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节妇的悠闲生活-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随圣旨前来的还有定王府上的大管家,定王是当今皇上的同母弟弟,两人相差了十几岁,定王成年时候为了救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中了毒,所以皇上对定王爷器重异常,封号给了定字就可以看得出来。
定王爷因为早年中毒,虽然解了但是一直没有子嗣,直到年过三巡才得了一个儿子,是王爷和王妃的命根子。
这次宁安远就是为了救世子才死于非命的,管家前来就是奉了王爷的命令来好好安顿平萱一家的。
这样所有的人基本都死心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平萱一家还成了族里的骄傲了。
管家告诉平萱,皇上已经恩赐了宅子,田产,都在京城,希望平萱他们能前往。
平萱因为怀有身孕,加上要处于孝期就推掉了。
本来可以说这样已经没有风波了,但是平萱生产以后的昏睡又让人起了心思,但是这次不是对财产了,更多的打文渊的主意。
父亲早死,母亲还不知道情况,虽然有爵位在身,但是年龄还是太小,起心思很正常,但是平萱的清醒又让这刚刚起来的风又沉了下去。
经过一番回忆,平萱已经知道了李嬷嬷说的定王府的依靠指的是什么,原来不是自己有什么身份,还是因为那个已经去世了的丈夫啊!
在平萱的记忆中,宁安远是一个非常爱看书的人,基本上是手不释卷,而且对农田作物非常有爱好,他们分家所得的二十顷地其中的三分之一都被他用来种植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了。
所以田产的收益很差,而且为了弥补佃农的一些损失,也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宁安远还要拿出固定的银子来付给他们。
如果不是绸缎庄的收益还有平萱的嫁妆不错的话,就宁安远的生活态度,估计很快家财就会耗尽的。
当然这个中间平萱的功劳一般,更多的是李嬷嬷的主意,李嬷嬷是平萱娘的贴身丫头,在其母去了以后,一直照顾平萱,平萱出嫁以后,李嬷嬷和其丈夫还有儿子也作为陪房随平萱出嫁。
可以说原来的平萱虽然被继母不待见,但是他的生父还是会不定期的过问平萱的近况,再加上李嬷嬷等人的注意,所以平萱并没有受到什么苦。
在现在的平萱看来,原主就是依靠别人太多了,所以一旦终身的依靠宁安远不在了,当然会受不了,加上怀孕期间思考太多,生产难产所以才会离开人世的。
再说宁安远,别人认为就是一个爱读书爱种田的读书人,很有才气。
平萱认为宁安远有才是不假,但是更多的是像个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基本上就是对宁家三爷的描写了。
好在还有一个种田方面的爱好,不然什么都不知道的宁家三爷,平萱就不知道怎么评价了。
但是平萱还是认为宁安远呆的可以,他一个新晋进士怎么就会去勇救世子,世子是什么人,用的着他来救吗?
不知道好好的保护自己的生命,偏偏要去逞能,结果倒好,他的一个奋发没有什么,送掉了他本人的性命也不要紧,要紧的是原主也随之而去了,结果她就莫名其妙的来了。
也就是说宁安远要是稍微机灵一点,现在就没有平萱什么事情了。
对于认为总算是找到罪魁祸首的平萱来讲,她能认为宁安远好吗?
