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第5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小心翼翼问道:“崔相国,我听说赵王殿下之所以率先进攻吴王,是因为长安物价暴涨,物资短缺所致,李璘已经西撤,不知赵王殿下的下一步打算是……”

崔宁见韩滉眼中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担忧,知道他的担心,便微微一笑道:“韩使君是担心江淮的明日吗?”

两人都是比较直率之人,没有含蓄,没有试探,句句都说在点子上,韩滉点了点头,低声叹息道:“李璘穷兵赎武,在江南大肆征兵征粮,江南人口稀少,经不起他这种折腾,已经伤了不少元气,如果朝廷再像开元年间一样,从江南大量运走物资,我很担心江南民众负担不起。”

“韩使君有些多虑了,我在岐州为太守使,曾和赵王殿下深谈过,其中他也说到了江淮。”

“哦!”韩滉大为感兴趣,连忙问道:“他怎么说?”

“他只说了一句话,说对江南他将授之以渔,而不是取之以鱼。”

崔宁用茶水在桌上写下了两个不同的‘渔’和‘鱼’字,韩滉眼睛一亮,随即又有点困惑,“崔相国能不能具体说一说?”

“我也不好具体说,不过我倒知道一点赵王殿下的思路。”

崔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又笑道:“据我的经验,赵王殿下在江南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就是解决土地矛盾。”

“土地?”

“对!土地。”

崔宁肯定地点点头道:“土地问题是一切战乱和冲突的根源,敬宗皇帝在关中强制收田,虽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关中的土地兼并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给我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随即赵王殿下在河南用赎买的办法收田,也获得成效,而江南地区土地兼并不严重,大部分自耕农都集中在这一带,所以赵王殿下应该是先定下土地的规矩,再考虑其他。”

“不知他会定下什么规矩?”

“一是赎买大户的超占土地,二是冻结土地买卖,三是以土地换商税减免,这第二条是颜真卿的建议,而第三条是裴旻的建议,我估计会在江南先做试点。”

“减免商税?”韩滉沉吟了片刻道:“难道赵王殿下是想在江南发展商业吗?”

崔宁笑了起来,“这是必然的,但也不完全,扬州商业之发达,已是全国第一,可推而广之,在润、苏、越各州大兴港口,发展海外贸易和内河贸易,提高商人地位,鼓励民众发展手工业,同时江南土地丰腴,可将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提高农桑技艺,开垦稻田,提高粮食产量,这样经过五到十年发展,江南地区必将成为大唐的商业和农桑中心,我这次南下疏通漕运,也是为了加强江南和中原地区的往来联系,而绝不是为了掠夺江南地区的物资。”

韩滉长长的松了口气,低声笑道:“若真是这样,我敢保证,江南官员必将坚决支持赵王殿下。”

他话音刚落,只听门口一名侍卫高声喝喊道:“赵王殿下驾到!”

讲学堂中顿时安静下来,只见李庆安身着一品紫朝服,从大门外匆匆走进,几名侍卫护卫在他左右,他嘴角带笑,径直走到主席前,对众人拱手施礼道:“各位,我来晚一步,请大家见谅!”

大堂上顿时响起一片掌声,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李庆安,见他年轻挺拔英姿勃勃,完全没有传说中的凶神恶煞之相,大部分人第一印象便喜欢上了这位年轻的大唐第一权臣。

常州太守韦黄裳暗暗对苏州太守李希言一竖大拇指,低声道:“颇有太宗风采!”

苏州太守李希言捋须点点头笑道:“果如使君所言。”

李庆安摆摆手又对众人道:“先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我也是刚刚收到,吴王李璘的败军在和州芜湖港附近遭遇到了东来的荆州水军,也就是哥舒翰之子统帅的三万大军,双方在江上发生激战,李璘的坐船被击沉,吴王李璘已死在乱军之中,其部属死伤过半,最后全部投降。”

大堂内先是一片沉寂,随即掌声如雷,李璘身死,也就意味着江南兵患彻底结束。

大堂的气氛变得轻松欢快起来,每个人的心中都像卸下一块大石,只要李璘死了,那李庆安就不会再迁怒于江南地方官府和民众了。

这时,李庆安又笑道:“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和大家谈一谈江南地区的将来,今天只是非正式的坐谈,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不要拘束,我先开宗明义。”

大堂内又再次安静下来,每个人都目光热切地望着李庆安,只听李庆安笑道:“对江南的定位我只有十个字:授之以渔,而非取之以鱼……”

“哪位使君先说?”

