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女医师-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雁看了看若汐,一直以来她都没有什么声音,这一次也不例外,似乎她认定了若汐会帮她一起报仇,跟着李平也是因为若汐的决定。

“如若你离开,这登州我们定是不能呆了,跟着你进宫,可能还有生机。”若汐说着又安慰着李平“不管到了哪里,你都是这大顺朝的二皇子,你要硬气起来,这些日子你不是做的很好么?”

从上次去竹林寺以来,李平却是摆起了主子的架子,特别是对着周妈妈一干府里有权势的人,再不是那个可爱又可怜的小屁孩,由着妈妈们哄骗,只是本来也是宽厚之人,有了些威严,仆妇们离的远了些,小丫头却乐意亲近。这都是若汐教的,免得哪天又被人欺负了却还不知道是谁。

李平缓缓叹了口气“有了你们跟着,想来就算进了宫,日子也不会太难过。”时间也不早,便带着茗儿去了书院。

过不几日,凌家绣铺竟然开张了,方老夫人听说也高兴的吩咐了下人送贺礼,又说以后府里的绣品如若需要采买,便从凌家绣铺进。一开张就有大生意,宋嫂子看起来很高兴,跟着若汐借着给老夫人请安的名义亲自谢过了。

开张的那天,富贵街上挤的水泄不通,不止是城里的大户们都送了贺礼,连凌家绣铺的字,都是县衙的徐大人给题写的。不时的有各家小厮前来贺喜。方家、洛家,甚至连花家都差人送了贺礼,贺年堂的耿大夫和济生堂的刘大夫也都差人来恭贺。罗家车行也差了一个小厮送来贺喜,还有一封信,指名给若汐姑娘。

大宛拿着各色礼单和那用蜡封了的信送到了青藤阁,因着天气渐冷,若汐搬到了青藤阁的西厢与小雁同住,只是有空才回香清阁。

“这么多礼单,以后生意指定好,如若去了京城,可真是可惜。”小雁叹息着看着各色礼单,各府送的东西并不贵重,只是讨个彩头,大多以摆放物事为主。但礼单送了,铺子开了张,自当要回礼送些绣品,各府的姑娘主母们看了,自有喜欢的留下,不喜欢的赏了人,口碑自然也就有了。

“没什么可惜的,有什么比性命更重要的。”若汐白了一眼一脸遗憾的小雁,径自去拆了信。小雁是自己人,也不怎么识字,倒也没有想避开她。

信很简单,这位飞镖世叔说有事去了西边,让她有什么事情,依然是拿着飞镖去罗家车行,自然会有人通知他,并且让她看完信就烧了,不要留下什么痕迹。只是信的最后却加了一句,方府内已经清理干净,以后不会有什么落水的事情发生。属名只是一个罗字。

若汐愕然,随手把信放到火盆里烧了,便叫了白露,注意些最近的人事,有什么事情及时来报给自己。白露很上道,自从进了青藤阁,便认了李平为主子,从不多一句嘴,因着常跑腿,有什么消息,也都是最先通知若汐,因而这种事情,自然交于她最是放心。

“这是烧什么呢?”李平刚下学,一进门,就看到火盆里焦黑的纸,便问了起来。

☆、第九十七章 大雪

“没什么,快进来烤烤,外面冷死了吧?”若汐边一说着,小雁那边已是上前帮着李平解大衣,李平却摆了摆手,“早些去请了安早些回来,今儿还有功课。”

已经是腊月十五,学堂也要放假了,老夫子却还是每日早来晚走,看这架势,要到二十才能给李平放假。方老夫人虽然抱怨不已,却还是不敢有违,本来就是尊师重道的年代,何况人家又是当世大儒,老夫人再有权势也不敢造次。

若汐也换了宝兰色碎花锦缎的棉披风,跟着李平出了花厅。若汐不是府中的下人,但方老夫人每季四套衣裳却是不少的,只是若汐一向不爱艳色,只是捡些冷色来穿,大半的衣裳都闲了下来。

进了春辉堂的院子,就见一个家丁打扮的人从院子里出来,也没有妈妈引路,见到李平,叫了声少爷,便转身快步离去了。

李平奇怪的转身瞧了瞧,停下了脚步“这是哪个院子的,怎么这么没规矩?”

