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杀明-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锦衣卫内部,也是争权夺利,内讧不已。锦衣卫副指挥使孙云鹤,政变刚刚发生,就很主动的投靠了福王。他的行动,让骆思恭措手不及,丧失了对整个锦衣卫的控制,造成了锦衣卫内部的人心浮动。基本上,在孙云鹤投靠福王以后,锦衣卫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存在了。每个人都在谋求自己的出路。
最终争论的结果,是大部分的锦衣卫官员,都倾向于投靠福王。因为,他们也担心,在东林党主政以后,锦衣卫的权力,会被大幅度的削弱。说不定,还会被清算。东林党的官员,最恨的就是东厂,然后就是锦衣卫了。如果东林党一统天下,东厂和锦衣卫,都肯定会被撤销的。而且,厂卫的首恶分子,十有八九会被处以极刑。
有这样的威胁存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骆思恭倒台,带着少部分的心腹,逃亡南京,组建新的锦衣卫。孙云鹤上台,成为北京新的锦衣卫指挥使。这样一来,南明和北明,都各自有了自己的锦衣卫。相互间为了争夺权力,只怕永远都要纠缠不清了。幸好,南明没有东厂这个机构,否则,情况还要更加的复杂。
北明的军队则是以大同镇、宣府镇为骨干,辅以山西镇、蓟镇。明王朝分裂的消息,让这四镇的军队,逃亡了三成以上。在白衣军的压迫下,四镇逃亡的军队数量,还会继续上升。但是,毕竟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军队,依然驻守在各个军镇。无论怎么逃,都不可能全部逃光的。福王党会如何利用这些军队,暂时还不得而知。
至于辽东镇,则由于之前东林党介入比较深,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动向。辽东经略杨镐不知道是被吓坏了,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一直都没有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有辽东镇守太监的存在,他们倒向福王的可能性很大。况且,还有努尔哈赤这个致命的因素。徐兴夏估计,辽东镇最后十有八九会落入野猪皮的手里。
如果说明王朝分裂,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好处的人,其实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徐兴夏,另外一个就是努尔哈赤了。在北京和南京争夺政权的背景下,努尔哈赤攻略辽东,是几乎不存在难度的。辽东镇本来就是风雨飘摇,风声鹤唳,又刚好遇到国内政局如此动荡,谁有心思打仗?惨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估计,野猪皮在攻略辽东以后,还会迅速进军朝鲜,继续扩大自己的地盘。以明王朝目前的情况,肯定是没有能力援助朝鲜了。而没有明王朝的援助,朝鲜的灭亡,几乎是指日可待的。不知道毛文龙目前在什么地方?又是什么身份?要想个办法,将他捞到手才是。
这次政变,朝廷军队方面最大的问题,还是京营。太子没有掌握京营,绝对是失策中的失策,愚蠢中的愚蠢。万历时期,京营还没有设立专门的京营提督太监。每个营都有自己的武将统领,名义上属于五军都督府的管辖。但是,每个营都有监军太监。而监军太监的权力是最大的,可以直接任免官员。这就意味着,只有监军太监,才是五军营、三千营、神枢营(即神机营)的真正主宰。
显然,郑贵妃在拉拢太监方面,是很有能耐的。她是后宫之主啊,在这方面有先天性的优势。从京营在政变中的表现来看,三大营的镇守太监,显然是被郑贵妃收买了。
第647章 便宜岳父没脑子
如果没有京师三大营的默许,甚至是配合,福王党是绝对不敢发动政变的。须知道,京师三大营的战斗力,就算再烂,要收拾一群手无寸铁的家伙,还是很容易的。如果三大营以篡位谋逆的名义,逮捕福王等人,他们的政变,立刻就要败亡。
当然,东林党的配合,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出于对宦官的厌恶,在太子正式监国以后,东林党已经毫不掩饰的放出风声,一旦太子继位,就要对后宫太监,进行大清洗。所有的宦官,都要被清算。这给所有的宦官,都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你不给人活路,别人当然不会给你活路了。太监们未必个个都愿意和文官作对。在文官的面前,太监还是很自卑的。但是,在危及自身性命的情况下,他们必须奋起一击。否则,他们就要全部完蛋了。不要以为东林党仁慈。这帮家伙整起人来,可要比东厂、锦衣卫都凶悍多了。
“便宜岳父没脑子啊……”
徐兴夏只有默默的惋惜的叹息一声了。
老实说,他这位便宜泰山的个人能力,真的是不怎么样。
估计是因为过于相信东林党的忠诚和实力,泰昌皇帝一直忽视了对其他实力的整合。无论是在后宫、内监、军队方面,都处于绝对的劣势。特别是极度的仇视宦官,又对军队将领不信任。这些,都让泰昌皇帝非常的孤立。他只在乎自己的正统名分。他自以为有正统的名分,就可以顺利的继位,对其他的因素,都没有注意。
特别是泰昌皇帝太过仇视宦官,给这次政变,制造了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从各方面的情报分析,太监,这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政变中,充当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万历皇帝身边的太监群体,除了王安之外,其他人几乎全部投靠了福王。这些太监掌握的权力,在特殊的情况下,发挥了难以想象的作用。
在军队里面,唯一可以和太监对峙的,就是各级军官。如果他们死心塌地的效忠于太子,福王党还是没戏的。然而,泰昌皇帝对于武将,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军队中,太子几乎没有什么势力。这主要是受到东林党人的影响。
