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为王-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限,敲官员,敲权贵亲臣,才是来钱的金光大道。

某伯爵,家资巨万,光是庄田就有过百万亩,甲第千间,金银过百万,这样的人家,怕什么?当然怕被诬陷,被谋反。

捏个罪名,或是干脆派几个卧底到人家去,搜罗一些证据,然后把东西往人家一丢。到时候,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的金银落袋。

某总兵打了败仗,损兵折将,东厂是该把此事上报,但该总兵家兵几千,继续的钱财多的烧手,同僚上司全打点好了,再送几万十几万的给东厂,当然大家就打个哈哈,了结此事。

谁战场上还能全胜不成

这些都是东厂来钱的妙招,当然,现在还不成。现在勋戚势大,还不能和后来比,边将讳过冒功的事也不大敢做,文官巡按和巡抚也不大好打发,所以整个政权的肌体还是健康的。

这会儿就算有人敢做这等事,也必定是四处漏风,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等到了末世,就是什么样的消息也送不去内官,前方大败,宫中大捷,灾区易子而食,天子面前却是祥瑞大喜,到这等时候,这个王朝就病重了,离大去之期不远了。

现在的“做买卖”就是找几头肥羊,好生弄点钱。

蒋安一听,自然十分高兴,张佳木太过爱惜羽毛,他这个提督东厂太监没有锦衣卫的支持是玩不转的,厂卫大权,原本就没有一定谁高谁低之分。指挥使权重,就是卫大过厂,太监受宠,就是厂大过卫。

大明二百余年,卫权有大过厂权的时候,厂权也有远大于卫权的时候,总的来说,有来有往,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东风,大家彼此一体,倒也是从来不伤和气。

只是蒋安的情形略有不同,他这个提督东厂太监压根就是锦衣卫使所保荐,所以先是低了一头,接着又实在知道在宠信上远不及张佳木,而且很多事都有赖张佳木之力,时间久了,简直就是属员一般,心里当然也是别扭过一段时间,久了,也就惯了。

张佳木不允许,他还真不敢闹的太过份,现在说准了,蒋安一喜,便笑着答应下来。笑过之后,自己也觉得扭捏,怪不得劲,怪不好意思。

“对了,你来瞧瞧,”说了这么一阵闲话,张佳木把盐引掏了出来,笑道:“这东西,现在是什么行市,我找谁兑钱去?”

这玩意,也就是仁宣年间开始拿来赏人,在洪武永乐年间那是正经的硬通货。皇帝不傻,知道盐引和茶引比起他们发行的大明宝钞值钱,不夸张的说,是军国重器。

是重器,就得宝爱,洪武和永乐年间,不管宠谁爱谁,没见过拿这玩意赏人的,最多赏织布银子,盐茶是国家**,不能乱来。

太祖爱婿欧阳伦就是倒霉在这件事上,他以驸马身份去贩茶,后人不大明白什么回事,以为就是驸马挑个茶篓子走私茶叶呢?

没这回事,就是走私茶引,拿茶引去换钱。洪武是什么人?知道这事能饶了他?一条小命,因为茶引就这么葬送了。

盐和茶一样,都是专卖品,有专门的产地,国家发下盐引茶引,凭这个可以生产,销售,没有盐茶引,就是私盐,私茶,查到了,杀头。

当时边境的九边重镇刚开始兴起,为了鼓励人运粮到边境,减轻国家负担,特别有开中法。

就是商人把粮食运到九边,然后凭借运送粮食的多少来换取官府开给的盐茶引,凭借这些官府开给的盐茶引,商人就能在回家后凭着盐茶引的数字多少,开盐矿产盐,运送发卖,或是买茶卖茶,总之,盐茶引就是一个专卖凭证,有,就能发财,没有,就只能看别人发财。

洪武年间的酷烈已经远去,雄才大略,特别是狠心这一块堪比秦皇汉武的朱元璋墓木拱矣,现在的子孙是不会把他创下的祖制当一回事了。

没有宰相,就有内阁;宦官供洒扫,就已经有司礼批红和内书堂,这些国家大政都已经变计,更何况在古人看来,盐茶引究竟只是财务问题,而只要敬天法祖,财务问题就只是技术层面上的小道小术,不足挂齿,无足轻重。

“好东西。”蒋安接过厚厚的一沓盐引,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最后格格一笑,道:“瞧吧,就说你最受宠。这玩意,全天下就十纲,一纲二十万引,皇爷一赏就是十万引,一引三十斤盐,你算算,这是多少?”