“看着不像是府中的人,估计是云衣卫,看来京里有什么事情。”若汐低低答道,此时风大,院子里的小丫鬟都已被打发走,谷雨也回了花厅,竟是只有若汐二人,白露一向都是远远的跟着,此时还没进院子。

“会不会是来通知回京的。只是姐姐如何知道?”李平先是惊喜了一下,又眯了眯本来就细长的眼睛,显出方老夫人的精明,只要牵涉到皇家,他总这样的警觉。

“他身上挂了个牌子,跟李统领以前挂的是一样的。”若汐静静的回着,却没有说,自己也有一块这样的牌子。

“姐姐对李统领倒看的仔细,他已经走了这么久了,还能记得。”李平似笑非笑的说着,转身进了花厅。

方老夫人歪坐在花厅的卧榻上,眼睛微眯着,看着炕桌上的白瓷茶碗出神。

大丫鬟谷雨听得厅外的脚步声,忙上前撩了厚厚的棉布帘子,随着门外的冷风,李平和若汐分别穿着厚厚的大毛衣裳,一前一后的走了进来。小丫鬟白露却没有敢进去,谷雨使了个眼色,她便立在了院子,紧了紧大袄,注视着院外的行人,以防其它人靠近。

谷雨帮着李平解下了银鼠皮披风,又接过若汐解下的锦缎棉披风,放于耳房。又将耳房中备好的茶冲了,端给已经落坐的李平和若汐,这才在方老夫人的授意下退了出去,与白露一同站在了屋檐下的游廊上,低声的说话。

若汐坐在李平的下首,冰冷的手捂了半晌温热的茶碗,又轻轻的啜了一口,感觉有些暖和。这才发现花厅里静悄悄的,老夫人竟然半晌都没有说话。

“祖母,刚才出去的那是什么人?”李平到底还小,按捺不住,脱口问了出来,若汐只好将茶碗搁回边几上,抬起头来望着方老夫人,做聆听状。

方老夫人却没有接李平的话,只是缓缓的叹了口气,看了一眼窗子,窗子早已关的严实,只有风声呼呼的,吹的窗子有些微颤。

“西面又打起来了,真是不太平。”说着老夫人看了一眼李平,李平不明所以,一脸的茫然,若汐心里却是明白,西面打起来了,朝廷上自然不太平,不太平的年月,皇帝老子自然是求稳,团结朝臣,抵抗敌兵,自然的,这个小儿子就顾不到了,看来他们进京的计划要有变。

果不其然,方老夫人接着说道“你母亲的病好的差不多了,让你安心在这儿住下,不要惦记。”听了这话,李平猛的站了起来,愣愣的看着方老夫人,半晌,才开口道。

“平儿晓得了,让祖母担心了,今日夫子安排了功课,平儿先告退了。”

虽然方老夫人是自己的长辈亲人,但李平却极少在她面前露出自己的想法,方尚书如今身在朝堂,各方或明或暗的势力,定然围在他的周围,而这些势力的触角早已深入登州,就看凌夫人的绣铺开业的贺礼就能看出几分端倪。虽然李平偶尔还会孩子气,但经过那几次的暗杀、落水事件,他早已经成熟许多,很多事情已经不会表现在面上。

方老夫人点点头,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若汐,道,“好生劝着少爷。”若汐忙站起身来答应了。

陪着李平出了花厅,二人一路无话的回了青藤阁。

跟在李平的身后,若汐紧了紧披风,让冷风不至于渗到衣服里面,却还是冷的发抖。真是失算了,自己布了一个月的局,却被这件事情给打乱了,看样子李平也被这个消息给打击了,一路匆匆竟走的这么快。

轻轻的叹了口气,若汐告诉自己,已经很好了,虽然暂时还不能脱离方府,但想想去年的这个时候,还在为吃饭犯愁,如今靠着自己的努力,做上了五品医官,还跟在二皇子的身边,在很多人看来前程无量,一家人也团聚在一起,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要尽快的把李平安抚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正隆七年的雪来的特别的晚,过了腊月二十三,天气开始阴霾,待到二十四的一早才开始落雪,只是这一落,便纷纷扬扬的下了三天。

