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歌-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歌微微一笑,端起酒杯,向李老鳖敬酒,然后一饮而尽。

……

没一会,知县牛万昌带着差役,来到了万利酒馆。

他看到李老鳖居然和宋歌一起喝酒,惊愕了一下,这两个死对头,怎么坐在一起喝酒?但是他也是官场一角色,精通人情世故,当即不动声色,拱手先给了李老鳖,接着立即给了宋歌,满面春风地说道:“哎呀呀,鄞县两位大商家,在一起喝酒,难得难得!”

李老鳖立即站了起来,把知县大人请到了主位上,“父母官大人,辛苦,辛苦,来,来,坐,坐。”

宋歌对牛知县毫无好感,屁股都没挪一下,只是给了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

宋明倒是站了起来,等待知县大人落座之后才又坐下来。

牛知县的脸上闪过一丝愤怒,但是很快消失,坐下之后,笑着说道:“李老板,叫本官到此,不会只是请本官喝酒这么简单吧?”

李老鳖说:“没有事情,岂敢打扰父母大人百忙?只因宋老板与小民打赌,说小民将在下半年破产,故而请父母大人做个见证!”

牛知县藐视了一眼宋歌,心中寻思:这宋小鬼估计是吃错药了吧,怎么总闹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前两天无缘无故跑到县衙蛊惑鄞县大旱,听说还跑到知府大人那里闹腾了一次,现在又和李老鳖打这个必输无疑的赌约,看来,这小子八成是脑子坏掉了!

但是,这事对他来说,是个局外之人,而且摆明了是自己看着不顺眼的宋歌吃亏,他完全可以幸灾乐祸地看待,不需要发表任何的看法,于是笑着说道:“呵呵,两位大老板杠上了,有好戏看了!那,怎么个赌法呢?”

李老鳖说:“我输了,脱光裤子顺着鄞县城墙爬三圈,再入宋家为奴;而若我赢了,宋老板脱光裤子顺着鄞县城墙爬三圈,再任凭我处置!”

牛知县听了,这赌约打的有意思,两人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其实是你死我活的赌约啊!这姓宋的小子对我如此无礼,何不趁此机会,直接把他刷出鄞县,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呢!

牛知县存了这一念之恶,就说道:“两位的赌约,何不让全城的百姓做个见证呢?”

李老鳖问道:“此话怎讲?”

牛知县向李老鳖使了个眼色,笑着说:“待会本官为你们写好赌约。明日午时,你们到前街十字路口,召集百姓前来围观,你们当众朗读赌约内容,请全城的百姓为你们的赌约作证,岂不是更好?”

李老鳖会意,明白要真这样做了,退路完全没有了,即使到时候想要拉关系通融通融,都没有了可能,于是大声说道:“的确是个好主意!宋老板,你以为如何?”

“在下求之不得!”宋歌微笑着说道。

赌约生效

又是一个好天气,万里晴空,阳光普照。

鄞县县城十字街,县学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突然,一阵锣声敲响了人们的耳膜,人们循声而望,只见县学门口的台阶上摆放了一张高大台案。台案背后,站着三个男人,正中的是鄞县知县牛万昌,左边是李老鳖,右边是宋歌,这三人在鄞县,都是属于较牛B的一类人,当然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注目。

人们见有戏可看,都自动围拢了过来,没一会功夫,把个一条街挤得满满当当,估计也有三四百个人得的样子,人挨人挤,把对面马路的小摊子都被挤翻了。

牛知县见人数已经挺多,拿起他亲自拟就的李宋赌约,清了清嗓门,说道:“鄞县父老百姓,现有北街李老板和南街宋老板两人相约打赌,邀请本县当作保人。本县觉得,李宋两人皆是鄞县头面人物,应由鄞县百姓来做证人,才最可靠,故而在此宣读李宋两人的赌约,请在场的各位夫老百姓,当个证人!”