东林党人以文制武的思想,太过浓郁,以至于将武将当做是纯粹的工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完全不在乎他们的感受。可想而知,在关键的情况下,会不会有武将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了。如果福王再派人稍加引诱,他们的选择,是不言而喻的。老实说,就是徐兴夏去当军官,都不愿意跟着东林党做事。
当这些被忽略的因素,全部聚集到一起的时候,泰昌皇帝想要不付出代价,都不行了。福王的半路杀出,就是他为此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自家人抢夺自家人皇位,兄弟相残,无论最后是谁胜出,大明朝,只怕都要一蹶不振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这个正统的皇帝,在实质性的权力上,似乎反而是处于劣势。
当然,徐兴夏觉得,这次政变的主要责任,并不是自己的便宜岳父没有本事,实在是受到了东林党的太深的影响。事实上,在便宜岳父的背后,就是东林党这个群体。太子和东林党的关系,太过密切。更多的时候,所谓的太子,所谓的泰昌皇帝,其实都是遵照东林党的利益做事而已。可以说,东林党的优势,就是泰昌皇帝的优势。而东林党的劣势,同样是泰昌皇帝的劣势。
东林党人做事,太过注重形式,太过关注自己的好处。他们的野心太大,总想掌握全部的权力,总想将所有的好处,都集中到自己的私人腰包里。毫不客气的说,这个群体,对于国家的发展和长治久安,是没有任何贡献的。他们做出的所有政策和法令,都是为了让他们得到好处。又或者是,避免他们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
事实上,东林党还过于清高迂腐,过于狂妄自大。福王党暗中掌握了这么多隐藏的权力,东林党还没有提高警惕,以为自己掌握了大部分的文官,只要太子是正统诸君,他们就一定可以笑到最后。殊不知,在军队的屠刀下,大部分的文官,其实都是靠不住的。而所谓的正统诸君,也是可以混淆颠倒的。连朱棣都能为靖难战役找到合理的借口,福王要找一点借口,有什么难度?
张天豪忽然若有所思的说道:“叶向高加赋,真是难得的机会啊!福王居然用加赋首恶的名义,来对付叶向高等人,当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说起来,这个罪名,还真是强大。”
徐兴夏随意的笑了笑,不紧不慢的说道:“或许,这是叶向高也没有想到的吧?活该!自己身家百万,淫乱霏靡,却总是想着从老百姓的身上捞钱!东林党的这群蛀虫,真是没有比他们更加贪婪的了。这次福王党居然让他安全跑出了京城,实在是太可惜了!北直隶的老百姓,怎么不打死他这个王八蛋呢?”
张天豪笑着说道:“估计是认不出他来。要是认出来的话,就是一百个一千个的叶向高,都全部打死了。加赋首恶啊,这个罪名,叶向高这老小子,一辈子都休想洗掉了。”
两人说说笑笑的内容,涉及到一段小小的典故。
今年年初,叶向高回到朝廷,正式担任次辅。按理说,次辅的权力,肯定是要弱于首辅的,很多事情,都要看首辅的脸色做事。但是,方从哲很会做人,自从叶向高回来朝廷以后,他这个首辅,立刻自动退到第二位,事事都是以叶向高为主。事实上,叶向高才是真正的首辅。朝廷决策,基本上都是以叶向高为主的。
叶向高回到朝廷以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下令加赋。在他看来,除了加赋,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有效的迅速的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二月初,朝廷正式颁布法令,每亩田加收一钱三分的银子,称作“练饷”,也就是组织团练的饷银。按照这个法令,朝廷每年可以增加至少八百万两的收入,充作额外的军费开支。
有关练饷的法令,得到了大部分各级地方官府的支持。现在的各级地方官府,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没有正当的理由,从老百姓的身上捞钱,以充实自己的私人腰包。现在,有练饷的名义,他们自然也要搭顺风车,狠狠的捞上一笔了。练饷的数目增加一点,各种辅助费用增加一点,这是肯定要的。辛苦费嘛,怎么能没有?
个别地方官府,在增加各种费用的同时,还发布法令,提前征收三年的练饷数额,要老百姓一次性全部缴纳。如果无法缴纳的,将采取任何可能采取的手段,催促缴纳。包括但不局限于挨板子、坐牢、发配、流放、宫刑等手段。法令下来,北直隶、山西等靠近京师的地方,顿时哀嚎遍野,板子打得啪啪响,民愤震天。
明朝的这些地方官员,绝对是聪明人。他们看中目前的朝廷,最需要的就是饷银,只要能够尽快解决练饷的征收,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在一边。因此,什么提前征收、预先征收、先征收再返还……之类的项目,层出不穷。反正一句话,就是要将土地上的收成都全部拿走。而且,全部拿走还不够,还必须另外再倒贴一大笔。
毫无疑问,练饷的出现,让本来就已经民怨沸腾的各地,越发的民怨沸腾。每亩地增加一钱三分的赋税,简直是要命。因为,白痴都知道,这种征税,绝对是层层加码,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法令说加收一钱三分,到了基层,绝对不可能还是这么数。如果不狠狠的翻上几番,你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每级地方官员,都要将这个数字“合理的”扩大一些,为自己谋求一些好处。这是人之常情啊,无论哪朝哪代都是如此的。在各级层层加码之下,到了最基层的官府手里,最低都要变成五钱三分。大部分的地方,都在七八钱左右。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足足一两!加上原来的税收,足足超过二两!