天气渐冷的时候,青藤阁东厢的耳房就被布置成了一个小书房,自老夫子给放了假,李平看书习字便不再去单独的书院。如今,若汐正坐在小书房里,端正的握笔写字,李平站在一旁瞧着,小书房里烧了暖炕,还放了炭盆,温暖如春。

看着若汐写完一个雪字,李平便道,“这个雪字写的确是好多了,只是还欠些笔力。”说着从若汐的手中接过羊毫笔,又取了张新纸,慢慢的写下一个“雪”字。

若汐将两张纸并在一起比了比,确是比自己写的好看的多。不由有些丧气,却又听李平说道:“我从四岁就开始习字,自然是比姐姐写的好,姐姐很有天份,假以时日,连父皇都要赞上几声,我娘说,当年就是因为这手字,才入了宫。”

“我也不想着谁来夸,只要写的字别人能看懂就好了。”若汐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就听得外面有人喊着“雪停了。”

李平大喜,也没穿外衣就要往外跑,若汐一把抓了回来。

“要冻着的,咱们不出去也能看雪景。”说着,若汐将窗子打开。

一股寒冷的空气涌了进来,外面的雪果然停了,院子里白茫茫的一片,院墙上仅留的几根粗藤哀怨的悬挂在那里,大宝早已被挪到了别处,只留下二棵大树光着枝杈静静的站在院子当中,树杈上堆了雪,被微风一吹,又落了下来,似凌星的小雪。

“到得明年,这院子里又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若汐握了李平的手,李平的手被风吹的有些凉,被若汐放在手心里暖着。

“明年,明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回京。”过了这些日子,李平依然没有释怀。

“有些事情早晚都会发生,就像,这院子里的青藤,到得春天,便会发芽,会长大,会把这院子围的严严实实。而我们,早晚都会去京城。”

若汐挨着李平,站在窗口,任冷风把脸庞吹的微红,却谁都没有动手关窗。

(第一卷完)

第二卷京城,明日起更,谢谢大家的关注。

☆、第一章 岁月

正隆十一年的正月还没有过完,登州城里偶然响起的爆竹声,和空气弥漫着的烟火味道提醒着人们即将过去的新年,但贫苦的百姓们早已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辛苦工作。

城门口陆续进城的小生意人们或挑或担着货品,一路往富贵街上走来,而街上的也商铺陆续的开了张,在街中偏东的位置,一个大大的“凌”字随风摆动,这是城里有名的“凌家绣铺”专营各色绣品。

“吱呀”一声,绣铺的门打开,一个俊俏的少年穿着件厚厚的细布棉袄从铺子里钻了出来,嘴里呼出白气,呵了呵双手,准备开张的工作。

路过的一个发髻上戴着红花的小媳妇估摸着是刚嫁过来,对着同行的一个妯娌低声问道:“二嫂,这是谁家的后生?长的真俊。”

她的二嫂一样挽着个发髻,只是却插着朵橙色的大花,斜了一眼铺子,笑嘻嘻的回道“这是凌夫人的义子,极少出来见人的,你能见着他,可是不容易,快好好瞧瞧。”小媳妇听了不依“哎呀,人家只是看了好奇,二嫂真是的……”

二人嘻笑着正要走开,就看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迎面走来,身边跟着一个小丫鬟。她二嫂忙上前招呼:“凌夫人早啊,这么早就来铺子?”