“这个……真是圣恩,圣恩浩荡”张佳木瞠目结舌,他对盐引关注不算多,因为这向来是太监的势力范围,皇帝心情一好,太监们就蜂拥而上,请赐盐引茶引,这一块自己上来分润,会惹人愤恨的。

不过不曾想到皇帝这么大手笔,一赏就是三百万斤盐



章节请

第三卷 夺门之变 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三百二十八章 败坏

“圣上对你,”蒋安酸溜溜地道:“真是没得说了”

换了人,倒是不会这么酸的语气说话,蒋太监也是和张佳木太过熟捻,彼此到了熟不拘礼的地步,到这种交情,反而能如实的向对方反映自己的情绪,不论是吃醋,或是嫉妒,又或是其它。

“这么说,就是六万四千银子,是吧?”

蒋安一笑,道:“问了人大约是这样,对吧?”

张佳木讪讪地道:“是大约问了一下,不过,人家也不大知道内情。”

“哪有这么多。”蒋安倒是真内行,他们太监对这个玩意太熟悉了,凡是有头有脸的,谁手里没有万儿八千的盐引,还真的不大好意思见人。

他屈着手指头给张佳木算道:“一引三百斤,或是折银六钱四分,这是太祖年间定的规矩,现在说是差不离,但实际是换不到这么多的。你想啊,”蒋安拖长声调,向着张佳木解释道:“一引盐还要有税银三两,公使银三两,叭,这就是六两银的本钱上去了”

“哦,哦”张佳木目瞪口呆的样子,这些东西,不是内行的人还真不一定知道。

“还不止哪。”蒋安唾沫横飞的道:“这只是账目上的,私底下的玩意多了。上司过生日的费用都能入账,反而最后都能打在本钱里,加在盐里卖出去。有本事你不要吃盐啊,别的能不吃,盐你敢不吃吗?”

“是是,受教,受教了。”

“所以说啊。”蒋安一脸惬意的道:“一引难得,总比运几石粮去换一引盐的好,辛辛苦苦,何必来?十万银,少说四万,咱们一下子脱出,赚个痛快钱,甭和他们蘑菇。”

“懂了,就照你说的办。”

这一下张佳木算明白过来,其实盐引里头猫腻甚多,不过听起来,总的还算是好。其实现在维持大明边关的最得力武器,就是盐引和茶引的开中法。

茶不必去说它,好茶贵人们自己用了,小民百姓不饮这一口也不打紧,运到边境的茶就是卖给骚鞑子吃的,他们见天吃肉,想吃个小菜也是难,所以,茶就是必备品,蒙古人对茶的需求是刚性的,是必须的,就象是汉人的盐一样,蒙古人吃惯了茶以后,想不吃茶,也是难了。

现在边境战事连连,但不影响以茶换马,几十斤茶换一匹上等好马,不稀奇。现在茶马交易还算是私下的,偷偷摸摸的,等嘉靖年间蒙古人彻底服了气,受封爵,开边关互市以后,除了铁不能入关,茶马丝绸交易正常进行,大明军镇从不缺马,一则是自己有养马地,二来就是以茶换马。

养马地有限,茶马贸易和各地贡马,这才是军镇和宫廷用马的大宗。

开中法,就是用粮换盐,根据路程的远近,商人用一石或是五石粮换一引盐,整个步骤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报中,就是盐商按官府的招商榜文所标明的,运多少粮食至某军镇;第二步是守支,就是商人运粮到达后,凭官府开给的盐引,再到盐场等着领取生产出来的盐;第三步,就是市易,盐商取得盐后,再往规定的地区贸易,出售。

