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城疑案三-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茅永全还证实,在装潢期间,他们夫妻俩,再加上茅永全的母亲,三个人每天都有一个人在101值班,而且每天晚上都和师傅一起离开101号,所以,两位师傅一直没有脱离过他们的视线,茅家人之所以这么做,有三个原因,第一,装潢期间,他们临时在小区里面租了一套房子,所以和黄、闵两位说好,工期是两个月。这样一样,黄、闵两位师傅就不得不加班加点赶工期。第二,他们担心两位师傅偷功并偷料,所有材料都是他们自己采购的,他们担心两位师傅乘他们不在的时候顺他们的材料——这是有经验的人指点他们这么做的(相比之下,那刘老师就愚蠢多了);第三,他们没有把门钥匙交给两位师傅,根本就用不着,因为茅家每天都有人在。表面上看是提供茶水香烟,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实际上是进行全天候的监视。



    事实证明,黄工勤和闵东水两个人没有作案的时间。



    案子的侦破工作再次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大家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这时候,时间已经是一月二十号,从案发到一月二十号,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天。时间拖得越久,寻找案件线索的难度就越大,同志们心急如焚。天公也不作美,本来气温就很低,冷空气不时来袭,再加上时不时下一点小雨,这种阴冷的天气让人缩手缩脚,非常难受。



    一月二十号的下午,欧阳平一个人站在房间前面的走廊上想问题,天空中下着不大不小的雨,梧桐树叶在西北风的作用下,一片一片地飘落到地上,树枝上残留的树叶已经掉的所剩无几了。
938。 第四十三章 三个人前往学校 董老师非常拘谨
    学校里面的下课铃响了,小朋友们纷纷涌出教室,因为外面在下雨,大家都聚集在走廊上,叽叽喳喳的噪杂之声不绝于耳。



    刘大羽叼着一支香烟走出房间,站在欧阳平的旁边,顺着欧阳平的视线朝学校看去。



    不一会,上课铃响了,站在走廊上的孩子们迅速而有序地冲进教室,校园里面顿时安静了许多,等到第二遍铃响之后,校园里面完全安静下来,老师们拿着备课笔记缓步走进教室。



    “凶手为什么一定要置陈启明姐妹俩于死地呢?”刘大羽道,“这几天,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



    欧阳平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同志们都在想这个问题。



    答案,同志们早就有了:因为陈启明姐妹俩对凶手非常熟悉——凶手是为了灭口。



    我们都知道,光有这个答案,肯定是不够的,陈启明姐妹俩已经死了,大家也对陈启明姐妹俩的同学和老师进行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但一无所获。如果线索储存在陈启明姐妹俩的记忆里的话,同志们如何才能得到这些信息呢?



    “大羽,我们俩到学校去一趟。”



    “学校,我们已经去过很多次了。”



    “我们再找两个孩子的班主任谈一谈。如‘无‘错‘小说‘m。‘QUlEDU‘果找不到新的线索,我们就要抓瞎了。每当想起马老师和马文静夫妻俩,我的心里是五味杂陈——我现在都怕见到他们了。”



    刘大羽走进房间,拿了两把雨伞。



    两个人走到楼梯拐弯处的时候,左向东悄悄跟了上来,他的手上也拿着一把伞:“队长,你们这是要到哪里去啊?”



    “我们想再找两个孩子的班主任谈谈。”



    三个人撑起伞,走出旅社,穿过马路,走到学校的小门口。



    门卫师傅走出传达室,他认得欧阳平等人,什么话都没有说,便将大门旁边的小门打开了。



    三个人先找到了陈启明的班主任董老师。



    董老师的年龄在二十五岁左右,她刚工作一年多一点,学生气还比较重,见到欧阳平一行三人,她显得很拘谨。董老师是教思想品德课的(即政治课),整个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由她一个人教,每个班一个星期一节课,因为这个原因,她和自己班的同学在一起的时间相对要少一些,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安排主课老师担任班主任,班主任是孩子王,只有整天和孩子们摸爬滚打在一起的才适合干这个工作。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学校领导是不会安排副科老师担任班主任的,九十年代,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有了一些提高,但工资收入还没有明显的提高,班主任津贴尤其少,基本上算是无偿奉献,说起来,现在的人都不会相信,当时的班主任津贴每个人只有十块钱左右,所以,一般人都不大乐意当孩子王。董老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担任班主任的。



    由于董老师和同学们接触的比较少,所以,她对孩子们的情况知之甚少,更何况她是刚工作不久,热情有余而经验不足,所以,前面几次接触,欧阳平都没能从董老师的口中了解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939。 第四十四章 夏青青热情接待 两同学童言无忌
    谈话在一个小会议室里面进行。



    这次,欧阳平带来了几个指向性非常明确的问题。



    “董老师,在班上,有没有和陈启明要好的朋友?”



