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城疑案三-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褒子媛这才明白,儿子子唯尚身上的腥味就是蛇身上的腥味,这也就是说,子唯尚经常和这些蛇在一起厮混。褒子媛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她同时感到一阵恶心。



    兰姬已经感觉到了子唯尚心理上的变化,也感受到了他性格上的复杂和诡异。



    兰姬醒来之后,看见褒子媛母子俩跪在床前。



    “母后,您醒了。”褒子媛眼角上噙着泪,“请老祖宗息怒,都怪子媛教子无方,惊了老祖宗——子媛罪该万死。”



    兰姬在居青的帮助下,慢慢坐了起来:“子唯尚,把你母后扶起来吧!”



    “请老祖宗息怒,明天,子唯尚就让岐海把那些蛇放了,那些蛇伴随子唯尚已经有很多年了,他们陪伴子唯尚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子唯尚也知道自己长大了,如今已经是中山国的国君,该让它们回归山林了,父王一直希望子唯尚做一个仁德之君,子唯尚能善待那些蛇,就一定能善待天下百姓。”子唯尚果然巧言善辩,他竟然还能为自己的诡异行为找到理由和根据。



    “子唯尚,老祖宗是担心那些畜生伤害到你啊!想一想那些蛇,老祖宗的心里就幕牛阏旌退谴粼谝黄稹!闭獠⒎抢技闹姓媸档南喾ǎ喾矗丫じ械搅宋侍獾难希蓿恚∷担玬。+quledu+重性,她已经从子唯尚的瞬间变化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子唯尚的锋芒,儿大不由娘,更何况是孙子呢?自己已经老了,既然子唯尚已经做出了暂时的妥协,自己就应该见好就收,借坡下驴、从长计议才是。



    兰姬没有再说什么,她安慰了褒子媛一番之后,让子唯尚和居青送褒子媛回紫阳宫去了。褒子媛不是一个糊涂的女人,兰姬从她的眼神和表情看出了她的忧虑、失望和无奈。



    联想这一天来发生的事情,兰姬悬着的心被吊得更高了。子唯尚的行为太过诡异,这种事情,在儿子子好资的身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国丧刚结束,在子唯尚的身上发生了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子唯尚身为国君,置规矩于不顾,恐怕不是什么好的兆头。



    第二天早晨,兰姬派人到傅悦的老家去寻傅悦,兰姬并没有觉得傅悦告假有什么不妥,她只是想让傅悦回宫继续侍奉子唯尚,傅悦毕竟侍奉子唯尚很多年,从来不曾出过任何差错,有傅悦在子唯尚的身边,兰姬会比较放心。褒子媛也是这个意思。虽然兰姬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但在她有生之年,她不希望子唯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了中山国的未来,她要尽其所能,不遗余力。



    被兰姬派出宫的人叫孙叔仪,三十六岁,是兰姬从韩国带来的,孙叔仪一生跟随兰姬,忠心耿耿,只要是重要的事情,兰姬都交给她去办,孙叔仪从小练就了一身的武艺,别看她是一个女流之辈,有点三脚猫功夫的男人是很难靠近她的,兰姬平时把孙叔仪养在深宫,很少让她抛头头露面,以备不时之需。
3。 第一章 韩玲玲接到报案 古井中一具腐尸
    一九九五年八月三日早晨五点半钟左右,值班室的的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趴在电话机旁边的韩玲玲抬起头,一边揉眼睛,一边拿起话筒。



    “这里是荆南市公安局值班室,请问您有什么事情吗?”



    “公——公安同志,我——我们要报案。”



    “同志,您别着急——慢慢讲,我听着呢。”韩玲玲拿起笔,翻开报案记录。



    “出——出人命案子了。”



    “请您把案情简单叙述一下,不要着急,您慢慢讲。”



    “我们在一口废弃的水井里面发现了一个死人。”



    “在什么地点?越清楚越好。”



    “朝天大街谢举人巷,‘谢熙故居’,你知道吗?到‘谢熙故居’就到地方了。”



    “尸体有没有捞上来呢?”



    “没有——那是一口枯井——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了——我们没敢动——就等你们来了——你们赶快来吧!”



    “很好,你们把现场保护起来,我们一会就到。请问——您贵姓?”