凌夫人抬头看去,忙跟着寒暄“是宝珠啊,这是去哪儿啊?”郭大婶的闺女宝珠去年出嫁,如今已近一年,常帮着凌家绣铺做些针线,因是被凌夫人指点过,自然不一般。

宝珠应了道“婆婆让我带着小三儿媳妇出来置办些东西,您忙,我先走了。”二人跟凌夫人行了礼便匆匆离去。

凌夫人进了铺子,一边招呼小丫鬟乞巧帮忙,一边对着少年说道:“大宛,没事你先回去吧,这儿有跟乞巧就行了,明天小栓子回来了就好了。”

大宛帮着乞巧把绣品归置好,才答应道“那我去方府了,若汐姐还等着我呢,我晚上再来接干娘。”说着出了铺子。向西行了几十步,在醉仙居那转了个弯往北进了元宝街,时间尚早,路上的行人极少,沿着青石板路到了一个广梁大门外,两边的侍卫见了大宛,便开了半边门放大宛进去。

一进门,大宛却差点撞上一人;嘴里说着“对不住”,抬头却看到一张冷俊的脸,不由吓的一愣。对方穿着一身深紫色的云雁细锦衣,英俊的脸上似有风霜,一对鹰一般的眼睛散发出阵阵的冷气,双方都没有说话,那人斜了自己一眼,便转身出了大门。

大宛半晌才缓过神,站直了定了定神,才抬步向门内走去,走不几步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忙上去拉住“虎子哥,刚才那人……”

虎子如今比大宛足高了一头,听到大宛有些惊慌,便开口安慰,不自觉的握住了大宛的手“别怕,那是李统领,自己人,昨天才回来。”

“哦,那我先走了,若汐姐还等着我。”大宛并没有往下问,而是甩开虎子的手,飞快的跑了。

————

香清阁的院子里,二狗悠哉的趴在地上晒着太阳,听到脚步声,忙站起来跑了过去,只是身上赘肉太多,跑了几步便停下呼气,进门的大宛见了不由笑出来,但心里还想着刚才的事情,略略有些走神。

“是大宛吧?”一个婉转的女声响起,大宛看着花厅里有个窈窕的身影,忙进了花厅,嘴里说道“是我呢,若汐姐。”坐在临窗大炕上看书的若汐抬起头来,一身宝兰色的春衫显得若汐格外的白皙,狭长的丹凤眼透出奕奕神采。

时间悠悠已经三年,若汐已经十三岁,凌夫人一家早已在二年前就搬出方府,回了南城的小院,大宛和乞巧也跟着回去了,只有若汐留在这香清阁里,还好丫鬟秋分陪着若汐,秋分也是当年若汐给买进府的,只是一直不声不响的,府外还有爹娘,月钱和得的赏银都存着送出府去,若汐也就是让她做些杂活,并没有什么事情交待她去办。

“昨日给你安排的功课怎么样了?”若汐一面问一面取出药箱。若汐现在仍然管着李平的锁事,但府里人生病却不找刘大夫了,而是由大宛来给众人瞧病,大宛每日上午都来这儿跟若汐学医术,倒也是勤奋。

“哦,已经将穴位背下了,只是还有些不懂。”大宛现在在学针灸,说着便跟若汐去了小书房。

讲了半天的书,若汐却发现大宛有些心不在焉。“出什么事情了么?”

大宛这才发现自己又走神了,“嗯,刚才进门的时候碰到一个人,嗯……”

“是什么人啊,让你这么魂不守舍的?”若汐有些生气,自己每日抽出时间很辛苦的给这小子上课,竟然走神,突然间若汐特别理解自己的高中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为什么这么烦有人不听讲。

“嗯,虎子哥说,是什么李统领……”大宛吱唔着道。

“还以为是什么小姑娘呢,原来是个大男人,你怎么连……”若汐一边收拾药箱一边埋怨着,说到一半停下了,一把拉住大宛,沉声问道“你说什么,你说是碰到谁了?”

大宛不明白若汐怎么突然的就急了,结巴着道“是、是、是李统领,虎子哥是这样说的……”

听到大宛确认的话,若汐放下收拾了一半的药箱,走到花厅里坐下,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冲着大宛轻轻道“给我倒杯茶来,我仔细想想。”

虽然奇怪,大宛却还听话的去倒茶,花厅里的水已经凉了,只好出门找秋分要热水。

香清阁的花厅里,若汐静静的坐着,心里如乱麻一般,那场战事去年就已经结束,只是京里却没有任何消息,无声无息的过了年,李戟却突然回来了,这是不是代表马上要回京了呢?

如果真的是这样,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