“我来先说几句吧!”韩滉站起身笑道。

……

清晨薄雾笼罩在曲阿县的简渎小镇,这是一个富庶而宁静的江南小镇,人口不足百户,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简渎镇因紧靠简渎河而得名,自古便以出产京口绫衫段而出名,几乎家家户户都开织坊,所生产的京口绫衫段从来都是京城贡品。

薄雾中,李庆安身穿一袭普通青缎长袍,头戴纱帽,两个随从挑着书箱行李,完全是一个准备进京赶考的士子。

明天李庆安就要离开江南返回长安了,在返回长安之前,他需要了结一桩心事。

在小镇的石板街中间有一家罗记织坊,织坊有十张织机,请了十几名女工,在简渎镇算是一家中等的作坊。

作坊前面便是简渎河,有一个小小的专用码头,码头上拴着两艘乌蓬平底货船,一大早,罗记织坊正在出货,几名船工正将一匹匹用油纸包裹好的绫衫段搬运上小船。

这时货已经搬完了,收货的商人对罗记织坊的坊主拱手笑道:“罗夫人,这次多谢了,下一次我会在二月底左右前来取货,望夫人多多帮忙,我一定会出更好的价钱。”

坊主是一个中年妇人,她虽然头发已经有几根银丝,但依旧容颜清秀,看得出她年轻时的美貌,她微微笑道:“沈东主可要早一点来,最近有粟特商人来镇上收货,价格更好,不过我既然已经答应了沈东主,就一定不失约,不过有言在先,若二月二十五号沈东主还没有来,我就视同沈东主放弃,货就给别人了。”

“一定!一定!我一定会在二十五号前赶来。”

商人又施一礼,小船缓缓地驶走了,这时一名少妇从店里匆匆出来,问道:“娘,你看见二郎了吗?”

“那不是吗?”

罗夫人一指不远处,只见一名年轻男子坐在河边的大石上,傻呆呆地望着冉冉升起的半边鲜红的朝阳,他忽然回头瓮声瓮气道:“娘,我饿了,想吃饼!”

“跟你媳妇回屋去吧!家里有饼呢!”

百步外,李庆安望着她们,他的眼角有些湿润,他看着少妇将傻乎乎的丈夫拉进了房间,不由喃喃低语道:“祝你们一生平安幸福!”

他转身默默地离开了石板街,向小镇外走去,五里外停着一辆百余人护卫的马车。

这时,罗夫人转过身,注视着李庆安越走越远的背影,她的眼睛也有点红了。

第十五卷 定鼎天下

第六百二十七章 安禄之癖

庆平二年三月,迟到的春风终于吹到了河北道,黄河已经解冻,春雨酥润,流水潺潺,一片片森林披上了绿装,河北大地上变得生机勃勃。

停战已经过去了几个月,幽州的戒备也渐渐地松懈下来,往来幽州的客商也不再盘查,设立在官道上的十几个哨卡已形同虚设,虽然还有士兵驻守,但士兵只负责监视往来军队和镖局等武装组织,对于商人的进出已经视而不见了。

由于李庆安的斥候并没有烧毁粮食仓库,因此今年幽州的新年依然和往常一样热闹,随着春天的到来,幽州的民众也似乎忘记了战争的阴影,跟随着春天的脚步变得更加活跃起来。

幽州鸿运酒楼,这里也是幽州著名的酒楼之一,每天这里食客盈门,这里也有很多消息灵通人士在此用餐,时不时发表一些时事评论,透露一点独家秘闻,因此不少有心人也刻意来这里用餐,使酒楼的生意变得格外兴隆。