在场的人们顿时相互攀谈,议论纷纷。

牛知县继续大声说道:“安静一下!现在,本县宣读赌约:

赌约

兹有鄞县县民李剑和宋歌,以李剑下半年破产为由相约打赌,败者脱光衣裤,顺着城墙爬三圈,并任凭对方处置。

签押人:李剑宋歌

保人:牛万昌

元符二年四月初八”

牛知县念完赌约,分别给李老鳖和宋歌每人一份赌约,自己手上还留了一份,然后招呼一个衙役过来拿走。

衙役上前接过赌约,用一根红丝绳绑了起来,顺着事先布置好的梯子,爬了上去,一直爬到县学门前的飞檐前,把这个赌约绑在了檐下。

场下的百姓们人声鼎沸,大声讨论着这件事情,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宋歌脑子不是进水就是被门夹了,平白无故的,李家这么大的家业,怎么可能破产呢?

看到赌约挂在了檐下,牛知县对着李老鳖和宋歌拱了拱手,说道:“两位老板的托付,本县已经做好了!嗯,两位,到时候不管谁胜谁负,都有本县的酒喝吧?”说着,他为自己的小幽默,自我陶醉似的呵呵笑了几下。

李老鳖笑逐颜开,急忙拱手还礼,“父母官大人说见外话了,你随时来北街,小民随时恭候,并请父母官大人喝酒。”

宋歌没有再理睬知县牛万昌,而是把赌约一折,往口袋里一塞,对着底下的看客们拱了拱手:“这是宋歌和李老板的赌约,请大家伙给做人证,到时候李老板要是输了,别让他反悔。”

李老鳖也急忙对底下的人们拱手,高声说道:“我李剑也请乡亲们作个证,请大家记住今日的赌约,到时候不要让输者抵赖!”

地下百姓之中有好事者,听了他们这样的话,大声高嚷着:“好!”

其他人紧接着也高声喊起:“好!”

对于他们来说,这更多的是一场好戏!

至此,这赌约就算完全定下了,不仅有书面材料,还有保人以及鄞县百姓作为见证,即使到时候输了抵赖,估计也无法在鄞县再混迹下去,百姓的口水就能把抵赖者给淹死!

接下来,李老鳖邀请牛知县喝酒去了,或许还有别的乐趣,比如到万花楼走一趟什么的。

宋歌则宋明的陪伴之下,消失在人群之中……

大灾初现 (1)

一时间,宋歌与李老鳖打赌的事情传遍了鄞县,百姓议论纷纷,大多认为宋歌脑子被驴踢了,才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宋公子看上去挺机灵的一个人,这回肯定要栽了。”

“宋家这小子完蛋了,用屁股都想的出来,李家有后台有基业,怎么会随便垮掉?”

“宋老爷是个大善人,可惜大公子死的早,这二郎却是个混账,宋家百年家业,一朝败尽,可惜,可惜!”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

“宋家老二这阶段举止古怪,听说是神灵附体,他现在预测鄞县大旱,估计真有这回事,他和李家打赌,估计也能赢,还有半年多时间呢,谁说的准?到时候,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但是此话一出,立刻就被唾沫淹没。

“去死,别说不吉利的话!知县大人已经去请了术士求雨了,今年肯定风调雨顺。”

……

说来也巧,老天爷也似乎要取笑宋歌,就在这场赌约定下来的第三天,天降甘霖,而且持续了好几天,把今春的干旱驱赶的无影无踪。鄞县的稻田里不仅得到了灌溉,就连当时由于干旱没有及时种上水稻的角角落落,也都被农人们补种了上去。

一切迹象看来,鄞县今年丰收有望,庆元府一派歌舞升平!

于是,阖县上下取笑宋歌的气氛就更加浓烈了。

……

而在知府衙门内,知府宗泽的额头上的青筋隐隐跳动,他也对这件事情深深思索:看宋歌这小子现在坚毅的眼神,不会是胡乱下决定的人,何况这次事情闹得大,直接关系到宋家的兴衰成败,为何他会在这么不利的条件之下,敢和李老鳖下这个赌约呢?难道这小子真的神灵闪现,能够预知未来?

宗泽摇了摇头,我这是怎么了?作为一府之首,怎么能够相信这种谣言呢?