    “我姓汪——我叫汪有礼。”



    “汪师傅,拜托您——找几个人把现场保护起来——不要让任何人靠近,我们大概在一个小时左右无错小说 (m)。(quledu)。()赶到现场。”



    “中。”



    六点钟左右,两辆警车驶出市公安局的大门:第一辆汽车上坐着欧阳平、刘大羽、陈杰和韩玲玲,开车的是陈杰;第二辆汽车上坐着李文化、左向东、严建华和柳文彬,开车的是严建华。



    六点半钟左右,汽车驶进谢举人巷。



    巷口聚集了不少人,汽车驶进巷子以后,一些人紧跟在汽车的后面朝巷子里面跑去。



    谢举人巷不是一条普通的巷子,它比一般的街巷要宽许多。一路上,大家所看到的都是一些高门大院,从名字上来判断,就知道巷子里面过去曾经住过一些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



    一路上,能看到人们三三两两地朝巷子深处跑去。



    汽车在巷子里面缓慢行驶了三四分钟以后,便看见前方站着很多人——巷子仅够警车通行,不时有两三个走在前面的人停在路边避让警车。



    汽车在距离人堆几十米的地方停下。



    欧阳平打开车门,前脚刚落在地上,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大娘迎了上来:“公安同志,可把你们等来了。”老人满头大汗,手上抓着一条毛巾。老人上身穿一件红色t恤衫,下身穿一条过膝短裤。



    “大娘,您是?”欧阳平道。



    “我是居委会主任,我姓戚。”



    “戚主任,您辛苦了,请问,报案人在什么地方?”



    “报案人在里面保护现场。派出所的王所长也带人来了。”



    欧阳平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在人堆的北面有一个古色古香、高大雄伟的明代建筑,在两扇铆钉铁门右边的墙上挂着一个用铜皮加工成的牌子,牌子上写着两行大字和几行小字,两行大字分别是“谢熙故居”;“江苏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小字介绍了“谢熙故居”的基本情况,最下面还有几行英文。



    人堆迅速松开,让出一条路来。



    一堆人散开的地方是一片废墟,废墟的位置在“谢熙故居”大门前五六十几米的地方,在废墟旁边的两棵泡桐树干上拉着一个横幅,横幅上面写着这样几个大字:“拆迁工地,注意安全,擅自进入,后果自负。”



    欧阳平一行跟在戚主任的后面走进嘈杂的人群。



    迎接大家的是一个头戴大盖帽的警察,年龄在五十岁左右,他就是朝天宫派出所的王所长王青松。
4。 第二章 欧阳平了解情况 背景中似有玄机
    在人群中间,有一个用绳子拉起来的三十几平方米的圆圈,有两个警察和几个中年男人站在绳圈的外面维持秩序。



    王所长喊来了其中一个中年人,他就是报案人汪有礼,此人四十岁左右,身高在一米六九上下,皮肤黝黑,头上戴着一个安全帽,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此人上身穿一件印着“为人民服务”字样的老头衫,下身穿一条黄军裤,裤脚卷到膝盖上面,脚上穿一双打补丁的解放鞋。



    欧阳平、陈杰、韩玲玲找戚主任、王所长和汪有礼了解情况,刘大羽则领着其他人勘查现场和做验尸前的准备。



    我们先来说说欧阳平这边的情况。



    欧阳平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



    一九九四年春,“谢熙故居”被省文保部门批准为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谢熙故居”周围多为多年失修、破败不堪的平房,既然“谢熙故居”升格为省级文保单位,那就涉及到出新和拆迁的问题,经过规划部门的研究,动迁的人家一共有十七户。



    在“谢熙故居”的前面有一个院落,叫陈家大院,原来是一户陈姓人家的房子的房子,解放前,这户人家跑到台湾去了,解放后,区房管所接管了陈家大院。院子里面住着四户人家。



    院子?无?错?小说 m。quledu。com里面有一口水井,报案人汪有礼等人所看到的尸体就在这口水井里面。



    水井在院门(后院门。陈家大院还有一个前院门,后院门在陈家大院西边的巷子里面;前院门在谢举人巷的大街上,和谢熙故居隔街相望。)的左边,距离后院门只有十几米,陈家大院有两进房子,院落有两个,我们说的院子是南边一个院落。过去,由于这口水井的水比较好、比较深,附近的大妈大婶、姑娘媳妇都到这口水井上来用水。因为这个原因,院子的门在白天是不关的。每天早上开院门的时间是七点左右,晚上关门的时间也是七点左右。



    现在,院墙和四户人家的房子已经成为废墟。



    在规划中,这四户人家所在的地方将建成一个广场(连同停车场。)



    今天早晨,汪有礼等人天一亮就来到这里,准备清理废墟,清理到水井上面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大石头,大家就用洋镐将石头撬起来,结果发现石头下面——地平面下方三十公分处有一块比较大的青石板,掀开青石板,一口水井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大家在撬开青石板的时候,从水井里面升腾出一股非常难闻的气味,就是这股非常特别的味道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据戚主任介绍,这口水井在一年前——即一九九四年的春天就被封起来了。井沿不知道到被谁偷走了。



    水井被封是因为:在一九九四年的春天,陈家大院的四户人家出资请人将水井掏了一下,结果在水井里面掏上来一具尸骸,于是,四户人家和街坊邻居都不用水井里面的水了,刚开始,调皮的男孩子都到井边来玩耍,后来,大人们怕孩子们不小心掉进水井之中,就用青石板盖在井口上,一九九四年的梅雨下了很多天,陈家大院甘得君家的房子漏的很厉害,梅雨结束之后,区房管就帮甘得君家所修房子,最后,工人将建筑垃圾堆放在井口上方。



