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城疑案三-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住的舒适一些,就将房子好好装潢一下——自己的女儿不是还住在这里吗?父母是十月底才搬进来住的。没有想到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面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那么,会不会是这次装潢漏了家底,结果让有心人给惦记上了。欧阳平是这么想的,但他没有这么说。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能在装潢上花这么多钱的人家是不多的,刘老师的女儿女婿在国外发了大财,要不然怎么会回国办公司呢?一般人都会这么想。



    这个案子到底和这{无+错}小说m。qUlEDU。cOM次装潢有没有关联?只有和马老师交流沟通以后才能知道,陈鸿翔说,装潢的事情是岳父岳父负责的——他们夫妻俩正在为办公司的事情忙碌着,装潢的事情从未过问过,岳母死了,具体详细的情况,只有马老师一人知道。



    我们再老看看陈启明的尸检情况:



    卫生间的面积在六平方左右,分内外两个部分,中间有一道玻璃拉门,里面是有一个浴缸,外面是抽水马桶。



    玻璃拉门是打开的。严建华在玻璃拉门上提取到了三枚指纹,经过比对,是陈启明和陈启迪的,这说明在案发过程中,玻璃拉门始终是开着了——凶手没有触碰过玻璃拉门。玻璃拉门有两扇(两扇对拉),当玻璃门打开的时候,供人进出的宽度在七十公分左右(整个卫生间的宽度是一点五米左右,长四米左右)。



    陈启明的脑袋没在浴缸的水中——浴缸里面有大半下水。



    陈启明的身上没有任何伤痕,她应该是被凶手将头按在水中窒息而死的。



    陈启明的腰带是扣上的,但腰带的多余部分没有穿进腰带扣里(牛皮腰带上有一个腰带扣),也没有穿进裤鼻子上,腰带多余部分的长度在五十公分左右,至少应该穿进两个裤鼻子里面。腰带拧巴在腰上,上半身没有一件衣服是掖在裤子里面的——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将内衣掖在裤子里面。



    想象案发时的情景,有两种可能:



    第一钟可能,陈启明回家以后就进了卫生间,她在上完厕所,提起裤子,腰带系到一半的时候,被凶手捂住嘴巴,按入水中。
902。 第七章 拉门后一具尸体 马桶旁一只拖鞋
    第二种可能,陈启明走进卫生间,刚解开腰带,结果被凶手捂住嘴巴,然后按入浴缸之中。比较而言,第二种可能比较大,腰带极有可能是凶手给系上的,时间不允许凶手将腰带完全系好并且理顺。



    陈启明左手小拇指的长指甲大部分断开,只有两毫米左右的地方和指甲连在一起,这说明,陈启明在被凶手按入浴缸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挣扎。



    陈鸿翔说,两个女儿都有留长指甲的习惯(仅限于最小的手指)。



    陈杰对指甲缝里面进行了仔细的检查,但指甲缝里面没有任何东西。



    陈启明的死亡时间比刘老师稍晚一些,大概在二十分钟左右的样子,陈启明的腋下尚有一些余温。这也就是说陈启明死亡的时间在四点五十左右,这和她放学以后回到家的时间是比较吻合的。



    陈启明在死亡前没有遭遇过性侵害,凶手到马老师家的目的非常明确——他是冲二十六万块钱来的。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陈启迪的尸检报告:



    陈启迪的尸体躺在浴缸外左侧靠墙的地方——也就是固定的玻璃拉门的后面(虽然两扇玻璃门对拉,但平时这扇玻璃拉门是不怎么动的)。



    这里极有可能是凶手的隐身之:无:错:小说 m。QuledU。CoM处。凶手站在玻璃拉门后面靠墙的地方,正好是一个死角,站在外面的人是看不到他的。



    陈启迪的衣服完好无损,陈杰和刘大羽将陈启迪的尸体放平在浴缸前的地上(陈启迪的尸体原来是蜷曲在玻璃拉门后面,背对着墙,头顶着玻璃拉门)。



    陈启迪的右脚穿着一只小白兔造型的拖鞋,另一只拖鞋在抽水马桶旁边——正对着木门的地方,这说明陈启迪遇害的时候正准备上厕所。当然,陈启迪上厕所的要求没有姐姐陈启明那么急切,陈启明的脚上穿着一双李宁牌运动鞋,鞋带系的好好的,一定是因为尿急,她没有换拖鞋,将书包扔到沙发上以后就走进了卫生间。