但是,他的心神总也不能安定下来,不停地在府里来回踱步。

金霞轻轻地走了进来,轻轻地叫唤了一声:“宗叔叔。”

宗泽回过神来,对金霞点了点头,“霞儿,什么事?”

“霞儿心神不宁。”

“是为了县城里闹得沸沸扬扬的宋歌那小子的事情吧。”

“霞儿,霞儿不知道。”

“霞儿啊,你和宋歌的姻缘已经结束,就不要再为他操心了。”

“可是,霞儿曾经与他定亲……”

“可是,那小子死活不肯娶你啊!”

“霞儿不会再嫁他人!”

“傻孩子,宗叔叔为你找一个比这小子好十倍的丈夫。”

“宗叔叔请别这样说,霞儿宁愿去死!”

宗泽对于年轻人的感情,也难以理解,摇了摇头,安慰金霞道:“呵呵,那叔叔就不说了。你放心好了,这小子现在精明的很,最近做了许多离奇的事情,好像都很有深意。既然他敢这样和李老鳖打赌,那肯定有他的道理。”

大灾初现 (2)

金霞紧锁的眉头微微绽开,但仍然不放心对宗泽说道:“万一……还请宗叔叔帮一帮他。”

“我当尽力维护。唉,你这傻丫头,人家可不会念着你的好。”

“宗叔叔——”

……

对于鄞县任何人的议论,宋歌毫不理会,只顾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他首先通过旁敲侧击,从青儿、绿儿、紫儿、红儿这四个小美女的口中,明白了自己为何与知府大人闹了矛盾。

这件事情说起来,本来应该是好事:

知府宗大人与宋老爷偶有来往,听说宋老爷的儿子,即宋歌,到了婚嫁年龄,还没有娶媳妇,而知府大人正好有一个去世的友人托付收养的女儿,叫做金霞,也已待嫁年纪。于是就提出要与宋家结亲。

宋老爷对于能够攀上知府这样的亲家,当然求之不得,一口应承下来。

这在古代,父母之命已定,然后请了媒妁,双方约定,这婚姻就算成了。

可是万事俱备,就在去年准备办喜事之际,宋歌却反悔了,死活不肯答应这门亲事。最后还闯到府衙闹事,放厥词说如果办了婚事,不是把新娘掐死,就是自己跑去做和尚。

由此,这件事成了鄞县人人皆知的笑谈。

知府宗泽大人生气不过,把宋歌教训了一顿,负气取消了这门亲事。

大概情由就是这样。

宋歌猜测:可能是这个金霞姑娘丑陋不堪,所以纨绔宋歌打死也不肯屈就!

因而他也没太放心上,每日巡视南街,听方珍弹琴唱曲,逗小可怜玩——

当然,他不知道人们口中的知府宗大人其实是一代名臣宗泽,要是知道这就是后来民族英雄岳飞的伯乐的话,肯定早就巴着脸皮上门抱他的大腿了!

……

宋歌很想对南街进行商业调整,比如开个赌场,青楼,甚至当铺什么的,但是都无法下定决心去开。一来今年大旱,下半年的情况不好预测,很难估计这些生意的景况将会如何?二来,原先的店铺都是宋老爷开下的店铺,不好随意改变。那个老迂腐收买人心的本事好像不错,许多掌柜都向着他,要是把这条南街改造的花花绿绿,估计许多掌柜,包括管家宋明,都要站出来反对。

宋歌心里寻思着:来日方长,将来囊中鼓鼓的时候,去更大的城市,买下一条长街,按照自己的意愿,用二十一世纪的眼光和营销手段,开一个大宋朝的CBD(商业中心)。

宋记米行收购大米如火如荼地持续着,半个月之内,鄞县其他商家的大米以及粮户的大米,几乎被宋记米行收购殆尽。

而同时,鄞县的大米,立即到了有价无货的地步,大米价格火速增长。本来一石普通大米一贯二左右的价格,迅速提高到一贯五,而且有价无货,有需求的百姓根本买不到大米,只好吃一些其他食品度日。