    住在四户人家分别姓甘、章、赵、门。修房子的就是这个甘家,门牌号是谢举人巷187号(赵、章、门三家的门牌号分别是186、185和184号。)



    以上是基本情况,更多更详细的情况要等现场勘查和尸检完了之后做进一步的了解。



    现场勘查工作已经无从谈起,因为现在的现场已经不是案发时的现场,因为拆迁,原来的现场已经不复存在,水井是不是第一现场,现在不好说。凶手极有可能是利用拆迁前后的混乱之机,将死者的尸体藏匿在水井之中,如果这个分析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水井应该不是第一现场。



    于是,尸检成了同志们唯一能做的事情,能不能获取有价值的线索,就看尸检了。



    汪有礼领着几个工人将井口挖开,说井口,已经不准确了,因为水井上面的井沿已经不在了,经过戚主任和附近居民的指认才知道这里原来是一口水井,原来的院子和四户人家的房子已经成了废墟,原来的参照物已经不复存在。



    井口的位置在地面下方五十公分处,盖在井口上面的青石板,距离地面有四十公分左右。汪有礼等人回忆,他们撬起青石板之前,在青石板的上面除了那块石头以外,还有一层比较厚的泥土,除了井沿被人拿走以外,井沿下面的长条石也不见了。毋庸置疑,把井沿和井沿下面的长条石移走的人是想把这口水井从人们的记忆和生活中抹掉。



    在原来的拆迁规划中,“谢熙故居”大门前面这块地方将建一个广场兼停车场,附近的居民都知道这件事情。如果是建广场和停车场的话,工人只需将废墟清理干净,将地整平,然后铺上水泥——或者铺上地砖就行了。凶手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才将井沿和井沿下面的石头移走了,既然是建广场,就不会深挖,将尸体藏在地下五十公分的水井里面,是最保险的,只要铺上地平——或者铺上地砖之后,水井下面的尸体就将成为永久的秘密。



    那么,汪有礼他们为什么要挖地三尺呢?



    事情是这样的,规划中,要在这里建一个很大的照壁,建照壁的作用有两个:第一,在广场的南边还有很多破败不堪的平房,竖起一个大照壁以后,既可以美化“谢熙故居”的环境,又可以遮遮丑;第二,在照壁上刻上“谢熙故居”的详细情况——既然是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就应该有一个与之相称的介绍——总要让参观者了解点什么吧!



    照壁的位置就在水井的上方,这个情况,附近的居民是不知道的,这也是凶手没有想到的。



    这也算是天意吧!



    在规划图纸上,照壁长十二米,高三点五米。



    既然要在水井上方建这么大的照壁,那就要挖地基,工人们就是在清理废墟、挖地基的时候,挖到了地平面下的水井。于是,一起凶杀案浮出了水面。
5。 第三章 石头下两块石板 皮鞋上蛆虫蠕动
    因为天热,汪有礼决定赶一个早凉,五点钟不到,他就和工人来到了工地(汪有礼是工头),当清理到水井上方的时候,汪有礼安排刘小堂和另外一个工人挖地基,其他人继续清理废墟上断砖残瓦。



    照壁的地基的深度最少是六十公分,刘小堂用铁锹挖土的时候,一锹踩下去,“咯嘣”一下,铁锹头遇到了阻力,两个人便用铁锹拨开土,于是就看到了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块大石头。接着就发现了下面的青石板;清理完青石板上面的土以后,两块长一百一十公分,宽分别为六十公分、六十五公分,厚度在八公分左右的青石板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工人用洋镐撬起一块青石板,发现下面黑咕隆咚的,让两个人感到惊异的不仅仅是青石板下面的深井,而是从深井里面飘出来的阵阵恶臭,还有从井下飞出来的叫不出名字的大大小小的飞虫。



    于是,几个人都围了过来。



    大家将另一块青石板掀起、挪开,这才看见了井口和井壁,井壁是用青砖砌成的,井身上小下大——井口的直径在七十公分左右。



    看不见水,这是一口枯井,井底有一些土,还有一些青砖,石块,其深度在三点五米左右。



    刘小堂的叫喊声使大家毛骨悚然:=无=错=小说=m。=quledu=“你们快看,那——那好像是一只脚。”



    于是,大家捂着鼻子,趴在井口上朝下看。



    刘小堂所看到“一只脚”,其实是一只鞋子,鞋子外侧向上,只能看到鞋子的侧面,看不到其它。因为水井下面的光线比较暗,无法确认刘小堂看到的是不是“一只脚”。



    几个人的嘈杂声惊动了附近的居民,不一会,现场聚集了几十个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