    在防盗门的右侧,有一个咖啡色的鞋架,鞋架上放着几双棉拖鞋,其中一双是狗熊造型的小号拖鞋,这种拖鞋应该是陈启明的,在鞋架上还有两双女式棉皮鞋,一双是红色,半高跟,比较时髦;一双黑色,平底。红皮鞋是马文静的,黑色的皮鞋是马老师的。鞋架上还有一双李宁牌运动鞋,陈鸿翔说这双鞋子是陈启迪的。小孩子,憋尿的时间比较短,学校放学的时候,厕所里面人满为患,姐妹俩应该选择回家解决,因为家就在学校附近吗?陈鸿翔也证实了欧阳平和刘大羽的分析,两个孩子确实有这样的习惯,她们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厕所。



    从整个作案过程来看,凶手似乎对马老师家的情况和生活习惯了如指掌,他选择马老师不在家的时间,唯一难于琢磨的是他为什么要选择两个孩子即将放学的时间呢?这个时间是非常容易和陈启明姐妹俩相遇的。所以,从这一点来判断,凶手似乎对两个孩子的情况似乎不甚了解。
903。 第八章 陈启迪脖上有伤 欧阳平兵分三路
    陈启迪的脸上和头上没有一点伤,刘大羽在她右手手掌的根部发现了一点擦伤,伤口上蹭破了一块长条形的皮,宽度在零点三毫米左右,长度在一公分左右。卫生间的地砖是一点五公分乘一点五公分的马赛克,陈启迪手掌上的擦伤应该是马赛克较为锋利的边角所为。这说明陈启迪也曾有过些微的挣扎。



    韩玲玲拉开红色皮夹克的拉链,皮夹克里面是一件鹅黄色高领毛线衣。



    韩玲玲翻开衣领,大家便看到,在陈启迪咽喉的下方一公分的地方有两个非常明显的掐痕,掐痕处因为淤血而乌紫。



    严建华摸了摸陈启迪的脖子,脖子上还有一点温度。



    陈启迪的死亡时间比姐姐陈启明死亡的时间稍迟一点,具体的时间大概在五点钟左右。



    陈启迪的班主任霍老师提供的信息也证实了同志们对陈启迪死亡时间的判断:放学以后,霍老师跟同学们说了一点事情,结束的时间大概在四点四十左右。



    霍老师还提供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情况:和陈启迪同住一楼。同一个单元的学生有两个,一个男生,名字叫史文杰,一个女生,名字叫董小倩,他们和陈启迪上学、放学经常如影随形。所以,要想知道陈启迪回到家的准确时间,可以找他们'无''错'小说 m。qulEDu。COm了解情况。董小倩还经常到陈启迪家写作业,因为马老师和刘老师待人热情,还经常给孩子们辅导功课,所以,董小倩有可能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哪些人和马老师家有接触。



    欧阳平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史文杰和董小倩的名字。欧阳平已经想好了,马老师的身体状况还很难说,如果马老师的身体条件不容许,这两个孩子提供的情况,将作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勘察完现场、检查完尸体、处理完尸体之后,欧阳平和他的战友们立即投入了紧张的调查走访。



    时间稍纵即逝,调查走访全面展开。多伦路派出所两位民警和小街居委会的渣主任为同志们的调查走访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欧阳平兵分三路:



    第一路有刘大羽、柳文彬和民警王得权,他们负责找商铺的老板调查走访。



    笔者在这里顺便补充一下:五号楼的后面是六号楼,六号楼的下面有七八家店铺,有做早点的,有卖炒货的,有卖水果的,还有卖面条和理发店;前边,笔者曾经交代过,隔壁就是大菜场,在五号楼和六号楼之间有一个小门,这个小门通向菜场,从这道门进出菜场的人很多,所以,久而久之,六号楼下面的房子就成了门面房。



    案发当时,正在下雨,进出菜场的人相对比较少,店铺里面的生意也比较清淡,所以,这些店铺的老板是有可能注意到进出五号楼三单元的人员的情况的。



    第二路有欧阳平、韩玲玲和李文化,再加上民警张子峰,他们负责马老师。在同志们勘察现场和验尸的过程中,马老师就已经被段大伟等人送到附近的四一四医院。这是欧阳平和陈鸿翔夫妻俩商量后决定的。欧阳平还让民警张子峰联系四一四医院两位心脏科专家作为马老师的主治医师。
904。 第九章 董小倩非常伤心 陈副队循循善诱
    第三路有陈杰、严建华、左向东和居委会的渣主任。这一路负责找五号楼三单元所有人家,特别是史文杰和董小倩家了解情况。



    我们先来看看第三路调查走访的情况。



    为方便调查,渣主任将三单元所有住户都请到居委会,居委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办公室。



    十四户人家一共来了三十一个人,我们先前提到的郝大爷夫妻俩和史文杰、董小倩就在其中。



    史文杰和董小倩显得很紧张,他们刚刚失去一个朝夕相处的同学,一时还没有缓过神来,尤其是董小倩,她眼泪汪汪,伤心的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当然,他们的紧张情绪主要是大人们传导给他们的。



    对史文杰和董小倩的询问十分的艰难,即使有他们的父母在一旁鼓励,他们的回答还是不得要领,十分被动,这也难怪,两个十岁左右大的孩子,什么时候经历过这种事情啊!那抬下楼的三具尸体可是不是闹和着玩的。不要说两个孩子了,他们的父母也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压抑和窒息的气氛。



    在父母的安抚下,十几分钟以后,董小倩的情绪才稍微有些平复。



    “董小倩,你希不希望警察叔叔早一点抓到{无}{错}小说 m。{'quLEdU}杀害陈启迪的凶手啊!”陈杰已经耐着性子等了很久了。



    董小倩点了一下头。



    “今天下午,放学以后,你是不是和陈启迪一同回家了?”