现在平萱细细思考以后,发现她的利处还是挺多的,儿女都有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牵挂,现在是孝期不假,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的话,平萱认为将来还是到京城发展比较好。
宁家良莠不齐,很多方面并不是很适合孩子的成长,她现在已经是节妇了,但是她可没有打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人情往来,只有往来了才有人情可言,宁安远是救了世子不假,但是要是总靠那么一点情分的话,并不是一件好事。
只有将这份人情变成了她本人的人情,才会有利,宁安远已经不在了,这样的人情又能保证多久,更何况人家是王爷。
当然就算是不能将此变成平萱本人的人脉,也没有什么,京城还是挺开放的,平萱会有这样的印象,来源于宁安远最后一次回来时候对京城的描述,很多妇女都能上街,这已经不错了。
而且京城里面的宅子是皇上赏赐的,这可是她的那个丈夫为他的这一脉子孙挣下的祖宅,她前去打理别人也挑不出半分的毛病来。
再加上文渊已经是举人了,那将来只需要考进士就行了,早点进京也没有什么坏事。
所以平萱根据自己的记忆,想好了后面的发展,认为山东宁家那是一种依靠不假,但是进京了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平萱想要脱离原主的生活环境,也许将来还是要回来,但是平萱本人还是希望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来。
所以平萱决定,出孝以后,就上京城。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的当前任务还是调养好身体以后,完成守孝的大任务。
第6章
平萱又在屋子里面休息了五天,总算是李嬷嬷同意她出月子了。
平萱心想,还什么远计划呢,光是为了走出这个屋子就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了,好在是睡了快要一个月,不然要是这么久的时间都在床上度过,就算原来是宅女,但是不能通风什么的,也要难受个半死了。
平萱现在就是顾着眼前吧,最大的任务就是好好的洗个澡了。
平萱在流丹的服侍下,美美的洗了一个澡,总算是觉得身体都清爽了,现在是有心思去思考了。
自己现在是已经有了诰命的封号,也就是算是有了官方的认定,虽然守孝是满二十七个月就好,但是平萱认为还是守满整三年的好,这样对她还是对她的两个儿子都好。
平萱本来原主的两个儿子没有什么太深的印象,就是见的那一面而已。但是在接受了原主的记忆之后,原主对两个儿子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平萱本人。
她不可能将文渊和文辉再当成两个邻家的小朋友一样看待,已经有了类似母子之情的感觉,但是要说感受最深的还是刚刚出生的小女娃,这个孩子平萱起名叫文彤,平萱至少是亲身经历了生产文彤的过程,虽然只是赶上了一个末尾,但至少是她本人生出来的。
反正今生平萱也不会再嫁人了,文渊和文辉不管怎么说,别人都会认为那是她的亲生儿子,也是她将来的依靠。
平萱现在已经明白,为什么她会昏睡一个月了,因为灵魂要适应这个新的身体,虽然平萱也不知道她为什么来,更不清楚她是不是有什么使命,但是现在平萱已经能清晰的感觉到她没有了任何的不适应,相反从里到外她都感到很舒服。
平萱盘算了一下自己现在的家境,皇上赏赐的住宅田产在京城,她现在看不到,但是应该不差吧。
作为一个现代的一般人,平萱还是知道钱这个东西是万万不能少的,宁安远已经分家所得,基本够开销了。两间铺子中的绸缎庄收益不错,另一间就一般了,是一间粮店,每年的收益也就是不到一千两。总的算来也算是不错了。
重点的收益在于平萱的嫁妆方面,平萱的母亲虽然是商家之女,但是为了平萱,真是做了很多的防范。