这天中午,鸿运酒楼还是和往常一样地热闹喧哗,尤其二楼更是食客爆满,不时传来阵阵大笑声,在二楼靠窗的一个角落里坐着一个长着娃娃脸的年轻人,他便是安西军斥候首领季胜,季胜是从唐兴县而来,一个冬天,安禄山发动了三次对躲藏在白洋淀的反叛民众的围剿,先后出动了三万大军,虽然没有最终灭掉张巡的义军,但也使跟随张巡的民众损失惨重,再加上严冬和粮食缺乏,很多百姓都熬不下去了,有的死去,有的选择了离开,现在张巡手下只剩四百余人,季胜也有一名弟兄不幸病故,这次他带三名弟兄扮作商人来幽州,主要是想买一批伤药。顺便打听了一下安禄山的情况。

他一边喝酒,一边竖着耳朵听酒店里的各种消息。

二楼的大堂上热闹异常,近百名酒客围在一起,眉飞色舞地听着一个男子暴安禄山的隐私,在幽州,谈论安禄山已经成了幽州人的一大喜好,他的花边,他的八卦,从各种各样的渠道流出,以各种方式在幽州民众中流传,或者是胡人的缘故,安禄山对民间怎么谈论他并不是很在意,事实上他也管不住,只要不是谈论他军队的秘密,他也随便别人怎么议论他了。

人群中间坐有一个得意洋洋的中年男子,看他的模样也不过是街头巷尾的闲人懒汉,但他所说的内容却不是一般人能知道,很让人怀疑他有亲戚是安禄山的亲信,他谈的内容是所有男人都感兴趣的话题。

“……燕王极好女色,每天晚上至少要十个女人陪寝,他最喜欢身材丰腴且白净的女人,每天晚上那个风流快活啊!那个英勇善战,哎呀呀!你们想都想不到。”

“有什么想不到的,他就躺在那里,让那些女人一个个轮流坐上去吗?”

“去!你懂个屁,燕王是什么人,征伐天下,一切都要在他的掌握中,他岂能容忍女人坐在他身上?”

“他那么胖,怎么弄?你在吹牛吧!”

“少见识了吧!”

爆料的中年男子一阵冷笑,“我怎么不知道,我侄儿就是他身边的最亲信,他亲口告诉我的,还会有假?”

中年男子吊起了众人的胃口,众人纷纷鼓噪,“快说!快说!到底怎么弄的?”

中年男子脸上露出暧昧的笑容,压低声音对众人道:“他让十个女人除去衣裙,赤着身子跪在矮榻上,然后他的两个心腹侍卫左右扶着他,另外还有一人在背后推他,这样一前一后,一进一出,一个一个来,那岂不是快活之极?”

中年男子的爆料引来了一阵哄然大笑,有人怪笑道:“老李啊!你的侄儿是扶他的那个?还是推他的那个?”

中年男子嘿嘿一笑,却不肯说,他又对众人道:“你们猜燕王为什么喜欢白净丰腴的女人?”

“那有什么难猜的,我也喜欢啊!”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这种事情很多人都反应极快,有人立刻想到了,“莫不是因为贵妃的缘故?”

众人恍然大悟,大堂里一片嘘声,安禄山喜欢杨贵妃,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是安禄山亲口说出,而且他说杨贵妃根本没有死,就藏在某处,这大家也相信,这种大美人怎么会轻易死呢?

“说对了!就是杨贵妃的原因,燕王对她一直梦萦魂牵,多次去找她,可就是找不到,没办法,他只好多找像贵妃的女人来解相思之苦,居说燕王有过悬赏,替他找到贵妃者,赏钱十万贯!”

悬赏十万贯,又引起一片惊叹声,这时,酒楼掌柜挤进来,笑骂道:“老李,你又在影响我生意了!”

那中年爆料人立刻举手笑道:“掌柜发话了,大家去吃饭吧!今天到此为止,下次再给大家讲更刺激的事儿。”

众人笑着纷纷回座位了,季胜倒是对这个姓李的中年男子很感兴趣,他用筷子指了指那个爆料的老李,笑着问同桌酒客道:“他说的都是玩笑话吧!”

