来带回京师再说。”
  “嗯,这个办法不错。不过。。。。。。我没银子。”江夏双手一摊道。
  朱厚照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笑着道:“放心,关于银子我早就想到办法了。”
  江夏一脸疑问地看着朱厚照。
  朱厚照笑着说道:“这一次来江南有三个目的,一是南巡玩一玩儿,二是查一查两淮盐政,三则是想请一位内阁首辅回去。”
  “内阁首辅?谁啊?”江夏念头一动突然想起一个人,他说道:“杨廷和?”
  “没错。杨阁老之前因为和刘瑾有点儿过节,所以我将其暂时放到了南京任户部尚书,这次来就是请他回京重新领导内阁。”
  提起杨廷和和刘瑾有过节,朱厚照话锋一转跟着说道:“大哥,其实我知道你和刘瑾最近也有些不愉快。不过刘瑾有他的作用,暂时我还不想动他。等到时机到了,我会和他清算一切的。”
  江夏听后点了点头,没再说些什么。
  他不是朱厚照,自然也不明吧朱厚照的想法。正如朱厚照所说,江夏也明白自己进入朝堂的时间太短,很多官场规则自己都还没有弄明白。
  “秦姨她们到了南京以后会停留十日,届时我给你写一卷圣旨,然后赐你一面金牌先到扬州去打头阵。而我就留在南京行宫,只要你有任何发现,立刻派人来南京找杨阁老,他在南京呆了这么久相信能够帮上忙的。”
  原来朱厚照一切早就有了计划,江夏听后点了点头。
  次日早晨,江夏找到了秦姨。
  秦姨是个十分漂亮的成熟女人,不过想来也是,若是不漂亮鬼三针又怎么会对她如此痴迷。
  据说秦姨本是鬼三针至交好友的妻子,只不过他那好友已经过逝了,所以鬼三针才。。。。。。
  又是一个狗血的故事,江夏心中暗道一声,而面上却带着笑意将自己想要替朱厚照赎李凤的事跟秦姨说清楚。
  秦姨听后表示只要李凤愿意和朱寿(朱厚照的化名)在一起,她不反对,只需要付五百两当初买李凤的原价就行。
  这绝对是个公道价钱,所以江夏对秦姨也是连连道谢。
  到了南京,江夏和朱厚照先行告别,二人一起来到了南京杨府。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大明刚刚立国时定都之地是在南京,后来迁到北京以后南京便作为“留都”保留了下来。
  南京依旧有五府、六部、都察院等宫廷班子,不过下放到南京来任职的大臣基本就等于是被强行退到了二线,等于闲置。
  因为留都内的事务是由南京镇守太监、南京镇守勋臣、南京中军都督牵头,组织南京五府六部都察院会议决定。
  而南直隶却是不受南京管辖,分由应天巡抚(驻苏州)和凤阳巡抚分管,南京留都大臣虽然品衔高,但一般都没什么事做。
  说话间,江夏和朱厚照已经到了杨府门口。
  看见这杨府,江夏惊呆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盐改方案

  虽然说下放到南京留都为官等同于投闲置散,但毕竟杨廷和还是一个户部尚书,是个管银子的人。可是他的居所让人看了实在是太过于寒碜了一些。
  四间青砖瓦房带着一个小院子,院子的四周并非是用石砖围着的,而是用竹块。院子的左边种着各种蔬菜,一名看上去年纪大约五十岁上下的老者正穿着一件褐色布衣在锄土。
  院子右边同样用竹块插在地上围出了一个小小的养鸡场,一名妇人手中拿着粟米嘴中“咯咯咯”地叫着,正在喂鸡。
  这就是名留青史的杨廷和在南京的居所?江夏顿时觉得有些难以想象。
  推开那扇用几块木块钉成的简陋木门,江夏陪着朱厚照一起走了进去。
  院中那妇人看见了二人,于是开口问道:“两位公子,请问你们是来找。。。。。。”
  “这位大。。。。。。娘,在下是来求见杨公杨大人的。”
  “皇上?”
  江夏话刚说完,那个原本正在锄土的老者突然惊叫了一声,老者立刻跪在地上高声呼道:“微臣杨廷和,参见皇上!”
  杨廷和一跪在地上,那个妇人立刻也跟着跪在地上,口中说道:“民妇杨李氏参见皇上。”
  原来是杨廷和的老婆,江夏心中暗道了一声,仔细打量了一下那妇人这才觉得这妇人定是一个贤惠的女人,并且年轻时一定长的很漂亮。
  虽然穿着朴素,但江夏依然能够感觉到她身上有一股知书达理的感觉,看来应该是出自于书香门第。
  “免礼平身吧。”朱厚照道。
  杨廷和与他妻子一起站起身来。
  朱厚照往四周看了看后道:“我们进屋再谈。”
  杨廷和点点头,扭头看向自己的妻子:”夫人,劳烦你准备饭菜,沏一壶茶。“
  “是。”杨妻应了一声后退下。
  进了屋,江夏感觉屋里昏昏暗暗的,还有一些潮湿。
  若是换做一般人见到杨廷和堂堂一个户部尚书住这样的房子肯定会感叹他为官清廉,心中会为他的高风亮节而钦佩折服。
  但是江夏却有些不以为然,他心中默默计算着户部尚书一个月的俸禄,暗想就算是不贪不拿,以户部尚书每个月的俸禄也不应该住这样的房子。
  如此刻意显贫,要么是有自虐倾向,要么就是刻意的沽名钓誉。
  江夏心中还在这样想着,杨廷和与朱厚照已经聊开了。听见朱厚照是微服前来,杨廷和大为不满,板着脸说道:“皇上,请恕老臣多言,正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乃堂堂一国之君,身负天下千万百姓福祉以及大明的江山社稷,您。。。。。。”
  “好了好了,杨阁老,朕知道错了。朕向你保证,保证下不为例如何?”