整个三步走完,军镇得到了粮食,官府省了事,盐商获得了交易资格,大发其财。

彼此都好,大家都好。

但盐法的败坏,却是从皇帝和中贵们起。

就因为盐是国家专卖,而且也是百姓必须。不吃油可以,寡淡些,或是不拘哪里也能熬出点油来,不吃肉也行,死不了人。可是不吃盐人就会生病,这一点从上到下都是明白。从汉武开始,盐铁就是国家专卖,控制起来,吊起百姓的嘴来,不吃不行,吃了就是纳税,朝廷就有了收入,汉武穷兵黩武,国库如洗,盐铁专卖后,迅速扭转局面。

从那会儿起,盐就是官府专卖,利润最高,也是国家财政的一大利器。

象明朝的扬州,最为发达的时候窝本三千万,生息子息九百万,可当时大明的年收入折成白银也就是千多万两,盐之重利,由此可见一斑。

而且,蒋安看似内行,其实是大肥羊,是盐商眼里的白痴。一引盐三百斤,窝本就是六两多银子,还得加上公使银子,加上税银,就是十几两的本,如果要以粮换盐,更是得费多大的劲才能得到盐引?

商人获利也是辛苦得来,所以盐引才是一本万利,很难得的东西。在蒋安等权阉的眼里,这玩意毕竟不是现银子,拿在手里怪费事的,咱们还能真去盐场领盐不成?

倒卖了,省事,省力。

但这么一卖,就是盐法败坏的开始。先是按窝本卖,比如十万引卖六万四千两。然后彼此竟争,你卖六万,咱家五万就卖

后来皇帝越赏越多,大家就越卖越多,象皇帝这样一出手十万引的事,也是越来越多,根本不当回事了。

全中国才十纲,一纲才二十万引,一出手就是十万引,这得是何等的败家啊。

朱元璋要是知道了,非得从棺材里爬出来,或是再死一回不可。

到了当今皇帝的孙子明孝宗弘治年间,开中法已经败坏,盐业也败坏,虽经杨廷和等名臣的整治,不过杨廷和等人并没有拯救开中法,相反,他们觉得反正开中法也败坏了,不如彻底废弃了事。

这是一个绝大的失误,明亡之发端,也在于此。

随着边境防线压力的扩大,明之精锐已经全部集于九边,从大同到辽东,绵延万里之长的九边防线就是明朝的生命线,没有九边,就没有大明。

开中法一坏,没有人再运粮到前方,前方的卫所和边军将士就只能靠军饷吃粮,虽然军饷看起来不错,但只限于边军,那些卫所将士就只能看着干瞪眼了。如此一来,军士就只能靠自己种粮吃,九边又多是苦寒之地,结果将士们负担着九边防线的重任,还得自己养活自己,时间一久,军镇逃亡一空,边军的军饷也渐渐越来越多,原因很简单,原本是招募的边军和卫所军合作守边,但卫所越来越不中用,招募的边军也就越来越多,财政上的负担也就自然而然的越来越重。

到明末时,实际上是财政上的缺口越来越大,国家根本无力负担九边重镇,辽镇无钱养活自己,放任建州坐大,而秦军等边镇连连缺饷,后来李自成等人造反时,其部队中的主力就是因为没有军饷养活自己而愤起造成的秦军将士。

这些张佳木不是很懂,但他很敏锐。

蒋安一说,张佳木心中就大约明白过来,看着一脸自得的蒋安,却也是忍不住拿他打趣:“小弟还以为自己无所不知,这件事,还真的亏大官了。”

“哪里哪里。”蒋安打了几个哈哈,甚是得意,不过他毕竟是和张佳木交情莫逆,因劝道:“早些儿出手吧,最近皇爷对盐引看的不重,赏的挺多,现在南边来的商人已经在压价了,你这一笔很多,早些出手的好。”

张佳木含笑听了,心里却只是在苦笑。皇帝确实不是明君,从种种小事就看的出来。盐茶是国家大政,怎么就能这么随意赏人?