同桌酒客摇了摇头道:“应该是真的,他侄儿就是安禄山心腹侍卫李猪儿,他是李猪儿唯一的亲人,从小将他养大,李猪儿视他为父,所以这些安禄山的隐秘他能知道。”

“原来如此,他这么张扬安禄山的隐私,不怕安禄山抓他吗?”

酒客诧异地看了季胜一眼,道:“朋友不是幽州人吧!”

“我是赵州人,来幽州做生意。”

“这就难怪了,你是不知道,这种男欢女爱之事安禄山从不在意,他自己都公开说他思杨贵妃而不得,不过你要记住了,别提军队,别提李庆安,这是他的两大忌讳,别的随便你说。”

季胜点了点头,他又向那个姓李的中年男子看去,只见他吃完饭,起身要走了,季胜忽然有一种职业敏感,他觉得有人在监视这个中年男子。

果然,中年男子刚下楼,他斜对面坐着的两个年轻男子也扔了一把铜钱在桌上,跟着下楼去了。

从这两个男子果断离去的一些动作姿态细节,季胜非常迅速地判断出,这是两个军人,而且是斥候一类的顶尖军人,季胜心念一转,他摸出一块银元放在桌上,对酒店伙计招了招手,便也跟着他们下楼了。

……

爆料的中年男子姓李,叫李醉,本是个游手好闲的街头混混,他的侄儿正是安禄山的心腹亲卫李猪儿,去年他通过侄儿的关系,谋得了一份看管军队仓库的差事,夜里出更睡觉,白天则游手好闲,吃吃酒喝喝茶,暴一点从侄儿那里听来的安禄山的隐私,自然有好事者替他买单,他也乐得逍遥。

中午吃完饭,按照每天的习惯,他应该去附近的一家小茶馆喝茶,在那里呆到下午,然后回家,茶馆不远,穿过一条小巷便到,李醉一边哼着曲子,一边慢悠悠地走进小巷,向茶馆而去。

但他刚走进小巷不到十步,后面迅速走上两人,重重拍了李醉肩膀一下,一回头,却见一只斗大的拳头向自己面门砸来,他来不及喊一声便被打晕在地,这时,一辆马车嘎地停在了小巷口。

季胜就在五十步外,他眼睁睁地看着那两名男子将李醉打翻在地,待马车驶走,小巷里已空空荡荡,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季胜的马寄存在客栈内,他赶不上马车,只得望着绝尘而去的马车长叹一声,不过他也觉得奇怪,会是谁抓了此人,应该不是安禄山,安禄山的人应该会给他侄儿一个面子,那会是谁?

季胜原本以为幽州会被安禄山控制得跟铁桶一样,现在他忽然发现,平静的局面下一样的暗流激荡啊!

这时,季胜的一名手下从后面匆匆赶来,在耳边低语几句,季胜一阵惊喜,“搞到药了!”

手下点点头道:“搞到了不少,都是上好的金创药,只是对方要价很贵。”

“贵一点无妨,只要药是真的,另外要留意对方,对方是什么人?”

“对方是安禄山大营内的军医,只认钱不认人。”

“军医?”

季胜心中一动,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机会呢?他沉思片刻,便立刻道:“速带我去见这个军医,我要和他好好谈一谈。”

……

幽州城外的一所大宅内,李醉在一阵痛苦呻吟中醒来了,他发现自己躺在柔软的床榻上,床榻一旁有几个模糊的人影,渐渐地,几个人影变得清晰了,李醉大吃一惊,负手站在他面前的竟然是幽州第二号人物史思明。

不过史思明笑眯眯的表情使他略略定下心来,他连忙要爬起身,史思明却按住了他,微微笑道:“你头上有伤,不要乱动!”

李醉这才感到头痛欲裂,他摸了摸头部,这才发现自己头上包有纱布,他愣住了,自己不过被打了一拳,怎么会……

史思明柔声对他道:“想抓你的人是李怀仙,正好被我的手下发现了,他们要杀人灭口,还是被我的人抢过来,很抱歉,你的头部还是被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