  杨廷和深深地看了朱厚照一眼,微微叹息一声后没有再说话。
  他知道朱厚照这人就是这样,每次认错比谁都快,但是事后当真改不改,那又是两说了。
  接着朱厚照又简单说了一下自己想要查两淮盐政的事,以及邀请杨廷和回京师重入内阁的事。
  后面那一件杨廷和自然不会拒绝,听后当即谢了恩。而前面那一件事杨廷和却微微皱起眉来,说道:”皇上,这两淮盐政肯定是有问题这没有错,但是归根究底,两淮盐政牵涉甚广,如若贸然对其动手恐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江夏听后暗自点图,这两淮盐政的确是犹如杨廷和所说牵涉极深。据江夏皇族龙探探查到的资料来看,两淮盐政不仅牵涉了朝中不少大臣在其中。同时江南各大老牌家族,大明几个排得上号的皇室宗亲基本也在里面脱不了干系。
  贸然动之,恐怕是会引起不小的反弹。
  一直没有插话的江夏突然开口说道:”那若是我们不把他们连根拔起,而是想将两淮盐政把持在自己手中呢?“
  杨廷和看了江夏一眼,这才想起问朱厚照:“这位是?”
  朱厚照介绍:“文渊阁大学士江夏。”
  “文渊阁大学士?”杨廷和惊讶地打量着江夏,他这一辈子还从未听说过有这么年轻的文渊阁大学士呢。
  杨廷和忍不住问了一句:”已入阁?“
  江夏摇头道:”小子浅薄,哪可入阁。“
  杨廷和这才微微点了下头,未曾入阁那文渊阁大学士就只是一个五品的虚衔,这倒也可以接受。不过如此年轻便授予此衔,并且还跟随皇上一起微服私访,足见此人极受皇上宠爱啊。
  杨廷和对着江夏微微抱拳道:”还请江大人说说,如何将两淮盐政把持在自己手中?“
  关于这件事江夏其实在来的路上早就有过考虑,此刻杨廷和问起来江夏便张口说道:”其实小子的想法是这样的,盐政上我们可以实行‘专商制度’以及‘盐价专定制度’。”
  接着,江夏就将这两项制度给杨廷和解释了一下。
  明朝的官盐销售主要有引法、开中法、计口配盐法、纲法和票法。
  引法是一种食盐特许制度。引法规定了“引商”,就是国家允许搬运、贩卖食盐的商人。还规定了“引界”——就是允许销售食盐的地区。
  开中法:就是当国家发生粮饷不足或者某一各地区发生水旱饥馑时,招募商人运送粮草等必须品到指定地区,完成任务后由官府发给他们盐引,商人凭“引”到产地领盐,然后到指定地点销售。当时的开中法有:纳米中盐、纳马中盐、纳布中盐、纳钞中盐、纳铁中盐等形式。就是运送米、马、布、钞、铁到指定地点之后,领取盐引。
  计口配盐法:就是由“有司”开出所管辖的州、县的户口人数,派人到“盐使司”,领盐回县,然后配盐到各户人家,让他们交纳米、粮或者钱钞,来充军饷。
  票法:就是在盐商不愿意去的偏僻山区,以及盐场附近私盐盛行的州县实行票法。票法规定每100斤盐交纳银8分,由土著商人交银领票,运销贩卖。因为票盐比引盐便宜,所以销售起来就快一些。
  明朝前期的食盐专卖制度中,产销制度比较完整,盐务秩序也比较好。因此,明朝政府从食盐中获得的利润很丰厚。
  但是到了后期,开中法久坏。盐商和官员相互勾结,盐引滥发、或者官员不经盐引,直接将盐卖给盐商,亦或者盐商胡乱抬高盐价销售,联合盐枭肆意倾售劣质食盐。
  如今的大明盐政也的确是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江夏的盐政改革十分简单,就是将盐商纳入官府官制当中,只给一部分盐商颁发“专商销售许可证”,只有或得这些资格的人才能购买盐引销售食盐。
  这样等于就是把大部分人的利益剥夺,只给了一小部分人。而这一小部分人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一定会和朝廷紧紧站在一个阵营之中,因为大家是利益共同体。
  他们不会允许盐枭来和自己争利,也不会露出把柄让别人抓到,否则等待顶替他们位置的人多之又多。
  而这一部分人每年会接受一次朝廷的巡查,其盐的质量好坏,纳税多少,盐价高低都会纳入巡查之列。若是巡查不过关,有可能就会被剥夺盐商资格,然后再外招其他人填补。
  而盐价呢以后不再会由盐商制定,而是由朝廷衙门制定。衙门制定以后就会公告出来,如果盐商专营户抬高盐价销售百姓用权力去衙门状告,一旦查证属实将立刻剥夺其专商资格。
  江夏把自己的盐政改革方案说出来以后,杨廷和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杨廷和才开口说道:“江夏,你这是想要把天给捅破啊。”
  的确,江夏这套盐政改革方法的确算得上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简单、实用、并且易于监管和操作。
  毕竟管理少部分人其困难比管理大部分人要轻松很多。但是要想完全实现江夏的想法,那么首先就得废除掉原本的都转盐运司、盐课提举司。
  如此一个动作仅仅是在两淮之地推行就已经很难了,万一两淮之地有了效果要向全国推行,那恐怕将要面对的就不是一两方势力的反弹,而是牵扯环绕,不知道多少人的反弹。
  江夏嘴角含着笑意看着杨廷和。
  杨廷和突然明白过来,他摇了摇头道:“你小子居然是把主意打在了老夫身上。也罢,老夫一把老骨头了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