长此下去,盐法不坏才真的活见了鬼。

参加大宴会的群臣已经陆续进来,张佳木是今天的主角,是最近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是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政客,他和蒋安在一起,自然也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现在已经无人敢小瞧这个没有根基,上位之初也被看成没有背景和实力的过渡人物,甚至有不少人断定,他在锦衣卫使的任上必定无所作为,然后被忍无可忍的皇帝拿掉,最后到南京任闲职,或是贬到地方,这样的下场就算对得起他的夺门之变的首功了。

但现在已经远远不同,朝官之中,左都御史耿九畴老态龙钟的进来,张佳木急忙上前见过,这位科场前辈,文官中的重臣元老对普通的勋戚和后辈文官们根本不假辞色,当年于谦在时,耿九畴还算是他的副手,现在在朝中除了王骥几人,也没有人能压耿九畴一头,此老一进来,自然也是众人注意的对象,等一老一少把臂而行时,众人的眼光自然也就可堪玩味。

耿九畴还只是清议力量的一股,不过很快年富也是过来向张佳木见礼,虽然他是兵部尚书,无形之中,却好象是张佳木的属僚,毕恭毕敬,倒是张佳木连忙还礼,不敢受这位地位相当,而且等若长辈的大礼。

文官之中,已经有不少人算是张佳木夹袋中的人物,勋臣之中,除了少数之外,更是与张佳木交好的多,交恶的少。

英国公、忻城伯、阳武侯,几位驸马,会昌侯,都是张佳木结交的对象,彼此经常来往,虽然不是可靠的政治盟友,但缓急之时,这些人也绝不会见死不救。

内官之中,就是身边的蒋安,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只有张佳木知道,这厮正在开心,正在盘算,这几天究竟是去哪里打草谷,杀几只肥羊算完?



章节请

第三卷 夺门之变 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宴

“咚咚咚……”五凤楼的鼓声响了起来,这是大朝会开始的信号。

戴着梁冠,穿着朝服,玉带在腰,环佩玎珰的勋戚大臣们缓步而入,文武勋亲分途而入,从午门到奉天门左右掖门鱼贯而入。

“瞧,”蒋安道:“人都进来了,佳木,今儿你可是主角,早些过去为好。”

“嗯。”张佳木一笑拱手,答道:“赐宴无味,也吃不饱。大官,一会有了空出宫来,或是到我那,或是去你府上,我们好好聊聊。”

大约就是要说“宰肥羊”的事,蒋安一想,就是眉开眼笑,略微思忖了一会儿,便压着嗓门道:“我那里关防不密,你家里安全一些,一会儿,我溜出来到你府上拜访吧。”

“成。”张佳木简捷一应,便算是说定了此事。

两人一个是锦衣卫指挥,一个是提督东厂太监,是这会儿顶儿尖儿的特务头子。他们俩在一起谈话,气场十足,那些勋戚公侯都远远避开,等他们说完,各自归位,这才有不少熟人三三两两的上来,当然,也就是说些闲话,大家都知道,张佳木这一次封爵有望,是一件大为值得恭喜的大喜事。

“佳木,”阳武侯薛暄生性诙谐,和张佳木也是很熟,已经到了熟不拘礼的程度,当下向着他挤眉弄眼的道:“恭喜,真是双喜临门。”

风声已经传到勋戚和大臣一级了,刚刚上来贺喜的人一个个都咳的不行,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看的张佳木都替他们着急。

现在薛暄也来打趣,换了以前张佳木必不饶他,不过,今天他心情大好,当下只是横了他一眼,却并没有说话反驳,薛暄倒是忍不住一楞。

奉天门前地方极大,换成农民打谷的场院得有好几十个了,不过站了几千人在上头,勋贵大臣们排班,光禄寺和宫里的杂役们放桌子,预备碟碗果子,六月的天已经热起来,广场上又是没遮没挡的,又是快午时了,众人都觉得额头上和后背心上都热起来,汗津津的很是难受。

好在纠仪的御史今天也不算太认真,又不是正经的朝会,大家站的差不离就行,偶尔小声说上几句话,或是咳上两声,御史们也浑当没有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