当时的每亩地的产出价值,哪里有二两银子这么多?在一般的情况下,有个五钱银子就差不多啦。特别是北直隶、山西、河南等地,由于长期的干旱,土地歉收。不要说每亩地二两银子,就是二钱银子,都不一定拿得出来。江南的水田产出稍微高一些。但是,每亩水田拿出五钱银子,也已经是极限了。
更要命的是,所谓的按照每亩地征收练饷,到最后,往往变成按照每个人头征收。地方各级官员都很清楚,大部分的田地,其实都在地主、士绅、官僚的手里,他们是不需要缴税的。按照田地数量来征税,根本征收不到什么。只有按照人头征税,才能获得好处。至于尚未出生的小孩是否需要征税,这个官府倒是可以网开一面。只要你还没有生出来,这个税收就免了。
第648章 要南明的钱,要北明的命
“恭喜你!你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可以享受免税优惠政策,不需要缴纳练饷。但是,你全家总共有八口人,每人二两银子的练饷,是必须上缴的。同时,上级有规定,练饷要按照三年一次的方式来缴纳。因此,诚惠你们全家三十五两银子。”
“咦?怎么少了一两?老哥,你真是聪明人,这都被你注意到了。本来是想做点好事不留名的,只是被你发现了,我就告诉你实情吧。其实,这都是上面各位大人额外开恩,给你们免了!你看,各位大人多么为你们着想啊!一两白花花的银子,说免了就免了!这样为民请命的官员,你们去哪里找啊?”
“什么?三十五两的银子,你们拿不出来?老哥,不要开玩笑,这可是练饷!什么是练饷?知道吗?就是给军队锻炼杀敌的粮饷!听清楚了吧,这可是专门给军队拨付的!军队是做什么?是杀人的!你自己想想,要是这三十五两银子拿不出来,军队会有什么反应?我跟你们说,将军队惹怒了,你们全家,一个都别想活着!”
“老哥,真的一分钱都拿不出来?那行,你先跟我们回去大牢里呆几天!什么时候凑齐了银两交上来,咱们就什么时候放人。记住了,咱们可不管饭啊,你要自己叫人送饭。否则,饿坏了,饿晕了,饿死了,我们一概不负责啊!还有,咱们大牢是要收钱的,住一天要收一分银子啊!出狱的时候一起结算啊!”
“老哥,你要开窍,得想办法凑钱!坐牢可不是开玩笑的!你看你的女儿满标致的,赶紧卖出去吧,好歹还能卖三四两银子。你有三个女儿啊,都卖掉就有十几两银子了。还有,你的两个儿子也可以卖啊,不要以为只有女儿才能卖……”
……
徐兴夏简直可以想象得到,负责征收税赋的税吏,上门是如何和老百姓沟通的。至于他们的沟通结果,会是怎么样子,也基本可以想象得到。明王朝黑暗腐败到这样的地步,如果不灭亡,实在是没有天理。面对这样的赋税重压,民众要是还不起来反抗的话,只能说是活该了。如果是他徐兴夏,早就干起来了。
事实上,北直隶很多地方,都爆发了小规模的暴乱。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个练饷。此起彼伏的小规模暴乱,乃是大规模动乱的先兆。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当小规模暴乱的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大规模的暴乱就要爆发了。但是,叶向高对此无动于衷。北直隶的小动乱,和他眼里的白衣军叛逆相比,根本就是小儿科。他的当务之急,是先将徐兴夏干掉。他认为一切动乱的源头,就是徐兴夏。
潜意识里,叶向高一向觉得,东南半壁还是比较富裕的,承担这么一点小小的加赋,一点都不受影响。东南半壁是东林党的大本营,各级地方官员基本上都和东林党有多多少少的联系。有他们的帮忙,不怕练饷征收不上来。至于北方,他根本不指望。好像北直隶、山西、河南等几个省,在叶向高的眼里,是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赋税收入的,即使是增加了练饷也是如此。
可是,叶向高没有想到的是,他建议朝廷颁布的法令,在北方各省官员的眼里,就是一棵金灿灿的摇钱树,一个哗啦哗啦的聚宝盆。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当然是不会错过的。练饷是否可以征收上来,他们不关心。他们只关心,是否可以用练饷的名字,充实自己的私人腰包。反正,他们打着朝廷法令的名义,即使引起老百姓的暴乱,那也是朝廷的问题,和他们无关。
这次,福王党打出停止加赋,惩处加赋首恶的口号,的确煽动了相当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