平萱通过记忆了解到,银票这个东西在景朝的时候大行于世,据说是仿照宋朝的交子,现在的汇通钱庄是本朝最大的钱庄之一。
汇通经营的东西很多,其中有嫁妆铺子一说,原来就是有的人家嫡母为了方便,直接将银子交给嫁妆铺子然后由他们根据给的银子的多少,准备不同等级的嫁妆,可能他们是统一进货之类的,比起家里自备有的时候还是便宜的。
所以很多庶女的嫁妆都是这样准备的。
但是本朝建立二十年的时候,一个二等候的嫡妻却在自己去世之前,给了嫁妆铺子一笔银子,作为自己唯一的一个女儿的嫁妆,当时嫡妻的母家已经落败,她身体也不好,知道女儿还小,丈夫又靠不住,等继母一进门自己的女儿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所以就做了这么一个安排,结果汇通的声誉还是不错的,在十多年以后,这个嫡女出嫁的时候,果然按照约定好的凑齐了一百二十抬的嫁妆。
至此以后,汇通的嫁妆铺子就多了一个生意。
所以平萱的母亲也做了这样的考虑,在平萱五岁时,平萱的母亲林氏定了一份六十四抬的嫁妆,大唐有规定,不是封爵之女嫁妆不能超过全抬数。同时交了一定的定制费用。
林氏考虑的很周全,因为跟老太太的关系不错,就将嫁妆单子提前给了夫家,这样就更加不用担心了。
李嬷嬷那里在平萱出嫁以后给了平萱五万两说是林氏留下来的。平萱陪嫁的还有五进宅子一个,良田两千亩和果林八百多亩,铺子六间。
这些基本上都是林氏的嫁妆,平萱的娘家可是拿不出这么多的钱财来。平萱父亲时不时的过问平萱的状况,使她的继母不能怠慢平萱,平萱估计这也是林氏的安排了。
林氏上面有三个哥哥,原来是保定的大富之家,这些年又做了盐商,家境是越发的好了,平萱不知道林氏当年是怎么考虑的,但是平萱每年都能收到来自舅舅那里的一万两千两银子,李嬷嬷说是林氏当年入的份子。
这样算来,平萱对林氏很佩服,她是什么都考虑到了,为了自己的女儿,娘家,夫家,外力还有忠仆,也只有母亲才会想的这么多啊!平萱,平萱,萱是一种忘忧草,一种宜男草。这个名字代表了林氏的深切期盼,希望她的女儿平安无忧,不要跟她一样,将来能有儿子傍身。
这样算来,现在的自己基本不缺钱啊。
平萱嫁过来的时候十五岁,不到十七岁生了文渊,今年平萱刚刚过来二十五岁,这样算起来,捡回了五年的青春啊,要知道古代算的可是虚岁。
文渊今年已经八岁了,文辉也有五岁了,不过文辉怎么看起来要比实际的年龄小呢,平萱想了想,明白了,她算的是实岁,所以她见到孩子第一印象判断的年龄还是准确的。
平萱嫁过来以后,老太太还是挺照顾她的,所以她的嫁妆就没有怎么动用,吃穿都是公中的,虽然六间铺子的收益一般,平萱倒是不缺乏打理的人员,舅舅那里送来了不少人,所以平萱干脆将这些都交给了林家的人,算是拿铺子入的股,这也是李嬷嬷的主意,这样每年能有五千左右的进账,田产加上果园也有五千,加上舅舅那里每年的固定分红,算上一算,平萱一年的收益超过两万。
没有分家的时候,开销还算小,每年贴补的就是宁安远的农业研究钱财。分家以后,宁安远的爱好就多了起来,收集的种子,还有给佃户们的贴补等等。一年分家一年开销直接超过了八千,要不是平萱的嫁妆,他所分的根本就不够用。
平萱这么一算,将近十年以来,为了保险,财不露白,加上李嬷嬷给的五万,她手上也有了二十万左右的钱财。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看来不用她去想什么开源节流的方法了,这样就挺好的。
平萱想了不少,至少林氏的安排她是感到了作为一个母亲的良苦用心的,平萱思考的这段时间里面,头发也已经干了,在流丹帮着打扮好了以后,一身素服表示守孝意义的平萱终于迈出了自己的脚步,要开始新的进城了。
那是属于她苏平萱以后的生活了。
第7章
平萱终于可以走出屋子了,现在的她神清气爽,所有的人都能看的出来平萱一直的抑郁等都消失了,也就是说在一场大病之后,三太太的身体总算是全好了。
李嬷嬷请了于太医来看,于太医给平萱诊脉以后,捋着胡子说:“三太太的心思总算是放开了,这么一场病算是让太太将悲伤彻底发了出来,这是好事。如果一直压着,反而于身体有害啊!”