    “有,有两个比较要好的朋友。”



    “这两个同学叫什么名字?”



    “一个叫殷小雨,一个叫陶洁如。”



    “你到刘老师家去过吗?”



    “去过,我到陈启明家去家访过一次。”



    “刘老师和学校哪些老师走的比较近?”欧阳平已经感觉到自己的问题是那样苍白无力,他甚至有点才思枯竭的感觉。



    “不知道,陈启明应该知道,可以陈启明已经——照理说,马老师也应该知道。”



    遗憾的是,马老师不知道,自从退休以后,马老师大部分的时间都耗在了文化宫,只有刘老师还保持着和同事之间永不冷却的热情。把学校老师领回家看装潢成果的人是刘老师,满世界嚷嚷女儿女婿出国和回国办公司的人也是刘老师。



    “刘老师经常到学校来吗?”



    “不错,刘老师经常到学校来,我没有见马老师到学校来过。”



    “刘老师到学校来,经常和谁在一起——她和谁的关系最密切@无@错@小说 M。qulEDU。Com?”



    “不知道,她和谁都很熟,大家也都和她打招呼,但后来,大家好像都有意识地回避她。”



    “这是为什么?”



    “我听办公室的老师说,刘老师十分健谈,谁被她缠上,就很难脱身。老师们都很忙,哪有时间听她炫耀啊!”



    “你能把殷小雨和陶洁如叫到这里来吗?”



    “你们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



    两三分钟的样子,董老师领着两个女同学走进会议室。



    “两位同学,你们和陈启明是好朋友吗?”



    两个人同时点点头。



    “你们经常到陈启明家去吗?”



    “我们只去过一次,后来就不去了。”殷小雨道。



    “这是为什么?”



    “陈启明的外婆不希望我们到她家去,她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我们能看出来,我们在陈启明家的时候,她外婆拖了好几次地,她外婆是一个特别爱干净的人。”陶洁如道。



    段大伟一个人的看法不能说明问题,但要是加上殷小雨和陶洁如对刘老师的评价,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了。



    由于殷小雨和陶洁如不到陈启明家去,那么,她们对刘老师家的情况自然是茫然无所知了。



    “陈启明有没有跟你们说过哪些老师经常到刘老师家去呢?”



    “因为陈启明的外婆反对我们到她家去,所以,陈启明从不在我们面前提她家和她外婆的事情。”



    和陈启迪班主任夏青青的谈话在年级组办公室进行。



    夏青青是教语文的,她是一个中年教师,还是区十佳班主任,前面,笔者曾经提到过,夏青青每天放学的时候,都喜欢总结一下班级的工作。



    由此可知,夏青青对学生们的情况是非常熟悉的。



    夏青青提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至少在欧阳平看来非常重要。说来很巧,夏青青也在想马老师家的案子。她也正准备和欧阳平说日记本的事情。
940。 第四十五章 陈启迪两本日记 欧阳平赶往马家
    “陈启迪有写日记的习惯。”夏青青一边说,一边从办公桌的抽屉里面拿出一个日记本,递到欧阳平的手上,“我要求班上的学生写日记,陈启迪从二年级第二学期就开始写日记——她的日记写的最好——所以,她的作文写得非常好。陈启迪的家里面还有一本日记。”



    “陈启迪有两个日记本?”



    欧阳平再次意识到现场勘查疏漏太多。一叶能障目,三条人命和二十六万块钱蒙蔽了同志们的双眼,掩盖了很多细枝末节——而这些细枝末节里面可能就隐藏着一些重要的线索。



    “不错,这本日记作为家庭作业,我每天都要批阅,放在家里面的日记,专门写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



    这是一个咖啡色塑料封面的日记本。



    欧阳平翻到日记本最后几页,随便扫了几篇日记,日记的内容大多是学习和同学以及班上的事情。每篇日记的下面还有夏老师的评语,日记里面还有一些红色的圆圈和波浪线。



    “这本日记,我仔细看过了,没有在里面找到和案子有关的内容。我估计另一本日记里面可能有。这本日记,我也交给你们,以你们的眼光,可能会在字里行间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夏老师神情凝重。



    :无:错:小说 m。QuledU。CoM谈话结束的时候,下课铃声响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老师怒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在他的身后跟着两个耷拉着脑袋的男孩子。