    董小倩又点了一下头。



    “董小倩,你是不是经常到陈启迪家去写作业啊?”



    董小倩还是点了一下头。



    “今天怎么没有去陈启迪家啊?”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我要问我妈妈该怎么写。”



    “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董小倩的母亲补充道。她的神情很凝重,如果自己的女儿到陈启迪家去的话,结果是不难预见的。



    “这几天放学以后,你到陈启迪家去了吗?”



    “去了。”



    “很好,陈启迪家,除了马老师、刘老师和陈启明,还有没有其他人啊?”



    “没有。”



    放学以后,应该是做晚饭——或者吃晚饭的时间,这个时侯,一般人已经不在外面活动了。



    “那你有没有听马老师、刘老师提到过什么人啊?”



    “我和小迪在房间里面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刘老师让我们集中注意力,不要随便说话,她和马老师也不大声说话。”



    “那么,陈启迪有没有跟你说过什么呢?”



    大家都能看出来。谈话确实很艰难,有些问题,都不知道怎么说。



    “小迪跟我说过卖电脑的事情,她说再过几天,她就能上网了。”



    “陈启迪有没有跟你提钱的事情呢?”



    有些孩子喜欢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家的富有——当然,这都是受父母和社会的影响。



    “小迪从来不跟我提钱的事情,我们在一起,除了聊学习上的事情,就是聊班上的事情。她也从不跟同学提家里的事情——他也从不提爸爸妈妈的事情。我们班的同学妒恨羡慕她。”



    “羡慕她什么?”



    “她学习好,他爸爸妈妈出过国。”
905。 第十章 史文杰想起一事 楼梯口撞见一人
    史文杰属于那种非常腼腆、不善言辞的类型,但在小孩子中,他应该是属于那种心事比较细密的男孩,他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



    案发当天下午——放学以后,史文杰到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了两只铅笔、两本练习簿和一个皮擦子,所以没有和陈启迪和董小倩一同回家。



    陈杰从史文杰的话中捕捉到了一点东西:“史文杰,你回家——上楼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人匆忙下楼呢?”



    史文杰眉头紧蹙,若有所思道:“我上楼的时候,在楼梯的转弯处碰到一个人,他下楼的速度很快,差一点撞到我。”



    “楼梯的转弯处?在几楼的转弯处?”



    “在第一个转弯处。”



    “第一个转弯处”就是一楼和二楼之间的转弯处。



    “你认识这个人吗?”



    “看不清楚。”



    “看不清楚?楼梯转弯处很暗吗?”



    当时正在下雨,这种可能是有的。



    “那个人身上穿着一件雨衣,雨衣的帽子挡住了大半个脸。”



    史文杰提供的情况是不是非常重要呢?肯定是。但听完史文杰和陈杰下面的对话后,我们不得不表示遗憾。



    {无}错{小}说 M。QULedu。此人极有可能是杀害马老师一家三口的凶手,穿雨衣,并用雨衣的帽子挡住自己的脸,就是怕别人认出他来。



    由此可知,凶手的面孔在三单元居民的眼中是熟面孔。楼梯上随时都会有人上下,凶手怕别人认出他来。



    常识告诉我们:如果是楼上的居民下楼,在走出楼梯口之前,雨衣应该是搭在手臂上的,只有在走出楼梯口的时候,才会把雨衣穿在身上。



    “此人穿什么颜色的雨衣?”



    “什么颜色的雨衣?我记不得了。”



    这也难怪,时间太短,又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子。



    “雨衣的帽子挡住了大半个脸,露出来的部分,你看见了吗?”



    “在楼梯的转弯处,也就是闪了一下,我当时只顾上楼梯,没有在意。”



    “此人的手上有没有拎什么东西——比如说包一类的东西?”



    二十六万块钱,按照常理,应该是装在包里面的。



    “没有,那人的手上什么东西都没有拿。不过——”



    “‘不过’什么?把下面的话说出来——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



    “那人好像很胖。”



    “你是不是想说,此人身上的衣服很臃肿呢?”



    “我就是这个意思。他下楼的时候,一个人就占了大半个台阶,我还站在台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