于太医今年已经年近七十了,是告老还乡回到山东的。所以诊脉之间没有太多的顾忌,那些男女大防什么的也没有谁拿来说事。
李嬷嬷听了,眼角都笑弯了,她一直在操心平萱的身体,现在可以安心了。
听到于太医说话的还有文渊,虽然这孩子今年只有八岁,但是经历了丧父,宗族的刁难,而且母亲难产又昏迷了一个月,这个孩子已经迅速的成长了起来。
如果说一年前的他还是一个天真的小孩的话,现在已经有了几分心思,但是毕竟年龄还小,听到了平萱已经无恙的消息以后,终于露出了小孩应有的几分笑容。
流丹在一旁看着,文渊这一年来的变化她是看在眼里的,太太总算是好了,不然小少爷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娘,您都好了,于爷爷,我娘不会再有什么了吧。”文渊不放心的问道,虽然他已经听到了于太医的话,但是还是想在确定一番。
“没事了,三太太已经全好了,以后于爷爷就不用常来了。”于太医也不嫌文渊对他的不放心,他也知道这个孩子的不容易。
文渊终于从他认为的权威人士那里得到了最肯定的答案,小脸笑的更加高兴了。
平萱现在好了,要处理的事情真的还是不少,她们三房已经分家了,但是现在她身体刚好,这一年来事情繁多,怎么样也需要去大房那里跟老太太请安的,同时大房那里这一年来的诸多帮助,她也是要感谢的。
说起来宁家现在宗族不少,但是重点的就是族长还有老太太他们这一支了。
族长宁书新是礼部侍郎,现在在京城,宁书新只有一子宁安平,这是长房嫡子,如今也是在翰林院,娶妻马氏,膝下已经有了一子一女,儿子是宁文永,女儿宁文非,宁文永今年十七岁,已经中了秀才,娶了户部主事的女儿方氏为妻,去年才成婚。宁文菲十二岁了,待字闺中,没有定亲。
老太太这一支相对就子嗣多了不少,已经分家就不用说了,本来排行应该是跟长房也就是族长一家一起排行的,但是他们也是早就分家了,宁家的家规是分家以后,排行各论,再加上宁书新在京城已经几十年了,所以也从来没有混淆过。
老太太这一支,有三个儿子,长子宁安和是嫡子,次子宁安成和三子宁安远都是庶子,宁安远是长在老太太身边的,宁安成的母亲出身不好,在宁安成娶妻没有多久已经去了。
宁安和娶妻韩氏,膝下现有两个儿子,长子宁文杰,今年已经十五岁了,没有功名,还没有说亲,次子宁文哲,于文渊一样,刚刚九岁,还是调皮的年龄。
宁文成娶妻赵氏,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宁文佳,十二岁了,次女宁文兰十岁,次女是庶出。
宁安远方面就是两子一女,算是子嗣最多的了。
分家以后也是排行各论,族长那一房因为是在京多年,所以他们这一支还是统一来算的。
平萱知道应该去大房那里给老太太请安了,毕竟自己的身体全好了的消息是瞒不住的,如果不去请安的话,那就是可以说是不孝了。
老太太可是嫡母,而且与平萱的母亲林氏交好,不然林氏也不会将平萱许给了宁安远了,老太太这方面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平萱收拾好了,就带着两个儿子还有一众下人前往了大房,李嬷嬷在家,女儿文彤刚刚满月,因为当时平萱还没有好,而且在孝期,哪里能进行什么大办,孝期也不宜请客。
刚刚满月的孩子身体还是很娇弱的,所以平萱就让李嬷嬷留下来照看文彤,其他的人到底没有李嬷嬷那么让平萱放心。
平萱来到了大房那里,这是一处五进的大宅,比平萱他们所住的要大了不少,地段也要好些,处于济南的繁华地段,当然平萱那里也不差。宁家是山东的豪门,已经几代出仕,现在虽然没有爵位在身了,当然了文渊身上的那个没有计算在内,也不会住在不好的地方。
宁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