    “李老师,他们是不是又调皮了?”夏老师迎了上去。



    “这两个人在我的数学课上看课外书,你看,这就是他们看的书。”李老师脸色苍白,嘴唇乌紫,他是被两个不听话的孩子气着了。



    欧阳平起身告辞。



    夏老师将三个人送到办公室的门口。



    在学校的小门外,站着七八个人,门卫师傅站在小门里面,双方好像在争执着什么,大致的情况是,门外的人想进门找校长谈谈,而门卫师傅不让他们进门。



    门卫师傅侧身让出一道缝隙,让欧阳平一行三人走出小门。



    三个人走出学校小门之后,直接去了马老师家临时租住的房子,马文静也在。



    当欧阳平提及日记本的时候,马文静突然愣住了:“不错,启迪确实有一本日记本,她每天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启明也有一本日记,走——我们现在就过去。”马文静异常沉静地望着欧阳平的脸,自从马家出事以来,马文静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冷静和理性过。



    马文静和阿姨交代了几句之后,跟在三个人的后面走出房间。



    马文静应该算是一个坚强的女人,能走进五栋206号——这个让她伤心欲绝,肝肠寸断的地方,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自从马家出事以后,马文静没有进过这个家。很显然,支撑马文静的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望和信念。



    马文静从写字台的抽屉里面拿出了女儿陈启迪的日记本,然后递到欧阳平的手上,欧阳平明显地感觉到了马文静手在颤抖。
941。 第四十六章 陈启迪文笔很好 看内容多为电脑
    这是一个很讲究的、很漂亮的笔记本:蓝颜色的丝绢封面,上面还有一幅含苞待放的梅花图。



    之后,马文静又走进大女儿陈启明的房间,从枕头的下面拿出一个日记本。



    陈启明的日记本和妹妹的日记本一模一样。马文静说,这两本日记本是她同时买的。



    马文静在将日记本递到欧阳平手上之前,有一个细微的动作,她打开日记本——但只打开一半,就又合上了,她想看看日记本里面的内容——准确地说是想看看女儿写的字,但她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我们都知道,无论马文静打不打开日记本,对她来讲都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三个人将马文静送到临时租住的房子里面,然后回到了旅社。本来,三个人是可以在五栋206号坐下来慢慢看日记的,考虑到马文静不宜在206号多呆,所以,决定回旅社以后慢慢看。



    回到旅社以后,所有人都聚集到欧阳平和刘大羽的房间里面来了。



    欧阳平、刘大羽和左向东从马老师家拿来了两个日记本,同志们对着两个日记本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大家都希望从日记本里面寻觅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欧阳平和刘大羽的手上各拿着一个日记本,其他人围在+无+错+小说 M。quLeDu。Com旁边,目不转睛地阅读着日记本上的内容。



    两个人是从最后一页往前翻的。



    我们先来看看陈启迪的日记:



    1996年1月11日,天气阴冷(第一行)。



    今天中午,我到胡碧云家去了,她家刚买了一台电脑,她已经能上网查资料、玩游戏了,外婆说我和姐姐的电脑明天晚上就能上网了。我好期待啊!在胡碧云家,我只玩了二十分钟,因为胡碧云的突然妈妈回来了。碧云好像很怕她妈妈,一听到她妈妈开门声,她赶快把电脑关掉了。



    比较而言,胡碧云的妈妈比我外婆强多了,至少,她不反对我到她家去玩,我外婆连门都不想让同学进。



    在胡碧云家玩电脑没有尽兴,不过想想外婆对陶洁如和殷小雨她们的态度,我也就释怀了。



    夏青青所言非虚,陈启迪的文笔果然不错。小小年龄竟然还会将心比心。



    1月10号,天气晴好。



    今天,在数学课上,李老师的情绪不怎么稳定,看样子又要犯病了,同学们在今天课堂上都很乖,大家都没有讲话、做小动作和看课外书。



    这学期,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在年级里面从上游掉到了中游,这次的期末考试,可能会掉到下游。



    我很纳闷,既然李老师身体有问题,学校为什么还要让他上课呢?



    虽然我说不出李老师有什么不好,可我总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喜欢他的数学课了。我尤其怕他突然发脾气——他发脾气的样子好可怕啊!有时候,我竟然会在睡梦中梦见他发脾气的样子。



    听殷小雨说,她的妈妈已经找学校领导谈过,可学校领导说暂时腾不出人手来。



    我很为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担心,这些话,我也想在日记里面对夏老师说。可考虑再三,还是写在了自己的日记本里。
942。 第四十七章 闲笔中似有线索 刘大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