大灾初现 (3)

李家以及其他商家立即嗅到了大米的利润,纷纷派人出门收购粮食,水路的水路,陆路的陆路,运回鄞县进行销售,赚取高额的利润。

而有些富人家庭,也有了抢购的意识,在下一批大米到来的时候,纷纷到各个米行、粮店排队抢购,因而各个商户的第一批收购进来的大米,很快被抢购一空,让他们挣的盆满钵满。

李老鳖更是趾高气扬,在鄞县放出风来:轻轻松松,半个月之内又挣了上万贯,想要我李家破产,门都没有!他这话,是说给宋歌听的。

接着,各个商家,包括李家,又一次备足车马舟船,到附近州县收购大米。

两个月不到,鄞县市场上大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三贯一石。

时间也从春光明媚的三月,进入炎热的五月底六月初。

老天爷在和宋歌开了个玩笑之后,转而无限支持宋歌,收起了雨云,天天把狠毒的太阳送出来施虐,照的大地滚滚发烫,一复一日,毫无转脸的打算。

正在茁壮成长的水稻,因为田里干燥,田水发烫,虫害严重,稻杆都烂了脚,小风吹过,纷纷倒伏。

这样下去,今年的收成肯定不看好。

似乎宋歌的预言就要灵验了,今年鄞县的旱灾已成定局!

由于收成不被看好,那些米仓里粮食已经不多的人家,都逐渐开始发愁。而米价的大涨,带动了其他各类粮食的价格上涨,很多口袋里有一点钱的人家,都在埋怨自己为何不早一点购买贮存粮食,到了现在这个高价,才出手买粮。

而实际上,他们都还是好的,至少口袋里还存了点钱,那些口袋里几乎没有钱的人家,可是真的犯愁,本指望省吃俭用,熬到金秋田里粮食的收成,没想到旱情严重,看那瘫倒在田里的绿油油的水稻,估计也打不了几斤大米。

人心逐渐混乱——

庆元府知府大人宗泽也是忧心忡忡,两个月以前不听宋歌的预言,没想到不幸被他说中,今年居然真的是大旱之年。更加可恶的是,这小子居然以高价收购大米,估计这两个月之内,已经收购了数万石大米,这直接导致了大米价格的上涨,也是人心混乱的罪魁祸首!

难道,他这是在报复我?

李老鳖却喜忧参半,喜的是米价越涨越高,他已经动员了所有的伙计,跟随着他到各州各县收购大米,贩回鄞县销售。而经过两次外出之后,庆元府各州县的大米几个也跟着高涨起来。为了收购到更加便宜的大米,他北上杭州府,南下台州府,收购大米,以挣取高额利润。

而李老鳖的忧却是由于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大部分用在了大米的购买之上,其他各店的营业额顿减,很多店铺甚至关门歇业,只有娱乐业、赌坊还勉强经营。

大灾初现 (4)

而鄞县百姓对于宋歌的情感,却是非常的复杂,无法说的出口。先说宋歌居然未卜先知,预测到了今年的旱灾,这使他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而且,他曾经闯进县衙、府衙让知县大人、知府大人大力预防今年的旱情,可是知县知府大人都只是蜻蜓点水,草草应付了事,以致有了现在这种情形。同时,百姓们又恨着宋歌,宋记米行不仅不出售大米,甚至还不停地以高价收购大米,这不是有意推高粮价吗?

但是,仇恨归仇恨,宋家用的是自己的钱,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他怎么用自己的钱!他又是一个商人,囤积货物,本身就是商人从商的一个手段,无可厚非。

何况,他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当时他告诫官府今年大旱,官府都不理睬,他才私自收购大米,要是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米价肯定应声下跌,那么,他囤积那么多的大米,岂不是要亏掉老本?那么,宋家也就会跟人们预测的一样,百年基业立即垮台!人们对于他刚开始囤积大米,大多当作一个笑话,不就是这样想的吗?

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收购,宋记米行已经储存了数万石大米,从六月初开始,不再无限制收购大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